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股份硅片报价最大降幅12.5%,专家:价格战论调不成立
原标题:“尺寸之争”重启?中环股份硅片报价最大降幅12.5%,专家:价格战论调不成立
隆基降完中环降
12月2日晚,“中环硅片全线降价,最大降幅12.5%”的消息在投资圈疯传。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12月2日,硅片龙头企业中环股份(002129.SZ)公布最新硅片价格。其中,G1硅片下降0.52元/片,报5.15元/片,降幅9.1%;M6硅片下降0.72元/片,报5.05元/片,降幅12.48%;G12硅片(170μm)下降0.55元/片,报8.55元/片,降幅6.04%。此外,新增M10硅片,报6.21元/片;新增超大硅片218.2mm,报9.22元/片。
在此之前,光伏龙头企业隆基股份(601012.SH)已于11月30日下调硅片最新价格。据隆基股份官网价格信息显示,硅片价格全线降价0.41-0.67元/片。其中,G1硅片下降0.41元/片,报5.12元/片,降幅7.41%;M6硅片(165μm)下降0.41元/片,报5.32元/片,降幅7.16%;M10硅片下降0.67元/片,报6.2元/片,降幅9.75%。
在隆基股份“官宣”仅2天后,中环股份不仅紧跟降价步伐,且力度颇大。有投资者猜测,两家龙头企业先后火速下调产品价格,是否预示着光伏产业链内新一轮价格战正式拉开帷幕?
12月3日,就价格战等问题,中环股份相关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降价并不是为了打价格战,价格调整需要综合考虑行业库存情况、供需与发展趋势等综合判断。
价格战开启?
在隆基股份宣布降价消息后,“去库存”论调甚嚣尘上。
“隆基和中环两大硅片龙头开始降价,有两个方面的原因。”泓达光伏创始人刘继茂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一是库存压力,第四季度光伏安装量达不到预期,如果不降价就不可能消化库存,四季度后进入淡季,降价压力更大,早降价早去库存;二是新进来的玩家,如晶澳、上机数控、京运通、双良节能等厂家已开始量产,双龙头的影响力逐渐减弱,高高在上的硅片价格不被市场认可。”
“第四季度还有最后一个月,组件价格如果快速下降,今年的装机量还是有机会超过2020年的。”刘继茂补充道。
对此,隆基股份在回应媒体采访时称,“公司不存在降价去库存一说。并且,技术进步是硅片降价的基础,(降价)也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
硅片龙头企业降价,无疑与硅料价格变化息息相关。据PV InfoLink数据,截至12月2日当周,多晶硅致密料成交均价维持在269元/KG。由于新一轮订单和价格的谈判尚未全面开启,买卖双方正相互观望,但产业链各环节对硅料价格下跌的趋势认知趋同。
一位长期跟踪光伏行业的分析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考虑到四季度装机需求,如果大厂产品降价和挤牙膏一样,那么下游市场会持续观望。“对于两家龙头企业而言,价格战的论调并不成立,恶性竞争对龙头而言,没有什么意义。”该分析师称。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2年光伏供应链压力有望稳步缓解,行业回归“降本增效”主干道,同时在“双碳”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光伏项目经济性提升的驱动下,预计行业需求有望迎来加速增长。而随着光伏产能加速释放和产品价格有望回落,各环节供需格局和盈利能力或面临分化。
“降价的核心因素是原材料成本高企抑制终端需求。硅料进入下行通道各环节应回归理性。”上述中环股份相关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随着原材料价格一致性预期进入下行通道,整体产业主导权应回归终端客户。公司不断提升自身可持续竞争力。长期来看,光伏产业以LCOE为第一性原则的核心理论不变,产业快速发展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大逻辑不变。”
尺寸之争重回市场视野
尽管两家光伏龙头企业先后降价,但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中环股份的价格表上首次出现“218.2”尺寸硅片报价,此外182尺寸硅片的报价也被正式公开。市场亦重提182与210的“尺寸之争”。
有市场观点认为,中环股份的价格表上隐藏了两个信号:新尺寸的出现给210阵营再添一个筹码,而182尺寸硅片公开报价是向原182阵营发起的挑战。据浙商证券研报信息,今年9月底,中环股份曾在价格表上增加182mm单晶硅片报价,但随后辟谣转型至182阵营的传闻。
“我们未来扩产全部集中在210优势产能,目前产能中60%都是210,其余为泛8英寸,此次182报价,由公司该部分生产线改造生产,提升产品维度,基于制造优势满足差异化客户更具优势价格的产品需求。”上述中环股份相关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210的良品率已达97%。”
“218.2这个尺寸具体是什么情况,还需要市场验证。”上述分析师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一种尺寸无法满足市场的所有需求,因此218.2也可以视为是对市场需求的适配,但中环股份182的产量较小,对已高度押注182的隆基股份而言,无法形成威胁。
