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限塑令”升级加码 环保餐盒推广还需破解成本难题

2021年01月22日 08:43 来源:新华网
分享: 微信

去年12月底开始,北京启动最严限塑令“京十条”,要求本市餐饮企业外卖和堂食打包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鼓励外卖平台在点单环节设置“无需餐具”等选项。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头部餐饮企业已陆续将堂食打包和外卖的一次性塑料打包盒更换为环保餐盒,许多外卖商家也开始注意为选择“无需餐具”的用户送上“环保订单”。

记者从多家包装材料生产厂商了解到,目前一次性塑料餐盒的主流替代品是铝箔盒和植物浆,这两种材料虽然环保可降解,但存在产能低、成本高以及不同程度地不耐高温、不能盛装汤水等问题。这也是许多商家在推广环保餐盒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阻力。推行“限塑令”需要全行业共同参与,通过对环保材质的研发和规模化生产破解成本难题。

多家餐厅外卖包装变身

最近不少常点外卖的市民发现,送来的外卖中,用纸质包装盒代替一次性塑料餐盒的越来越多。“以前只有在点沙拉等轻食或比萨时能见到纸盒,现在没想到连火锅和炒菜都开始用纸质包装盒了。”市民小于说。

最严限塑令实施以来,许多大型餐饮企业开始根据要求,主动用环保材质餐盒替换一次性塑料餐盒。记者从海底捞方面获悉,自2021年1月起,海底捞全国门店和外送全面使用纸质打包袋或符合要求的可降解打包袋。同时,海底捞外送产品采用纸箱盛放,筷子也是可重复使用产品。

全聚德集团同样在积极“减塑”。据其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聚德集团已禁止采购、使用和销售一次性的发泡塑料餐具、不可降解塑料袋和塑料吸管。此外,各品牌门店都已开始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材质的打包餐盒、餐袋以及环保纸袋、无纺布袋等非塑料产品;并以连锁商超、物流仓储、电商快递为重点,促进标准器具和物流包装的循环使用,提升包装资源回收利用率。

金鼎轩自2017年就已开始使用纸质打包盒,倡导顾客自带打包用具,并为堂食打包顾客提供纸质手提袋。“目前正在陆续减少塑料产品的使用,打包餐具主要使用可降解的环保纸碗,外卖使用的塑料打包袋也是可降解材质。”金鼎轩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最大程度避免浪费,有的餐饮商家甚至把可循环利用的陶瓷餐具也“搬到”外卖平台。在专营外卖的异口良食餐厅,碗和勺子等餐具都是可重复利用的陶瓷材质,消费者吃完之后把餐具回收袋放在家门口,就会有外卖骑士上门来收取。异口良食方面表示,使用可回收餐具已经两年多,平均每天能省下几千个一次性塑料餐盒。

外卖“环保订单”数量上涨

除餐饮企业积极使用环保材质餐具,消费者在点外卖时,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去年5月起,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平台相继在北京地区将“是否需要餐具”设置为下单前的必选项,倡导平台用户一次性餐具减量。该功能刚刚上线时,不少餐饮商家出于习惯或担心不提供餐具会招致差评,常常会“忽视”外卖订单中“无需餐具”的备注,仍在外卖中放入一次性餐具供消费者使用。而近日记者注意到,随着商家对限塑令的进一步了解以及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增强,这类现象也在明显减少。

“以前点10次‘无需餐具’订单里8次会有餐具,家里已经堆了十几副一次性筷子和许多餐具套装。”在北京工作的白领小刘每天必点外卖,在她看来,外卖平台的“无需餐具”选项曾经就是一个摆设。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能实现“精准投放”的“无需餐具”订单越来越多。“近4天点的5份外卖里都没有一次性餐具。”小刘高兴地说。

根据饿了么提供的数据,截至去年7月底,“无需餐具”已累计吸引千万人次的参与,累计送出“无需餐具”订单近3亿单,相当于直接减少碳排放4800吨,等量碳减排相当于在沙漠化地区种植超过26.5万棵梭梭树。

