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苏宁小店连续亏损,它会成第二个便利蜂吗?

2020年07月27日 11:16 来源:DoNews
分享: 微信

文/DoNews长风

责编/杨博丞

“你们说苏宁小店贴钱,苏宁小店就是要贴钱,不是10亿20亿的问题,而是100亿200亿的问题,那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这是去年8月份,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对于外界质疑给出的回应。这之后不久苏宁便发布了2019年半年报,半年报显示苏宁小店的亏损已经高达22亿元。

从2017年宣布正式进军便利店市场后,苏宁的这部分业务就处于“血流不止”的状态,但这并没有改变苏宁激进的态度。

不久前,苏宁家乐福CEO田睿在内部邮件中表示,家乐福将持续加大在全国范围内开店开仓的力度,同时还会继续加速和苏宁小店(简称小店)、苏宁易购App的供应链整合,为小店提供更多的商品。按照苏宁的计划,未来家乐福将会为20000家苏宁小店供货,后者的扩张规模可见一斑。

对于苏宁来说,小店不仅是公司发展智慧零售的重要“执行者”,还是公司物流、商品、金融、体育等业务新的流量入口,苏宁希望这些业务在接入苏宁小店后能有质的飞跃。

但在便利店疯狂倒闭的今天,苏宁能够改变行业现状、让小店成为一个优质生态推动公司进一步发展吗?

开店成本100万

苏宁流血经营便利店

2016年马云提出的新零售点燃了电商抢夺线下市场的战火。很快苏宁的“智慧零售”、刘强东的“第四次零售革命”席卷线下实体店。

尽管各位行业精英对于自己提出的概念都赋予了不同的说辞,但始终没有脱离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根据数据做最终决策,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的根本理念。

按照这样的经营策略,2017年阿里推出天猫小店,京东发布京东便利店计划,苏宁也开始大力打造苏宁小店。前两者以加盟的形式进行门店扩张,苏宁则走上自营道路。这种重资产运营模式在前期非常烧钱,房租成本、人力成本、供应链成本是企业最大的开销。此前全时总裁张云根就透漏称,全时单店投资规模超过150万元。

而苏宁在具备物流优势,有商品“弹药库”家乐福做支撑的情况下,一间苏宁小店的成本仍高达100万。而在单店利润微薄,只能通过规模效应实现盈利的便利店行业,苏宁小店只能背负成本压力不断进行扩张。

这意味着只有具备强大的资金实力苏宁小店才有发展起来的可能。

由于拥有庞大的电商业务,苏宁小店似乎并不缺钱。在苏宁近年来持续输血的情况下,小店也从2017年的23家增长至2019年上半年的5368家(包括迪亚天天自营店)。

与门店数同时增长的还有成本。2017年苏宁小店亏损1492.61万;2018年1-7月营收1.43亿元,亏损2.96亿元,未清偿负债高达6.53亿元。2019年上半年期间,小店的亏损规模已经高达22.13亿元。

在这一资金需求强烈的时期,背后供血的电商业务却越来越不给力。

自2014年以来,苏宁扣非净利润持续为负,意味着苏宁的主营业务早已不再赚钱。而在收购万达百货、家乐福中国后,苏宁2019年的扣非净利润亏损数据达到新高,-57.11亿元的业绩让外界对苏宁产生了信任危机,股市表现不尽人意。

苏宁小店连续亏损,它会成第二个便利蜂吗?

另一方面,苏宁还要兼顾苏宁零售云以及家乐福门店的扩张。在线上业务方面,苏宁又不得不与淘宝、京东等竞争对手进行补贴大战。今年618期间,苏宁推出“双百亿补贴”政策,后期大概率会持续跟进。

现金流被大肆消耗,而持续投资的小店发展3年却仍未盈利,苏宁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另一方面,作为“新人”,苏宁小店的打法能否在这个经历倒闭潮的行业走上康庄大道也是个问题。

难成第二个便利蜂

国内本土便利店一直被看作是日本品牌的学徒,苏宁也不例外。

自1992年日本的7-11、罗森相继进入中国开拓疆土以来,该行业市场规模就不断扩大,本土便利店也随之增多。据毕马威中国的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便利店市场规模达到2000亿,同比增长19%。在该期间邻家、便利蜂、苏宁、京东等本土品牌不断涌入。

苏宁小店连续亏损,它会成第二个便利蜂吗?

