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海南自由港”
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大的历史性转折点上。
这个转折,简单讲,就是中国经济由“基于沿海的、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向“基于全域的、以服务业为基础的、内需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这种转变的背景无疑是宏大而深刻的:它既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40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自然反映,也是中国经济总量迅速崛起后的一种逻辑必然。
举个例子容易明白:1980年,中国经济的出口依存度约为6%;十年之后,1990年,中国经济的出口依存度快速上升,约为15.9%;2000年,中国经济的出口依存度约为20.8%;2006年,中国经济的出口依存度进一步快速上升,约为35%。
事实上,2006年是出口导向的中国经济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一年,当年的外贸依存度(即进出口总额和GDP的比值)高达65%。外贸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都在当年创出历史新高。
此后,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开始回落,到了2009年,在美国次贷危机蔓延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当年的外贸依存度已快速回落至41%左右,出口依存度更是跌至不足24%。
到了2019年,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已经下降为约32%,出口依存度已经进一步滑落为约17%。也就是说,2019年中国经济的出口依存度已经明显低于2000年的时候。
在上述过程中,中国经济的体量(GDP)由2000年的不到10万亿元一路暴增至2019年的近100万亿元。也就是说,二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体量扩张了十倍。
同时,在2019年,中国人均GDP上升为70892元,按照年平均汇率折算,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稳居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与高收入国家差距进一步缩小。
另外,当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3.9%,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8%,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5.9%。
这些数据的变化,反映出的是一个清晰的趋势: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的协同拉动,内需对经济成长的贡献在不断提升,消费已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当中国经济成长的主动力逐渐由“投资、出口”转为“消费、内需”之后,最近数年来“遍地开花”的区域发展战略很容易就可以理解了,这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及散布在全国各地的众多自由贸易实验区。
当然,也包括崭新的“海南自由港”。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更大逆风和回头浪的时刻,在海南正式开建自由贸易港,充分显示了中国坚持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决心和信心,意义重大。
同时,考虑到海南岛的区位特点和美国最近两年多来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态度,“海南自由港”的全面开放或将在实际上更多地面向东盟。毕竟,在2019年,我国对东盟进出口额达4.43万亿元,增长14.1%,对美国进出口额3.73万亿元,下降10.7%,东盟已取代美国跃升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贸易伙伴仍然是欧盟)。至此,中国也已连续10年保持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此外,我国当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增长亦超过10%,占我们外贸总值的30%。
这当然是多年来中国不断加强与东盟地区经贸合作以及中国在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与东盟的产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并伴随中国的消费升级对东盟商品的吸收能力进一步加强的结果。
笔者的意思是,“海南自由港”直接面向东南亚顶格开放,背靠“粤港澳大湾区”,且衔接“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我国西部地区腹地,这种经济地理的结构生态同时可能也意味着,海南自由港将是一个以“离岸人民币”为货币基础的自由港。
这同时也就意味着,海南自由港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最重要的桥头堡,“自境外输入货物和服务,向境外吐出人民币”,将成为一种“卖买结算”的常态。尤其考虑到东南亚华人经济文化圈对人民币的情感因素,这也将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6月1日亮相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对跨境资金流动的自由便利有很丰富的表述,这里就不多说了。
笔者想强调的是,在全球货币体系的基本结构中,人民币目前的国际地位和中国的综合国力是严重不匹配的。或者说,人民币当然也应该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之一才对。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人民币作为少有的真正的大国货币,它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份额将持续大幅攀升,同时,这个过程也必将伴随着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中所占份额的持续下降。
在笔者看来,这是一个明显的货币大趋势,很难改变。
当然,目前我们也已经看到,人民币已经开始了属于它的艰难远征,并且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果。
央行发布的《2019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目前人民币已连续八年为中国第二大国际收付货币,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第八大外汇交易货币、第六大储备货币;全球已有60多个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超过32万家企业和270多家银行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与中国发生跨境人民币收付的国家和地区达242个;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末,IMF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中,人民币储备规模为2027.9亿美元,占比1.89%,在主要储备货币中排名第6位。
显然,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的功能在不断增强,作为投融资和交易货币的功能也在持续深化,作为计价货币的功能亦有所突破,作为储备货币的功能也在逐渐显现。
大国崛起,货币亦当崛起,这是一个必然的伴随过程。
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擘画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很清晰,最近几年的数个国家战略级的区域发展规划,都是按这个时间表进行顶层设计的。比如,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目标的要求就是,“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本世纪中叶”,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5月上海二手房成交回落:挂牌活跃,置换打新成重要消费目的
6月7日,据上海链家研究院的监控数据显示,5月份,上海全市共成交二手房1.53万套,环比下降13%,成交金额510亿元,环比下降16%。部分...
