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当前位置:首页 > TMT > 正文

手机厂商,无牌可打

主打影像功能的小米15 Ultra手机,成为2025开年的第一款旗舰机型。

从发布节奏上来看,小米历代Ultra机型,几乎都选择在开年发布,远远早于其他厂商秋季主力机型的发布时间。这毫无疑问会掀起“Ultra旗舰大战”,今年影像手机将再次被卷上新高度。

无意臆断小米是否有意“领跑”一场“军备竞赛”,但各种复杂的情绪难以掩盖。

岁岁年年机不同,但将2-3年内记忆中那些关于旗舰机的发布会拼凑起来,会发现,包括小米在内,旗舰机的革新点,除了摄影参数的不同,似乎没什么明显变化。贵为旗舰机,为何“年年岁岁花相似”?

是不是黔驴技穷,手机品牌已经无牌可打?

鲇鱼小米,掀起手机拍摄功能大迭代 

小米15Ultra的定位就是“尖峰影像科技旗舰”,升级点包括2K屏,超声波指纹解锁,高通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整机散热系统,6000mAh金沙江电池等等,但是最重要的升级依然来自拍照部分。承袭徕卡光学的镜头,四摄八焦段无损变焦,一英寸大底,高达2亿像素的长焦传感器,甚至机身背面设计都已经“相机化”,看起来“德味儿”非常浓。

尽管如此,在今年的发布会上,小米集团总裁卢冰伟干脆放出终极狠话:“小米15Ultra发布后,友商很难再叫Ultra。”

实际上,不光是小米,时至今日,Ultra机型所能代表的旗舰性能,就是来自于拍照影像以及视频。用户对它的直观体验最深,也最愿意为之花钱买单;厂商也下最大的力量进行优化,使其成为品牌形象的代名词。可以说,拍照影像功能,就是当今Ultra机型竞争的核武器,得之者得天下。(详情见:小米手机的高端战略,易复制吗?)

小米可以称得上是市场鲇鱼,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手机厂商甚至搬来了老牌相机厂商,玩起了联名研发,战火一度跨界烧到了隔壁相机圈。像是小米+徕卡,OPPO+哈苏,vivo+蔡司,有传闻荣耀也在考虑联名的可能性。

公开资料显示,包括华为、小米、一加、OPPO、vivo等在内的国产厂商,影像功能研发费用与团队规模,节节攀升。

OPPO影像团队规模超1000人,其中算法团队400人,每年投入超10亿人民币。小米今年研发投入预计达300亿元,华为去年全年研发投入约1647亿元,其中的重头,都是花费在影像和相关算法方面。

因此你可以看到,Ultra机型的拍照功能,堪称一部专业相机,在像素、对焦、光圈、镜头、变焦、专业视频拍摄、算法优化、AI修图等方面一代代进步,不仅逼死了传统相机厂商,诞生了全新的拍摄规格和工业化制作流程,连好莱坞的制作模式都发生了改变,顺便还催生了影像制作周边产业,更别说对普通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改变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是,出门旅游,已经很少有人背相机了,取而代之的都是手机拍照。

那么手机厂商为什么不约而同地卷到了这个赛道?旗舰机型真的就没有可比拼的了吗?本是通信工具的手机,在影像领域大打出手,算不算“不务正业”?

高端机型,黔驴技穷?

如果从用户实际使用角度出发来看,真正影响购买决策的,似乎只有拍照一项了。

首先在处理器核心方面,几乎全部是骁龙8至尊版,即便是自研芯片也并不构成绝对优势。

其次在屏幕规格方面,尺寸和分辨率基本雷同,所谓双曲面、四曲面也无非是使用手感问题,阳光屏、护眼模式等只是锦上添花。

续航一直是短板,配合快充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预计今年6000mAh电池容量会成为主流,各家功耗管控能力有所差异,因此续航会是一项影响购买的因素。

