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数据”成两会提案热门词汇 代表、委员建议加快金融数据立法

2021年03月04日 16:38 来源:财联社
分享: 微信

财联社(北京,记者高萍、姜樊、林汉垚)讯,“十四五”时期是数字经济大发展时期,数字经济之下,数据已成为重要的生产力。财联社记者发现,在今年两会提案及建议中有多项提案涉及数据相关建议。公共数据的价值释放以及数据的治理与保护等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话题。

民进中央、民建中央均在今年两会提交的提案中建议完善公共数据方面相关法律体系。来自金融领域的代表、委员也建议加快数据立法,明确数据的所有权,建议在统一规则的前提下,有序开放共享。

业内人士认为,数据具有垄断效应,确权之后才能进行数据保护,而如何把握数据保护的“度”,仍有待研究。

加快数据立法工作

数字经济的本质特征是数据驱动,其中公共数据具有数据类型广、质量高的特点。民建中央在今年两会的提案中指出:“公共数据开放上位法缺位,是目前在数据领域存在的问题之一”,因而建议加快全国统一立法,促进数据融合。

在金融领域,目前我国法律还没有对金融相关数据的归属问题有明确规定,有关规定只少量出现在行业规范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中,存在较大的模糊空间。

中国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曾表示,当前金融数据流通面临的最大障碍是数据权属问题,数据权利边界不清、权益分配规则不明、纠纷解决机制不健全,导致数据主体缺乏开展数据交易流通的积极性。

全国人大代表、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行长文爱华建议,加快数据立法工作,明确数据的所有权。他认为,大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必须进一步对数据权属问题予以明确,包括数据使用权、数据收益权、数据共享权、数据知情权、数据更正权。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数字经济的发展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关于数据的立法。有了法律基础之后才有应用合规性、隐私保护,以及反垄断等的相关规定。“对于数据的监管,是要尽快为数据立法,建立一个统一、规范的监管体系或是一条可行路径。”

数据保护亦尤为重要。业内普遍认为隐私数据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存在被滥用的情况,信息安全面临管控风险。金融科技观察者、私募基金管理人毕研广亦直言,当下数据滥用的情况较为普遍,一些互联网平台旗下子公司之间,数据可以无障碍共享,这从实质上侵犯了个人隐私,也容易造成风险的扩散。数据监管与治理尤为重要。

文爱华建议,加强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对如何处理好个人隐私与国家社会安全的关系、个人隐私与公民知情权的关系、个人隐私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关系等予以明确。明确大数据生态中各不同主体的法律责任。

不过,在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看来,数据天生就具有垄断的效应,不具规模数据几乎没有价值。他认为监管层首先需要进行数据确权,之后才能进行数据保护。但过严的数据保护又可能限制相关领域的发展,如何确定数据保护的“度”,仍有待研究。

统一规则下有序开放与共享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到2025年我国数据总量将跃居世界第一,占比达27%以上。丰富、全面的大数据是发展企业数字化管理的宝贵资源,但目前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在政府公共数据开放、各主体间数据流动和数据交换方面仍缺乏顺畅的渠道和完善的管理机制。

民进中央在提案中亦指出,数据应用上仍存在一些亟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诸如,各部门面向社区的各类平台、数据仍存在“信息孤岛”和“平台壁垒”问题。

金融领域方面,“数据孤岛”现象也存在。文爱华直言,数据开放和共享还不够,还存在“数据孤岛”的现象,部分商业银行数据处理能力还比较弱。

民建中央建议,构建法律、管理、技术层面的数据开放与安全管理体制。加快细化数据分类分级基础上数据开放责任分担制度研究,明确数据安全责任的归口部门、管理制度和处置流程,确保在数据安全法出台后尽快推出相关的可操作性实施细则。出台政策鼓励地方针对有条件开放类数据,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和方式。

文爱华亦建议,建设国家数据统一共享开放平台,在统一的规则下有序开放共享数据资源,加快政府和公共部门的数据开放,推动互联网企业数据资源的交易与共享,避免形成“数据孤岛”。

全国人大代表、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建议逐步推进公共数据的无偿共享。但在实施公共数据的无偿共享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标准和措施,建立安全开放的共享机制,清晰界定权限,使数据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被高效利用。

