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高新、安科生物弃标生长激素水针集采
原标题:长春高新、安科生物弃标生长激素水针集采,保住“利润奶牛”还需拓宽适应症
2月23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关于查看广东联盟双氯芬酸等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第一批)报名产品相关信息的通知》,共174个品种、1613个品规的药品符合申报条件。在重组人生长激素品种中,有13个品规成功申报。其中,申报粉针剂型(注射用人生长激素)的企业有长春高新子公司金赛药业、安科生物、中山未名海济、上海联合赛尔四家;业内最为关注的水针剂型(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仅有跨国企业诺和诺德一家申报,长春高新、安科生物双双弃标。
长春高新:积极参与集采,兼顾公司及股东的利益
对于此次长春高新放弃水剂集采CIC灼识咨询合伙人王文华向蓝鲸财经记者表示,集采的带量采购对企业最大益处是保障销售量,但重组人生长激素在国内获批生产销售的国产与进口厂商合计不足十家,且金赛药业是市场中份额领先的头部企业,集采带来的销量增长明显是无法弥补金赛药业因大幅降价而带来的利润损失的,此次长春高新仅申报价格和营收占比均较低的粉剂,而未申报主力产品水剂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出于保障公司业绩与盈利能力不受重大影响的考量。
长春高新也在其2月21日晚间,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表示,将以积极姿态参与集采,同时兼顾公司及股东的利益。
金赛药业一直是长春高新的“利润奶牛”。2020年,金赛药业分别实现营收58.03亿元、净利润27.6亿元。这一数字,占长春高新同时期营收的67.66%和净利润的90.58%。
金赛药业生产的重组人生长激素是长春高新的主要收入与盈利来源,其中水剂相比粉剂具有不需要加水溶解可直接注射使用的优势,同规格下价格较粉剂也更高,是金赛药业人生长激素产品中营收占比最大的剂型。
而从竞争格局来看,生长激素市场,国内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国外企业市占率极低,2019年市占率第一的金赛药业市场份额达到74%,其次为安科生物和上海联合赛尔。
2005年金赛药业上市亚太地区首支人生长激素水针,2014年上市全球首支长效重组人生长激素,促成其成长为生长激素龙头企业。从利润来看,2012年到2019年,金赛药业营收从7.3亿元增长至48亿元,复合增速达31%;净利润从2.6亿元增长至19.8亿元,复合增速达33.7%。2020年前三季度态势良好,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42.5亿元和20亿元,同比增长16.4%与33%。
其实,早在此次集采文件披露之初,就有机构预测,企业在粉针剂型方面的申报积极性将高于水针。东莞证券研报统计显示,联盟地区公立医疗机构的采购期首年预采购总量为8247689IU,其中粉针占比约60%,水针占比约40%。水针方面涉及3家供应商,其中金赛药业的水针采购期首年预采购量占比高达98.24%。以金赛药业为例,需求量较多的是15IU和30IU两种规格,申报最高限价为173.58元/针和295.08元/针,两种产品目前的挂网价大约为567元/针和1031元/针,其价格降幅在70%左右,远高于粉针平均约10%的价格降幅。结合首年预采购量,对应销售金额约为1.14亿元,如果按照最高限价中标联盟集采,收入也将减少70%左右。彼时有研究机构和业内人士指出,相较于长春高新营收规模(2020年为85.77亿元),企业有可能会“弃标”。
积极扩宽适应症或成下一利润增长点
回到重组人生长激素产品本身,通过查询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CDE)的公示信息可知,截至2022年2月,金赛药业的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在治疗儿童特发性矮小(ISS)、小于胎龄儿(SGA)矮小和肾移植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儿童生长障碍三种拓展适应症的临床均处于III期进行中状态,且Prader-Willi综合征这一拓展适应症的III期临床已完成。王文华表示,这意味着其生产的人生长激素产品在未来将直面更多患者群体的临床需求且在国内均具有不可替代性,加之在成人适应症方面的拓展潜力,这也给了长春高新较为乐观的产品未来销售预期与放弃申报水剂的底气。
对于此次集采对生长激素市场的影响,王文华指出,此次集采意义深远,在已有多家产品竞争的适应症方面,集采必定能筛选出愿意以最低价格生产销售的厂商,因此整体行业的利润率下降与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是一定的。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在生长激素的主流获批适应症方面,粉剂因相比水剂的价格优势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长春高新的业绩也势必会受到影响。但在适应症不断拓展的情况下,长春高新的生长激素未来的销售额如何变化还需要看对应市场具体的反馈。”王文华说。
根据西南证券生物医药杜向阳团队在调研报告中指出,目前,根据样本医院数据,可以得到历年粉针、水针和长效的销售占比,2019年粉针销售量占比为38%,水针销售量占比为61%,长效销售量占比为1%。
报告还指出,2019年国内生长激素市场规模达到60亿元,适用人群基数庞大,渗透率较低,预计随着渗透率的提升以及患者年用药金额的提升,生长激素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24年有望达到150亿元,复合增速超过20%。公司是国内生长激素行业龙头,先发优势明显,拥有粉针、水针和长效三种剂型,剂型丰富,品牌优势显著,有望优先享受行业成长红利。公司销售能力突出,同时公司积极向基层市场布局,进一步开拓市场,预计长春高新在生长激素市场有望长期保持快速增长。
事实上,早在去年5月,市场传出生长激素集采的消息后,长春高新股价从550多元的历史高位一路下跌,截止2月24日早间记者发稿,长春高新微涨约1%,报收187.18人民币/股。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强生上半年营收503亿美元!Stelara超52亿美元,Darzalex增长22%
基于此,强生上调了2023年业绩预期,由原计划的979-989亿美元提高至993–1003亿美元。...
三年斩获6个IPO,中国药大悄悄跑出一个5千亿上市天团
对于生物医药这个特殊的行业,以及当前医药行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不善于追逐热点但又执著且在不断沉淀的药大人来说,可能会在未来走得更远。...
价格炒至万元、网友购买受骗:渠道乱象下,进口新冠口服药物Paxlovid是否被“神”化?
谈及Paxlovid的适用人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崔向丽表示,不是所有新冠阳性患者都需要这个药。...
毛利率超90%,专门赚孩子钱,长春高新的印钞机熄火了?
1月19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广东联盟药品集采通知,金赛药业和安科生物等公司的重组人生长激素被纳入集采。集采消息引发股市震荡,金赛药业母...
安科生物净利润下跌超四成 群狼环伺如何破局?
日前,安科生物一则公告称,拟与阿法纳合作开发“新冠奥密克戎等突变株mRNA疫苗”一事引起深交所关注。相较于其他上市公司的新冠mRNA疫苗进展...
长春高新一季度净利增长30.16%,股价创三年来新低
4月27日,长春高新发布第一季度财报,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75亿元,同比增长30.40%;净利润11.38亿元,同比增...
机构夺路,集采风波吓崩“药茅”长春高新
8月18日,受浙江将集采生长激素消息影响,长春高新午后闪崩跌停,股价报跌停价202.1元/股。当日晚间,据深交所官网披露的盘后交易信息显示,...
生长激素集采扩围,长春高新一年市值蒸发1300亿
从2021年5月,其股价最高点521.4元/股,到8月22日,其股价报收187元/股,一年内,素有"东北药茅"之称的长春高新市值蒸发约130...
向谣言索赔,长春高新数百投资者“创纪录”发起维权,屡见谣言中伤股价,不能再不了了之
不知是传闻太强大,还是股价太脆弱,近期屡屡见上市公司被传闻击中而大跌。一个月前的长春高新,昨天的医美股,今天的三安光电,莫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