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美“碰瓷”明星屡罚不改,3年未披露融资、市占率受挤压
天眼查信息显示,近日,更美App所属公司北京完美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完美创意”)新增多个法律纠纷案件,涉及包括林允、车晓、杨颖等在内多名艺人。
更美“碰瓷”明星借势营销曾遭到多次处罚,此类事件屡禁不止究竟为何?相关律师表示,更美或抱有明星怠于维权且维权时间长、举证难的侥幸心理,故而导致明星肖像权被侵权的案件频发。
近年来,更美的日子并不好过,除了已经3年未宣布融资消息以外,其负面消息不断,“更美App”曾因虚假宣传遭到10万元处罚,完美创意也曾被列为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超过5500万元。
随着医美需求的增加,医美市场也被多个综合类电商平台与垂直类电商平台蚕食,竞争异常激烈,在监管趋严之下,更美还有多少成长空间?
遭明星起诉数百次,“碰瓷”营销屡罚不改
公开信息显示,完美创意成立于2013年,旗下医美平台更美App提供整形、微整形、齿科、眼科、抗衰老等消费医疗服务。
天眼查信息显示,完美创意所涉及的司法风险多达526条,仅2021年就新增了200余条。案由包括肖像权纠纷、网络侵权责任纠纷、名誉权纠纷等,涉及的艺人包括车晓、费霞(林允)、张一山、李冰冰、吴昕、杨颖、赵丽颖、佟丽娅、靳东等。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医美互联网机构看中了人们对名人八卦的好奇心理,才会出现在新媒体平台不正当采用明星资料的行为,以达到看似科普医美知识,实则推销医美技术或者产品的目的。
今年10月,在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公布了杨洋与北京更美互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网络侵权责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后,更美曾对媒体回应称,更美旗下公众号正在进行内容转型,减少娱乐内容,增加时尚内容。但随后,其相关法律纠纷仍旧在持续增加。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曾对记者表示,由于明星属于公众人物,媒体曝光率和公众关注度较高,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故商业主体在宣传推广产品的过程中,多借助明星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行品牌宣传,进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而有关侵权明星的案件自2016年就已经出现,并且记者注意到,在这些案件中,更美多次被判赔,金额340元-13.12万元不等。更美究竟为何“碰瓷”明星借势营销且屡罚不改呢?
对此,李旻分析称,部分不良商家在未经明星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意图通过上述途径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且多抱有明星怠于维权且维权时间长、举证难的侥幸心理,故而导致明星肖像权被侵权的案件频发。
3年未披露融资信息,负面消息缠身有损口碑
过去几年,随着用户需求的猛增,互联网医美得到快速发展,天眼查信息显示,更美共完成5轮融资,其中2013-2016年保持着每年一轮融资的频率。
2018年,更美更是得到美图的投资,这也释放出更美布局AI医美的深层信号。随后,更美相继推出AI人脸智能诊断分析、AI人脸智能变形模拟、中华面孔等功能。同时,更美App可对用户进行AI测肤、AI测颜值、模拟整形等服务。
然而一位不具姓名的医美医生对记者表示,目前医美平台对于皮肤问题的初步检测仍旧是以娱乐为目的,AI医美目前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比如判定用户是干性皮肤还是油性皮肤,有斑还是无斑,皱纹、法令纹的程度判断等,“而对于皮肤是否存在敏感和病变,目前还不能通过医美平台的AI检测功能进行判断。”
而在2018年完成D轮融资之后,至今,更美已有3年未披露融资信息。
此外,有关更美的负面消息接踵而至。今年7月,据天眼查App显示,完美创意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达到5524.23万元,执行法院为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一个月后,完美创意再增股权冻结信息,冻结股权标的企业为苏州完美互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股权数额为100万元人民币,冻结期限长达三年。
不仅如此,日前,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更美App”内多家医疗美容机构宣传的“医用面膜”实则为“医用冷敷贴”、“医用敷料”,对商品性能、功能作虚假的商业宣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的规定,对消费者造成了误导。完美创意因此遭到10万元的处罚。
多重负面消息缠身之下,更美的口碑势必将受到严重影响。
市占率受挤压,行业监管趋严之下还有多少成长空间?
Frost&sullivan与山西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2014-2020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由480亿元增长至179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期间行业高速发展,大量机构涌入,消费者需求受KOL等宣传媒介影响爆发。
更美APP发布的《2020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2020年中国新增医美机构5150家,中国纯医美市场规模达1975亿元,占比全球17%。
更美一直宣称自己是“全球最大的医美平台”,但目前阿里、京东、美团、大众点评依靠传统电商模式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医美市场份额。相比之下,更美等线上医美平台并不占优势。
另一方面,在垂直类医美平台中,目前,还活跃着新氧、美呗、悦美等平台,竞争异常激烈。
此外,医美行业仍存在黑医美、黑机构、黑医生、黑场所、黑针剂等问题。多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医美黑产无法杜绝,线上的判断难度更大,这无疑提升了更美等医美平台的审核压力,对其内容与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发文指出,“刷酸治疗”所使用的“酸”并不是化妆品,需在具有医疗资质的医院或诊所,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这也被视为跨部门的联合行动,整顿医美行业。
据悉,上交所、深交所此前已要求各自旗下挂牌的ABS产品的基础资产中,不得包含医美贷产品。由于资金端整顿医美行业,使得医美产业链个股股价示弱。
与此同时,各地也在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整治行动,这一系列的动作显然释放出医美行业监管趋严的信号。在此情况下,更美等互联网医美平台能否还有新的成长空间?也许只能交由时间检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环球市场:背靠华尔街巨头的新交易所上线 比特币重新站上2.8万美元
①拜登之子的刑事案件被轻松解决,引发特朗普公开抨击; ②美国国会两党共同提议设立国家AI委员会; ③全球围观中东国资“买买买”,24小时...
“ChatGPT+”生态渐近?OpenAI或将推出AI模型商店
①这一商店,让开发者可以上架他们基于OpenAI技术搭建的产品; ②企业AI平台公司Aquant、在线教育服务商可汗学院都有兴趣加入这个商...
苹果股价3万亿美元,瑞银则下调评级:iPhone销量将走下坡路
①在周二的报告中,瑞银分析师David Vogt及其团队将苹果股票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 ②Vogt认为,iPhone需求将出现疲...
望尘科技敲开上市大门:产品阵营单薄、仅靠三款游戏盈利,《足球大师》运营接近尾声
2022年底,手机游戏开发商、发行商及运营商望尘科技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这是望尘科技第三次冲击上市,此前其曾于2021年6月及2022年...
国美电器收到破产清算呈请,国美零售称债权债务尚未确认
国美零售日前发布公告称,其附属公司国美电器近日收到法院破产清算申请,申请人主张追讨货款470.6万元,但这些债权债务并未有生效法律文书予以确...
仿制业务待剥离、医美业绩滑坡,四环医药转型战略遇阻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四环医药正加速剥离传统的仿制药业务,聚焦医美及创新药板块。但根据202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这两个板块业绩均有下滑。...
医美返佣将被定性为商业贿赂?有中介自曝月入五六万
9月19日,医美概念股受挫。当天,华熙生物(688363.SH)、爱美客(300896.SZ)跌超11%,朗姿股份(002612.SZ)、光...
七部门出手规范明星广告代言活动:不得代言电子烟、校外培训、药品等
按照中央宣传部文娱领域治理有关工作部署,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电影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
市场监管总局通报医美行业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深圳美莱、广东宸健医药等上榜
今年1-10月,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7027件,罚没金额4.2亿元。其中,涉及医美领域案件277件,罚没金额1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