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增资背后:网络小贷挥别高杠杆
身处舆论焦点的蚂蚁集团,再迎重大工商变更。10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蚂蚁集团的注册资本近日完成新一轮变更:由237.79亿元增加至350亿元,增资幅度约为47%,核准日期为2021年9月30日。除了注册资本金变动外,记者还注意到,蚂蚁集团9月30日还发生了一系列高级管理人员备案变更和投资人(股权)备案变更。其中,高级管理人员胡晓明职位由总经理变更为董事,井贤栋新增总经理职位备案。
实则降杠杆
针对注册资本变更一事,蚂蚁集团回应北京商报记者称,此举主要是根据相关监管规定及公司经营发展需要,蚂蚁集团增加了注册资本金,为公司后续发展预留更大空间。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蚂蚁集团上一轮增资发生在2020年6月底:在增资约2.5亿元后,当时蚂蚁集团的注册资金变更为237.79亿元,而此次再度大举增资,引发业内人士的关注。
一方面,蚂蚁集团此次增资主要是为合规需要。近年来,蚂蚁集团快速扩张的主线业务逻辑是构建闭环生态,以支付业务(支付宝)作为超级流量入口,以现金管理业务(余额宝)实现资金留存,以消费信贷业务(花呗、借呗等)完成商业变现。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看来,消费信贷业务是蚂蚁集团最重要的盈利来源,但此前蚂蚁集团开展相关业务主要基于网络小贷公司牌照进行联合贷,其存在的经营风险和合规瑕疵是杠杆率过高,如出资比例只有1%-2%,相当于用200多亿元资本金撬动了近2万亿元的信贷规模。
“按照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整治方向,在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这为蚂蚁集团现有业务模式提出了极大挑战,因此要求蚂蚁集团快速增资,满足存量及更多增量业务的监管要求。”金天称。
金融科技领域研究人员、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博士陈扬同样指出,蚂蚁集团增资主要是在满足监管要求的条件下进行正常的业务扩张。2020年末小贷业务新监管办法对蚂蚁集团等金融公司的资本、运营与风控要求有了进一步提高,蚂蚁集团此次增资是为充分满足合规经营迈出的重要一步,但距离完全满足监管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2020年末,银保监会、央行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蚂蚁集团影响最大的几条包括,第一是通过银行借款、股东借款等非标准化融资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倍;第二是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第三是在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
在陈扬看来,前述第一条从贷款资金来源上做了严格规定,第二条对蚂蚁集团的重要流动性补充渠道——ABS做了严格限制,第三条对蚂蚁集团的贷款业务模式进行了重新规范,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其贷款业务高速扩张。因此,蚂蚁集团此次增资主要也是对以上三条监管要求的回应。
“目前蚂蚁集团的业务还在持续不断地调整以应对监管的硬性要求,相较于旗下消金公司或小贷公司层面的增资,在集团层面补充经营资金更有利于公司整体决策和运营。”陈扬称。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同样称,蚂蚁集团自身增资,有利于通过增加注册资本金来增强整体实力与抵御风险的能力,为其后续在监管框架内稳步前行奠定良好根基。在她看来,蚂蚁集团此次增资行为或释放出一个信号,即后续其他互联网巨头旗下的金科集团或也将出现进一步增资的举动。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有何深意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增资中,蚂蚁集团特别提到,“此次注册资本的变动来自于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公司并未进行市场化融资,无新增投资者”。
蚂蚁集团此次增资,通过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是何考虑?金天指出,在目前监管政策环境下,蚂蚁集团市场化融资将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因此更多会考虑在阿里生态内寻求支持;与此同时,阿里和蚂蚁集团也需要重新评估其在整体生态内的价值定位,即支付业务与消费信贷、财富管理等业务断开强绑定关系后,商业模式需要如何更好地重塑。
陈扬则认为,蚂蚁集团此举也或是在为重启IPO铺路。虽然2021年以来根据监管要求,蚂蚁集团的放贷规模随杠杆率下降有所降低,但仍可以预计到未来蚂蚁集团为了充分满足监管规定并重启IPO进程,可能进行进一步增资。陈扬猜测,此次增资并未吸收市场投资者,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蚂蚁集团保护股东、债权人权益的态度和未来重返IPO的决心。
目前,蚂蚁集团业务正在逐项根据监管要求转型,就在前不久,其“花呗”业务全面接入央行征信。
在陈扬看来,未来,蚂蚁集团其他业务如“借呗”等本质上属于小贷或消金的金融业务,也都应充分与央行监管和征信系统对接。此外,蚂蚁集团还应继续关注对增量业务的严格审批,以及对存量业务的充分规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拟斥资5亿至10亿元 协鑫能科开启上市以来首度回购
12月28日晚间,协鑫能科公告称,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拟用于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或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
证监会:切实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突出把选择权交给市场这个本质,放管结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紧紧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
72岁神秘富婆的钞能力:定增“牛散”豪掷5000万投芯片,曾4个亿押注力量钻石
周雪钦是定增市场的神秘“牛散”,手握数十亿资金,在定增市场活跃超过十年。仅2022年,她就已经参与数十单定增项目,其中不乏赛力斯(60112...
再度踩雷信托 恒银科技1.7亿打水漂?
12月20日晚间,恒银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1年7月13日购买国民信托有限公司的“国民信托·慧金87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已于12月20...
2022股民众生相:十年老股民浮亏近百万,“小白”直言回本了就跑
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数据,2019年3月,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数量突破1.5亿人,至2022年2月25日,数量已突破2亿人关口。不过...
年内超80家上市公司被立案!多家涉及董事长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初至2022年12月15日,A股市场共有82家上市公司相关方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其中11月份有23家,占比达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