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从1.8亿到6300万,医疗行业融资额断崖式下跌

2023年07月31日 09:39 来源:动脉网 作者:张靖
分享: 微信

半年前,当疫情彻底成为“过去式”,大家普遍认为资本市场将迎来“冬去春来”,一级市场的投融资状况将在2023年得以迅速恢复。

可是,今年过去了大半,资本市场的表现却与预想的并不一致。根据动脉橙与蛋壳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3年H1全球医疗健康产业资本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总额约56亿美元(约410.51亿人民币),同比下降约43%。其中,国内医疗器械领域融资总额环比下降48%。大幅降低的融资额意味着资本寒冬还在继续。

当然,这一现象的出现也并非预示着行业已身处绝境。融资环境虽然不算乐观,但仍有机构在频繁出手,如启明创投、中信证券、君联资本、红杉中国、毅达资本、中金资本、元生创投、深创投、海尔创投、礼来亚洲基金、越秀产业基金等机构在上半年多次投资医疗企业,其中启明创投与中信证券分别出手16次;

仍有创新企业逆势完成大额融资,如海森生物完成3.15亿美元融资、生工生物完成20亿元融资、康诺思腾完成8亿元融资、永仁心医疗完成近亿美元融资;

仍有细分领域爆火,如融资总额环比增长1501%的眼科耗材领域、上半年吸金6亿美元的医疗机器人赛道、受到大批投资人追捧的脑科学、AIGC等领域……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23上半年的资本市场有何变化?这些变化揭示了怎样的趋势?2023下半年投资人将看向哪些赛道?投融资市场何时回暖?为回答上述问题,动脉网访谈了多位业内人士。

从1.8亿降到6300万,平均融资额断崖式下跌

都在说资本寒冬,那么2023上半年的资本市场到底有多冷?

从数据看,2023上半年医疗行业融资总额是2018上半年以来最低点,仅有411亿元,较2022上半年减少237亿元,降幅约37%;较巅峰时期的2021上半年减少516亿元,降幅约56%。

从1.8亿到6300万,医疗行业融资额断崖式下跌

这一数据在业内人士的预估之内。海尔创投医疗投资总监夏林表示,“今年医疗行业投融资行情明显变冷,上半年投资金额大致是2021年上半年的1/3-1/2。”

除了数据统计,在一级市场的真实案例上,也显示出资本市场的寒冷。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透露,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不少项目开始打折融资,而个别项目在几年前还是备受投资者追捧、完成多轮融资的明星项目;另外,受政策、大环境等因素影响,有些细分行业的投资逻辑出现变化,原有估值体系讲不通了,有的项目即使将估值降低也找不到投资者。而多数获得融资的企业,其估值增长也较为有限。

虽然一级市场的融资总额锐减,但投资人的工作量并没有减少。多位投资人表示,目前投资机构仍在密集搜寻新项目、寻求投资标的,FA机构也在批量推荐创新项目。只是,大部分投资人(投资机构)的决策比以往更谨慎,甚至处于观望状态居多。

对于值得投的项目,投资人们也会经过较以往更严谨的调研才会做投资。而且,对一个项目的投资决策往往还需要多个投资人相互抱团打气。也因此,市场上有许多项目找到了多个跟投方,但唯独找不到领投方,导致融资延期甚至融资暂停。

这种局面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前两年资本泡沫严重,许多项目估值偏高,一二级市场倒挂明显;二是由于科创板、创业板、港交所等二级市场破发比例增加,影响了投资机构的退出,以及投资者的信心;三是受政策、大环境等因素影响,众多主流赛道行情骤变,过往的投资逻辑已不复存在;四是美元基金大幅减少,接受长周期投资的基金在不断变少。

“短期内,投融资环境不会有大的改观,还需要时间对泡沫进行消化和出清。”海尔创投医疗投资总监夏林表示。

不过,即便投资环境不乐观,市场上还是有许多企业顺利获得融资。如君合盟生物在三个月内完成两轮数亿元融资;迪视医疗在半年内完成两轮数千万元融资;先通医药完成超11亿元新一轮市场化股权融资……

凯乘资本创始人邹国文向动脉网透露:“上半年,虽然行业整体偏冷,但我们凭借专业能力交割了21起项目融资,数量和金额都较去年同期实现逆势增长。”