跨境流动中实施多样化出境规则

数据跨境流动支撑了几乎所有资源的流动,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必要力量。为了平衡数据红利与数据安全之间的矛盾,各国纷纷建立、完善数据跨境流动相关国内规则,并积极推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我国正在积极探索数据跨境流动管理策略。但数据跨境流动管理的顶层战略尚不够清晰,流动规则体系推进进程亦不够快速。此外,还存在管控、评估认证方案不够丰富;执行主体力量有限,未能满足多样化、大体量数据流动需求;对国际规则关注度不够充足,暂未充分参与双多边规则谈判等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亚太高级副总裁蒋颖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指出,应重点关注全球数字产业及相关国际规则发展态势,以维护个人隐私权利、保障企业发展创新、捍卫国家数据主权安全,增强数字国际竞争力三个价值维度为基本考量,建立管控精准、可操作性强、国际信赖度高的数据跨境流动管理体系。

蒋颖建议,将分级分类管理作为数据出境管理制度设计的核心思路,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实施多样化出境规则,根据数据出境后风险大小及所保护法益不同,确定每一类型每一层级受控数据范畴,并最终确立精准、差异化跨境流动管理政策。

另外,对于个人数据或其他非重要数据,建议突破本地化存储及安全审查的限制,采取较为灵活的出境政策。为满足这一需求,可借鉴欧美等国做法,丰富数据出境管理方式,如发布指引性跨境流动协议范本、将部分国家和地区纳入可自由流动范围等。

(责任编辑:CF00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三亚元旦假期旅游持续回温

1日截至17时,三亚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7.07万人次。...

来源:新华社

元旦假期全国5271.34万人次出游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

来源:新华社

发改委喊话 民企参与重大战略提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日前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2023年,我国将继续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

来源:北京商报

全面恢复通关在即 香港准备好了吗

1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努力争取最早在1月8日实施香港与内地首阶段“通关”。...

来源:北京商报

提速复苏 北京消费迎来开门红

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2日,北京,疫情政策优化后的第一个小长假,也是历经感染高峰后的第一个小长假。...

来源:北京商报

人民币汇率的2023年展望

人民币汇率三大指数在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均以升值收尾后,2023年的走势备受关注:双向波动、温和回升、逐步趋近长期合理区间或将成为今年人...

来源:北京商报

商务部:五方面做好“两节”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商务部将从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大货源组织协调、做好政府储备调节、强化便民服务保障、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五方面做好节日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来源:新华社

前11个月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同比增长7.9%

今年1至11月,我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7...

来源:新华社

从减税降费到加速扩产——北京多措并举助企纾困

近2000亿元——这是北京今年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

来源:新华社

惠民生、谋创新、促开放——解读2023年我国关税调整方案

关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

来源:新华社

4年支出14.88万亿元 财政助力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

国务院关于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28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

来源:新华社

白鹤滩“西电东送”大动脉全部竣工投产

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白浙工程)30日竣工投产,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电力外送通道工程全部竣工投产。...

来源:新华社

2022危中寻机与时代转折

2022年,世界人口突破80亿。...

来源:北京商报

明年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下调进口税率

12月2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

来源:北京商报

十三部门出手治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校外培训有望进一步规范。...

来源:北京商报

3月金融数据增速全面下行 个贷较快增长引高度关注

3月金融数据同比增速全面下行,分析人士表示,今年稳定宏观杠杆率目标下,后期主要金融数据虽仍会出现波动,但增速整体温和下行的方向不变,信用环境...

来源:财联社

李迅雷解读5月金融数据: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

6月10日,央行发布的5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当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43亿元;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为8.3%,社...

来源:新京报

6月金融数据超预期 降准释放万亿元资金稳实体

中国人民银行7月9日发布了6月以及2021年上半年金融数据。数据显示,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12万亿元,社融增量3.67万亿元,均超市场预期...

来源:新华网

详解上半年金融数据:“贷”动小生意 服务大民生

今年以来,金融总量适度增长,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持续增强。上半年企业贷款情况怎样?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对我国金融市场带来哪些影响?下半年...

来源:新华社

9月贷款新增1.66万亿元金融数据有望回升 降准预期再升温

业内人士表示,下一阶段,金融将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新增贷款规模有望加快,M2和社融增速将触底回升,与此同时,央行再次实施降准的概率...

来源:新华社

9月金融数据出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3%

央行发布9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来源:时代财经

10月个人住房贷款环比多增1013亿元 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3101亿

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262亿元,同比多增1364亿元。...

来源:新华社

信贷创新高、社融超预期 1月金融数据暖意足

2022年开年,金融数据表现亮眼。信贷创新高、社融超预期,在分析人士看来,信贷大幅增加得益于2021年末降准等货币政策偏松操作与年初较大的季...

来源:北京商报

对实体支持力度加大 5月金融数据超预期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6月10日发布的数据,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7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399亿元。...

来源:新华网

M2增速创新高、信贷及社融超预期回暖

5月新增信贷和社融规模超预期增长后,6月金融数据备受市场期待。7月11日,央行官网发布今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多项数据走势强劲。...

来源:北京商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