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观察:服务业恢复发展态势持续 需求或进一步释放

2021年11月16日 10:21 来源:人民网
分享: 微信

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8%;两年平均增长5.5%,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尽管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但是服务业恢复发展态势持续,创新发展势头不减,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将有利于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和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

业内普遍分析认为,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继续显现,疫情的反复对我国服务业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渐减弱。展望未来,生活服务业的需求还将进一步释放。

服务业呈现出改善的态势

10月份,高技术服务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数据显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4.8%,明显快于服务业生产指数的增速。

从前10月的数据来看,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5.1%,两年平均增长6.1%;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9.8%。

从采购经理指数来看,10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6%,其中,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56.0%。

从企业预期来看,10月份,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8.5%,持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

付凌晖表示,从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情况来看,虽然部分分项指数有所回落,但是总的来看,服务业企业的市场预期还是保持了总体稳定。随着经济的恢复,企业预期仍然处于景气区间。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处于较高的景气区间,表明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仍然较为乐观。

疫情对服务业负面影响逐渐减弱

值得关注的是,10月份,住宿餐饮业生产指数两年平均增长1.3%,增速由降转升。

北京合生汇商场内一家餐饮店,顾客在排队等候用餐。人民网记者杨曦摄

“从我们餐厅的营业情况来看,今年疫情带来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位于北京合生汇商场内的一家餐饮店负责人余先生对记者表示,“这主要还是得益于疫苗的普遍接种,以及大家对政府控制疫情能力信心的提升。”

付凌晖指出,当前服务业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非接触型服务业保持了较快增长。服务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疫情条件下,线上服务的需求在增加,带动相关行业的增长。

二是接触型服务业虽受到疫情的制约,但也在恢复。居民的商品消费热情不减,“双11”预售也有利于10月份当月的批发和零售业的增长。

同时要看到,随着我国服务业的提质升级发展,国际竞争力也在稳步提升。前9个月,我国服务业出口同比增长27.3%,比1-8月份加快2个百分点。

国信证券发布的研报认为,从服务业增长与疫情反复的相关关系来看,疫情对服务业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渐减弱,这些变化有利于国内经济继续向上修复。和前期数据比较,10月疫情反复下服务业PMI回落幅度明显偏小,反映出10月疫情反复对服务业的负面影响明显小于前期。

生活服务业需求或进一步释放

我国生活性服务业蓬勃发展,对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居民就业、保障改善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日,多部门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为促进生活服务业发展增添动力。

国务院办公厅11月2日转发《关于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若干意见》,该意见从9个方面提出了包括推动大城市加快发展老年助餐、居家照护服务,力争五年内逐步覆盖80%以上社区,支持城市利用社会力量发展托育服务设施等30条措施,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

为进一步深化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促进家政服务业品牌化、规范化发展,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教育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深化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三年实施方案(2021—2023年)》。该方案提出,要着力落实好9方面32条重点任务,包括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推动家政进社区,打造知名家政品牌,持续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家政从业人员待遇等。

“后疫情时代,随着消费阶段由实物消费向服务消费的转变,明年若全面放开,旅游、娱乐等行业有望迎来补偿性快速恢复期。”西南证券分析师叶凡表示。

(责任编辑:CF009)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三亚元旦假期旅游持续回温

1日截至17时,三亚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7.07万人次。...

来源:新华社

元旦假期全国5271.34万人次出游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

来源:新华社

发改委喊话 民企参与重大战略提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日前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2023年,我国将继续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

来源:北京商报

全面恢复通关在即 香港准备好了吗

1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努力争取最早在1月8日实施香港与内地首阶段“通关”。...

来源:北京商报

提速复苏 北京消费迎来开门红

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2日,北京,疫情政策优化后的第一个小长假,也是历经感染高峰后的第一个小长假。...

来源:北京商报

人民币汇率的2023年展望

人民币汇率三大指数在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均以升值收尾后,2023年的走势备受关注:双向波动、温和回升、逐步趋近长期合理区间或将成为今年人...

来源:北京商报

商务部:五方面做好“两节”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商务部将从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大货源组织协调、做好政府储备调节、强化便民服务保障、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五方面做好节日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来源:新华社

前11个月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同比增长7.9%

今年1至11月,我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7...

来源:新华社

从减税降费到加速扩产——北京多措并举助企纾困

近2000亿元——这是北京今年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

来源:新华社

惠民生、谋创新、促开放——解读2023年我国关税调整方案

关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

来源:新华社

4年支出14.88万亿元 财政助力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

国务院关于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28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

来源:新华社

白鹤滩“西电东送”大动脉全部竣工投产

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白浙工程)30日竣工投产,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电力外送通道工程全部竣工投产。...

来源:新华社

2022危中寻机与时代转折

2022年,世界人口突破80亿。...

来源:北京商报

明年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下调进口税率

12月2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

来源:北京商报

十三部门出手治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校外培训有望进一步规范。...

来源:北京商报

前10月全国吸收外资同比增长17.8% 服务业成主力

1-10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43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下同)。...

来源:新华社

稳外资、利好密集释放,外企持续看好中国

加大在华研发投入、推进项目开工建设、增设中西部示范基地、扩展与本地合作伙伴业务范畴……...

来源:新华网

十四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

​2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罗列了服务业、餐...

来源:发改委网站

精准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

聚焦餐饮、零售、旅游等服务行业,通过释放政策红利,助企纾困,加快困难企业行业恢复发展。...

来源:新华网

3月制造业PMI与服务业PMI双双下行 宏观政策或在稳增长方向持续加码

周四国家统计局和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近五个月以来首次落入收缩区...

来源:财联社

服务业迎纾困及时雨 针对性配套政策加紧赶制

日前召开的2022年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进一步明确企业减负重点。...

来源:新华网

​“烟火气”逐渐恢复 政企合力服务业破局

多地开放堂食、大部分省份恢复跨省游、政府发放消费券……利好政策不断,加上企业积极自救,经受疫情洗礼的服务业正在困局中加速破局。...

来源:新华网

报告显示:近十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4%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的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按不变价计算,2013年至2021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4%,分...

来源:新华社

十年来,我国服务业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十年来,我国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张,结构不断优化,新兴动能亮点纷呈,幸福产业普惠...

来源:人民网

试点城市再+6,服务业扩大开放多点布局

七年的持续创新探索之后,我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再添新成员。1...

来源:北京商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