梳理历年上半年融资情况,我们发现:从2020上半年到2023上半年,国内医疗行业投融资事件数在缓慢增长,融资事件数分别为287、546、623、650。其中,2023上半年,融资轮次主要分布于A轮、B轮,分别为301起和111起。这预示着投资场景在往更早期的行业阶段倾斜,初创期的企业融资相对容易,但正在步入商业化、缺乏营收数据支撑的中后期企业融资难度在加大。

另一个维度也佐证了上述观点,那就是融资事件数缓慢增加、融资总额却大幅降低,毕竟早期项目相对便宜,但这也意味着项目的平均融资额在显著减少。根据计算,2018上半年-2023上半年,项目的平均融资额分别为1.14亿、1.12亿、1.8亿、1.7亿、1.04亿、6300万元。

总的来看,投资机构正越来越倾向于投早、投小(A、B轮),投资人的(平均)出价也从以往的过亿元降为千万元量级。中后期的企业想要顺利获得融资,更多需要在商业化前景和商业化论证上得到投资人的认可。

企业百态,国资崛起

在行业竞争加剧、市场环境突变的背景下,企业对融资的需求更加迫切。

这是因为企业的重大战略布局往往需要抢时间,若自己不投入,竞争对手加大投入后将抢占优势竞争地位;同时,融资不只是寻求资金支持,还是在寻求优质资源的加持。而市场上的优质资源是稀缺的、有限的,若被竞争对手抢走,自己可能陷入危局。

凯乘资本创始人邹国文建议企业:“天晴的时候修屋顶,未雨绸缪,就算此时发展顺利,资金压力不大,也需要非常认真的对待融资工作。当一个赛道开始被资本市场关注,军备竞赛一旦开启,就一定要打到终局。期间可以缓节奏、多思考和调整策略,但不可以停,像龟兔赛跑中的兔子半路停下睡觉是非常危险的。”

事实上,虽然当前的融资环境不理想,但大部分企业仍需要寻求融资。只不过,不同的企业对于融资的紧迫程度不同。

那些有自我造血能力的企业以及前两年获得大额融资的企业,其储备现金流可支撑较长时间,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这些企业知晓当前的融资环境,对于融资并不十分迫切,大多选择放缓融资节奏,回归商业本质,更多的专注于市场、业务和商业化。不过,他们也表示出强烈的融资意愿,希望获得更多优质资金和资源,并借机超越、战胜竞争对手。

一些没有自我造血能力且过去没有融资或仅获得小额融资额的企业,由于现金流可支撑时间较短,将面临资金流断裂风险,因而对于融资更着急,在谈判桌上处于弱势。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投资人们往往会建议创始人不要被公司估值所迷惑。公司估值是投资人和创业者给企业暂时的定价,创业者要以拿到资金、发展企业为第一目的,不应该在纠结估值的过程中错过融资,错失企业发展良机。同时,当下市场环境更容易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企业应该加速融资,发展业务,超越竞争对手。

一位投资人表示:“我们坚信好的基本面的公司可以穿越这轮寒冬。同时,在这样的行情下,创始人和股东能做出壮士断腕的决定是明智的抉择,只是需要进一步的消化基本面和估值体系的差距,也需要有些耐心等待市场信心的恢复。”

在资本寒冬中,不仅是企业在调整,投资机构也在调整。

以往,市场化基金、美元基金是主要出资者,但目前,国资背景的基金开始崛起。在2023年上半年,近20家超大型国家队与其他产业投资方、知名投资机构投资先通医药11亿元,造就上半年医药领域规模最大的一起市场化融资。

业内人士预计:国资背景基金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支持一级市场的主流。而国资的运作模式、投资思路、要求和诉求、风控和条款等方面都与之前的市场化基金、美元基金有巨大区别,需要企业方灵活调整,迅速适应。

另外,相较于管理基金规模较大、过去偏向中后期的投资机构而言,之前投资纯早期的投资机构在寒冬中受到了更大的冲击。投早期的机构过去的思路是“高风险、高回报”,但目前,大部分资金都在避险,寻求确定性出口。尤其是喜欢长周期投资的美元基金退潮,这类偏早期的投资机构普遍存在募资较难的状况,后续出手将更加谨慎。