外观设计、生态系统以及今年的大热门人工智能AI,完全是各花入各眼,无法做客观衡量。

至于折叠屏甚至三折叠,都不是这个价位产品所能支撑的,而且相关生态并不完善,技术上也有待成熟。

简单算下来,这些动辄6000元起步的高端机型,真正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只剩下影像拍照这一项,也就是说,真正能体现不同手机厂商差异化的部分,就是拍照。

旗舰机能拿得出手的,都在这一张图里了

旗舰机能拿得出手的,都在这一张图里了

为此,《华尔街科技眼》随机采访了几位有代表性的消费者,看看他们的购机打算。

李肖华是一位户外爱好者,非常看重拍照表现以及卫星通话能力。

他告诉《华尔街科技眼》,仅仅一项拍照功能,他就已经挑花了眼,预算从3000元翻倍到了6000元,目前他比较看好OPPO Find 7 Ultra,尤其是全镜头全焦段4K 60帧录制,不过vivo X100 Ultra的拍照风格他也很喜欢,所以还是举棋不定。

当问到李肖华,购机时会考虑哪些因素,他给《华尔街科技眼》展示了一张自己做的对比图,非常详细,但越是这样比,越是觉得各家都差不多,最后只能看价格和促销力度了。

瑶瑶是一位爱吃爱逛的女生,对拍照的参数没有兴趣研究,就是看出片感觉。

目前来说,作为果粉的她不得不放弃iPhone,因为它的拍照功能太拉胯,反而是华为Pura70Ultra的成片色彩非常讨喜,随手就拍的风格符合她的使用场景。

当问到她影响购买的因素的时候,她想了半天觉得也只有拍照了,因为其他的规格参数她都看不懂,但拍照效果可是一目了然的。

网名“小法师”的易波,是圈子里小有名气的专业摄影师,

易波详细对比过目前旗舰手机的成像画质,以专业挑剔的眼光来说,没有能看得上的。但是他认为手机拍照本就不用那么苛求,况且日常朋友圈、小红书等场景也足够了,作为徕卡粉儿来说,他更倾向选择小米。

作为专业摄影师,他觉得自己选购手机的理由,第一肯定是拍照质量,其次就是系统的顺手程度,最后是网络信号。

由此可见,在5000-6000元旗舰机领域,大多数人购机时所考虑的,主要就是拍照。

高端机型消费数据攀升

在手机拍照功能的强力拉升下,高端手机消费数据水涨船高。从2020年开始,华为、小米、vivo、OPPO等厂商,开始了手机的高端化之路,配置上不惜成本堆料,价格上冲击6000元以上深水区,布局上向全球市场迈进,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全面对标iPhone。

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厂商都是这样一套打法:Ultra旗舰树立技术标杆,Pro版主力走量,标准版主打性价比。

所以各家的Ultra旗舰都必须使出浑身解数,成为最新技术的“试炼场”,被业界戏称为“超大杯”,无疑代表了民用级通信产品的技术最高峰,直接影响手机产业的发展方向。

市场调查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3月4日发文,称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正加速高端化转型,600 美元(当前约 4356 元人民币)及以上价位手机份额在2018年仅为11%,而在2024年增长至28%。

在600美元及以上价位手机中,华为的份额达到了29%,位居国产厂商之首。与此同时,苹果的市场份额下降至54%。小米、vivo等国产厂商也加大了对高端市场的投入,2024年,这些厂商在高端市场的集体份额,从2020年的5%提升至15%。

2018-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价格段占比

2018-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价格段占比

2018-2024年600美元以上价位,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品牌占比

2018-2024年600美元以上价位,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品牌占比

中国手机市场消费结构呈“哑铃型”,5000-6000元以上高端机,和2000元以下入门机,占比最大,分别代表了消费升级与性价比之选。

根据2025年1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最新数据,6000元以上的超高端市场规模,约占整体市场的17.3%-20%,是增速最快的档位之一。而5000-6000元的高端市场,小米仅次于华为、苹果,跃升至市占比第三名,成为最大黑马,这其中的热销机型就是Ultra。

手机厂商,靠什么赢?

