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新能源车险周年记:保费涨、高赔付难题待解

2022年12月28日 09:39 来源:北京商报
分享: 微信 微博

12月27日,新能源专属商业车险(以下简称“新能源车险”)落地满一周年。更为匹配相关风险、可有效满足新能源汽车车主使用需求的新能源车险一年间市场表现如何?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一年间,新能源车险保费涨、投保难等话题从未间断。从险企一端出发,新能源车险面临着定价难、赔付成本高等挑战。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新能源车险对于保险行业而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的今天,保险业该如何应对挑战,抓住这一“黄金”机遇?分羹千亿级巨大市场,险企及各方何以制胜?

涨价、高赔付等关键词刻出周年画像

2021年12月27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正式上线,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共用同一车险条款成为过去。

新能源车险上线一年间,打通了连接新能源汽车与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成为不少新能源车主必备的保险保障。以北京为例,北京银保监局近日公布的信息显示,北京辖内财险公司新能源车险累计承保车辆近59万台。此外,安信证券近日发布研究报告认为,今年全年,新能源车险保费有望达708亿元,同比增长102%。

不过,在上线的一年时间里,关于新能源车险保费上涨、投保难等话题从未间断。“自家新能源车没出过险,保费竟然涨上千元。”“出险三次,差点投保无门,只有一家肯承保,但保费破万。”……不难发现,新能源车险定价之高远超部分消费者预期。

对于承保险企而言,也可谓是“有苦难言”。新能源车险这项全新业务,至今仍面临定价难、定损难等“绊脚石”。业内人士指出,我国新能源车保险服务及定价系统处于起步阶段,风控模型技术亟待完善发展,定价手段相对滞后,远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的需求。与此同时,保险公司缺乏理赔定损方面的懂行人才。一旦发生事故,对其进行理赔定损就比较麻烦。

高赔付率也成为新能源车险健康发展的一大阻碍。随着新能源车险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显著,中小保险公司入局成本高。申万宏源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平均接近85%,行业面临较大承保亏损压力。

“新能源汽车的风险结构、成本分布与传统燃油车存在较大区别,保险公司运营数据表明,新能源汽车赔付率、出险频率及案均赔款仍高于传统燃油车,定价和风控模型亟待优化提升。”车车科技创始人兼CEO张磊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新能源专属车险落地一周年,但就目前来看,新能源车险尚处于起步阶段。

对于上述影响背后的原因,张磊进一步分析表示,由于新能源车在成本结构、风险特征、费率厘定相较传统燃油车存在明显差异,“三电”占比很高,导致部分保险公司承保意愿并不强烈。从用户角度看,第一批新能源私家车的车主以驾驶经验较少的年轻人为主,且大量新能源车被用于城市公交和网约车等赔付率较高的领域,赔付率居高不下;从理赔维修角度看,新能源车的维修定价体系尚在构建过程中,市场尚未形成统一、便捷的维修标准,变相推高了维修成本;此外,目前新能源专属车险的占比较小,在数据统计分析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车企、险企等跨界合作或成制胜之道

当前,汽车行业“换挡”至新能源汽车的趋势势不可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必将带动新能源车险需求的释放,不过,结合当前市场面临的问题,新能源车险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那么,各方如何把握新能源汽车“黄金时代”这一巨大机遇?

当前,新能源车领域这一蓝海下,险企纷纷加码布局。如中国平安在2021年年报中表示,将积极探索新能源车险专属产品及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推动车险业务健康发展。与此同时,纵观其他行业,特斯拉、小鹏等多家车企巨头频频涉“险”,也有头部险企在抢滩与车企合作布局。

“车企可以发挥天生数据优势,为险企提供可靠的定价基础、降低定损理赔难度、丰富客群资源。”张磊表示,各方推进新能源车险的发展再上台阶,还可以针对车企入局保险行业存在牌照资质、资金能力、技术能力以及网点布局等壁垒限制,发挥第三方平台科技优势,提升保险公司的风控定价能力,赋能新能源车企,建立新的行业标准和数据开发应用机制,做到合规、安全、创新、发展并举。