冬天里的一把火,谁在逆势融资

即使身处寒冬,也要心向春天,数百家企业完成融资也给予了行业信心。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今年投资人的偏好较以往有所变化。

第一,投资人变得更“务实”。相比于前两年重仓研发型企业、押注创新技术、布局最新概念,投资人目前更喜欢有营收、有利润、有增速的医疗企业;

第二,投资人们更喜欢具有出海能力或帮助企业出海的企业。一位匿名投资人表示:“目前大家有一个共识,即集采等政策限制了国内市场空间,而海外市场又香又甜。虽然海外市场也会有诸多竞争,但具有出海能力的企业才能把收入规模做的更大。基于此,投资人们较以往更关注出海及出海相关企业。”

第三,投资人更倾向于“卖水人”“隐形冠军”等企业。

从行业看,生命科学上游、高端医疗器械上游、手术机器人、眼科耗材、脑科学、AIGC等领域是上半年融资的热门领域。

生命科学上游,一方面是国产企业实现技术突破,如奥浦迈突破培养基、纳微科技突破色谱填料;另一方面是疫情影响了海外供应链,国产企业通过更及时的供货、更低的价格、更优质的产品赢得国内市场的认可,生命科学上游也开始国产替代。在此背景下,君联资本、经纬资本等知名机构选择重押生命科学上游,支持高端技术的突破和国产替代。

高端医疗器械上游也受到投资机构的关注。博思得、昆山医源、麦默真空、思柯拉特、帧观德芯、善思微等医学影像上游企业均在资本寒冬期逆势完成融资,部分企业提供的CT球管等产品也已大规模应用于市场。

手术机器人领域,国内有15家手术机器人企业在上半年完成融资。其中,相较于此前火热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和骨科手术机器人,一级市场上出现了更多种类的手术机器人,如迪视医疗和衔微医疗的眼科手术机器人、昂泰微精的显微手术机器人、微纳动力的磁悬浮胶囊胃镜机器人……值得一提的是,全球范围内,手术机器人上半年融资总额达6亿美元,排医疗器械行业第一,其后的心血管耗材和电生理技术融资总额分别为5亿美元。

从1.8亿到6300万,医疗行业融资额断崖式下跌

眼科耗材是为数不多的融资总额和事件数显著增长的赛道。2023上半年,眼科耗材领域融资总额环比增长1501%,融资事件数环比增长75%。其中,视微影像获得3亿元融资、眼得乐获得亿元融资、瑞泰生物获得近亿元融资,拉高了眼科耗材领域的融资总额。

自从ChatGPT爆火之后,AIGC(生成式AI)就受到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先是投资人挤满“生成式AI与医疗健康论坛”会场,后是万木健康、聆心智能、多问医生、富鑫科创等生成式AI企业完成融资,可见其热度之高。

此外,脑科学器械、IVD上游、小分子创新药、GLP-1、细胞治疗、抗体药、动保等领域也有较多融资事件。

接下来,投资人关注什么

2023已然过半,下半年医疗行业投融资市场将会有哪些变化?

首先,投资人将关注“真创新”的医药和器械。医药、器械、诊断都有坚实的产业逻辑和基础,少数项目前期估值增长超过基本面的增长,需要一段时间消化,但大部分项目仍然可在合理估值内完成融资。

与之前不同的是,医药领域,投资人开始注重团队、靶点、技术的平衡,并更注重适应症的选择和管线市场前景,也会关注临床推广、政策偏好等基本面信息。

在医疗器械领域,投资人不再“唯技术论”,而是综合性看待企业的产品线、商业路径、市场前景、竞争格局、出海能力等综合信息。

其次,国产替代仍是医疗行业的重要逻辑,卡脖子技术和卡脖子产品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例如,科学仪器、医疗设备的核心部件、上游原材料等受政策支持、国家关注的技术/市场,将得到投资者的重点关注。

最后,出海是一个热门场景。具有出海能力、能够帮助出海的企业,也将获得投资者的青睐。

(原标题:医疗行业投资放缓,创业公司融资需要打几折?)

(责任编辑:CF019)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老虎环球打折抛售资产

2023年试图打折卖资产的VC/PE不在少数。...