尽管产品价位显著提升,但与之对应的价值增量却极为有限,消费者难以从中感受到与价格涨幅相匹配的全新体验。

回望智能手机并不长的发展历程,在十几年前曾经出现过音乐手机、游戏手机、MP4手机、办公手机以及拍照手机,这些“专业”的细分领域,共同支撑起“智能手机”这个大概念。

随着移动互联网网速的提升,处理器摩尔定律的革新,以及屏幕尺寸的攀升,最终只留下了“智能手机”这个统一的说法,其他所谓的“专业”细分领域,都被轻松实现了,唯独拍照手机,由于技术门槛的存在,至今都没有达到顶峰,由此成为手机发展的“顶梁柱”。

全球单反、微单、智能手机出货量对比,数据来源CIPA、IDC

全球单反、微单、智能手机出货量对比,数据来源CIPA、IDC

根据相关机构的预测,今年智能手机出货量继续以8.7%的速度增加,而单反和微单的规模原地踏步。一方面,是拍照手机越来越专业,另一方面,则是传统影像厂商的技术停滞。以资本的嗅觉来说,资金流向拍照手机及其上下游厂商,已是不争的事实。

时间退回到2011年夏天,小米第一代手机发布,1999元的价格虽然被称为“屠夫”,但却也让国产厂商们的心凉了一半:只能重走低价竞争的老路了。

彼时苹果、三星、HTC等国际大厂才是5000元以上旗舰机的霸主,国产手机的挣扎,从一开始就不在一个量级上,手里的牌只有一张:低价。

时间回到2025年,国产手机厂商的地位翻天覆地,手里的牌,多了吗?

以近年大热门的手机AI为例,荣耀宣布未来五年投入100亿美元,主打端云协同影像技术和跨设备互联、健康监测等场景。

vivo总投入超230亿元,重点布局端侧大模型;OPPO联合联发科优化芯片级AI模型效率;小米预计投入75亿元用于AI,实现全生态智能化。

但AI并不能立刻变现,今年已经亮相的旗舰机,包括三星S25、小米15Ultra等在内,虽已具备初代原生AI功能,却只是“附属品”,只配给拍照、修图、记录等功能打杂,无法拉动现实的购买需求。

杰富瑞等机构指出,手机AI短期内对消费级市场影响有限。其测算显示,尽管AI手机出货量或于2027年达1.5亿台,但用户实际使用黏性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个“廖化”,还只能是拍照功能。

拍照手机在过去10年间,从不被认可的“鸡肋功能”,到如今吸引了资本和热钱的进入,彻底将传统影像器材踩在脚下。但是“一代新人换旧人”的故事似乎总有一种警醒意味:当拍照手机无法承接这泼天的富贵,高端手机的形态,整个手机的未来,又在哪里呢?

(责任编辑:zx0600)

推荐阅读

酷派手机,没有奇迹

酷派手机,没有奇迹

在日前同时刊发2023年、2024年中期业绩及独立调查报告后,酷派集团复牌已经稳了,很多人想知道的是,酷派手机在京基系手里究竟会走向何处?

斑马消费 2025-02-18 09:27:29
无 AI,不手机?

无 AI,不手机?

AI 是手机革命的工具,问题只在于,谁的革命更彻底。

蓝洞商业 2024-12-03 14:39:56
AI手机想借DeepSeek翻红!

AI手机想借DeepSeek翻红!

DeepSeek的红利,手机厂商能否接得住?

华尔街科技眼 2025-02-12 10:19:27
传音旗下品牌折叠屏手机曝光 国内二季度折叠屏手机 销量同比增125%

传音旗下品牌折叠屏手机曝光 国内二季度折叠屏手机 销量同比增125%

行业媒体报道,有消息称传音旗下品牌Tecno最新展示了Phantom Ultimate 2折叠手机,配有2个铰链,3个面板,且折叠后厚度为11毫米。

鳌头财经 2024-08-30 15:18:31
小米手机冲进前三!撼动日本“苹果信仰”

小米手机冲进前三!撼动日本“苹果信仰”

一声“攻坚战”。

锌财经 2024-08-27 10:34:32
手机厂商集体涨价 realme真我“立人设”亏钱卖手机

手机厂商集体涨价 realme真我“立人设”亏钱卖手机

面对新一轮的市场竞争,真我的竞争力如何,仍要等待市场给出反应。

鳌头财经 2024-11-05 15:43:36
高举“性价比”大旗的安卓手机,为何开始集体涨价?

