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牌撤离“我的食光” 美食综合体再遇冷
开业不到一年,美食综合体“我的食光”似乎遇到了发展瓶颈。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我的食光”发现,大量品牌已经撤店,不少店铺闲置,新开业的门店寥寥无几,盈利难、客流单一或许是品牌生存压力大从而撤店的重要原因。
继觅食森林遇冷之后,“我的食光”又发展遇困,美食综合体究竟还香不香?分析指出,香不香与运营主体有关,目前美食综合体背后的运营主体不是将其作为餐饮企业本身,而是作为商业地产运营,除选址、定位与招商外,更新迭代对于美食综合体来讲至关重要,对运营管理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门店仅剩不到一半
在成为朝阳门新地标的路上,美食综合体“我的食光”似乎遇到了瓶颈。
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发现,位于朝阳门地区的“我的食光”出现多品牌撤店,不少店铺闲置,仅剩招牌。如烤面筋公社、老南京鸭血粉丝汤、五道口枣糕王、溪里王子板烧牛蛙、玩儿串串等门店均已撤店关闭。原本以中大型品牌为主的二楼,如今仅剩下蚝英雄·鲜蚝自助与火锅品牌葫芦娃一家人,部分商铺在施工中。
相比于开业之初,如今正常营业的门店不到一半。开业之初,北京商报记者走访时看到,“我的食光”内大约有60家商铺,还设有少数非餐饮摊位和小型集市。如今,虽然“我的食光”门头并无较大变化,但大厦墙体上显示的许多品牌已不在其中。大众点评显示,“我的食光”正在营业的商铺仅22家,不到原来的1/2。
当然,也有部分品牌新入驻其中,包括蜜雪冰城、茶百道、椿园桥米粉等,但是从数量上看还是较少。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从开业之初至今仍旧坚守在“我的食光”内的品牌中,连锁餐饮品牌居多,如喜茶、京天红、葫芦娃一家人等。
关于“我的食光”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其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在“我的食光”开业之初,记者采访其相关负责人时其曾表示,“我的食光”在产品选择方面,以特色小吃、传统美食、连锁餐饮等类型的店铺为载体,二层基本上以中大型店铺为主,主要满足年轻客群的聚餐需求。此外,还在二层预留了三块区域,以活动场地的形式引入了一家手作市集,未来考虑引入一些有调性的餐饮品牌,主要方向还是继续补充朝阳门周边尚缺乏的品类。
客流单一商户盈利难
去年11月左右,西边的觅食森林美食综合体遇冷时,“我的食光”作为东边的后起之秀正热。无论是品类还是品牌,均较为丰富,有连锁餐饮、网红品牌、特色小吃等类型的店铺,包含小吃、茶饮、火锅、烧烤等品类,同时还设置有少数非餐饮摊位和小型集市。“我的食光”热度为何难以持续?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采访入驻在“我的食光”的商户得知,无法实现盈利是部分商户选择“撤场”的原因。
一位入驻在“我的食光”的商户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我的食光”地处朝阳门,该商圈周边写字楼居多,客流相对比较单一,一般工作日午高峰人流较多,而晚上和周末客流相对较少。“其实在开业初期‘我的食光’运营方一直在做相关活动和宣传,效果不错,但后期并没有其他引流活动持续衔接起来。”
和君咨询餐饮连锁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认为,“我的食光”客流量较少,入驻的品牌盈利较低,难以为继,只得撤出。
另有分析指出,从地理位置来看,其地段客群以上班族及年轻消费群体为主,消费力充足,如何解决“潮汐”消费的特点是“我的食光”需要思考的。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赖阳指出,经营纯粹的美食综合体难度较大,相较于集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综合体,“我的食光”的经营品类较为单一,对消费者的吸引力相对较小。如今,消费者的需求已经发生变化,仅仅靠单一的美食品类很难吸引大量的消费者。
更新迭代及时补位
如何迅速将撤店的空缺位置及时合理补位,是美食综合体面临的一大挑战。
“一些品牌由于经营不善或者生存不下去撤店很正常,但对于综合体运营方而言,商户不能只出不进或者出多进少,能否及时补位对于综合体及其他正常经营的商户都尤为重要。”一位在“我的食光”正常经营的商户表示。
