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高鑫零售发布盈利预警。集团披露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未经审核管理账目,预计按照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算本集团亏损净额约人民币16亿元至17亿元。相比较2022年(截至2023年3月31日)净利润为7800万元来看,同比下降2151.28%至2279.49%。
高鑫零售对此表示,亏损主要原因是负现金流门店、关闭门店及拟开业门店的使用权资产及固定资产减值、商誉减值等。若不考虑减值损失影响,则预计亏损人民币6亿元至人民币7亿元。综合原因包括业务调整以及顾客囤货心智消失导致客单价减少,最终造成收入预期下降。
高鑫零售官方在公告中强调称,“本集团预期现金流充足,为未来业务发展及应对市场竞争提供充足资金储备。”
但是,从盈利7800万到亏损16亿元至17亿元,高鑫零售2023年运营实况值得探讨。尤其是在经历过换帅之后,新任CEO沈辉如何解决前期遗留问题,能否带领高鑫零售扭亏,更为业界所关注。
就亏损原因来看,闭店及亏损门店减值、业务调整相对客单价下降来说,是导致高鑫零售由盈转亏的阶段性原因。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2023年到2024年2月,大润发一共关闭了约13家门店。这对于在创立前19年未曾关闭过一家门店的大润发来说,可谓经历阵痛期的直观体现。
大背景是,不少零售企业此前签约的大卖场门店大多到了租约到期阶段,加上商圈迁移等因素,关店重开也就可以理解。但大卖场店型老化、效率降低、模式待重构也是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
大润发在前两年作出了“重构大卖场”的战略决策,改造升级多家老店,同时开出新店。这些门店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鑫零售面临亏损压力。例如就业务调整来说,高鑫零售开出M会员店后,曾表示坚持三年不盈利,其中资金投入成本不容小觑。
客单价下降,客流下降则是影响高鑫零售亏损及整个零售行业的长期问题。
“我认为大卖场没法改造了。物业建筑条件决定了客流下降到拐点以后就只能越亏越大。客流不太可能再回来了。”一位零售业高管评价称。这也是一些企业探索仓储店、社区店等新业态的底层原因,背后是丧失经营信心。
不过,大润发、永辉、沃尔玛等企业均在寻找新出路。其操盘团队再度确认了坚守实体本业及主力业态,精准聚焦目标客群。这些操作有利于大卖场经营者找到新出路,但客观来说需要更多时间。
高鑫零售在公告中表示,“集团仍将继续聚焦核心业务,关闭长期亏损门店。本集团亦会考虑出售不良资产,以减少亏损及闭店损失,同时在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优势区域密集布局。”
但是,高鑫零售何以从去年扭亏为盈,到今年大幅亏损?《第三只眼看零售》认为,这与经营性问题关联不大。换句话说,高鑫零售去年盈利,并非因为经营能力大幅提升,而今年的亏损16亿元至17亿元,实际上是此前未能解决的问题延伸。
梳理高鑫零售2023财年报告可以发现,首先从收入来看,高鑫零售上一财年整体营收837亿元,同比2022财年营收881亿元下降5.1%。其次,在利润表现上,高鑫零售毛利额为206亿元,较2022财年毛利217亿元减少9亿元,减幅4.2%。
营收、利润均下降,高鑫零售还能盈利,原因是门店减值计提亏损减少、降本增效和线上收入增长。仅就门店减值亏损计提减少人民币10.64亿元,就直接影响高鑫零售销售营销开支成为从2022财年的203.53亿元减至2023财年的185.10亿元,减幅为9.1%。其销售及营销金额占总收入百分比也从2022财年的23.1%下降到22.1%。
在此基础上,2024财年(2023年)业绩即成为验证高鑫零售经营能力的重要参考。虽然公告暂未披露高鑫零售该财年的营收、利润、客流量等具体指标,但从亏损幅度来看,可以说压力不小。
2024年4月8日,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生物制药)在港交所发布公告显示,该公司已与勃林格殷格翰达成合作,将勃林格殷格翰的创新抗肿瘤疗法带到中国市场。
截至目前,服用该公司含有红曲成分保健品,死亡的消费者人数已达到4人。从今年1月开始,小林制药就陆续收到报告。有消费者在食用了,小林制药含红曲的产品后出现健康问题。
2023年,被业内称为茶业复兴元年。借此,中华网邀茶文化学者、《茶叶战争》作者周重林,点评2023年茶行业十大新闻事件,展望2024年茶产业。
王健林曾说,万达什么企业都能丢,只有万达商业不能丢,就凭这一个企业“万达集团可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然而2024年,出售仍在继续...
上市计划屡次受挫,令万达一度陷入对赌失败的困境中。由此产生的巨大现金流压力,也令王健林无奈选择接受600亿战略投资以解燃眉之急,甚至不惜失去绝对控股权。
劝不了、扯不住,连续预警也不管用,亏损上市公司莱绅通灵的股价,就是一个劲往上窜,已连续拉出8个涨停板,10个交易日股价翻倍。
“今明两年万科的债务规模将下降1000亿元,债务风险获得实质性化解。这里也郑重承诺,万科集团所有项目将保证按时高质量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