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 > 正文

普通食品当减肥品卖,虚假宣传or诈骗陷阱?

普通食品当减肥品卖,虚假宣传or诈骗陷阱?

年近七旬的胡阿姨深受肥胖困扰多年,2022年3月的某天,某社交账号短视频推送的一则广告引起了她的注意。

广告声称是某某堂生产的正规减肥产品,“不节食、不忌口、不锻炼、不反弹,三个月立减50斤”,并附有多起减肥成功案例,声称多名有减肥需求的人在短时间内服用产品“实现自我突破,完成华丽蜕变”。

胡阿姨心动不已,随即添加客服“小兰”的社交账号,在其介绍下购买了价值799元的减肥套餐。收到产品后,“小兰”向胡阿姨推荐了体重管理师“小苏”,具体指导其使用产品。

经过层层引荐,胡阿姨又先后接受资深体重管理专家“冉女士”、高级营养师“黄先生”的网络问诊,定制了专属减肥方案。体重管理师和高级营养师以“产品升级换代”“身体代谢需服用下阶段产品”“未按计划服用会导致截肢危险”为由,持续为胡阿姨推荐种类不同、功能各异的减肥套餐。

短短一个多月,胡阿姨累计花费94979元。因为每天节食,且担心不继续服用产品身体会出问题,又疑心遭受诈骗,身心俱疲的她于2022年5月前往辖区公安局报案,声称“人没瘦下来,还天天拉肚子、呕东西,身上没力气,脑子也迟钝了”。

经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发现该案受害者1.2万余人遍及全国各地,涉案金额超过2.2亿元。

将普通食品冒充减肥产品销售,法院认定构成诈骗罪

法院经审理发现,2019年12月至2022年6月期间,被告人何某涛、桂某梁等人为获取巨额非法利益,先后成立湖南膳体纤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湖北膳康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借助公司化运营模式实施诈骗,冒充有资质的从业人员,虚构减肥过程和效果,以销售减肥产品为名诱骗被害人高价购买普通食品。

部分被告人辩称,公司贩卖的是从某某堂进购的正规产品,小部分产品确具减肥效果,只是广告宣传上有所夸大,让消费者产生了误解,属于虚假宣传,并不构成诈骗罪。

法院审理后认为,虚假宣传并不影响刑事责任的认定。本案被告人采取虚假宣传手段,明知公司销售的大多减肥产品系不具减肥功效的普通食品,仍以减肥产品为名诱骗他人以十倍至数十倍高价购买,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遭受了巨额损失。本案中被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知并处分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法院据此判决142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至三年不等刑期,并处罚金80万元至4万元不等。

一审判决后,部分被告人提起上诉,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一审判决已发生效力。

虚假宣传能否规避刑事责任?

该案承办法官田凌介绍,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为了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和不正当利益,以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宣传行为,可能产生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民事上的法律后果,一般体现在夸大商品效能、虚构原材料等方面。

法院审理认为,在涉及减肥产品、保健品等商品诈骗案件中,往往会出现被告人的行为同时符合虚假宣传的民事责任要件和诈骗罪犯罪构成要件的情况。就本案而言,被害人处分财产的主要原因是被告人虚构涉案产品可以快速减肥的事实,此时虚假宣传是骗取他人财产的手段之一,其行为已属于刑事诈骗的规制范畴,因此,并不当然因被告人符合虚假宣传的要件而规避刑事责任的承担。

法院查明,本案中,涉案公司内部明确规定,不能泄露公司的真实地址、姓名等。因此,被告人行为所造成的损失,被害人难以通过民事诉讼程序得到救济。据此,法院认定本案被告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其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巨额财产,已构成诈骗罪。

观察思考莫让“颜值经济”成诈骗重灾区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减肥、健身行列,科学合理的减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三高”和降低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对提升生活质量有所裨益。本案中,犯罪分子抓住“颜值经济”的风口,兜售虚假减肥产品,导致受害者不仅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身体损伤。

法官提醒,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减肥瘦身当要谨慎。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在宣传过程中应遵循客观、真实的原则,不得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不得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当前,减肥产品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使用不合格或不适当的产品,可能会给消费者人身造成伤害。消费者要慎重对待市面宣传的减肥产品,如需购买,也应去正规医疗机构,选择产品时应对商家资质、产品的品牌等情况给予更多关注,订立书面合同,明确约定产品的品牌、数量等内容,在变美的同时,不要忘记保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出现纠纷后维权困难。

(责任编辑:zx0600)

推荐阅读

沃尔玛因篡改食品生产日期被罚

沃尔玛因篡改食品生产日期被罚

沃尔玛华东百货有限公司因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6.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52元。

