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保险公司股权遭拍卖,股权交易遇“寒潮”
不同于几年前资本对于保险牌照的狂热,如今,一家保险公司的股权转让项目,要经历更长时间才能得寻找到合适的“接盘方”。
据蓝鲸保险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近20家保险公司的股东在谋求出清或出售所持股权,而在保险股权司法拍卖中,折价转让的现象也有增加。
业内普遍认为,当前中小险企股权转让较为频繁,但外部资本供给不足,交易“落地”较难。保险股权对资本的“吸引力”减退,与近年来保险业转型改革,保险行业和公司的经营发展面临的挑战加大,股东回报水平以及预期下降不无关系。
近20家保险公司股东谋求出清或出售所持股权
蓝鲸保险观察到,仅在最近的一个月内,就有至少5家保险公司的股权在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
12月5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华泰保险集团股权转让项目,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拟出售华泰保险集团1.09%股权,转让底价约5.8亿元。若交易完成,大港油田集团将退出股东行列。
长城人寿第五大股东厦门华信元喜投资有限公司拟转让其持有的长城人寿65141.3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1.78%)。此外,长城人寿另有两家小股东选择离场,今年9月,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拟将所持全部长城人寿0.54%股权进行转让;10月12日,中民投资本持有的2.69亿股长城人寿股份被公开拍卖,评估价为3.23亿元,起拍价为2.27亿元。
幸福人寿的第四大股东深圳市拓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第六大股东深圳市亿辉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计划合计转让幸福人寿约16.59亿股股份(约占总股本16.37%)。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两家股东不再对幸福人寿持股,出清股权。
同期,深圳市洲际通商投资有限公司挂牌富德生命人寿7.88亿股股权(约占总股本的6.7%)。安华农险15.69%股权在上海联交所挂牌转让。
这只是保险公司股权变更的缩影。近两年来,保险公司股权变更较为频繁,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的股权转让的项目较多,据蓝鲸保险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近20家保险公司的股东在谋求出清或出售所持股权。
业内普遍认为,保险股权对资本的“吸引力”减退,与近年来保险业转型改革,保险行业和公司的经营发展面临的挑战加大,股东回报水平以及预期下降相关。梳理来看,有一部分股东因自身发展策略调整,出让保险公司股权,回笼资本;另有一部分中小险企经营压力大,为维持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需要持续注资,原有股东持续投资意愿较低,且经营热情下降,为此提前寻找“下家”。
与此同时,资本方对于进入保险这个长周期行业更加谨慎,尽调周期延长。监管部门也在加强股东的资质审查,间接加大了保险公司股权转让的难度,增加了股权转让时间,落地难度整体增加。
一大趋势是,在2018年以前,社会资本追捧保险公司股权。但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保险监管对资本入股保险公司要求的变化和保险公司经营业绩来看,2018年以后,社会资本进入保险业的意愿降低,既有意愿又有实力的合格投资者显著减少,保险股权交易的难度明显增加,外部资本供给不足。
保险公司股权转让周期延长、落地难度增加
总的来看,市场上待出售的保险股权的数量比以往有增加,除了在交易所公开挂牌的股权,还有部分股权被司法拍卖,折价转让的现象也有增加。
举例来看,在拍卖平台上,包括亚太财险、复星联合健康、安诚财险、长城人寿在内的多家保险公司股权在近期被公开拍卖,相关股权多处于被质押或被冻结状态。
今年3月,腾邦国际因与信达资产的借款纠纷一案,所持的前海再保险股权遭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拍卖,该部分股权评估价为3.3亿元,起拍价3.3亿元,但因无人出价导致最终流拍。今年4月,该笔股权再次挂牌,起拍价降至2.65亿元。7月,前海再保险公司10%股权成功拍卖,竞买人为保德信国际保险控股有限公司,成交价2.65亿元,为初期评估价的8折。
天安财险保险业务资产包6月份公开挂牌出让底价为21.13亿元,7月份再度公开挂牌时,转让底价已降至19.02亿元。
10月14日,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重庆三峡果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亚太财险1.68%股权进行司法二次拍卖。此次拍卖股权的评估价为8391.86万元,起拍价为5370.8万元,尽管起拍价与估价相比折价超过三成,最终仍惨遭流拍。
《中国保险业风险评估报告2022》指出,社会资本进入保险业的意愿降低,主要原因包括多数中小保险公司难以提供长期稳定的资本回报,导致现有股东缺乏增资意愿,对潜在投资人的吸引力不足;保险监管部门从严监管公司治理,社会资本更加理性、不再盲目进入保险业,有意愿、有实力、满足资质要求的投资人较少;整体经济环境承压,部分保险公司现有股东经营面临较大压力,增资能力和增资意愿下降等。
一位保险业内人士对此指出,在当前保险股权交易市场上,受让方难寻,“中小保险股东加速离开保险业,国有企业剥离非主业、民营企业回笼资金,可以看到市面上有多家保险公司挂牌转让股权,如愿以偿的并不是很多,一来行业回归保障本源,投资者趋于理性,二来行业发展面临短期压力,部分公司经营业绩不佳,对资本的吸引力也在下降”。
但对未来保险公司股权转让市场的趋势,该位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当前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相对低迷,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这也导致市场主体行为分化,部分资金承压的股东急于出让股权套现,而看好行业长期发展的投资者仍有需求,愿意以较低成本接手。因此,尽管当前保险公司股权转让整体周期延长、落地难度增加,但未来市场仍然会比较活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中国寿险&财险科技应用高峰论坛2023 将于7月在北京召开
2023年,是社会环境全面恢复,“拼经济”成为主旋律的一年,保险企业会更加关注业务的可持续发展。2023年,是保险公司通过数字化提升服务和效...
中水渔业再次出让华农保险11%股权,多险企股权转让“遇冷”、保险牌照“不香了”
曾经大热的保险牌照一朝遇冷,但却并非意味着价值缩水,伴随着市场环境优化,以及转型成效浮现等多重因素,据行业预计,止跌回升将是未来趋势。...
“持牌”蔚来再收购一家保险经纪公司,造车新势力提速”涉险”聚焦服务生态
新能源汽车电子化技术的覆盖率相对更高,其在数据的集中度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如针对驾驶员的驾驶习惯等,更易进行风险指标的收集与建模,布局车险,正...
工银安盛人寿“转型功臣”辞任董事长,前三季度出现亏损
近日,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工银安盛人寿”)公告称,因工作变动原因,马健已向董事会递交书面辞呈,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职务。截至...
感染风险骤增,多款新冠险下架,业内:保司理赔压力大
近日,此前一度“走红”的防疫保险产品遭多家保险公司下架。此外,最近也有不少曾经购买过防疫险产品的消费者开始咨询如何理赔。不过,理赔的过程较...
上市险企年报观察:新业务承压 人力“挤水分” 行业拐点何时至
随着新华保险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的结束,六大上市险企(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中国太平)的2021年年报披露季也...
“十四五”时期中国将建设500个左右农业国贸基地
近日,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建设500个左右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以下简称“农业国贸基地”),推动果菜茶鱼等优势...
入股、增资、筹新,外资花式“掘金”保险市场
随着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大门加速敞开,外资险企在华布局再次“换挡加速”。10月16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虽然国内保险业处于调整...
10家银行系险企保费接近三千亿,净利润却亏24亿
凭借大型商业银行的股东资源禀赋,利用银保渠道的天然优势,银行系险企前三季度保费高增,但掣肘于投资收益的下滑,净利润表现得较为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