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后首交成绩单 WeWork大起大落
几经波折后终于上市的共享办公概念股WeWork,在当地时间周一发布了今年第三季度,也是该公司上市以来的首份财报。
在刚刚过去的三季度,WeWork总共实现了6.61亿美元的营收,较前一季度增加了6800万美元,但较去年同期的8.1亿美元显著下滑;公司单季度的净亏损也从去年的9.4亿美元下降至8亿美元。
在办公空间方面,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旗下总共有93.2万个位置,去年同期该数据为102万。不过,公司实体会员的数量从去年50.7万上升至54.6万,为连续三个季度上涨。与此同时,实体空间的出租率也继续反弹至59%。
WeWork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放松,全球各地的公司和员工对线下办公空间的需求持续反弹,WeWork从中受益。具体而言,其实体办公空间的出租率同比增长了9%;会员人数也增加了7%。
展望未来,Wework预期,出租率指标有望在2022年末恢复至90%,年营收在2024年将冲击70亿美元。在上个月的一次投资者介绍会上,WeWork也提到,在疫情后的世界里,员工将寻求更灵活的工作空间,这样的趋势有利于WeWork的业务发展。
对于Wework上市后的首秀,市场给出了不错的反馈。截至当日收盘,WeWork股价上涨3.38%。
但回顾过去,Wework的上市之路并没有那么顺利。有软银集团背书,WeWork早在2019年就已经成为独角兽公司,估值达470亿美元。
但由于投资者对其商业模式和公司联合创始人AdamNeumann的管理方式感到担忧,叠加新冠疫情的影响,WeWork的IPO计划最初以失败告终,Neumann也因此被解雇,WeWork最大投资方软银介入。不过截至目前,Neumann仍然持有WeWork11%左右的股份。
经历了两年前冲击IPO失败引发的震荡,今年10月21日,WeWork通过与一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业务合并,正式以SPAC方式登陆纽交所。但90亿美元的估值与2019年首次申请IPO时470亿美元的估值相去甚远。
不仅如此,上市后,公司股价遭到炒作,市值一度达到112亿美元,随后又下跌至今。昔日独角兽风光早已不再。
眼下,Wework连年亏损,盈利遥遥无期,只得靠烧钱勉强换来生存之路。公开资料显示,WeWork最大的支出是空间运营支出,大部分的支出是向房东支付租金,签约时长达到10至15年。这种商业模式不仅烧钱,而且具有危险性,因为租赁费用会分摊在每期费用支出之中,高额的租房费用就会承担着高风险性。
《华尔街日报》指出,对于WeWork来说,共享经济时代“用亏损换规模”的逻辑落空对公司影响持续至今,本质上仍处于“每收到一块钱就要亏更多”的境地。
此外,Wework还一直处在出售资产、调整业务的状态。过去两年间,WeWork一直试图通过关闭不盈利业务以及出售非核心资产来减少亏损。
对于公司目前的亏损情况以及未来的计划,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Wework方面,但截至发稿还未收到回复。
有分析人士认为,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型企业,Wework最大的财务支出是空间运营费用,由于共享办公常常选址在商业中心区,因此公司承担的成本和风险也更高。但Wework的营收模式目前还比较单一,同时共享办公经济在疫情期间陷入停滞阶段,因此在当前形势下,为租客们提供创新、便捷化的服务,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也许才是共享办公的“新出路”。
不过在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看来,WeWork的问题不能看作是该行业整体的问题。首先,WeWork之前的表现是由领导层管理和无节制地乱花钱导致的,与该行业的发展前景并非直接相关。另外,疫情的确是黑天鹅事件,并不能把其责任归结到共享经济中。随着疫苗、治疗药的出现,疫情的影响在逐步降低。
对于未来的市场,安光勇认为,如果不考虑其他意外因素,或者黑天鹅事件,共享办公经济还是有发展空间的。“当整个社会回归到疫情前的经济状况,且通过内部的人员调整,消除意外因素后,WeWork还是能够获得资本的青睐。”
值得一提的是,WeWork不是共享办公领域第一个上市“吃螃蟹”的人。2020年11月,中国的共享办公企业优客工场同样采用SPAC的方式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全球“共享办公第一股”。
不过,优客工场和WeWork一样,也在亏损中打转。优客工场的招股书显示,2017-2018年,公司的净亏损分别为3.37亿元和4.45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优客工场持续亏损,净亏损达到5.73亿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美股大涨美债涨跌互现 华尔街终于有了些许圣诞氛围?
