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受益冬奥迎涨停:40亿元资金护盘,A股表现无忧?
近日,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热度攀升,咪咕视频因赛事解说频出圈,其背后的中国移动也迎来久违的股价反弹,甚至一度涨停封盘。随后几日其股价虽有所回落,但仍然处于高位。
中国移动于1月初登陆A股市场,此后一度因股价跌近净值,触发绿鞋保护机制。绿鞋行使期间,承销商共耗资约40亿元护盘,合计买入6979万股。
如今,冬奥概念持续火热,前奥运冠军王濛解说、代言人谷爱凌出圈,似乎让中国移动尝到了“流量”的甜头。冬奥结束后,随着5G逐渐进入回报期,中国移动在A股的走势将如何变化,值得关注。
赛事解说出圈,冬奥会对中国移动股价拉动明显
新年一过,冬奥会就成了国内最为瞩目的事件。从开幕式到谷爱凌夺金、王濛短道速滑解说,冬奥会在网上的关注度不断攀升,而中国移动旗下的内容平台咪咕视频由于邀请了王濛做解说,一时间吸引了不少新用户。
相比于常见的长视频平台第一梯队“爱优腾”,咪咕视频知名度相对较低,在获得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互联网转播权后,咪咕视频开始收获更多曝光的机会。
与咪咕一起拿下版权的,还有腾讯视频和快手。但用户在移动端,只能通过央视频、咪咕视频两个App观看冬奥会直播,腾讯视频、快手只能提供图文直播。
稀缺的冬奥直播版权、赛程预约、赛事数据实时呈现、多项目同时直播、同一直播多路解说等,成为了咪咕视频利用赛事直播突围的关键。
而让咪咕视频火速出圈的,是前奥运冠军王濛在短道速滑比赛直播中颇具个人特色的解说,诞生了“我的眼睛就是尺”等多个流传甚广的金句;加上其专业的解读能力,吸引了众多体育爱好者观看,也在一定程度上带火了咪咕视频。
数据显示,2月以来,咪咕视频一度在App Store榜单中排名第二,超过了一众视频厂商。而这些同时也对拉动中国移动股价起到了推动作用。
不过,这种火爆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很难长久持续下去。如今短道速滑比赛项目已近尾声,王濛的解说也告一段落,北京冬奥会也将在本周末闭幕。届时,用户的关注度将不可避免地下降,咪咕视频的热度还能否持续?
中国移动于2014年成立咪咕公司,面向互联网用户推出综合类视频客户端业务,但市场表现一直较为平淡。2018年世界杯时,咪咕视频买下央视世界杯合作版权,世界杯期间,共有43亿人次通过咪咕视频观看了比赛,体育赛事也随之成为咪咕视频的发力重点。
2020年12月8日,中国移动咪咕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签约,成为2020东京奥运会、2020欧洲杯、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四大全球顶级赛事合作伙伴。
但在各类体育赛事结束后,咪咕视频吸引到的喧嚣很快又归于平寂。从数据来看,截至2月14日,尽管仍在冬奥会期间,但咪咕视频的话题度、搜索量在经历了峰值之后已有所下降。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咪咕视频要想将短期流量进一步转化为长期价值,除体育赛事外,还需探索其他吸睛点,此外,如何通过短期流量实现变现,覆盖巨额版权费用支出,也是咪咕需要探索的问题。
承销商花40亿元护盘
除了王濛,中国移动还有另一个“流量密码”——谷爱凌。2021年8月,中国移动宣布谷爱凌为中国移动5G冰雪推广大使。此后,狂揽金牌的“天才少女”谷爱凌为中国移动增色不少,在其冬奥首秀当天,中国移动推出的谷爱凌数智分身MeetGu现身咪咕视频演播室。
在“流量密码”的推动下,中国移动的股价随之上涨;尤其在2月9日,谷爱凌夺得金牌次日,中国移动迎来了回归A股后的第二个涨停,报67.43元/股。
回顾中国移动的回归之旅,其于今年1月5日登陆A股市场,开盘涨9.41%,报63元/股。但此后一度因股价跌近净值,至2月7日之前的近20个交易日内,A股股价基本在57.58元的发行价附近徘徊。
2月9日晚间,中国移动公布了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超额配售选择权实施结果,即“绿鞋”资金的行使情况。
根据公告,在中国移动本次发行的后市稳定期内(1月5日至2月7日)届满,联席主承销商中金公司使用超额配售所获得的资金以竞价交易方式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合计6978.71万股,对应金额40.18亿元,买入价为57.58元/股,等同发行价;在初始发行8.457亿股股票的基础上额外发行5706.8万股股票,约占初始发行股份数量的6.75%,发行人由此增加的募集资金总额为32.86亿元。中国移动本次A股发行的最终发行股数为9.028亿股。
与此同时,2022年1月21日至1月27日期间,中国移动集团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累计增持公司2620.821万股A股股份,约占公司已发行A股股份总数的3.099%,累计增持金额约15.09亿元。
由此可见,中国移动A股为了维持股价做出了不少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自2月8日“绿鞋”失效之后,中国移动股价不跌反涨,报收于61.3元/股,涨幅达5.42%,以及上文所说2月9日的股价涨停。而业内普遍认为,中国移动彼时股价上涨,与冬奥的加成有关。
之后几日,中国移动股价有所回落。截至2月15日收盘,中国移动报收62.9元/股,总市值1.34万亿。
5G将进入回报期,中国移动A股表现无忧?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中国移动在A股市场的未来发展,不少投资机构较为乐观。