高举“性价比”大旗的安卓手机,为何开始集体涨价?

芯片制造成本上涨,明年手机还会更贵。

钛媒体 2024-11-06 16:03:39
折叠屏手机渗透率快速增长,有望开启新纪元!国内厂商加速布局

折叠屏手机渗透率快速增长,有望开启新纪元!国内厂商加速布局

随着智能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市场对平板显示技术的要求逐渐提高,可折叠、易穿戴的柔性屏成为新的趋势。

览富财经网 2024-09-03 10:25:39
全球手机销量出炉,国产手机还没翻过三星和苹果两座大山

全球手机销量出炉,国产手机还没翻过三星和苹果两座大山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同比增长7.1%,从全球市场来看,国内竞争力逐渐走低的苹果、三星,依然稳坐出货量的前两名,并且与身后的国产品牌拉开了较大的差距。

钛媒体 2025-02-14 14:32:49
滴滴青桔骑行装备再升级 全国十余城上线“手机支架”

滴滴青桔骑行装备再升级 全国十余城上线“手机支架”

针对用户的手机导航、拍摄记录等使用需求,滴滴青桔近期在全国十余座城市上线手机支架。

中华网财经 2024-10-24 19:54:57
1月20日手机购新补贴实施 京东联合厂商发起国补换新行动

1月20日手机购新补贴实施 京东联合厂商发起国补换新行动

1月20日起,全国各地将开始陆续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中华网财经 2025-01-20 12:20:41
网友吵翻!iPhone能通话录音了,但会通知对方!对方安卓手机,能收到提醒吗?

网友吵翻!iPhone能通话录音了,但会通知对方!对方安卓手机,能收到提醒吗?

网友:“这是个很稀罕的功能吗?”

北京商报 2024-10-29 14:05:06
iPhone 16系列发售,北京上海排起长队!黄牛加价少了?华为三折叠手机同天开售

iPhone 16系列发售,北京上海排起长队!黄牛加价少了?华为三折叠手机同天开售

媒体发现,黄牛们都默认收Pro Max,拒绝收16 Pro。

北京商报 2024-09-20 14:27:22
19999元起售!华为“最贵手机”亮相,有型号预售价格被炒至近7万!谁在抢购…

19999元起售!华为“最贵手机”亮相,有型号预售价格被炒至近7万!谁在抢购…

“电子茅台”的桂冠之下,产品换了一批又一批,如今华为三折叠把它戴到了头上。然而这是数码产品的胜利,还是营销策略的胜利,已经说不清道不明。

北京商报 2024-09-11 11:19:25
华网·双十一|快手电商用户趋势:黄金珠宝、手机数码/电脑办公、女装跻身首战GMV前三

华网·双十一|快手电商用户趋势:黄金珠宝、手机数码/电脑办公、女装跻身首战GMV前三

快手电商双11购物节正式开启。

中华网财经 2024-10-23 13:55:45
售价或超2万?华为三折叠屏手机预订量破280万,被炒到溢价高达上万元

售价或超2万?华为三折叠屏手机预订量破280万,被炒到溢价高达上万元

在某二手电商平台,已有多名卖家借机“炒价”,溢价空间高达上万元。

北京商报 2024-09-09 15:20:25
2025年手机购新国补:单价不超6000元、最高补贴500元,专家称中端机型市场迎新机遇

2025年手机购新国补:单价不超6000元、最高补贴500元,专家称中端机型市场迎新机遇

手机首次进入“国补”范围,政策细节进一步明晰。

中华网财经 2025-01-09 17:59:13
有人被骗30万!警方提醒:如果不使用,请关闭FaceTime通话

有人被骗30万!警方提醒:如果不使用,请关闭FaceTime通话

警方建议:如果不是经常使用,建议关闭FaceTime功能。

北京商报 2024-10-29 14:08:33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