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零食营销也疯狂!“色情低俗零食”黑手伸向未成年人!三部门出手

2022年02月21日 15:43 来源:新京报
分享: 微信

2月21日,结束了漫长的寒假,各大中小学陆续开学。在开学季,各位家长要注意了,有些“色情低俗零食”已经将黑手伸向了未成年人。1月2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治理校园及周边、网络平台等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色情低俗食品现象,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在电商平台上以“恶搞零食”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时,仍有不少商家在售卖恶搞糖果,有些零食甚至在包装上打起了色情擦边球。一家名为“遇见最美的你ing”的电商店铺以“开学季”为关键词,售卖恶搞零食产品,其中包括计生用品糖果等。在交谈中,这家商家表示,商品可以保密发货,直接寄到学校代收点。

除了打色情擦边球之外,还有恶搞。贝壳财经记者在北京中小学附近的小卖店走访时,有商家告诉记者,店中平时会有“大便糖”此类恶搞糖果售卖。此外,电商平台多家店铺供货厂家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自己售卖此类糖果已经有5、6年历史了,在去年被举报后,商品短暂下架,但工厂目前仍在正常运转,年后“可正常发货”。

近年来,以计生用品糖果等为代表的恶搞零食逐渐流行,不少网红博主以“零食测评”的名义拆箱试吃,向粉丝推荐此类恶搞食品。更有商家将“黑手”伸向未成年人,在中小学校附近的小卖部中售卖此类恶搞食品。对此,有专家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销售此类恶搞糖果的行为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和广告法等法律,食品经营者、电子商务平台应当压实平台责任,严防软色情商品误导未成年人。

糖果化身恶搞工具,商家营销“黑手”伸向未成年人

去年11月份,深圳市的张女士在家中找钥匙时,无意中在14岁儿子的床头储物盒中发现了一盒计生用品,盒子外表字样与真实的计生用品包装无异。“拿在手上跟真的手感一模一样”,张女士说。考虑到孩子正处在青春期,惊慌之余,张女士打算在晚饭后和儿子谈一谈。

晚饭结束后,张女士询问儿子时却得知,所谓的“计生用品”已经被儿子“吃掉了”。儿子告诉张女士,这盒“计生用品”其实是糖果,是同学买来送给自己的。随后,儿子使用张女士的手机向其展示电商平台上售卖的此类糖果,称这类商品其实是商家售卖的恶搞零食。不过张女士对此却表示并不理解,她认为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对两性知识好奇是正常现象,但商家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把零食做成这么低级趣味的东西,非常不合理”。张女士认为,对孩子的性教育应该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此类恶搞零食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贝壳财经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时发现,上述计生用品糖果仍在售卖,而且除了恶搞糖果外,“仿真便便”、“卫生巾棉花糖”、“脑残片”、“手工巧克力大便”等恶搞零食随处可见。其中不乏收藏数上万,评价数7000+的商品。

其中,一家名为“遇见最美的你ing”的电商店铺以“开学季”为关键词,售卖恶搞零食产品,其中包括“计生用品糖果”等。在商品介绍页面,商家用大字标注“可以吃的姨妈巾”、“保密发货外包装没有商品信息”等宣传内容。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该店铺一款商品链接下包括24种不同组合形式,售价从9.8元到43.9元不等,最近一月月销600+,宝贝评价达700+。同时,为了更加逼真,商家在商品的外包装上下足了功夫,以“计生用品糖果”为例,各种型号一应俱全,包装盒封面上还印有相关品牌logo,以及对应的广告标语。不仔细打开包装查看,普通人很难分辨出来。

随后,贝壳财经记者以学生身份咨询店铺客服,客服表示,店铺可以保密发货,寄到学校附近的代收点。此外,客服还“贴心”地提醒“现在学校都放假了,建议年后再下单”。

在线下,春节前夕,贝壳财经记者走访了北京几家中小学附近的小卖店和礼品店。在距离某小学50米处的一家小卖店老板告诉记者,自己店中平时会售卖“大便糖”这类整蛊零食,但是由于现在学生都放假了,店内并没有购进新货。此外,在山西某中学附近的超市中,一种名为“粑粑糖”的零食正放在货架显眼位置,零食包装类似便便形状,包装袋上还标注着“美味Q弹”的广告语。就在这款糖果旁边,还陈列着孩子们喜爱的奶片等热门款零食。

“色情零食”暗流背后:溢价逾2倍,网红大V推荐带节奏

那么这类打擦边球的色情或恶搞零食又是如何流行的呢?