这意味着多方融合发展或成新能源车险未来发展的制胜秘诀。张磊表示,加速共融险企、主机厂、维修厂、科技平台多方协同,加强数据互联互通,构建新能源车险生态,将有序规范新能源车险行业发展壮大,从而解决车险定价难、高赔付等问题。

不可忽视的是,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年轻化是财险公司的共同挑战。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中小险企而言,应积极面对市场增量,准确锚定在新能源车险市场的定位,发挥公司优势,针对特定客户群体开展业务,聚焦差异化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陈婷婷胡永新

(责任编辑:CF013)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横琴人寿20亿元投资资产违约,中植集团所持部分股权被冻结

公司称已计提必要减值。...

来源:蓝鲸

中汇人寿登场“国家队”接盘问题险企

有“保险最后一道防线”之称的保险保障基金两度发挥了兜底作用。...

来源:北京商报

中国寿险&财险科技应用高峰论坛2023 将于7月在北京召开

2023年,是社会环境全面恢复,“拼经济”成为主旋律的一年,保险企业会更加关注业务的可持续发展。2023年,是保险公司通过数字化提升服务和效...

来源:中国寿险

一年罚没2.3亿元 保险业缘何一再“跑偏”

2022年,监管部门持续对保险业各类乱象重拳出击。...

来源:北京商报

谁来挽回流失的惠民保用户

“如果出险了,惠民保能赔的其他保险也能赔。”“惠民保仅是临时‘踏板’,来年我打算配置百万医疗险。”一度成为顶流的惠民保,开始被“用脚投票”。...

来源:北京商报

频踩雷陷亏损 北部湾财险又遇国企股东出走

在经历了保费下滑、转盈为亏、增资“搁浅”等困境之后,北部湾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又面临国企股东拟出售股权离场的情况。...

来源:北京商报

中水渔业再次出让华农保险11%股权,多险企股权转让“遇冷”、保险牌照“不香了”

曾经大热的保险牌照一朝遇冷,但却并非意味着价值缩水,伴随着市场环境优化,以及转型成效浮现等多重因素,据行业预计,止跌回升将是未来趋势。...

来源:蓝鲸财经

富贵“险”中求?理财型保险并非“万金油”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大面积亏损,对于选择基金的理财用户而言,“跌跌不休”成了常态,昔日的热门产品如今却成了“烫手山芋”。...

来源:北京商报

“持牌”蔚来再收购一家保险经纪公司,造车新势力提速”涉险”聚焦服务生态

新能源汽车电子化技术的覆盖率相对更高,其在数据的集中度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如针对驾驶员的驾驶习惯等,更易进行风险指标的收集与建模,布局车险,正...

来源:蓝鲸财经

工银安盛人寿“转型功臣”辞任董事长,前三季度出现亏损

近日,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工银安盛人寿”)公告称,因工作变动原因,马健已向董事会递交书面辞呈,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职务。截至...

来源:时代在线

五大上市险企前11月揽收保费2.4万亿元

当前,上市险企“开门-收官”策略明显分化,预计侧重备战开门红的险企短期利好NBV边际改善。 ...

来源:蓝鲸财经

北京普惠健康保将赔付新冠重症2万元

北京普惠健康保项目组共同研究决定,将向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参保人赠送新冠病毒保障责任。...

来源:北京商报

多家保险公司股权遭拍卖,股权交易遇“寒潮”

​不同于几年前资本对于保险牌照的狂热,如今,一家保险公司的股权转让项目,要经历更长时间才能得寻找到合适的“接盘方”。...

来源:蓝鲸财经

感染风险骤增,多款新冠险下架,业内:保司理赔压力大

​近日,此前一度“走红”的防疫保险产品遭多家保险公司下架。此外,最近也有不少曾经购买过防疫险产品的消费者开始咨询如何理赔。不过,理赔的过程较...

来源:时代财经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