来源:投中网

推进全球战略布局,美的集团谋划H股上市

若最终完成发行,美的集团将实现A +H两地上市。...

来源:华尔街科技眼

汽车街递表,二手车拍卖业务承压

二手车拍卖业务营收出现大幅下滑。...

来源:鳌头财经theSankei

天齐锂业投向新能源产业链,不止Smart

对外投资已有数百亿。...

来源:投中网

《银行保险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办法》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3年8月31日...

来源:国家金融监管总局

2个月,投中4个AI独角兽

冲在风口浪尖的投资人。...

来源:投中网

科技投资赛道分化,中小机构成“香饽饽”

投资机会被“拆分”,万亿市场细分出了数个百亿千亿小市场。...

来源:投中网

个人养老金基金规模半年翻倍

华夏基金、兴证全球基金、易方达基金领衔。...

来源:中华网财经

华西村1元转让80%股权 地方国企助其抒困

华西集团主要从事涤纶化纤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石化仓储物流服务。...

来源:中华网财经

业务强绑定“周杰伦”,巨星传奇如期登陆港股

你喝过防弹饮料吗?...

来源:中华网财经

缓解偿付压力,爱心人寿半年内两度增资

还需注意的是,近年来爱心人寿的投诉事件持续增长。...

来源:投资者网

高薪“挖角”赴港投保持续火爆

险企“价格战”打响。...

来源:北京商报

国宝人寿业绩亏损股东增资 原董事长易军获刑十年

值得注意的是,国宝人寿2022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年末,国宝人寿净资产为6.48亿元,较上一年度净资产缩水近50%。...

来源:投资者网

AMC信达卖房的冰与火

依靠东直门项目30分钟成交168套房源、一口气回收57亿元的战绩,原本作为AMC(资产管理公司)、定位“驰援”楼市的中国信达,不但打赢了一场...

来源:北京商报

起底花呗套现黑色产业链:成本接近高利贷,情节严重可判刑,却屡禁不止

临近年末,社交平台上“信用卡套现”“花呗套现”等引流小广告开始活跃。...

来源:时代周报

平安系正式接手方正证券,500亿券商迎新实控人,股价年内跌超18%

12月20日晚间,方正证券发布公告称,其收到证监会核准其变更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的批复,对新方正集团依法受让方正证券28.71%股权无异议,...

来源:时代财经

赎回压力大,理财公司力推“低波动”产品

今年以来,债券市场调整不断,让前期表现较为稳健的固收类理财产品出现了净值回撤现象,也让理财公司面临不小的赎回压力。...

来源:北京商报

吉华集团5000万理财“踩坑”!陆家嘴信托到期未能兑付

12月20日晚,吉华集团(603980.SH)公告称,近日,公司收悉陆家嘴信托《陆家嘴信托-华鼎18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临时信息披露公告》,截...

来源:时代周报

专属存款来了,个人养老金产品货架又上新

个人养老金账户开立热度不减,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货架也日渐充盈。...

来源:北京商报

高盛计划裁员4000人 华尔街投行失血仍在持续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称,高盛集团纪近日计划裁员多达4,000名员工,约占其员工总数的8%,这将是今年投行中最大的一起裁员。...

来源:财联社

东莞信托旗下某产品展期一年,涉及地产定融

近日,东莞信托公告称旗下一信托计划宣布展期一年,据了解,该信托计划用于认购桃源建设(深圳)有限公司在金交所发行的定融产品,佳兆业集团提供连带...

来源:财联社

因变相为房企支付土地出让金提供融资被罚,中国华融上半年亏损188亿元

12月19日,上海银保监局公示了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剑指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融上海市分公司被责令改正,并处罚款50万元。据悉,2...

来源:蓝鲸财经

第一创业证券年内市值蒸发60亿 “玻尿酸女王”三年套现13亿

近日,第一创业发布公告,持股5%以上股东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华熙昕宇”)减持计划时间过半,减持股份比例为0.82%,数量约为3446...

来源:时代周报

裁员还不够 高盛考虑将投行部门奖金池至少削减40%

据媒体周三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华尔街投大行高盛集团正考虑将其3000多名投资银行部门雇员的奖金总额至少削减40%,这可能是该行自2008年...

来源:财联社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