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多机制共发力新举措在酝酿 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提速

2020年12月09日 09:09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 微信

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提速,境内投资者投资海外渠道进一步拓宽。最近,国家外汇管理局再次启动一轮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额度发放,并分别扩大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地合格境内有限合伙(QDLP)/投资企业(QDIE)试点规模,拟新增海南自由贸易港和重庆市开展QDLP试点。另外,中国人民银行正在与香港货币当局一道,会同各方研究探讨“债券通”南向通的框架性方案。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上述举措可进一步推动资本项目开放,并有序疏导境内主体境外资产配置需求。在目前的国际收支形势下,一些“促流出”的改革措施相对而言面临较为有利的推进窗口,也有利于维护跨境资金流动基本平衡。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近再次启动一轮QDII额度发放,拟向23家机构发放QDII额度42.96亿美元。今年9月以来,外汇局已累计发放三轮QDII额度,共向71家机构发放QDII额度127.16亿美元。本轮发放后,外汇局累计批准169家QDII机构投资额度1166.99亿美元。“QDII额度发放稳中有序,对推动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发挥了积极作用。”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

近期,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深圳QDIE试点规模由50亿美元增加到100亿美元,北京和上海QDLP试点额度也增至100亿美元。与此同时,外汇局还将稳步扩大QDLP试点区域,拟新增海南自由贸易港和重庆市开展QDLP试点。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次QDLP/QDIE扩围意义重大。汇丰中国副行长兼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总监李峰表示,QDLP试点允许面向境内投资者募集人民币基金,并将所募集的资金投资于海外市场。投资范围更广泛,除海外二级市场公募基金,还可以投资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品种,覆盖海外市场的证券、股权和另类投资等多个资产类别,可以更好满足投资者分散风险和全球资产多元配置的需求。

据他介绍,汇丰中国已经在外资行中率先代销投向QDLP基金的资管计划。他还表示,QDLP试点范围和规模的扩大,有助于拓宽金融市场开放渠道,更好满足境内投资者配置全球资产的合理需求,并与其他市场开放机制相配合,共同促进境内外金融市场的联通。

除了已经落地的开放举措,一些新举措也在酝酿。香港金融管理局发言人近日表示,香港金管局与中国人民银行正在展开“债券通”南向通的框架性方案研究工作,双方将合作成立工作组推动研究工作,并适时与业界沟通。该发言人表示,“债券通”北向通启动三年多以来深受国际投资者欢迎,北向通的成功经验为开展南向通奠定了良好基础,香港与内地的相关部门讨论南向通的框架方案时会充分考虑配合内地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进程,确保风险可控,以及支持香港债券市场发展,强化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宏观策略分析主管刘立男表示,“债券通”南向通是债券市场双向开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首先,目前境外资金流入规模大,推动人民币升值,为开通南向通创造有利条件。其次,境内资金若可投资香港债券,进入港币或者离岸人民币债券资产,则南向通债券投资将会提高境内流入香港市场的资金使用效率,丰富投资者投资组合,助其有效管理投资风险。而对香港市场而言,引入境内资金可以提高债券市场投资者的多元化,有利于市场风险定价。

景顺董事总经理及亚太区固定收益主管黄嘉诚也表示,这是监管部门释放资本流入压力并进一步开放资本项目的又一举措。尽管目前由相同发行人发行的美元债券与在岸市场相比不具有收益优势,但如果开放南向通,将仍然为美元持有人提供在岸现金存款以外的理想替代投资渠道。因此,预期将有资金流入离岸市场。

包括QFII、RQFII、沪深港通等金融双向开放机制一直在持续推进完善,从近期落地举措来看,开放呈现“促流出”的特征。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金融资本市场开放进程要与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相匹配,在目前的国际收支形势下,一些“促流出”的改革措施相对而言面临较为有利的推进窗口,也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市场机构有进一步投资境外市场的需求,改革符合市场预期。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程实表示,3月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全球利率走低。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的韧性、货币政策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在全球范围内更加突出。利差与增长优势叠加,中国资本市场正吸引更多资金进入。与此同时,QDLP/QDIE的扩容、新一轮QDII启动发放、南向通的酝酿意味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进程将兼具均衡性,这不仅有利于中国投资者更为合理地实现资产海外配置,而且将令金融的双向开放成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纽带。


(责任编辑:CF00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三亚元旦假期旅游持续回温

1日截至17时,三亚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7.07万人次。...