原材料产能尚不能覆盖市场

随着头部餐饮企业主动带头减少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的用量,今年以来,许多环保包装材料生产厂商的订单数量也在快速上涨。不少生产一次性塑料包装材料的厂商主动转型,增加可降解塑料材料生产线。但记者从塑料餐具供应厂商处了解到,目前国内可以生产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几种原材料产能都非常有限,无法覆盖整个外卖市场。

上述厂商负责人介绍,目前市场上的环保餐盒主要为铝箔盒和植物浆餐盒两种,另外还有一些添加了相关降解材料的可降解餐盒。虽然这两种替代品能有效降解,但由于材质和成本的限制无法完全替代塑料包装,目前餐盒类还是以聚丙烯(PP)塑料为主。

“例如甘蔗浆的餐盒只适合装西餐轻食,不适合盛汤水,时间长了容易被泡软。铝箔盒虽然可加热,热封不漏汤汁,但成本较PP餐盒高出30%至100%。”负责人说,“通过推广环保餐盒减塑还需要全行业共同参与,借助材质研发和规模化生产破解成本难题。”实习记者杨天悦

(责任编辑:CF00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三亚元旦假期旅游持续回温

1日截至17时,三亚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7.07万人次。...

来源:新华社

元旦假期全国5271.34万人次出游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

来源:新华社

发改委喊话 民企参与重大战略提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日前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2023年,我国将继续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

来源:北京商报

全面恢复通关在即 香港准备好了吗

1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努力争取最早在1月8日实施香港与内地首阶段“通关”。...

来源:北京商报

提速复苏 北京消费迎来开门红

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2日,北京,疫情政策优化后的第一个小长假,也是历经感染高峰后的第一个小长假。...

来源:北京商报

人民币汇率的2023年展望

人民币汇率三大指数在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均以升值收尾后,2023年的走势备受关注:双向波动、温和回升、逐步趋近长期合理区间或将成为今年人...

来源:北京商报

商务部:五方面做好“两节”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商务部将从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大货源组织协调、做好政府储备调节、强化便民服务保障、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五方面做好节日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来源:新华社

前11个月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同比增长7.9%

今年1至11月,我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7...

来源:新华社

从减税降费到加速扩产——北京多措并举助企纾困

近2000亿元——这是北京今年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

来源:新华社

惠民生、谋创新、促开放——解读2023年我国关税调整方案

关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

来源:新华社

4年支出14.88万亿元 财政助力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

国务院关于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28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

来源:新华社

白鹤滩“西电东送”大动脉全部竣工投产

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白浙工程)30日竣工投产,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电力外送通道工程全部竣工投产。...

来源:新华社

2022危中寻机与时代转折

2022年,世界人口突破80亿。...

来源:北京商报

明年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下调进口税率

12月2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

来源:北京商报

十三部门出手治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校外培训有望进一步规范。...

来源:北京商报

打好“组合拳”让经济暖起来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面对多重压力,需打好“组合拳”,不断增强发展信心和动力,让经济加快暖起来。...

来源:新华社

1至11月我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5万亿元

1至11月,我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5万亿元,同比增长5.8%。...

来源:新华社

社保“缓返补”为企业减负逾2700亿元

为稳市场主体稳就业,2022年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了社会保险“缓返补”一揽子政策。...

来源:新华社

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再创两项纪录

中国石化12月28日宣布,涪陵页岩气田焦页12号平台18口气井全部完井,其中投产气井16口,采收率达44.3%,创下了我国页岩气开发平台井数...

来源:新华社

文旅部门多举措促进冬季旅游消费和市场供给

针对冬季旅游特别是即将到来的元旦、春节等假日旅游,文旅部门将在供需两侧同时发力,促进旅游消费和市场供给。...

来源:新华社

签证恢复读秒 东南亚有望成首选

出入境政策优化后,签证率先明确恢复时间节点。...

来源:北京商报

金融稳定法草案提请审议 释放多重新信号

金融圈关注的金融稳定法再迎重大进展。...

来源:北京商报

如何深化新三板改革 北交所划出五大重点

12月28日晚间,北交所官网发文称,近日召开党委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证监会党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围绕明...

来源:北京商报

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

今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企业销售总体保持稳定增长;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6%。 ...

来源:新华社

银保监会:加大金融支持扩大内需力度

中国银保监会27日表示,金融政策要更主动地配合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加大金融支持扩大内需力度。...

来源:新华社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