赖阳指出,美食综合体的生存要领分为以下几点。首先,美食综合体需要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选择,并且及时更新,为消费者带来新鲜感。其次,美食综合体的定位选址较为重要,不仅需与周边消费需求匹配相关联,还要对入驻品牌进行筛选,在确保其丰富度的同时,保证快速的更新机制。此外,美食综合体对于入驻品牌的口感口味上要进行把控,从而提升自身的不可替代性,而这些,对于该综合体的运营团队来说,都将成为挑战。
文志宏表示,由于电商的影响和冲击,许多以商品零售为主的物业正处于闲置中,对于线下餐饮来讲,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因此无论是觅食森林还是“我的食光”,美食综合体都是近年来发展的热点。美食综合体从本质上来说,是将物业改造成商业综合体,在合理规划后引进餐饮品牌,聚集餐饮业态,而选址或是运营一旦失误,则将面临危机。而除选址、定位与招商外,更新迭代对于美食综合体来讲至关重要,并且对运营管理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北京商报记者郭缤璐张天元/文并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为去世母亲注销手机号被告知需本人办理?中国移动道歉
近日,广州一用户前往中国移动营业厅,为其亡母办理注销手机号,结果被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告知需本人前来办理。5月17日晚,广州移动发布关于客户为...
妇炎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 客服回应:产品已经下架
今日,#妇炎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一事登上热搜。据中新经纬报道,妇炎洁电商官方旗舰店客服回应称,公司对此事高度重视,产品已经下架,内部正在彻查...
鲜美来遭监管27连问:第三方回款存疑 向自然人供应商采购上亿
疫情居家隔离,如果能买到方便又美味的预制菜,对打工人来说可谓是又省时又省力。也正因此,A股近期好好炒作了一番预制菜概念,而许多做相关产业的公...
奈雪的茶因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被罚5000元
北京奈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和平区第一分公司因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被罚5000元,并没收1瓶已超过保质期的开封的“光明”新鲜牧场高温杀菌乳。...
休闲食品业2021年增收不增利 拓渠道调品类能否走出低谷
作为疫情期间的受益板块,食品行业表现相对稳健。休闲食品作为食品领域的重要分支,已经成为居民日常消费,尤其是年轻“吃货”们最青睐的品类之一。...
预制菜成宠儿:2021成交额同比增156%,26-35岁人群更爱预制菜
省时省力,分分钟变大厨,方便快捷的预制菜正在悄然走进大众家庭,成为餐饮消费新宠。5月13日,京东发布《2022年京东超市即享食品消费趋势报告...
中消协发布五一消费维权舆情报告:出行、网游等舆情集中
5月12日,中消息发布了《“五一”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消费“吐槽”信息主要集中在交通出行、产品质量、网络游...
华润怡宝或将赴港上市 “绿瓶”打天下新品难出圈
近期华润怡宝饮料(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华润怡宝”)即将赴港上市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而面对传闻,华润怡宝则以“不予置评”的回复保持神秘低调。...
“十三五”末全国人均单日食品消费达17.42元,农村增速超城镇
9月10日,在2021健康食品产业创新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表示,2020年底,我国人均单日食品消...
亚洲食品市场:2030年消费达8万亿美元 仍存在1.5万亿投资缺口
财联社(上海,编辑阿乐)讯,普华永道、荷兰合作银行和淡马锡联合周二(9月21日)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到2030年,亚洲消费者在食品方面的支出...
食品价格将全面上涨 美国通胀压力难以消退
从咖啡到芥末酱,明年所有的东西都将变得更贵。美国许多食品制造商表示,计划在2022年提高从通心粉和奶酪零食等一系列食品的价格,消费者将继续面...
奥密克戎冲击全美食品供应链 农场到超市各环节压力陡增
传染性极强的奥密克戎新变种让美国本已紧张的食品供应链雪上加霜,从生产部门到批发商,从零售商到餐厅餐桌,各个环节的压力都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