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绒业再扩新能源产业版图
去年3月,中银绒业(000982)以新能源锂电池材料为切入点进入了新能源行业,如今公司要通过收购来扩大新能源产业布局。11月17日晚间,中银绒业披露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2.765亿元收购河南万贯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贯实业”)7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万贯实业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万贯实业2021年以及2022年1-8月净利均处于亏损状态,但交易对方给出的业绩承诺却不低,未来标的能否顺利实现业绩承诺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拟购万贯实业70%股权
11月17日晚间,中银绒业表示,为了扩大公司在新能源产业、特种石墨领域的投资、布局,公司计划以自有资金2.765亿元受让股东赵万仓持有的万贯实业70%股权。
资料显示,万贯实业成立于2018年10月18日,初始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经历次股权转让及增资,公司目前注册资本为1.25亿元,实控人赵万仓持有公司95.2%的股权、对应万贯实业注册资本1.19亿元,现任该公司执行董事及总经理。
除了赵万仓之外,万贯实业还有两名自然人股东申亚伟、司宇航,分别持有公司3.2%、1.6%的股份,两人均已放弃优先购买权。
据中银绒业介绍,万贯实业主营碳素及石墨制品的生产、加工及销售,已取得年产3万吨特种石墨制品生产项目的相关批复,现已具备年产1.5万吨特种石墨制品生产能力,为拥有从煅烧、磨粉、混捏、压型、焙烧、浸渍和石墨化处理的一体化生产加工能力的综合性企业,具备等静压焙烧、等静压石墨化及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业务的同时也具备生产特种石墨的能力。
中银绒业则横跨羊绒业务+新能源电池两大行业,在2021年3月以新能源锂电池材料为切入点进入了新能源行业,实施了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项目,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项目的投资、生产及运营。
据了解,中银绒业子公司都江堰市聚恒益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恒益”)目前从事等静压焙烧、等静压石墨化及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三部分业务。对于此次交易,中银绒业也表示,将在子公司聚恒益现有三部分业务上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拓展布局至生产特种石墨领域,提升公司在生产加工特种石墨行业的竞争力。
标的高业绩承诺存疑
对于此次交易,交易对方赵万仓也做出了业绩承诺,不过较标的当下业绩来看,能否顺利完成存在疑问。
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以及2022年1-8月,万贯实业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487.35万元、6157.66万元;对应实现净利润分别约为-761.91万元、-364.9万元。
虽然处于亏损状态,不过万贯实业的评估增值率并不低,此次交易以收益法的评估结果作为最终评估结论,即在评估基准日2022年8月31日,万贯实业全部股东权益评估值为40021.57万元,相对于万贯实业经审计后合并口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11386.81万元相比评估增值28634.76万元,评估增值251.47%。
高评估增值下,赵万仓给出的业绩承诺也较为亮眼,承诺目标公司在2022年9月1日-12月31日期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每一会计期间净利润应分别不低于1150万元、4900万元、5900万元、6600万元。
不难看出,标的当下业绩表现较业绩承诺差距较大。
中银绒业表示,万贯实业目前处于产量爬坡阶段未能完全释放产能,考虑到万贯实业所处的行业情况、客户资源、发展规划、经营能力等多种因素,随着产能陆续释放,其盈利空间将打开,且转让方赵万仓做出的相关业绩承诺增强了相关业绩实现的确定性。不过,未来如果目标公司所处行业的供需关系出现显著恶化或产品市场价格发生大幅下跌,则可能导致其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对目标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存在业绩承诺不能实现的风险。
反观收购方中银绒业,公司今年以来业绩也不理想,其中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737.6万元,同比下降80.89%;对应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同比转亏,约为-98.83万元。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中银绒业董秘禹万明进行采访,不过电话未有人接听。
北京商报记者马换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拟斥资5亿至10亿元 协鑫能科开启上市以来首度回购
12月28日晚间,协鑫能科公告称,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拟用于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或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
证监会:切实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突出把选择权交给市场这个本质,放管结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紧紧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
72岁神秘富婆的钞能力:定增“牛散”豪掷5000万投芯片,曾4个亿押注力量钻石
周雪钦是定增市场的神秘“牛散”,手握数十亿资金,在定增市场活跃超过十年。仅2022年,她就已经参与数十单定增项目,其中不乏赛力斯(60112...
再度踩雷信托 恒银科技1.7亿打水漂?
12月20日晚间,恒银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1年7月13日购买国民信托有限公司的“国民信托·慧金87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已于12月20...
2022股民众生相:十年老股民浮亏近百万,“小白”直言回本了就跑
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数据,2019年3月,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数量突破1.5亿人,至2022年2月25日,数量已突破2亿人关口。不过...
年内超80家上市公司被立案!多家涉及董事长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初至2022年12月15日,A股市场共有82家上市公司相关方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其中11月份有23家,占比达28%。...
光峰科技搭上新能源“顺风车”:车载产品仍未履约,与台达电子存发明专利纠纷
在业绩与业务之外,光峰科技深陷于与台达电子的专利纠纷案中。那么搭上了新能源“顺风车”的光峰科技能否顺利抵达目的地呢?...
新东家“叩门” 农尚环境拟换股挺进新能源
正在易主过程中的农尚环境(300536)于9月19日早间披露了一则资产置换公告,拟以不超过2.8亿元的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等额置换广东莱克动力...
新能源有多火?地产商们都想成为“宁王”,这家企业股价3个月翻了6倍
一个用地产置换新能源的资产重组方案,曾在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让老牌房企广宇发展的股价翻了6倍,新能源俨然已是投资者眼中的明星行业,引得房地...
美的控股科陆电子,新能源版图浮出水面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显示,美的集团收购科陆电子股权案已通过反垄断审查。交易完成后,美的将通过“定增+委托表决权”的方式,从深圳资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