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生鲜电商艰难过冬,撤城断臂求生

2022年11月17日 08:37 来源:北京商报
分享: 微信

原标题:生鲜电商艰难过冬

劳资等纠纷超过1300起,净亏损超30亿元,全职员工仅剩55人,融资未到账……每日优鲜仍身陷困境。近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多方了解到,每日优鲜在用户退款、员工薪资赔偿上仍未有明显进展,仅提及“高层在积极推进重组”。无一例外的是,从美团等巨头到叮咚买菜、兴盛优选,平台均在大幅调整和缩减业务求生。生鲜电商能熬过今年的“寒冬”吗?

仍在推进重组

北京商报记者从多位用户处了解到,目前每日优鲜仍未退还余额,平台也无法打开了。一位前每日优鲜站长则表示,公司仍拖欠他两个月的社保和一个月的工资,并且未有任何反馈。

那么,每日优鲜现在已经进展到哪一步?对此,每日优鲜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回应称,现阶段公司高层都在积极推进重组的工作。

但从近日每日优鲜公布的2021年财报来看,其压力依然巨大。数据显示,每日优鲜总营收69.65亿元,同比增长13.3%,但净亏损达到了38.49亿元。据了解,在今年7月,每日优鲜在全国范围内关停了其前置仓模式下的极速达业务。根据财报,极速达业务贡献了约2021年总净收入的九成。这也意味着该业务关停后,每日优鲜未来营收将出现大幅下降。而来自山西东辉集团的2亿元股权投资仍未有影子。

不仅如此,每日优鲜也在短期内经历大幅裁员的情形,全职员工从2021年底的1925人缩减至截至报告日的55名。同时,截至2022年10月31日,每日优鲜收到供应商诉讼约616起,由员工或前员工提起的劳资纠纷约765起,总计金额约8.127亿元。

在其他业务方面,财报提及,2022年8月,每日优鲜签订业务及资产转让协议,将便利购相关的业务和资产,包括北京便利购、济南便利购及其他相关子公司拥有的所有资产和专利,以总价1800万元现金的方式出售给第三方。而截至本年度报告日,本次交易的购买方已向每日优鲜支付现金460万元,另向公司供应商和员工支付320万元,但1800万元现金并未完全到账。

智慧菜场业务方面,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每日优鲜实际运营的生鲜菜场数量为64个。

撤城断臂求生

较之身陷困境的每日优鲜,今年生鲜电商们均在收缩市场,并大幅缩减营销、人力等开支。在5月,叮咚买菜相继撤出了安徽宣城、滁州,河北唐山,广东中山、珠海以及天津。到了10月,叮咚买菜又关闭了厦门市场。

一连串撤城或许是有效的,至少使叮咚买菜的财报在2022年变得更为好看了。在前三个季度,叮咚买菜净亏损共8.57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高达53.33亿元。在三季度,平台销售、营销和履约开支分别同比下降70.3%和30.9%。同时,该季度客单价对比去年同期提升了25%。

撤退的还有盒马的社区自提业务盒马邻里。今年10月,据界面新闻报道,盒马邻里已关闭杭州和南京两个市场,而在数月前,盒马邻里还撤出了北京、西安、成都、武汉四个城市,意味着目前盒马邻里仅剩上海市场。

社区团购企业兴盛优选也在断臂求生。近日,有市场消息称兴盛优选将关闭河南、山东、四川、重庆四个省市的站点。而在两个月前,兴盛优选已关闭了在华北、东南区域的多个站点。对于撤出河南、山东等四省一事,兴盛优选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回应属实,鉴于外部大环境和行业发展现状,公司主动收缩,来实现降本增效。

就连巨头的日子也不太好过。继今年6月京东旗下京喜拼拼大幅关闭市场后,美团优选在10月宣布将品牌升级为“明日达超市”,既是为将SKU数量进一步扩大来对标超市,也是设法扭转社区团购业务的困顿。美团财报显示,二季度包括美团优选在内的新业务板块经营亏损达68亿元,经营亏损率达到48%。

模式遭遇质疑

“监管部门叫停价格战并对企业进行处罚后,社区团购业务已经很难获得资本的吸引力了。”一位生鲜零售资深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判断称。

不仅如此,玩家们接连撤出也引发了供应商对该赛道前景的怀疑。据一位冻品供应商透露,难以找到好渠道、没有竞争力的供应商才会与社区团购平台合作,“和多多买菜、美团优选这类大平台合作很容易被各种罚款,采购一上来就谈价格压价,而不是选品,相比之下还不如和当地的一些小程序团购平台合作”。

“一分钱一分货,只有做临期货的供应商才适合接团购平台,价格才能降得下去。”另一位甜品供应商还向北京商报记者强调称,由于目睹太多如每日优鲜等拖欠案例,目前公司不接有账期的订单。

零售业专家胡春才认为,每日优鲜需要找到自己的基本盈利支撑点,才会有翻盘的机会,否则翻身无望,“无论是前置仓还是社区团购模式,从朴朴超市、叮咚买菜等企业当下表现来看,这些生鲜电商模式只要把盈利好的区域做深,依然可以扎根属于自己的客群和市场。在此之前,例如社区团购赛道仅是靠资本一味烧钱吹大的,因此会有一个淘汰的过程”。

北京商报记者何倩

(责任编辑:CF013)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智能驾驶测试平台赛目科技递表 华为入股近三年盈利持续下滑

12月30日,北京赛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光银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来源:财联社

资本大佬争赢春节档电影市场“开门红”

1月2日,电影市场元旦档以超5亿元的总票房走向尾声,出品方与发行方也逐步将工作重心向下一个关键档期——春节档转移。...