其中,中金公司预计中国移动2021年至2023年EPS(每股盈利)分别为5.40元、5.88元、6.55元,复合增长率为10.1%。基于分部加总法计算得到该公司目标市值17270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中国移动A股“跑赢行业”评级,给予目标价81.00元/股。
而中信证券最新研报中,对于中国移动未来目标股价预测为最高75元。此前,天风证券的目标股价预测为83.78元,较2月8日收盘价有较大上涨空间。
不少券商机构认为,目前市场对于中国移动的估值较低,之后有望提升。
根据招股书,中国移动此次上市计划募集资金560亿元,其将在“5G精品网络建设项目”、“云资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及数智生态建设项目”等5个项目投资1569亿元,本次募集资金将全部投入其中。
在5G建设方面,数据显示,中国移动已建成超56万个5G基站,规模为全球最大。根据规划,2022年中国移动将基本实现全国乡镇以上5G连续覆盖,以及重要园区、热点区域、发达农村的有效覆盖。
该公司最新发布的2021年12月客户数据公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中国移动的移动业务客户总数约为9.57亿户,其中4G客户数为8.22亿户,5G套餐客户数约为3.87亿户;有线宽带业务客户总数2.4亿户。
由此可见,中国移动在5G建设方面已有较大规模,回归国内市场后其5G建设也将提速。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5G大规模投资期已过,将马上进入回报期,在越来越好的网络覆盖下,各领域对网络的利用都将上一个台阶,这在今后几年会陆续体现,但这仍需要一段时间。
总体来看,尽管受益于冬奥会及“流量密码”加持,中国移动股价迎来大幅提升,但这并不能长久持续。回归A股市场后,在股价提升等方面,中国移动还需寻找更多新方法。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华为公布上半年成绩单:营收同比下滑5.9% 企业业务增长强劲
今日,华为披露2022年半年报。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3016亿元,净利润率5.0%。相比2021年同期3204亿元的营收,同比下滑5.9%...
华为:上半年销售收入3016亿元,净利润率5%
华为发布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01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5.0%。其中,运营商业务收入为1427亿元...
三星“掌门人”李在镕正式获韩政府特赦 将重获商业活动权
韩国政府周五(8月12日)正式公布了“光复节”的特赦名单,其中备受瞩目的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如预期获得特赦,同时将重获商业活动权。...
无惧消费电子市场低迷 苹果有信心今年iPhone销量不会下降
据媒体报道,苹果公司已要求供应商今年生产的iPhone 14数量至少与去年持平,他们希望其富裕客户群体和日益减少的竞争,能够帮助苹果抵御全球...
趣睡科技登陆创业板开盘涨超98%:营收逐年下滑
作为小米的生态链企业,趣睡科技在股权结构、产品的采购以及销售等各方面与小米集团密不可分,二者的关系也成为被问询的重点,这使得趣睡科技上市之后...
美国《芯片法案》效果立竿见影?SK海力士拟在美建厂 明年初动工
美国总统拜登本周二刚刚签下《芯片法案》,试图吸引半导体企业在美投资扩张。这一法案的效果似乎立竿见影,有芯片大厂已开始考虑在美建厂计划。...
中国移动原市场经营部资深经理陆文昌接受审查调查
日前,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批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原市场经营部资深经理(总经理级)陆文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纪检...
终被微信打败!中国移动旗下“和飞信”将停止服务
日前,中国移动发布公告称,和飞信(原“飞信”后改名“和飞信”)业务将从2022年9月30日开始停止提供服务,届时用户将无法登陆以及使用和飞信...
浦发银行:给予中国移动90亿元授信 构成重大关联交易
7月29日,浦发银行公告,公司核定给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人民币90亿元授信,授信期限1年。因单笔交易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归属于母...
王勇: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 共同推动5G产业加快发展
王勇表示,5G技术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正在加速影响和推动全球数字化转型进程。近年来中国5G发展成效显著,呈现出广阔应用前景。要全面贯...
中国5G网络基站达185.4万个 终端用户超4.5亿户
我国5G网络基站数量达185.4万个,终端用户超过4.5亿户,均占全球60%以上,全国运营商5G投资超过4000亿元。这是记者10日从在哈尔...
中国移动中期归母净利702.75亿 同比增长18.9%
中国移动(00941.HK)在11日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2.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9%。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