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吹响提速号角 顶层设计已在酝酿
相关部门酝酿顶层设计规划
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吹响提速号角
在我国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我国流通体系建设吹响提速号角。《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业内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已在酝酿研究相关顶层设计规划,多地也开始研究谋划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相关内容。
9月9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明确,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13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具有更加突出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贸易经济系主任王晓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地方层面,包括河南、重庆、新疆、吉林、安徽等地都在加紧谋划,并在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商贸流通体系、应急物流体系等方面进行部署。
9月17日召开的河南省政府常务会议指出,要充分利用河南省区位优势,全力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包括加快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等内容。
9月21日召开的重庆市委常委会会议从加快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完善商贸流通体系、加快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快构建支付结算等金融供给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制定流通领域制度规范和标准、加快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等方面进行部署。
日前召开的吉林省委常委会会议也指出,要把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摆上突出位置,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完善流通领域制度规范和标准,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更好地融入新发展格局。
专家指出,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一方面要着眼于解决目前在制度环境等方面存在的掣肘因素,另一方面要放眼新的趋势变化,为长远发展作支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从制度环境和运行机制来看,问题集中体现在四个“三”,即“三难”,用地难、融资难、通行难;“三多”,管理条线多、收费项目多、税收负担多;“三低”,多式联运占比低、标准化水平低、行业集中度低;“三不畅”,基础设施联通不畅、仓干配连接不畅、信息互联共享不畅。
“我国流通行业流通成本仍然较高,且流程不优化。”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表示,相对来说,一产和二产所需物流费用会高于三产,三产占比逐步提高,带动物流费用率相对走低。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信息技术进步,近年来我国物流总成本占GDP比重已从过去最高超过24%降至2019年的14.7%,仍有较大下降空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指出,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承载流通功能的产业体系,现代流通体系是实现商品和资源有效集散、高效配置、价值增值的市场载体,是实现从采购到生产再到消费等各环节有机衔接的纽带通道,可以为促进供需匹配、效率提升、产业升级提供强大的市场动力。
她表示,虽然近年流通领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但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仍然不高,还存在不少堵点亟待打通。例如,流通行业企业小而散。我国流通体系90%是中小企业,组织化网络化的大型企业较少,很难做到信息全面汇总。同时,市场体系不健全,建设现代流通体系还有一些制度性短板亟待弥补,一些区域性壁垒需要消除。
在王晓东看来,当前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需要关注几个方面的趋势性变化。一是流通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当前,数字化的零售体系已见雏形,下一步,批发体系的数字化重构是重中之重,特别要重视传统批发组织的数字化改造,包括批发市场向现代批发平台的转型升级。二是流通体系与生产过程更好融合。在数字经济时代,流通体系与生产过程的融合,要更多发挥由市场倒推生产、反向引领柔性生产的先导作用,使生产和流通共同服务于消费需要。三是交通运输和物流配送体系是现代流通体系中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时代,物流体系建设更要先行,物流业是现代流通业的基础性子产业。
王微也表示,目前,我国对接国际、服务高附加值的航空运力不足,专业化的物流机场极少,国际高标准的大型物流企业不多,包括5G在内的新基建也亟待加快。下一步,应对标国际大型流通企业,建立具有全球竞争能力现代流通企业,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加强标准化建设。(记者梁倩孙韶华)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李扬:双循环、多循环的要点是循环 一些堵点是战略转型的关键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李扬出席峰会,并就“双循环”的主题发表演讲。李扬表示, “双循环”、多循环的要点是循环,所以一...
中国前11月社会物流总额为288.8万亿元,同比增长9.7%
1-11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88.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7%,两年年均增长6.3%,同比增速、年均增速较1-10月分别回落...
国办发文:促进内外贸一体化,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部...
张恩迪委员:发挥双循环节点作用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恩迪委员代表致公党中央7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视频会议上发言时说,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不是相互孤立,而是相互交汇、相互连接的。节点堵...
发改委: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全面恢复物流运行营造宽松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张江波在认真听取行业协会和物流企业的政策诉求后,对当前物流保通保畅中出现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4月物流业景气指数为43.8% 环比回落4.9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2年4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43.8%,较上月回落4.9个百分点;中国仓储指数为46.5%,较上月回落0....
中国公路运输价格水平继续回升,业内:未来可能高位维稳
记者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获悉,2022年4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1点,比上月回升0.71%,比去年同期增长0.84%。从周指数看,...
内需红利持续释放 出口转内销“转”出新天地
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有利于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有利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近年来,我国内外贸一体化取得长足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货物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