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互联网零食品牌 八马茶业能否成为茶叶届的“三只松鼠”?
《投资者网》吴微
中国作为茶叶的原产地,有着悠久的茶文化,文人也留下了如“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等知名诗篇。
然而,虽然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但国内的茶叶品类繁杂,大部分地方有特色的茶叶品类与饮茶习惯,因此茶叶市场较为分散。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2019年中国茶叶、天福、八马茶叶及澜沧古茶等头部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仅有0.56%、0.44%、0.32%及0.13%。
此外,因为口味偏好、茶叶品相的不同,各种茶叶的销售价格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个别茶叶品种存在的高溢价、高毛利也被市场所诟病。
近期重启A股上市进程的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八马茶业”)是一家知名的全茶类全国连锁品牌企业,公司主要从事茶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标准输出及品牌零售业务,拟通过甄选优质名茶,打造跨区域、跨品类的平台化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八马茶叶不从事茶叶的采摘和加工,仅进行茶叶的精制加工。申报IPO时,公司也将自身的行业定性为“零售业”,并将三只松鼠(300783.SZ)、良品铺子(603719.SH)以及来伊份(603777.SH)等互联网零食品牌列为自身的可比公司。
对标互联网零食品牌
提到制茶,很多人会想到采摘、杀青、烘焙等工艺。不过,作为全茶类全国连锁品牌八马茶业,公司的业务却不涉及茶叶的采摘与粗加工。
招股书中,八马茶业将自身的收入分为定制采购、自主生产、自主分装以及其他收入。其中,定制采购为公司通过供应商定制产品,然后在自营店、线上店以及加盟商门店进行销售。自主分装一般仅涉及包装入库等末段程序,包装内包装、装罐/装盒、切膜/热缩、装箱入库等环节。
在回复交易所的问询时,八马茶业称公司的自主生产涉及整个精制加工环节。茶叶原料首先通过色选,剔除杂物;之后将不同地域、季节、口味的乌龙茶,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拼配;再将拼配后的乌龙茶进行筛分风选,筛出细沫及一些轻飘杂质或粗片;然后进行烘烤、焙制及摊凉;最后进行混合、分装、入库。
实际上,八马茶业也并未将公司定性为茶叶加工企业,公司认为自身的业务模式更像三只松鼠、良品铺子以及来伊份等互联网零食品牌。在报告期内,生产设备账面余额在公司固定资产账面余额中的占比也由2018年的8.06%下降到了2021年上半年的6.31%。
同样拥有庞大的细分市场,一样采用品牌运营的模式,不过在不同的领域中,八马茶业能否复制三只松鼠、良品铺子以及来伊份等互联网零食品牌的成功?
资料显示,成立于1997年的八马茶业,截至2020年公司的收入为12.4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16亿元;而成立于2012年的三只松鼠2020年的收入已达到97.94亿元;成立于2010年的良品铺子收入也达到了78.94亿元;成立于2002年的来伊份收入也有40.26亿元。
截至2020年末,八马茶业的市场占有率仅有0.37%。据阿里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休闲零食行业前十家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22.24%。以此来看,在茶叶领域,八马茶业想复制三只松鼠、良品铺子以及来伊份等互联网零食品牌,通过提升品牌效应、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公司带来收入与净利润的增长并不容易。
产品毛利率较高
国内的茶叶市场,在口味上缺乏统一标准,且不同茶叶品种的稀缺性也不同,因此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这使得在茶叶行业一直存在着高毛利、暴利等传闻,因此很多消费者偏爱在熟人、熟店处购买茶叶。
从八马茶业的招股书来看,茶叶行业的毛利率确实不低。虽然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期间,八马茶业的综合最高毛利率为56.15%,但分产品来看,2021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最高的岩茶产品,毛利率高达70.49%;乌龙茶的毛利率也达到了68.17%。
不同的销售渠道,八马茶业销售产品的毛利率也不相同,其中线上渠道毛利率最低,加盟渠道次之,线下直营渠道毛利率最高。据八马茶业回复交易所问询信息,八马茶业直营渠道岩茶产品的销售毛利率甚至达到了82.61%。
