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
比亚迪发力智驾不仅让自己股价飙涨,也让产业链公司享受到盛宴。
2月10日,比亚迪将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届时,“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将正式推出。而比亚迪智驾新进展尚未完全“露脸”,港股上市公司黑芝麻智能便已开启暴涨模式。
2月6日,黑芝麻智能涨12.35%,次日盘中再度暴涨超55%,收盘仍收涨37.59%,股价创出上市以来新高,股价两日大涨54%,市值增长78亿港元。
据了解,黑芝麻智能异动的财富密码正是比亚迪。公司透露称,其芯片已被比亚迪采用,并已实现量产出货。
进一步剖析发现,黑芝麻智能身为智能驾驶芯片的新势力,其在过去多年被多路资方所“关照”。这其中既有腾讯、小米、中国银行、招商局,亦有蔚来、吉利、上汽的身影。
黑芝麻智能“沾光”比亚迪智驾
比亚迪深入智能驾驶,引发黑芝麻智能股价跃升。
2月7日,黑芝麻智能盘中一度创出43.85港元的历史新高,截至收盘暴涨37.59%,报38.8港元,总市值达220.8亿元港币。
消息面上,比亚迪于2月10日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届时将推出“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而黑芝麻智能透露,其芯片已被比亚迪采用,并已实现量产出货;公司所生产的车规级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将搭载比亚迪旗下品牌车型。
回顾近年,比亚迪对于智能驾驶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
2023年3月29日,在比亚迪投资者沟通会上,掌舵人王传福曾对智能驾驶提出质疑,直言该项技术为“皇帝的新装”。
但在2024年1月16日,比亚迪在“2024比亚迪梦想日活动”上发布了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战略,会上王传福也坦言,虽然无人驾驶实现为时过早,但智能驾驶的时代已经悄然而至。
此后,比亚迪于2024年11月18日举办的成立30周年发布会上宣布,将投入1000亿元发展智能化技术。同年12月24日,比亚迪也宣布了“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开通无图城市领航(CNOA)功能的消息。
针对此次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会的潜在影响,高盛表示,考虑到比亚迪作为行业龙头的地位,其自动驾驶的进展加速将对市场产生显著影响,其他车企(尤其是大众市场品牌)也将效仿。
而就产业链传导层面,华泰证券指出,智能驾驶的普及将显著增加对高性能芯片和计算平台的需求,特别是对中国车规芯片有利好,比亚迪作为整车厂将进一步推动车规芯片的迭代升级。
再着眼黑芝麻智能,公司是车规级智能汽车计算芯片及基于芯片的解决方案厂商,主打华山、武当两大系列自动驾驶芯片。
黑芝麻智能2024年中期报告透露,公司推出武当C1200芯片,华山系列高算力芯片A1000已量产上车,支持L2至L3级自动驾驶功能。
截至2024年上半年,华山A1000芯片应用的车型包括吉利领克、东风eπ,量产意向订单包括16家汽车OEM及一级供应商的23款车型。
此外,黑芝麻智能还于2024年年底发布华山A2000芯片,应用场景涉及NOA、Robotaxi、机器人、通用计算等多个领域。
腾讯、小米等大厂加持
黑芝麻智能创始人为单记章,在从国内毕业后的20年时间里,都供职于芯片制造商OmniVision(毫威科技)。
毫威科技工作期间,该公司完成在纳斯达克上市,单记章也称其实现了财务自由。此番背景下,2016年离职创业,当年7月成立黑芝麻智能,便很快谋划引资。
两个月后的2016年9月,黑芝麻智能迎来北极光创投投资。据单记章本人描述,北极光创投听了其汇报后,非常快速地做出了投资决策。
招股书显示,北极光创投旗下Northern Light Venture Fund IV, L.P.、Northern Light Strategic Fund IV, L.P.及Northern Light Partners Fund IV, L.P分別持有5081.58万股股份、417.76万股股份以及70.74万股股份。
除了北极光创投之外,腾讯、小米、中国银行、招商局等知名资方也纷纷参与黑芝麻智能的多轮融资。
譬如,隶属腾讯的意像架构投资获得B+系列优先股,总计1877.19万股;小米麾下的上海籽月先后获得968.62万股B+系列优先股以及994.89万股C系列优先股,总计1963.51万股;中国银行下属成坚有限公司拿下1439.57万股C+系列优先股,招商局创新投资基金在B-1系列获得94.89万股优先股。