中华网财经 2024-04-24 17:57:33
中华网·顾|2023食品十大新闻与点评

中华网·顾|2023食品十大新闻与点评

针对2023年食品市场的表现,中华网财经评选出2023年食品市场十大新闻事件,并邀请战斗蚂蚁新物种战略咨询联合创始人陈颖颖一一点评,总结过去,展望2024。

中华网财经 2023-12-26 13:30:07
语味食品二次创业,生物科技赋能红枣

语味食品二次创业,生物科技赋能红枣

2024年,是语味食品食品一个转折之年。在创业12年后,语味食品将用生物科技赋能红枣,迎来二次创业。

中华网财经 2024-02-06 09:36:21
雨润食品断臂求生仍难盈利,前途未卜

雨润食品断臂求生仍难盈利,前途未卜

雨润食品预期2023年度亏损将达到约2.01亿港币,较2022年2500万港币元的亏损大幅增加。

中华网财经 2024-03-22 09:09:32
白象食品与“少年急救官”达成公益战略合作

白象食品与“少年急救官”达成公益战略合作

2月25日,《少年急救官生命教育科学艺术展》公益战略合作发布会暨捐赠仪式在北京顺利举行。

中华网财经 2024-02-25 21:39:33
食品业务理性回归,统一2023年收入增1.2%

食品业务理性回归,统一2023年收入增1.2%

统一发布的2023年全年收入营收285.913亿元,饮料业务持续增长。

中华网财经 2024-03-07 19:37:26
超百起融资,食品赛道一边“陨落”,一边“崛起”

超百起融资,食品赛道一边“陨落”,一边“崛起”

对于2024年的食品赛道,“故事性”、“概念性”的项目只会越来越少,健康是现在也是未来。此外,除了备受青睐的供应链企业,科技、信息平台也在2023年成为了香饽饽。

iBrandi品创 2024-02-06 11:12:34
售卖资产仍无力偿债,天邦食品主动申请重整

售卖资产仍无力偿债,天邦食品主动申请重整

天邦食品截至去年三季度末负债总额达162亿元,无法清偿到期债务,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和预重整。

2024-03-19 11:06:10
事关食品!最高检:网络销售、直播营销不规范问题

事关食品!最高检:网络销售、直播营销不规范问题

我国营养健康市场就像一座空中楼阁,缺乏科学技术、政策法规和营商环境的有力支撑,须各界有识之士潜心研究、聚力解决!

庶正康讯 2024-04-24 10:51:36
新希望六和聚焦主业,未来不从事食品深加工业务

新希望六和聚焦主业,未来不从事食品深加工业务

新希望六和未来将不从事食品深加工业务。

中华网财经 2023-12-16 19:28:40
加加食品:控股股东和实控人皆成失信被执行人

加加食品:控股股东和实控人皆成失信被执行人

作为老牌调味品企业,加加食品经历短暂的风光后,近年来陷入营收下滑、亏损不断的泥潭中。

鳌头财经 2024-05-20 15:23:10
高延敏:骨干企业应主动提高食品营养健康指标

高延敏:骨干企业应主动提高食品营养健康指标

12月5日,2023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在“中国食品与健康智库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原司长高延敏称:骨干企业应主动提高部分食品营养健康指标。

中华网财经 2023-12-06 11:22:02
快活嘴食品侵权朱一龙被强执20万元

快活嘴食品侵权朱一龙被强执20万元

朱一龙因肖像权纠纷起诉湖北快活嘴食品一事仍在发酵。

中华网财经 2024-04-24 16:12:34
预投13亿元,百事首家西北食品基地落地西安

预投13亿元,百事首家西北食品基地落地西安

4月24日,百事公司发布消息称,第十家食品基地落户将陕西西安经开区。

中华网财经 2024-04-25 10:44:54
实控人投资被套股份被冻结,加加食品或易主

实控人投资被套股份被冻结,加加食品或易主

11月17日,加加食品发布公告称,加加食品控股股东卓越投资及实际控制人杨振家族所持加加食品股份累计被冻结达42.29%。

中华网财经 2023-11-20 09:34:12
中华网两会|飞鹤冷友斌:发展“功能标识食品”

中华网两会|飞鹤冷友斌:发展“功能标识食品”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向两会提交了《关于大力发展“功能标识食品”加快推动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建议》。

中华网财经 2024-03-04 15:52:52
前店长妻子在罗森买到过期食品!谁买的重要吗?

前店长妻子在罗森买到过期食品!谁买的重要吗?

网友:“是谁买的重要吗,重点是买到过期食品啊。”

北京商报 2024-04-23 09:20:40
3·15|淋巴肉变扣肉,春天、东辉食品厨先生被点名

3·15|淋巴肉变扣肉,春天、东辉食品厨先生被点名

3月15日,2024年总台3·15晚会曝光了安徽省多家预制菜企业使用淋巴肉制作梅菜扣肉预制菜。

中华网财经 2024-03-15 21:37:31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