来源:北京商报

7场同频抢流量 跨年晚会如何吸金

截至1月2日,包括央视、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北京卫视及B站在内的7台跨年晚会收视成绩均已出炉。...

来源:北京商报

复苏的三亚旅游业:尚未恢复至疫前水平

在经历了放开-阳康-复苏后,三亚的旅游业正朝着疫情前的“火爆”越走越近。...

来源:北京商报

年货节扛压 电商不打烊争流量

迈入年关,电商有了新考验。...

来源:北京商报

与新冠病毒共存 企业如何应对临时缺员

新冠病毒感染调整至“乙类乙管”,未来我们将与病毒共存,员工阳了请假也将成为常态,企业正常运转势必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来源:北京商报

承认“地产反哺”地铁公司的TOD算盘

深铁741亿元、广铁589亿元,京投、杭铁、苏州轨交也分别在各自大本营拿地,甚至连沈阳地铁也不甘示弱,在沈阳二批次集中供地的10宗地块里独自...

来源:北京商报

陷入争议的“蓝兔”生肖票

临近岁尾,沉寂了一年的艺术圈,因为一枚小小的“蓝兔”邮票意外登上热搜。...

来源:北京商报

一图读懂“区域(城市)产业名片打造计划”

一图读懂“区域(城市)产业名片打造计划”...

来源:工信部

前有李一男,今有稚晖君,百万年薪留不住华为天才少年

稚晖君没有等到丰收季。他曾在微博上预告过,主线项目要做的产品会在今年年底搞定,昇腾芯片的新开发者套件也会在明年初发布,性价比将比上一代芯片有...

来源:时代财经

《阿凡达》系列12年,一部特效荧幕发展史,200元高价挡不住影迷为IMAX买单

2010年,《阿凡达》上映时,中国仅有11块商用IMAX银幕。...

来源:时代财经

电商十大事件:流量之墙瓦解 行业格局重塑

2022年,电商行业面临的压力尤为明显。...

来源:北京商报

2023年空调市场现路线之争

2022年即将过去,用“失速”来形容今年的空调市场恐怕并不为过。...

来源:北京商报

血氧仪“高烧不退”

从事血氧仪销售的周先生(化名)最近的电话一个接一个,目前老周所在公司的血氧仪供货期排至3-7天后,拥有排货资格的前提是采购量达到10箱,每箱...

来源:北京商报

国联股份前三季净利同比翻倍 多多电商市场渗透率仍较低

公司主业涉及工业电子商务、商业信息服务、数字技术服务(国联云)三大板块,据公司披露,本期业绩增长主要系网上商品交易收入增长所致。...

来源:财联社

寻找第14个“双11”的胜负手

从2009年开始,中国消费者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电商狂欢节,眼下,第14个“双11”已悄然拉开帷幕。...

来源:北京商报

2022双11看点:“猫拼狗”升级打法守擂,抖快提前布局攻擂

2022双11看点:“猫拼狗”升级打法守擂,抖快提前布局攻擂-蓝鲸财经...

来源:蓝鲸财经

2022双11新看点:价格欺诈、售假等乱象仍存,盛宴过后一地鸡毛?

站在消费者角度看,今年双11过后,有关商家价格欺诈、售假的消费投诉仍充斥在各大社交平台及第三方投诉平台。...

来源:蓝鲸财经

电商巨头集体“过冬”

近日,电商巨头陆续交出2022年三季度成绩单,阿里、京东的数据暂且稳住,但隐藏的压力和烦恼却不小。...

来源:北京商报

挖来电商高管,丸美“补课”线上

发力线上,丸美股份寻解困之道。11月22日,丸美股份宣布为了加快线上市场的发展,将聘任王熙雯为电商部总经理。...

来源:北京商报

双12电商大促静悄悄:商家已无心备战,仅靠库存撑场面

双11的高速增长盛况很难再现,活在双11影子下的双12,自然陷入更为尴尬的处境。...

来源:时代财经

囤药潮下,医药电商的红与黑

近期,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居民对于看病问诊、防疫物资、相关药品等的需求出现井喷,部分人在寻医用药焦虑下开启了囤药潮,进一步加剧了买...

来源:蓝鲸财经

电商十大事件:流量之墙瓦解 行业格局重塑

2022年,电商行业面临的压力尤为明显。...

来源:北京商报

年货节扛压 电商不打烊争流量

迈入年关,电商有了新考验。...

来源:北京商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