多领域准入门槛有望降低 多双边和区域合作将持续深化
政策举措精准高效 开放再向纵深推进
中国开放的大门正在越开越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更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并从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积极有效利用外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等方面明确了扩大开放的重点。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密集部署,从开放平台先行先试的持续加力,到市场准入范围的不断扩大,再到多双边合作的拓展深化,系列重磅举措蓄势待发。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代表委员指出,对外开放是我国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站在新起点,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步履不停”。随着政策落地,更多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将迎来新突破,我国改革开放也将向纵深推进。
更多领域有望放宽准入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这预示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还将开得更大。在3月8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表示,2017年至2020年,我国已连续4年修订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累计减少了近2/3。在金融、汽车等领域推出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制造业目前已经基本放开。“今年,我们将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他说。
“负面清单的缩减,意味着门开得越来越大,门槛降得越来越低,外资能够更容易地进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指出。
从具体领域来看,服务业将成为开放重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服务业开放的具体路径,推动服务业有序开放,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制定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王文涛表示,商务部正着手制定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记者了解到,该清单有全国版和自贸港版两张清单,其中自贸港版清单有望率先推出,成为我国跨境服务贸易领域的第一张负面清单,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市场开放,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更高水平开放,并为我国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宁吉喆提出,在巩固制造业放开措施的同时,重点推动服务业有序开放,更广泛引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商业模式,以高水平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放宽开放领域的同时,重大外资项目落地也迎来更多利好。宁吉喆说,今年将推出第五批重大外资项目,给予产业规划、用地、环评、用能等政策支持,继续把先进制造、高新技术等领域作为重大外资项目支持的主方向。鼓励外资参与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更好地发挥重大外资项目示范作用。
充分发挥平台试验田作用
深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其中开放平台先行先试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强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创新,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自贸试验区融合发展,发挥好各类开发区开放平台作用。
王文涛表示,我国有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217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通过压力测试,把这些平台做得更实,推进开放在更高水平上对接国际规则,从原来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逐步走向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平台层面也加快了探索步伐。在我国开放的新窗口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正全面推进。全国政协委员、海口海关关长施宗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海口海关将通过跨部门、跨领域集成创新提升治理水平,推出一批具有海南自由贸易港特色的集成创新举措,进一步发挥海关处在对外开放第一线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这只是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一个缩影。全国政协委员、雪松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劲对记者表示,高水平开放平台的探索将最大限度释放其特殊经济功能和政策红利的溢出效应,进一步推动更高水平更高标准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提出,要按照国际高标准市场开放模式深化自贸区改革,赋予自贸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加快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区域开放平台的建设。
他建议,要系统研究各类特殊经济区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与新挑战,就其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定位、职能、政策体系等作好顶层设计。还要鼓励各地区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充分发挥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作用。
深化合作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大道不孤,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多双边经贸关系取得新的突破。成功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推动与更多国家建立投资工作组、服务贸易工作组和电子商务合作机制。
我国高水平开放为世界经贸合作注入了新动能,还在向更深更广领域推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相关部门也在加快部署。王文涛指出,今年将推动RCEP尽早生效实施,推动中欧投资协定正式签署,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积极考虑加入CPTPP,并已经在做前期工作。
海关总署之前明确,2021年将深度参与多双边、区域合作和规则、标准制定,按期完成RCEP实施相关准备工作,加快商签《中欧海关战略合作框架》和《中欧SPS合作协议》,做好加入CPTPP海关谈判准备。
在王文涛看来,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加入、商签各种自贸协定和投资协定,构建自由贸易区网络,将更好地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同时也更好地促进我国改革开放。
张占斌表示,中国积极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不断扩大自由贸易区网络覆盖范围,加快形成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将有力推动与世界重要经济体商建自由贸易区进程,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深化互利共赢,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记者王文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商务部:五方面做好“两节”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商务部将从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大货源组织协调、做好政府储备调节、强化便民服务保障、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五方面做好节日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前11个月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同比增长7.9%
今年1至11月,我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7...
明年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下调进口税率
12月2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
总理记者会@了这些人,首次提出应给“灵活就业者”社保补贴
李克强提及灵活就业者、中小微企业、老年人、科研人员、台湾同胞等多个群体,涉及稳经济促就业、劳动者权益保护、跨省就医报销、农民工子弟就学、降低...
“关起门没有出路”,如何构建“双循环”总理这样说
3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李克强在回答最后一个提问时,再次强调了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重要性。...
总理表态明年跨省直接报销门诊费,5类人现在就可在27省申办
李克强表示,今年要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报销的范围,到明年年底前每个县都要确定一个定点的医疗机构,直接报销包括门诊费在内的医疗费用,不能再让这...
全国政协委员陈萌山:我国耕地正处于超负荷状态
我国耕地利用一直处于高强度、超负荷状态,耕地保护与社会发展的矛盾突出,而在种业方面,我国目前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在陈萌山看来,保证粮食安...
总理说“要为两亿多农民工提供打工机会”,农民工大多去哪打工?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他回答首个提问时谈到就业问题,提到,要为两亿七八千万...
“十四五”指标新变化释放高质量发展强信号
日前,“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发布。全文设19篇、65个章节,设定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20项主要指标,还明确了包括10...
资本市场制度型对外开放有序推进 外资加速布局
4月1日,“全国范围内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取消”政策落地满一年。一年来,外资基金、券商等资管机构对中国市场布局持续加快。同时,随着富时罗...
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迈入新征程 更多开放举措将出
2021年,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举措不断,多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外资持续稳健流入,国际化进程稳步提升。展望未来,从交易所互联互通到境外上市...
国家发展改革委:保持大宗商品市场监管高压态势
紧盯重点大宗商品市场供需和价格走势,加强监测分析研判。保持市场监管高压态势,加大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