随着本周末圣诞节的临近,美国金融市场在本周三终于有了些许传统的圣诞行情氛围:美国三大股指隔夜普遍大幅上涨,因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改善和好于预期的...
2023年美股“是熊还是牛”?华尔街信心愈发不足
对美国股市来说,残酷的2022年即将结束,但随着对经济衰退的担忧逐渐取代通胀、且这种担忧愈演愈烈,华尔街似乎越发不相信2023年美股前景会很...
大摩、高盛双双发出警告:业绩下滑是明年美股头号风险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本周即将公布的通胀数据和美联储政策决定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但在一些华尔街最知名的策略师看来,未来业绩下滑的前景才是股市...
美国CPI重磅来袭 小摩大胆预言:可能引发美股暴涨10%
北京时间今晚9:30,近期最受关注的重磅数据——美国11月CPI数据即将公布。由于这一数据紧密关系到美联储的加息前景,因而备受投资者注目。...
富途控股业绩高增长不再,监管风险暗存,正研究美国以外地区上市可能
11月21日,富途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富途控股”)披露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富途控股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33...
美股收盘:三大指数继续承压下跌 中概股逆势走强
与昨日相同,在美联储更激进加息、经济前景不明的背景下,一众华尔街大行掌门的最新警告继续使市场承压,三大指数又度过了一个单边下行的交易日。...
标普500到年底还能再涨12%?华尔街多头:看看这一罕见反向信号
美国投资机构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联合创始人兼研究主管Tom Lee在最新的报告中称,本周二美股出现了一个极为罕...
美股的明星公司临床暂停 曾获诺奖的基因编辑技术不好用?
2012年,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横空出世,为基础科学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带来了一场新的变革。基因编辑疗法在医药领域也被寄以厚望,然而近期却...
下一个WeWork?软银投的机器人披萨创企竟是硅谷笑料
如果你得知硅谷有一家使用机器人制作披萨的初创公司的估值竟然接近20亿美元,你一定会大吃一惊吧。更让人惊奇的是,这家初创公司在一年内让自己的估...
WeWork被迫去尾求生,被收购创企或面临多重命运
当WeWork在规划其未来的时候,它收购的那些华而不实的初创企业也在寻求新的发展方向。WeWork昨天宣布将关闭其四个月前以4250万美元收...
淡马锡和挚信资本洽购Wework中国股权 估值1年半降80%
据外媒报道,新加坡淡马锡控股(Temasek Holdings)和上海挚信资本(Trustbridge Partners)已与WeWork中...
抛弃诺依曼战略 WeWork任命房地产老将担任新CEO
WeWork,这家陷入困境的共享办公空间运营商,宣布任命商业地产公司Brookfield Properties的高管Sandeep Math...
Wework发布五年计划 力求2022年实现自由现金流回正
当地时间周二,软银集团COO、Wework董事会主席马塞洛·克劳雷发布了Wework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谋求将这个“跌落神坛”的独角兽重新拉...
现金流有望回正 WeWork重生?共享办公逐渐步入理性
一片唱衰声中,WeWork却带来了久违的好消息:有望实现正现金流,且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随着WeWork的泡沫彻底成为过去式,共享办公也似乎...
背负数十亿美元亏损 共享办公营运商WeWork欲再一次向上市发起冲击
10月19日,WeWork宣布,此次选择了与特别收购目的企业(SPAC)合并,以90亿美元的估值(包含债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