作为学徒,本土便利店对于自身的定位也是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商品购物和服务体验。除了销售商品,还力求满足消费者收发快递、冲洗照片、打印复印等多种需求。

但这套在日本通行的模式在中国却失灵了。在房租、人力成本、供应链成本的多重压力下,7-11、罗森、全家等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后一直未能跨过整体的盈利线,目前能够实现整体盈利的便利店品牌屈指可数。即便如此,有钱任性的苏宁还是决定大力投资该业务,做少数中的破局者。

苏宁小店一直将供应链、仓储物流以及大数据挖掘分析能力看做是自己的强项。但在电商分析师庄帅看来,并非如此。

在便利店的收入结构中,鲜食一直占据很大比例且具有很大利润空间。便利店巨头7-11在日本区域鲜食占所有商品销售额的50%,鲜食与牛奶乳饮等日配商品占毛利的60%,全家也曾被爆出鲜食销售额占比达到60%。作为学徒,本土便利店自然会加大这部分商品的供应。

同为自营模式的便利蜂在成立之初就投资了北京7-11鲜食合作工厂“呀咪呀咪”,此后又在华北和华东投资了多家鲜食工厂。

截至目前,便利蜂在北京已经拥有两家鲜食基地,并将于天津建造第三个鲜食供应基地……根据官方说法,现在便利蜂的鲜食和自有品牌的营收占比基本与三大日系便利店持平。

苏宁小店也把鲜食当作经营重点。2018年,苏宁小店公司总裁鲍俊伟对外称小店未来会在华东、华中、华南、华北、西南建立5座鲜食加工中心。但庄帅对「DoNews」表示,苏宁小店在这部分商品的采购上依然存在短板。

“很多小店的货架(包括鲜食)都出现了空置问题,这反映出供应链能力不足的问题。这里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采购方面没有足够货源,二是缺乏仓储管理经验,三是配送出现了问题。”

对于苏宁来说,便利店是一种全新的业态,其过往在线上线下的经营经验都无法完全复制。

庄帅告诉「DoNews」,之前苏宁的主要配送模式集中在给大店送货和给电商业务做配送。对于这两种模式,苏宁已经非常成熟,但是给便利店配送的模式苏宁一直没有建立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快速扩张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此外,仓储能力也是苏宁小店的劣势。在庄帅看来,不同种类的商品需要不同的仓储能力,哪些商品应该自建仓,哪些应该前店后仓都是企业应该考虑的问题。目前来看,苏宁在便利店仓储管理上缺乏经验,难以与成熟的便利店抗衡,这也会导致苏宁小店的货架出现空置。

另一方面,传统便利店也越来越重视以数据做决策。

2018年,7-11、鲜生活等传统便利店都在通过自建平台或接入第三方平台获取消费者数据。两者分别与美团外卖、旷世科技达成合作,进而挖掘数据、拓展销售渠道以及建立数字化门店。全家也在结合会员体系和大数据分析,通过积分、造节等举措进行精准营销。

而苏宁的数字化能力也并非是传统便利店无法超越的,便利蜂就是很好的例证。

便利蜂在成立之初采取的是数字化运营,对便利店的各环节进行数字化采集,通过算法分析驱动门店运营,包括选址、店铺设计到商品采购等。为了加强自身竞争力、降低供应链成本,便利蜂甚至亲自打造物流团队,上线自营外卖配送。

截至目前,便利蜂在全国的门店数达到1500家以上,其中北京地区超500家门店在2019年实现盈利,官方预计将于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门店营运层面的季度盈利。资金方面也并不缺“供血”方,今年5月便利蜂完成了新一轮融资,累计募集资金达15亿美元。

同样走直营模式,发展三年的便利蜂在门店数量上虽然不及苏宁小店,但其降本增效的成果十分明显,目前已经实现盈利。

而苏宁小店却越亏越多,直接影响到公司业绩。2018年10月,苏宁对外发布了将苏宁小店剥离上市公司体系的消息,该业务最后一次数据公开是在2019年的半年度财务报表,其净利润为-22亿元。

今年5月,苏宁小店对外宣布开放加盟模式,并计划3年内开设10000家加盟店。这种转变或许不仅是为了加快门店扩张速度,也可能是为了缩减开自营店的成本。

但加盟真的会是一个好的拓展模式吗?