贝壳财经记者通过电商客服,以“进货”名义辗转联系到了多家店铺供货厂家——旺兴食品(漳州)有限公司。企查查显示,旺兴食品(漳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27日,经营范围包括糖果制品生产、加工及销售;糕点、面包制造;预包装食品销售;自营和代理商品及技术进出口业务。公司注册资本为200万人民币,参保人数48人,食品生产许可证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均在有效期内。

公司负责人李先生表示,自家工厂生产恶搞零食已经有五六年历史了,其间一直未出现过任何问题,直至去年11月,深圳张女士在儿子床头发现“计生用品糖果”一事被媒体曝光后,工商部门要求自家工厂下架此类恶搞零食。目前,在旺兴食品(漳州)有限公司官网仅有“骷髅头qq糖”和“水果花朵qq糖”两类糖果。

对于自家产品被强制要求下架一事,李先生表示并不理解。他认为,这类糖果主要起到整蛊、调侃的作用,“就是朋友之间开个玩笑”。据李先生介绍,公司除了生产“计生用品糖果”外,还曾经推出过“便便糖”、“卫生巾棉花糖”、“脑残片”、“老公乖乖丸”等多款恶搞糖果。其表示,如果有进货需求,年后工厂可正常运转,所有商品均正常发货。

谈及制作此类恶搞糖果初衷,李先生称,自己最初是受顾客委托订做“仿计生用品包装糖果”,后来发现此类糖果销量较普通糖果好得多,便开始开发其他类型的恶搞糖果。“我们工厂规模不大,和其他大厂没法比,只能通过形式取胜”。除了向多家电商店铺供货外,李先生还表示,自家的恶搞糖果深受泰国等国外顾客的喜爱。

在产品制作方面,李先生表示,自家工厂只负责糖果的生产,外包装则需要和其他厂家合作。而且,推出一款新型恶搞糖果,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工人手工雕刻磨具后,将糖料浇铸在磨具中,冷却固化成型后,最后涂抹烘干即可。以销量最好的“计生用品糖果”为例,进货商小批量拿货每盒糖果(加外包装)价格为5元,而贝壳财经记者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此类“计生用品糖果”售价为16元一盒,溢价逾2倍。

在产品销售方面,李先生表示,当初工厂推出的多款糖果中只有“计生用品糖果”、“卫生巾棉花糖”销量一直不错。贝壳财经记者以“整蛊零食”为关键词在多个社交平台搜索发现,有不少博主以“奇葩零食推荐”、“沙雕整蛊零食”、“好物推荐”等为视频噱头,购买“计生用品糖果”、“卫生巾棉花糖”、“脑残片”等零食做开箱测评,其中“计生用品糖果”出现频率最高。这类整蛊零食分享热潮一度助长了恶搞零食的知名度,使其成为所谓“网红零食”。其中,一位在B站上拥有30多万粉丝的大V曾向粉丝推荐过“卫生巾棉花糖”,并在视频下方称“这可能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卫生巾”。目前,该条视频收获了22.2万次观看记录,被分享到朋友圈296次。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去年8月份,苏州市场监管局曾对部分网红零食店开展专项突击检查活动。执法人员发现,有2家店铺售卖的29种、503件“网红”零食存在问题,大部分是“恶搞”糖果。其中,有8种、181件产品的外包装上没有标注产品标准代号、生产者信息等标签标识和成分配料表;有21种、322件产品的名称诸如“老婆乖乖丸”“老公温顺颗粒”等,涉嫌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玩梗”踩过边界。执法人员当即对上述全部产品采取强制扣押措施,并将对上述两家店铺进行立案调查。事后,苏州市监局评论称,“网红”绝不能沦为三无产品的“遮羞布”;“玩梗”也不能成为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的“免罚牌”。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告诉贝壳财经记者,销售这些“恶搞糖果”的行为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和广告法等法律。广告法规定:产品不得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不得含有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内容。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而未成年人心智尚不成熟,对性比较好奇,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容易被软色情误导,扭曲“三观”,影响身体健康和学业,也会妨碍正常的社会交往,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郑宁还建议,食品经营者、电子商务平台都应落实平台责任。第一,学校和家长应该联手给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加强科学的性教育,并且性教育应该从小抓起;第二,网络平台应当禁止传播淫秽、色情信息,采用技术加人工手段及时过滤、删除违法信息;第三,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违法行为,并且鼓励社会公众举报投诉监督。

新京报记者李梦涵编辑岳彩周实习生熊珂、李卓凝对本文亦有帮助

■延伸阅读

色情低俗“网红零食”侵蚀未成年人,三部门联合治理

1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公安部联合部署开展专项治理,全面治理校园及周边、网络平台等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色情低俗食品现象,对于包装或标签标识具有色情、暴力、不良诱导形式或内容的食品,一旦发现立刻下架处理。

在线下治理方面,《通知》要求,全面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督促校园及周边的食品经营者进行全面自查,严禁采购、贮存和销售包装或标签标识具有色情、暴力、不良诱导形式或内容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食品,一旦发现立刻下架处理。

按照《通知》,有关部门将重点加强校园及校园周边等区域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和抽检监测,并列出了6条将严厉查处的违法违规行为。具体包括: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标签标识不合法的食品;对商品性能、功能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发布恶搞、低俗以及含有色情、软色情内容等违反公序良俗,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广告;为“三无产品”等法律、行政法规严禁生产、销售的产品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生产经营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不履行法定核验登记义务、对违法情形未采取必要处置措施或未向主管部门报告等。

