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当前位置:首页 > TMT > 正文

广本26年来首次裁员!已有超1700人同意离职

广本26年来首次裁员!已有超1700人同意离职

继去年裁掉900名劳务工后,广汽本田再一次被曝出裁员。据媒体报道,5月以来,广汽本田已通过逐级通知的形式,启动了大规模裁员,规模预计上千人。与5个月前不同,这一次广本裁员涉及到了正式员工。这也是广汽本田成立26年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实施裁员。

该报道援引广本内部员工消息称,此次为整体裁员,涉及多个条线,目前内部已经启动离职程序,以主动离职为主。截至目前,已有约1700人应征,占到合资公司总人数的14%。“预计裁员行动会持续到8月,但5月比较集中。”有知情人士说道。

而广汽本田方面也向媒体确认了裁员一事的真实性。广汽本田方面表示,该征集目前刚刚启动,员工可按照意愿自主提出,广汽本田会依法依规向员工进行补偿,具体赔偿方案目前尚未确定。

广汽本田还表示,此次裁员是为了保证公司的可持续经营、加速战略转型,措施包括生产领域部分员工第一次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约、自愿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等。另外,生产也会随着生产队伍的减少进行调整,但具体生产计划调整目前还没有明确。

除了生产领域外,还有媒体报道称,广汽本田此次裁员还可能涉及中层管理者。“一个科长的工资抵得上两个工人。虽然现在还没有直接裁科长,不过后续结构精简很可能会波及。”有报道援引一位广汽本田的管理层人士说。

实际上,在今年1月底,就有本田在华裁员的消息传出。据日经中文网1月30日报道,本田中国本部长五十岚雅行在采访时表示:“我们将在中国实施大规模的人员优化。在销量减少、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本田将压缩固定费用,加紧为向纯电动汽车转型做准备。”

对此,当时本田中国公关部回应称,该报道的国内翻译不准确,本田在华企业并无裁员计划,实际上为自然离职员工不再进行岗位补员。而在更早前的2023年12月份,本田还因迅速转向电动车市场,导致原本的燃油车销量大幅降低、人员过剩,而解雇了广汽本田公司约900名合约工。

报道中还提到,除广汽本田外,也有其他合资公司等也有裁员行为。该报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当前这些合资车企的裁员政策都是以主动报名为主。“补偿标准是N+3或者是N+4。其中,较为明确的是上海大众,主动报名的正式员工是N+4”一位知情人士说道。

近年来,由于电动化、智能化步伐相对较慢,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份额正在被自主品牌蚕食。以本田为例,自2020年销量创下162.69万辆的历史纪录后,本田在华销量已连续3年下滑,2021年-2023年销量分别为156.15万辆、137.31万辆、123.42 万辆。其中,广汽本田销量从2020年的80.9万,下降到2023年不足 64万辆。

在今年4月份,本田中国销量为73,831辆,同比下滑22.18%。其中,广汽本田为33,510辆,同比下滑44.61%;东风本田为40,321辆,同比下滑17.28%。今年1-4月,本田中国累计销量280,738辆,同比下滑10.9%。其中,广汽本田为141,871辆,同比下滑20.49%;东风本田为138,867辆,同比微增1.50%。由于整体销量持续下滑,本田将今年在中国销售计划将下调13%至106万辆。

销量的下滑,也带来了产能利用率的下降。根据广汽集团公告,2023年,广汽本田设计产能达77万辆,报告期内产能65.12万辆,产能利用率84.57%。而东风集团则未公布东风本田的产能剩余。根据东风本田在华三座工厂以及接手的神龙第二工厂计算,东风本田约有接近100万的产能,2023年工厂产能利用率在65%左右。

目前,本田、丰田等车企正在加速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转型速度。在稍早前的4月16日,本田中国正式发布了其立足中国的全新新能源子品牌“烨”。据介绍,新品牌将与包括宁德时代、华为等中国供应链品牌达成了合作。该品牌的两款纯电新车型将于2024年内量产,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水平上将会比此前推出的电动车型有更多突破。到2027年,本田计划在中国市场推出6款“烨”品牌新车型。

“对于电动化的追求,本田也好,还是东风本田也好,这条路不会放弃,而且会坚定地走下去。”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潘建新在此前在接受飞灵汽车采访时说道。按照计划,到2035年,本田在华销售车型中纯电动车占比将达到100%。

尽管中国业务连续下滑,但本田公司在经营层面仍然整体向好。财报显示,在2023财年(即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本田(四轮车)全球销量约410.9万辆,同比增长11.4%。反映到财务数据上,2023财年本田营业额达到20.43万亿日元,同比增长20.8%;营业利润约1.38万亿日元,同比增长77%;税前利润约1.64万亿日元,同比增长86.7%;净利润约1.11万亿日元,同比增长70%。