加盟制能救苏宁小店吗?

2020年5月,全国第一家苏宁小店加盟店在南京正式开业,标志着苏宁小店开始试水加盟模式。根据计划,苏宁将在3年内启动10000家加盟店。

通过加盟制扩充门店数几乎是所有便利店企业采取的方式,即便是资金实力雄厚的阿里、京东,在入局便利店行业也不例外。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16-2018年中国便利店加盟比例持续上升,2018年,中国便利店加盟比例为46%,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预测2019年加盟便利店占比将达到48%左右。

苏宁小店连续亏损,它会成第二个便利蜂吗?

但仅凭借供应链、数字化能力、与传统便利店合作,就能帮助苏宁小店实现梦想吗?从阿里、京东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未必。

2017年,刘强东提出要在5年内开设100万家京东便利,同年阿里宣布要在1年内开设1万家“天猫小店”,但对便利店充满激情的电商巨头并没有获得回报。

2018年便利店行业迎来至暗时刻,倒闭的公司超过96%。邻家、北京131、全时因为资金周转出现问题,纷纷撤离市场。

仅这三大品牌关店数量就超过1000家,遍布全国各地的连锁超市、便利店也都岌岌可危。同时期京东便利店也不断爆出倒闭的消息,阿里的天猫小店则一直不温不火。

可见即便是加盟,电商巨头如果没有赋予商家盈利能力,也很难呈现规模化发展,这也是苏宁的一大难题。

想要做“沃尔玛+亚马逊”模式的苏宁并不会轻易放弃。此前张近东强调称:“下半年要持续聚焦生态价值,线上大力推动开放平台建设,线下加速零售云、苏宁小店加盟落地,实现智慧零售全场景能力开放与资源链接”。

正如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所说,苏宁小店承载了苏宁太多业务。作为距离用户最近的一个载体,小店不仅能提供日常消费服务,更能推动物流、金融、体育等业务的发展。而在互联网红利消失殆尽、流量成本不断上升的今天,线下零售店成为新的开采对象。

但在便利蜂、7-11等便利店的围堵下,苏宁小店想要破局并不易,被看作是优势的供应链、数字化能力也并非传统便利店难以企及的。

在这种情况下,背负重任的苏宁小店能否成为第二个便利蜂?

(责任编辑:CF00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阿里不参与蚂蚁集团回购,新增两位合伙人

菜鸟集团CEO万霖、国际数字商业集团CEO蒋凡,成为新晋阿里合伙人...

来源:中华网财经

AI独角兽CEO被告上法庭了

钱在哪儿,官司就在哪儿。...

来源:投中网

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并就《办法》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来源: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Chat”并不是全部,中国AI发展要走深向实

华为有两个着力点:第一,打造强有力的算力底座,来支撑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第二,真正让人工智能服务好千行百业,服务好科研创新。...

来源:观察者网

苹果何以3万亿

如果说iPhone是苹果起飞的原点,那在如今“AI的iPhone时刻”,市场也在等待着下一个3万亿。...

来源:北京商报

七牛云赴港IPO,云计算“价格战”打响,何以破局

差异化成为创新创业云计算企业突围的法宝,七牛云能找到这样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来源:蓝鲸

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未来教育?

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数字化领域深度融合将为教育的未来带来更多可能性,...

来源:人民网

环球市场:背靠华尔街巨头的新交易所上线 比特币重新站上2.8万美元

①拜登之子的刑事案件被轻松解决,引发特朗普公开抨击; ②美国国会两党共同提议设立国家AI委员会; ③全球围观中东国资“买买买”,24小时...

来源:财联社

“ChatGPT+”生态渐近?OpenAI或将推出AI模型商店

①这一商店,让开发者可以上架他们基于OpenAI技术搭建的产品; ②企业AI平台公司Aquant、在线教育服务商可汗学院都有兴趣加入这个商...