值得一提的是,中环股份此次对G1、M10硅片的报价均小幅高于隆基股份,而在M6硅片上的报价则低于隆基股份。
此外,时代周报记者亦注意到,光伏硅片薄片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主流单晶硅片厚度已迈向更薄的165μm。“现在降价是因为隆基和中环的硅片都薄片化了,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变薄是技术进步,同时也使得硅料成本下降。”上述分析师对时代周报记者说,“但薄片化也不是越薄越好。”
降价消息的冲击在二级市场上同样有所体现。消息公布后,两家企业股价涨跌不一。12月3日,隆基股份报收82.24元/股,跌1.07%;中环股份报收41.35元/股,涨0.19%。
“硅片价格高还是低,涨还是降,都将对业绩不利,继而影响股价,前期硅片价格跟随硅料一起涨,下游安装量低迷,产品卖不出去,利润实际上都在库存里面;现在价格下降,而硅料都是在高价位买的,产品能卖出去,但实际利润却要减少。”刘继茂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随着两大硅片龙头开始降价,一旦硅料价格正式下降时,硅片市场竞争将直接进入白热化阶段,技术落后且成本高企的二三线硅片企业将面临最为直接的商业竞争。如何提前迅速出清附加高价硅料成本的产品,是每家光伏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光伏全产业链价格需要合作,每个环节合理控制利润,行业才能共同发展。”刘继茂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但目前涨得最多的硅料还没有开始降价,各环节产品价格就不太可能持续降到位,还有可能反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拟斥资5亿至10亿元 协鑫能科开启上市以来首度回购
12月28日晚间,协鑫能科公告称,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拟用于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或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
证监会:切实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突出把选择权交给市场这个本质,放管结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紧紧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
72岁神秘富婆的钞能力:定增“牛散”豪掷5000万投芯片,曾4个亿押注力量钻石
周雪钦是定增市场的神秘“牛散”,手握数十亿资金,在定增市场活跃超过十年。仅2022年,她就已经参与数十单定增项目,其中不乏赛力斯(60112...
再度踩雷信托 恒银科技1.7亿打水漂?
12月20日晚间,恒银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1年7月13日购买国民信托有限公司的“国民信托·慧金87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已于12月20...
2022股民众生相:十年老股民浮亏近百万,“小白”直言回本了就跑
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数据,2019年3月,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数量突破1.5亿人,至2022年2月25日,数量已突破2亿人关口。不过...
年内超80家上市公司被立案!多家涉及董事长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初至2022年12月15日,A股市场共有82家上市公司相关方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其中11月份有23家,占比达28%。...
A股春季行情可期?投资主线有哪些?券商策略来了
当前市场依然处于本轮全面修复行情的观察适应期,一方面,政策预期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而明确,政策预期博弈交易退潮;另一方面,疫情流行期对基...
保荐项目上市当年业绩变脸,申万宏源两保代被认定为不适当人选
12月16日,证监会下发的一份罚单显示,杨晓、张仕源被采取认定为不适当人选6个月措施。经查,上述二人保荐的中自科技首发项目,发行人公开发行证...
数字经济核心主线逐渐明晰 产业化大时代已然开启
截至午间,创业板卓创资讯涨近15%,一度20CM涨停;每日互动涨超10%;云赛智联10%涨停封板;深桑达A、浙数文化、易华录、铜牛信息、人民...
达利食品股价持续低迷:饮料业务营收同比下降19.5%,经销商称产品滞销
伴随股价下滑的还有业绩。今年上半年,达利食品出现营收利润双双“跳水”。其中,饮料板块下滑最为严重,功能性饮料乐虎、凉茶产业销售额都有不同程度...
凯大催化实控人姚洪夫妇违规代持收警示函,大客户砍单致业绩下滑
作为新三板挂牌多年的公司,杭州凯大催化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凯大催化”,830974.NQ)及其实控人却曾因违规行为被监管处罚,其内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