在财报说明会上,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代表取缔役社长三部敏宏强调称,本田电动化和软件需要大规模的开发投资,并宣布将于2024财年投入1.19万亿日元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3%,首次超过1万亿日元,其中大部分费用将用于纯电动车的投资。

对广汽本田而言,此次裁员是转型阵痛的表现,可能是暂时性的调整。随着未来新攻势的开启,广汽本田也有机会杀回来。

(责任编辑:zx0600)

推荐阅读

本田难过了 广本裁掉900名劳务工,东本或降低产能

本田难过了 广本裁掉900名劳务工,东本或降低产能

12月2日,本田宣布将解雇中国合资企业——广汽本田公司约900名合约工。

飞灵汽车 2023-12-05 11:06:22
大厂员工挤爆离职博主赛道:教人混职场

大厂员工挤爆离职博主赛道:教人混职场

2024年最拥挤的自媒体赛道可能是离职博主。

蓝鲸新闻 2024-05-16 14:21:22
多位知名企业家信息遭售卖

多位知名企业家信息遭售卖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两家名为“探客查”和“励销云”的平台正在大规模售卖企业家个人信息。

蓝鲸新闻 2024-05-16 14:14:25
蔚来“截杀”特斯拉?乐道比Model Y便宜3万

蔚来“截杀”特斯拉?乐道比Model Y便宜3万

搬出“前辈”特斯拉作为对比,乐道抢夺大众市场份额的意图十分明显。

北京商报 2024-05-16 14:00:56
忽悠百度前副总裁的中专网红,“全凭一张嘴”炒作

忽悠百度前副总裁的中专网红,“全凭一张嘴”炒作

“全凭一张嘴”炒作社会焦虑,无底线吸粉引流牟利问题,是参哥走红必须重视的一个严肃的问题。

北京商报 2024-05-16 13:56:34
阿里又少了1.4万人

阿里又少了1.4万人

亏损业务线太多了。

市界 2024-05-16 13:38:09
日进25.71亿,阿里过去一财年哪赚了?哪亏了?

日进25.71亿,阿里过去一财年哪赚了?哪亏了?

进入新阶段。

锌财经 2024-05-16 10:44:20
财报解码:押注全球化的菜鸟,迈入新阶段

财报解码:押注全球化的菜鸟,迈入新阶段

科技和服务正讲出“新故事”。

物流指闻 2024-05-16 10:34:58
iPhone,守不住了!

iPhone,守不住了!

终要踏入时代的轮回。

华商韬略 2024-05-16 10:30:06
字节首卖游戏业务,腾讯挥手笑纳

字节首卖游戏业务,腾讯挥手笑纳

字节游戏超市大开张。

锌财经 2024-05-15 17:04:05
Taycan售价百万,只因保时捷商标值钱?

Taycan售价百万,只因保时捷商标值钱?

Taycan销量暴跌因素众多,而最值钱的可能要数保时捷商标了。

鳌头财经 2024-05-15 16:04:50
视频号拼命为腾讯搞钱

视频号拼命为腾讯搞钱

视频号开始对垒抖音腾讯的生意结构正在发生剧变。

市界 2024-05-15 15:58:01
老年版“雷军”,拼了

老年版“雷军”,拼了

十年如一日,车里步睡午觉。

市界 2024-05-15 15:44:44
折腾一季度,阿里赔本赚吆喝?

折腾一季度,阿里赔本赚吆喝?

阿里难题:核心业务收缩、非核心业务拖累。

华尔街科技眼 2024-05-15 15:27:54
长城炮车主被车顶电动帐篷卡脖身亡

长城炮车主被车顶电动帐篷卡脖身亡

涉事车顶帐篷厂商秋野地官微发布声明称,经多方信息初步了解本次事故是在电动帐篷上升过程中,用户进入帐篷内发生意外。

北京商报 2024-05-15 14:31:06
3个月暴涨143%“爆改”TCL智家的李东生“赢麻了”

3个月暴涨143%“爆改”TCL智家的李东生“赢麻了”

入主TCL智家后,李东生通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整合,令一度深陷重重麻烦之中的上市公司成功“翻身”。

环球老虎财经app 2024-05-15 10:46:29
阿里24财年:Q4净利润大降,战略聚焦指向业务核心

阿里24财年:Q4净利润大降,战略聚焦指向业务核心

然而,在亮丽的收入增长背后,却也面临着部分业务的盈利危机。

中华网财经 2024-05-15 10:34:32
理想反超问界两千余辆,小米连续4周下滑

理想反超问界两千余辆,小米连续4周下滑

作为五一黄金周的汽车周销量,这一次也没有皆大欢喜。

飞灵汽车 2024-05-15 10:12:13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