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解读5月金融数据: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程维妙)6月10日,央行发布的5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当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43亿元;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为8.3%,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为11%,均保持平稳。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分析称,货币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当前货币政策体现了央行强调的稳字当头和注重跨周期供求平衡。
金融数据显示,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5万亿元,在2020年应对疫情期间的高基数上还多增了143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增3127亿元。前5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6万亿元,同比多增3590亿元,继续保持同比多增态势。“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得到比较强的支撑,支持经济持续恢复。”李迅雷称。
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保持平稳,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5月末,M2同比增长8.3%,比4月末回升了0.2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为11%,较4月末有所回落。不过李迅雷称,社融增速已经连续15个月保持在11%以上的较高增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与正常年份相比并不少,结构也较好。
从社融结构看,5月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3万亿元,股票融资增速持续走高,为717亿元,同比多364亿元。“表外三项”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都继续减少,合计比上年同期多减2855亿元。此外,因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下达晚于去年,5月政府债券净融资比上年同期少4661亿元,也对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有下拉作用。
“总的看,当前货币政策保持了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力度和节奏把握得比较好,体现了央行强调的稳字当头和注重跨周期供求平衡。”李迅雷称。
在当天上午举办的陆家嘴论坛上,央行行长易纲在发言中也再次谈到货币政策。易纲表示,考虑到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内,在潜在产出水平附近,物价走势整体可控,货币政策要与新发展阶段相适应,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尤其是注重跨周期的供求平衡,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商务部:五方面做好“两节”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商务部将从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大货源组织协调、做好政府储备调节、强化便民服务保障、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五方面做好节日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前11个月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同比增长7.9%
今年1至11月,我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7...
明年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下调进口税率
12月2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
2月份金融数据出炉: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2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同比多增4529亿元,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1万亿元...
3月金融数据增速全面下行 个贷较快增长引高度关注
3月金融数据同比增速全面下行,分析人士表示,今年稳定宏观杠杆率目标下,后期主要金融数据虽仍会出现波动,但增速整体温和下行的方向不变,信用环境...
6月金融数据超预期 降准释放万亿元资金稳实体
中国人民银行7月9日发布了6月以及2021年上半年金融数据。数据显示,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12万亿元,社融增量3.67万亿元,均超市场预期...
详解上半年金融数据:“贷”动小生意 服务大民生
今年以来,金融总量适度增长,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持续增强。上半年企业贷款情况怎样?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对我国金融市场带来哪些影响?下半年...
9月贷款新增1.66万亿元金融数据有望回升 降准预期再升温
业内人士表示,下一阶段,金融将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新增贷款规模有望加快,M2和社融增速将触底回升,与此同时,央行再次实施降准的概率...
信贷创新高、社融超预期 1月金融数据暖意足
2022年开年,金融数据表现亮眼。信贷创新高、社融超预期,在分析人士看来,信贷大幅增加得益于2021年末降准等货币政策偏松操作与年初较大的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