《通知》明确,违法情形符合《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规定的一律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涉嫌犯罪的一律移交公安机关查处。

在线上治理方面,《通知》还提出,要求电子商务平台落实入网经营者资质核验登记义务,以无底线营销用语及行为为监测审查重点,及时清理相关宣传用语和违法广告,并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报告处理情况。

同时,对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的违法违规行为要综合运用登记注册、日常监管、执法稽查、信用监管等手段实施联合惩戒,严厉打击食品安全、不正当竞争、广告、商标、电子商务等领域的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失信情形的一律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涉嫌犯罪的一律由公安机关查处。

此外,《通知》还强调,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引导。学校要面向全体学生加强教育宣传,倡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消费理念,提高未成年人自觉识别、抵制无底线营销食品行为的能力,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CF013)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解禁致青岛啤酒股价闪崩背后:“沉默”的高端产品销量数据

当前,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没有改变,此时更需要与品质匹配的价格,在品质和价格上找到平衡点。...

来源:鳌头财经theSankei

拼多多跨境业务TEMU 在美国市场“缠斗”升温

竞争升级的一个缩影。...

来源:中华网财经

年销30亿却陷入餐饮泥潭,华与华转不动大窑的命运齿轮?

大窑或难成为下一个王老吉。...

来源:快消

菲仕兰上半年业绩抢眼 中国市场业务贡献突出

围绕不同功能性、不同的年龄段以及乳品多样化,加速新品研发和落地。...

来源:中华网财经

去“械”转“化”后,敷尔佳神话难续

以高费用换来的高增长和高盈利。...

来源:斑马消费

股东纷争持续8年 中炬高新被拖累业绩

留给中炬高新的时间不多了,在这场股权争斗暴风雨停息后,如何在竞争日渐激烈的调味品行业中重振旗鼓,是公司和股东们迫切需要思考的。...

来源:鳌头财经theSankei

奈雪开放加盟,单店合作需验资门槛150万

不再坚守直营,主攻下沉市场...

来源:中华网财经

优然牧业与中外多家权威机构达成战略合作

将为中国奶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优然科技价值。...

来源:中华网财经

跨周期增长,到底谁在买认养一头牛?

产业链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恰好解释了其保持增长的动力从何而来。...

来源:快消

伊利原董事长郑俊怀再获刑

即将年满73岁的郑俊怀,将于2023年8月中旬服刑完毕。...

来源:中华网财经

仍处初级阶段,中国奶酪产业如何持续高质量发展?

妙可蓝多创始人兼CEO柴琇认为,奶酪在中国始终是“长坡厚雪,黄金十年”。...

来源:中华网财经

国民品牌归来!重整完毕后,新汇源的百亿是新坑还是新起点?

国资主导汇源,会更好吗?...

来源:快消

中顺洁柔上半年净利润下滑约55%-65% 曾经的10倍白马股已成过往

邓颖忠“赔钱”之后,中顺洁柔业绩也开始滑铁卢。...

来源:鳌头财经theSankei

国家发改委:围绕4个发力方向促消费

针对制约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痛点和堵点。...

来源:中华网财经

37年品牌蛇油膏 隆力奇的童年记忆正在逐渐褪去

曾经的国货之光如今也已经没落了,37年的老品牌蛇油、护手霜,仍然是37年前的样子,如今依然能够在超市卖场里见其身影。...

来源:鳌头财经theSankei

三季度增速转正,消费复苏形势如何?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305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三季度增长3.5%,而二季度为下降4.6%。...

来源:新华社

统计局:2022年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0.5%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71亿元,同比下降0.5%。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6575亿元,下降0.9%。...

来源:统计局网站

2035年北京消费地图

伴随着商业消费空间规划的敲定,北京各商圈、商业迎来新机遇。...

来源:北京商报

31个省市CPI涨幅平稳,习惯性消费加速回归

12月13日,继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之后,31个省市统计局也各自发布CPI。...

来源:北京商报

北京总消费规模超3.2万亿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是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的重要基础。...

来源:北京商报

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15亿元,同比下降5.9%

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15亿元,同比下降5.9%。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4828亿元,下降6.1%。...

来源:统计局网站

市场销售受疫情短期冲击明显 消费市场发展韧性持续显现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冲击,11月份消费市场明显承压,市场销售降幅有所扩大。但线上消费较快增长,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增势较好,部分升级类消费好于...

来源:统计局网站

最高法“30条”护航消费复苏

护航消费,最高法也“出手”了。...

来源:北京商报

商务部:五方面做好“两节”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商务部将从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大货源组织协调、做好政府储备调节、强化便民服务保障、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五方面做好节日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来源:新华社

提速复苏 北京消费迎来开门红

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2日,北京,疫情政策优化后的第一个小长假,也是历经感染高峰后的第一个小长假。...

来源:北京商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