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市值两天蒸发超520亿,海天味业业绩“失速”,如何破局?
半年报出炉之后,“酱油茅”海天味业的股价已经连续2个交易日收盘下跌,总市值累计蒸发约525.73亿元。
从财务数据来看,海天味业今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同比双增,但增速不如人意,普遍认为其低于预期,尤其是第二季度。
据了解,今年以来上游材料价格持续上升,海天味业生产成本面临较大经营压力,行业利润受到挤压。
业绩承压,股价下行,海天味业如何应对备受关注,产品是否提价更是成为焦点之一。9月1日,海天味业方面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我们今年不会提价”。
不提价的原因,海天味业也早有解释:“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餐饮等行业还没有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国家都在采取多种刺激政策来帮助实体经济、小微企业等发展,所以不具备提价条件。”
上半年营收净利同比双增,毛利率微降
中国调味品行业的“油、盐、酱、醋”等是老百姓“衣食住行”中最基本的刚性需求,餐饮行业的发展、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以及消费升级,成为了推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调味品行业的营业收入就已超过3000亿元,调味品行业品种丰富,种类繁多,需求旺盛。
海天味业目前生产的产品涵盖酱油、蚝油、酱、醋、料酒、调味汁、鸡精、鸡粉、腐乳、火锅底料等几大系列百余品种400多规格,年产值超过两百亿元。海天调味品的产销量及收入连续多年名列行业第一,其中酱油、调味酱和蚝油是目前公司最主要的产品。
2021年上半年,海天味业实现营业收入约123.32亿元,同比增长6.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3.53亿元,同比增长3.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32.5亿元,同比增长2.67%。
这样的业绩是海天味业降本增效的结果,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海天味业各核心品类均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其中酱油实现营收70.16亿元,同比增长5.84%,调味酱实现营收14.75亿元,同比增长6.96%,蚝油实现营收21.3亿元,同比增长6.62%。
同时,面对快速迭代的市场和需求,海天味业积极探索营销转型,持续强化线下网络优势,加快线上业务拓展,上半年线上渠道营收同比增长17.47%,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国金证券分析师指出:“海天味业Q2业绩低于预期,主要受高基数+高库存制约。公司Q2营收同比下滑9.4%,主要系需求恢复疲软,叠加渠道仍在消化库存。”
另一方面,海天味业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为40.44%,同比下滑4.11%。对此,国金证券分析师认为:“主要系成本压力持续上行”。海天味业也表示:“今年以来上游材料价格持续上升,企业生产成本面临较大经营压力,行业利润受到挤压。”
产品成本上涨、净利增速下滑,海天味业如何应对?
海天味业在资本市场有“酱油茅”之称,于2014年2月1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后,海天味业始终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如今,业绩增速下滑,又面临成本上涨压力,海天味业会如何应对?
根据市场规律,提价似乎为良策之一,也成为大众的关注点之一,近日,已经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建议“由于原材料上涨的因素,应该尽快对调味品全线提价”。不过,海天味业方面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我们今年不会提价”。
今年3月,海天味业也曾对外表示:“公司会结合市场和企业发展实际,未来公司依然会立足调味品,丰富产品品类,并配套产能规划。提价一般会结合成本变化、销售策略、企业持续发展等多种因素来考虑,短期内公司没有提价计划。”
彼时,海天味业还解释了2021年不具备提价条件的原因:“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餐饮等行业还没有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国家都在采取多种刺激政策来帮助实体经济、小微企业等发展,所以不具备提价条件。”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海天味业的成本上涨符合上半年大宗商品涨价带来的波动,属于行业普遍现象,而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选择不提价的原因,或许与三个因素有关。”
“第一,从竞争的角度,海天味业不想去提价导致丧失价格上的竞争力;第二,海天味业的利润率已经非常高了,而且体量比较大,它抵抗成本上涨的能力比较强;第三,也是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因此,海天味业不涨价是综合了各方面因素的考虑。”朱丹蓬说。