来源:新华社

元旦假期全国5271.34万人次出游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

来源:新华社

发改委喊话 民企参与重大战略提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日前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2023年,我国将继续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

来源:北京商报

全面恢复通关在即 香港准备好了吗

1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努力争取最早在1月8日实施香港与内地首阶段“通关”。...

来源:北京商报

提速复苏 北京消费迎来开门红

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2日,北京,疫情政策优化后的第一个小长假,也是历经感染高峰后的第一个小长假。...

来源:北京商报

人民币汇率的2023年展望

人民币汇率三大指数在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均以升值收尾后,2023年的走势备受关注:双向波动、温和回升、逐步趋近长期合理区间或将成为今年人...

来源:北京商报

商务部:五方面做好“两节”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商务部将从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大货源组织协调、做好政府储备调节、强化便民服务保障、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五方面做好节日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来源:新华社

前11个月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同比增长7.9%

今年1至11月,我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7...

来源:新华社

从减税降费到加速扩产——北京多措并举助企纾困

近2000亿元——这是北京今年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

来源:新华社

惠民生、谋创新、促开放——解读2023年我国关税调整方案

关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

来源:新华社

4年支出14.88万亿元 财政助力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

国务院关于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28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

来源:新华社

白鹤滩“西电东送”大动脉全部竣工投产

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白浙工程)30日竣工投产,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电力外送通道工程全部竣工投产。...

来源:新华社

2022危中寻机与时代转折

2022年,世界人口突破80亿。...

来源:北京商报

明年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下调进口税率

12月2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

来源:北京商报

十三部门出手治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校外培训有望进一步规范。...

来源:北京商报

国务院:着眼服务实体经济明确金融控股公司准入规范

今年以来,一系列精准适度的金融政策落地实施,对保市场主体、促进经济恢复性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

来源:新华社

一行两会齐发声 更高水平金融开放蓄势待发

下一步,我国将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金融新体制,推动金融业迈向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为基础的制度性、系统性开放。记者获悉,包括资本市场...

来源:经济参考报

金融全方位开放再加码 外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我国金融全方位开放持续向纵深推进。近半月来,债市开放等系列开放措施密集落地,多家外资合资券商、外资独资货币经纪公司也相继获批,此外,在证券、...

来源:经济参考报

推进系列改革 北京扩大金融开放加速度

2020年是金融开放关键一年,虽然疫情对经济及金融造成了一定冲击,但并未影响既定的金融开放措施落地节奏。9月7日,作为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

来源:北京商报

两大外资巨头落户 北京金融开放再进一步

9月9日,百年老字号日资券商大和证券(中国)有限责任公司官宣正式落户北京,首家外资独资货币经纪公司上田八木货币经纪(中国)有限公司也已经获批...

来源:北京商报

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再进一步 QDII额度再次发放

国家外汇管理局23日更新了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其中有5家机构为初次申请额度,充分兼顾了新增机构的额度需求。...

来源:新华社

双管齐下 “十三五”金融改革与开放交出亮眼答卷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回眸“十三五”,多个部门不断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开放等工作,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经济参考报

易纲:持续推动金融业开放 建好各类“防火墙”

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020外滩金融峰会指出,过去两年我国金融业开放迈出里程碑式的步伐,集中宣布了50余条开放措施,取得的成...

来源:财联社

监管高层近期密集发声 释放出新一轮金融开放信号

记者获悉,下一步,我国将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统筹推进金融服务业开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资本市场将从...

来源:经济参考报

央行副行长:以金融高水平开放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越开放的领域,越有竞争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日前表示,要以金融高水平开放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来源:新华社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