来源:财联社

苹果股价3万亿美元,瑞银则下调评级:iPhone销量将走下坡路

①在周二的报告中,瑞银分析师David Vogt及其团队将苹果股票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 ②Vogt认为,iPhone需求将出现疲...

来源:财联社

达里奥:AI“美妙又危险” 唯一风险在于……

①达里奥表示,AI是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技术,它将创造巨大的力量; ②唯一的风险在于使用它的人。...

来源:财联社

拿下“问界”商标!华为到底造不造车?

华为不单独造车,意欲与车企一起造好车。...

来源:时代周报

苹果发布首款头显,概念全线大跌

6日早盘,A股小幅震荡,主要股指涨跌互现,白马蓝筹股相对强势,上证50指数盘中一度直线拉升涨逾1%,创业板指则再创1年多来新低。...

来源:凤凰网财经

望尘科技敲开上市大门:产品阵营单薄、仅靠三款游戏盈利,《足球大师》运营接近尾声

2022年底,手机游戏开发商、发行商及运营商望尘科技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这是望尘科技第三次冲击上市,此前其曾于2021年6月及2022年...

来源:蓝鲸财经

国美电器收到破产清算呈请,国美零售称债权债务尚未确认

国美零售日前发布公告称,其附属公司国美电器近日收到法院破产清算申请,申请人主张追讨货款470.6万元,但这些债权债务并未有生效法律文书予以确...

来源:蓝鲸财经

便利店行业遇阻 便利蜂、7-11和苏宁小店谁能杀出重围

零售行业专家鲍跃忠告诉记者,全时关店并非只是疫情的影响,根本原因还是其自身管理问题。“在互联网企业布局便利店产业后,整个行业的洗牌早已开始,...

来源:财联社

消息称便利蜂累计完成15亿美元融资 未来3年门店目标1万家

近日有消息称,便利蜂累计募集资金已达15亿美元,投资方包括全球顶级私募股权基金、国家主权财富基金、高校投资基金以及超大型互联网公司。便利蜂执...

来源:中华网财经

三年开店万家,便利蜂借“算法”逆势扩张

某资深风险投资人表示:“在慢行业走资本推动的快模式,便利蜂善寻风口也会讲故事,但便利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选址、选品、供应链和周转率。一切不回归...

来源:蓝鲸财经

全链条数字化定义下的便利蜂 引导行业发展的新轨道?

疫情的到来,让便利店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便利蜂用数字化定义新一代便利店的门店和后台生意,在疫情中通过更少的人力、资金维持维持同样水准的运营水平...

来源:中华网财经

便利蜂因侵害消费者权益被罚1万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便利蜂关联公司北京自由蜂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新增行政处罚信息,处罚事由为《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二)...

来源:中华网财经

便利蜂员工薪资待遇引关注,最高可获5倍月薪年终奖

近日,一则“便利蜂年终奖最高有5倍月薪”的留言在职场社交平台上引发关注。6月18日,便利蜂内部员工向新京报记者确认,符合标准者有望拿到5倍月...

来源:新京报

便利蜂回应最快今年年底赴美IPO为不实消息

据媒体报道,互联网便利店品牌“便利蜂”已于近日启动IPO,高盛、Morgan Stanley、中信证券将作为主承销商安排本次上市事宜。 ...

来源:资本邦

便利蜂被传已秘密提交赴美IPO申请,官方回应:“不是事实”

7月8日,有外媒称,互联网便利店品牌便利蜂已秘密提交了赴美IPO申请。 对此,便利蜂方面回应蓝鲸财经记者称:“不是事实。”...

来源:蓝鲸财经

消息称便利蜂提交赴美IPO 回应称:不属实

今日据外媒报道,便利蜂已提交赴美IPO申请。针对这一消息,便利蜂方面回应称“不属实”。...

来源:中华网财经

便利蜂回应网传已提交美国IPO申请:不是事实

有外媒称,互联网便利店品牌便利蜂已秘密提交了赴美IPO申请。对此,便利蜂方面回应称:“不是事实。”...

来源:中华网财经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