目前来看,海天味业已然在线上渠道发力,公司也明确表示“线上业务在整体营收中占比不高,但是增速很快,线上消费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海天也积极加快对新渠道的网络建设工作,海天线上销量在天猫、京东主要大电商平台,销量都是排在第一,虽然目前线上总体规模还比较小,但从未来发展来看,销售比重也将会逐步提高,海天也专门设置了独立的部门,提高线上业务贡献,促进线上线下业务融合发展。”
入局火锅底料和食用油领域,海天味业表现如何?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在调味品之外,海天味业的跨界之行已经启动。
去年,为了减轻疫情对业绩的负面影响,海天味业积极加快新业务、新渠道、新产品的发展步伐。
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天味业的火锅底料问世。贝壳财经记者在海天味业旗舰店看到,火锅调料热销第一名为“海天火锅@ME火锅底料”,据悉,公司还曾在网络端新媒介《吐槽大会》上为此产品投放广告。
评论区,有消费者称海天味业的火锅底料比海底捞的好吃,也有人表示“不难吃,但也不惊艳,无功无过”。
今年,海天味业推出了首款食用油相关产品“油司令”。
海天味业表示:“虽然在食用油市场海天才刚刚起步,但是海天食用油产品特色明显,满足了追求高品质,追求健康生活的消费需求,也是对海天产品结构的良好补充,但食用油产品刚刚上市,市场销售情况还有待观察。市场网络也要逐步建立,所以对于食用油的具体规划和发展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布局。”
对于海天味业的频频“跨界”行为,朱丹蓬认为:“海天味业已有的酱油、蚝油、黄豆酱等调味品销售已接近天花板,海天味业加码火锅底料、粮油等新领域就是为了突破自身业绩利润增长瓶颈。”
此外,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海天味业在今年8月还申请了几个方便食品和啤酒饮料的商标,目前状态为“注册申请中”。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拟斥资5亿至10亿元 协鑫能科开启上市以来首度回购
12月28日晚间,协鑫能科公告称,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拟用于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或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
证监会:切实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突出把选择权交给市场这个本质,放管结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紧紧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
72岁神秘富婆的钞能力:定增“牛散”豪掷5000万投芯片,曾4个亿押注力量钻石
周雪钦是定增市场的神秘“牛散”,手握数十亿资金,在定增市场活跃超过十年。仅2022年,她就已经参与数十单定增项目,其中不乏赛力斯(60112...
再度踩雷信托 恒银科技1.7亿打水漂?
12月20日晚间,恒银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1年7月13日购买国民信托有限公司的“国民信托·慧金87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已于12月20...
2022股民众生相:十年老股民浮亏近百万,“小白”直言回本了就跑
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数据,2019年3月,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数量突破1.5亿人,至2022年2月25日,数量已突破2亿人关口。不过...
年内超80家上市公司被立案!多家涉及董事长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初至2022年12月15日,A股市场共有82家上市公司相关方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其中11月份有23家,占比达28%。...
A股春季行情可期?投资主线有哪些?券商策略来了
当前市场依然处于本轮全面修复行情的观察适应期,一方面,政策预期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而明确,政策预期博弈交易退潮;另一方面,疫情流行期对基...
保荐项目上市当年业绩变脸,申万宏源两保代被认定为不适当人选
12月16日,证监会下发的一份罚单显示,杨晓、张仕源被采取认定为不适当人选6个月措施。经查,上述二人保荐的中自科技首发项目,发行人公开发行证...
数字经济核心主线逐渐明晰 产业化大时代已然开启
截至午间,创业板卓创资讯涨近15%,一度20CM涨停;每日互动涨超10%;云赛智联10%涨停封板;深桑达A、浙数文化、易华录、铜牛信息、人民...
达利食品股价持续低迷:饮料业务营收同比下降19.5%,经销商称产品滞销
伴随股价下滑的还有业绩。今年上半年,达利食品出现营收利润双双“跳水”。其中,饮料板块下滑最为严重,功能性饮料乐虎、凉茶产业销售额都有不同程度...
凯大催化实控人姚洪夫妇违规代持收警示函,大客户砍单致业绩下滑
作为新三板挂牌多年的公司,杭州凯大催化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凯大催化”,830974.NQ)及其实控人却曾因违规行为被监管处罚,其内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