值得一提的是,八马茶业销售的产品很多是从供应商处采购,根据披露的前五大供应商采购情况,供应商将茶叶产品销售给八马茶业时,一般会有13%以上的毛利率。以此来算,八马茶业销售的岩茶、乌龙茶等产品,从厂家出厂最终到消费者手里,有将近4倍的溢价。
不过,虽然八马茶业销售的产品拥有较高的毛利率,但大额的销售费用投入吞噬了公司部分毛利润,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销售费用达到2.09亿元,因此公司的销售净利率并不高。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期间,八马茶业的销售费用率始终在34%以上,高于行业20%左右的行业平均值,也高于三只松鼠20%左右的销售费用率。仅有通过直营门店与加盟门店进行销售的来伊份,其销售费用率与八马茶业接近。
除了大额的销售人员薪酬支出外,市场推广及广告宣传费占用了八马茶业大量的销售费用。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市场推广及广告宣传费就达到了8442.5万元,在公司当期收入中的占比超过了10%。
其中,八马茶业在线上推广的投入越来越大,2021年上半年线上推广的费用就达到了3990.87万元。2020年全年,公司的线上推广费用仅有4595.95万元。在线上,八马茶业除了在天猫、京东等电商渠道进行展出投入外,还聘用了薇娅、罗永浩等头部主播进行直播,并开通了抖音直播进行带货。
八马茶业拟将公司打造成茶叶届的“三只松鼠”,此次IPO,公司的主要募资方向就是拟大量开设新的直营店,建设营销网络。而铁观音、岩茶的精加工方面,八马茶业并未有相关募资投入计划。不过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生产的产能始终在满负荷运营,截至2021年上半年,已达到了98.1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奈雪的茶因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被罚5000元
北京奈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和平区第一分公司因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被罚5000元,并没收1瓶已超过保质期的开封的“光明”新鲜牧场高温杀菌乳。...
休闲食品业2021年增收不增利 拓渠道调品类能否走出低谷
作为疫情期间的受益板块,食品行业表现相对稳健。休闲食品作为食品领域的重要分支,已经成为居民日常消费,尤其是年轻“吃货”们最青睐的品类之一。...
预制菜成宠儿:2021成交额同比增156%,26-35岁人群更爱预制菜
省时省力,分分钟变大厨,方便快捷的预制菜正在悄然走进大众家庭,成为餐饮消费新宠。5月13日,京东发布《2022年京东超市即享食品消费趋势报告...
中消协发布五一消费维权舆情报告:出行、网游等舆情集中
5月12日,中消息发布了《“五一”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消费“吐槽”信息主要集中在交通出行、产品质量、网络游...
华润怡宝或将赴港上市 “绿瓶”打天下新品难出圈
近期华润怡宝饮料(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华润怡宝”)即将赴港上市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而面对传闻,华润怡宝则以“不予置评”的回复保持神秘低调。...
加盟模式存隐患、变质水果店内卖,百果园跌倒在自家“果园”
彼时,五一假期刚结束,距离百果园递交招股书也刚过4日,正值公司上市关键时期。而一则爆料视频的出现,将公司的经营问题彻底暴露在公众视野。...
保时捷转向柱减配事件最新回应:未来几天明确答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琳琳)保时捷带电动调节功能转向柱减配事件仍在持续发酵。5月12日,保时捷中国相关负责人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现...
上海多区团购金字咸肉生蛆?金字火腿致歉:因长途储运出现问题
近日,部分上海网友爆料,疑似上海静安区、宝山区组织采购的金字咸肉出现了质量问题。对此,5月11日,金字火腿发布情况说明称,此次金华金字火腿发...
中国飞鹤业绩增速下滑 产品结构单一研发费用率不足2%
日前,中国飞鹤(6186.HK)发布的2021年报显示,其业绩增速较前两年明显放缓。进入2022年,其股价加速下跌,截至5月11日收盘价7....
康师傅老坛酸菜面里吃到烟头?回应:赔付三桶价格
近日,一名网友爆料在康师傅老坛酸菜面里面吃到烟头,网友称,可能是在酸菜包里,自己倒完料包将面放在了上面,当时没发现,吃到一半吃出来了,烟头还...
农夫山泉包装被质疑“美化大象表演”,回应:没有任何隐含延伸意义
近日,农夫山泉茶π包装被部分网友质疑“美化马戏团大象表演”。对此,农夫山泉客服回应称,是正常插画风格,没有任何隐含延伸意义。...
瑞幸回应赴港上市传闻:将继续观察资本市场发展,目前未有赴港计划
5月9日晚间,有媒体报道称,随着公司业务重回正轨,瑞幸咖啡管理层正考虑赴香港上市。对此,瑞幸咖啡发声明表示,目前尚未有赴港上市的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