同时,身为黑芝麻智能下游的车企亦对公司入股。
蔚来是其中之一。2017年12月28日,Nio Changjiang与黑芝麻智能订立协议,按每股0.336美元的价格,认购一股A-2系列优先股;湖北蔚来认购认股权证,也以每股0.336美元购买14,714,284股A-1系列优先股。
2022年1月7日,湖北蔚来认股权证获行使,由其指定的Great Bravo按每股0.336美元价格认购14,714,285股A-1系列股份,黑芝麻智能无偿没收及注销Nio Changjiang持有的合共一股A-2系列优先股。
此外,吉利下属GCF Prosperity Limited获得417.15万股B+系列优先股,上汽控制的SAIC Technologies Fund II, LLC获得了274.89万股B-1系列优先股。
一众资本入股后,黑芝麻智能身价亦水涨船高。据招股书,仅IPO前,公司从A轮至C+轮期间所收取的资金总额分别超6亿美元;而公司的隐含估值从1000万美元提升至20亿美元。
2024年8月,拥有众多明星资本加持的黑芝麻智能以28港元的发行价登陆资本市场,但却遭遇上市即深度破发的尴尬场景。
现如今,借比亚迪智驾大涨后,黑芝麻智能现股价跃升至发行价以上超30%,而这使得一众原始股东获益匪浅。
面临多重考验
虽有股东“光环”在身,但黑芝麻智能的经营结果并不出彩。
着眼利润,2021年至2023年,黑芝麻智能年内亏损金额分别为23.56亿元、27.54亿元、48.55亿元,经调整亏损分别为6.14亿元、7.00亿元、12.54亿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调整亏损仍有6.02亿元。
而相较于利润,黑芝麻智能的营收规模虽有快速增长,但依然偏小。2021年至2023年,公司取得营收6050万元、1.654亿元、3.124亿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801亿元。
针对最新的经营情况,黑芝麻智能在其2024年中期报告中说明,公司在手订单亦实现较大规模突破,商业化进程持续加速,自动驾驶芯片领域核心优势愈发凸显。
营收规模偏低或与黑芝麻智能的大客户存在变数有关。
2021、2022年,客户A为黑芝麻智能分别贡献了41%、44%的收入,不过2023年,这个比例已经少于10%。
对此,黑芝麻智能的解释是,其升级现有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导致需要过渡期以进一步升级及调整客户自有平台,客户A于商用车领域的下游客户在营运及流动资金方面遇到困难,导致采购量减少。
并且,黑芝麻智能的客户留存率也不稳定。2021年-2023年,公司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客户留存率总计分别为18%、52%、35%;其中,基于SoC的解决方案客户留存率分别为0%、60%、37%;基于算法的解决方案客户留存率分别为50%、33%、29%。
此外,黑芝麻智能还必须和国内竞争对手们“抢食”。
着眼中国高算力自动驾驶SoC出货量市场份额,2022年第一大供应商为81.6%,第二大供应商为6.7%,黑芝麻智能为5.2%。2023年,黑芝麻智能市占率小幅上升至7.2%,但前两大供应商的市占率分别高达72.5%、14.0%。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预计到2026年及2030年,中国智能汽车销量将分别达到20.4百万辆及29.8百万辆,渗透率分别达81.2%及99.7%。
因此,智能驾驶芯片行业无疑是市场空间广阔的大赛道;在此情形下,黑芝麻智能与同行们的激烈竞争也将进一步白热化。
10月18日,广汽与比亚迪合资成立的广州广汽比亚迪新能源客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比亚迪新能源客车”)49%股权转让项目结束挂牌。
随着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A股上市公司对研发投入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
最近比亚迪在纯电市场上离特斯拉的销量只差3万辆的消息传来,让人不禁想问国产新能源这是真的行了吗?
11月22日,有认证为比亚迪员工的人士发文称比亚迪与蔚来集团合作成立比未来汽车集团,比亚迪占股51%,蔚来占股49%。
12月26日午间,比亚迪公关总经理李云飞在微博上连续转发了金匠集团关于该事件的两个声明,就近期发生的巴西劳工事件作出回应。
8月份,淡季不淡。随着报废更新政策进一步发力以及地方以旧换新政策陆续出台,消费持币观望情绪进一步缓解,整体车市热度有所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