一线城市5月新房成交环比下滑逾9% 是否调整限购政策引争议
①诸葛找房数据显示,2023年5月一线城市销售面积为291.32万平方米,环比下降9.1%。 ②专家认为,限购政策是在房价上涨速度过快、住...
远洋年终“钱景”500亿授信后55.5亿出售成都远洋太古里股权
临近年关,“京城一哥”远洋集团动作不断。12月15日,据远洋集团官微显示,该公司一次性获得了中国工商银行5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久旱逢甘霖,...
房源多买房人少:三亚安居房降价“广告大战”调查
安居房作为定向配售房源,原本并不需要做广告揽客源。但最近在三亚,多个安居房项目开发商开始通过投放广告的形式,火力全开地推广各自的安居房项目。...
华润置地前11月销售2517亿 增速放缓与逆势扫货的参差
华润置地销售端受到行业调整的影响,增长速度放缓,但得益于今年在各地的“大举扫货”,能够预见随着市场在政策暖风之下迎来复苏,将会受益其中。...
华夏幸福:截至11月30日未能如期偿还债务合计601.76亿元
中华网财经12月12日讯:华夏幸福(600340.SH)发布关于债务逾期、债务重组进展等事项的公告显示,截至2022年11月30日,华夏幸福...
海南105个重点项目投资3772亿严禁纯商住项目纳入
3月22日,海南省政府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称,2020年海南省重点项目大盘近日敲定,共安排省重点项目105个,总投资3772亿元,年度计...
海南物业新规:侵占业主共有部分收益,构成犯罪要负刑责
小区业主共有部分经营收益,到底归谁?业主大会成立难、业主委员会监管难,怎么破?怎样才能真正提升物业服务质量,保障业主合法权益?...
海南省长:对做好房地产风险防控作了进一步部署
中华网财经6月21日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6月21日(星期一)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王超英、国家发展改革...
“海南房地产市场已步入萧条”,省房协呼吁政策“照顾”
“新政策出台后,企业去找有关部门咨询和办理相关业务,部门工作人员也不知道该怎么办……”10月28日下午,海南省房地产业协会(以下简称“海南省...
海南:今年确保完成51728套安居房建设任务
中华网财经2月17日讯:海南发布官网消息,2月15日举行的2022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透露,今年海南省将持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全力推...
涉歪曲解读房地产政策 海南网信办约谈10家微信公众号主体责任人
中华网财经3月24日讯:据悉,3月23日,海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今日椰岛”“海居网”“海南楼市在线”“儋州快讯”“互动海南”“人才海南网...
首批7000亩土地上线:海南“土地超市”破解“项目等土地”难题
“欢迎大家到‘土地超市’平台进行体验和选购土地。”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党组成员、省总体规划副总督察王雪皓对外发出了邀请。6月6日上午,海南...
海南:对房企实行信用管理 差信用企业不支持参与政府投资项目
中华网财经12月6日讯:中华网财经从海南省住建厅官网获悉,近日,海南省住建厅起草了《海南省房地产开发企业和经纪机构信用管理办法(试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