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 > 正文

没了5000亿,海天神话落幕

没了5000亿,海天神话落幕

2021年1月,海天味业迎来了历史上最高光的时刻,公司市值突破7000亿,一举超越巨无霸中国石油,跃居A股市值榜头部之列。

彼时,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各行业消费大白马横扫A股市场,海天味业被投资者冠以“酱油茅”的称号,与贵州茅台并称为A股两大神水。

三年过去了,中国石油早已王者归来,贵州茅台的业绩也仍然稳如老狗,而曾经与超级巨头们共舞的海天味业,已悄然跌落神坛。

繁华落尽

刚刚过去的A股财报季,海天味业交出了上市以来最差的一份年报。

2023年,海天实现营收245.59亿,同比下降4.1%,这是最近十几年来“酱油之王”第一次出现营收下降。公司旗下三大主力产品全线下滑,酱油营收126.37亿元,同比下滑8.83%;调味酱营收24.27亿元,同比下滑6.08%;蚝油营收42.51亿元,同比下滑3.74%。

营收乏力造成了库存大幅增长,盈利能力也随之下降。

2023年,海天酱油、调味酱和耗油库存同比分别提高152.54%、165.68%和61.93%,公司存货价值高达26.19亿,创下历史新高;公司净利润继2022年下降7%之后,2023年继续下降9%,利润下降程度远远高于营收萎缩幅度。

事实上,海天的营收在2021年就已出现停滞,毛利率早在2018年达到历史峰值后就开始持续下滑。过去5年时间,公司毛利率大幅下降了12个百分点,极大影响了盈利能力。

▲来源:同花顺

▲来源:同花顺

惨淡的业绩表现,带崩了海天的股价。

2023年,海天味业股价大跌42%,市值蒸发超过1500亿,最近3年多,公司股价大跌超过70%,市值蒸发超过5000亿,成为近几年A股市值蒸发最严重的公司之一。

在最近两年业绩和股价双杀之前,海天味业堪称A股市场的超级大白马。

2011年到2020年,海天的营收和净利润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10年间公司营收增长了近4倍,净利润增长了近7倍,毛利率增长了10个百分点,公司市值也从2014年上市之初的400亿出头,上升到2021年7000亿以上,一度创造了“一瓶油”超过“一桶油”的A股传奇。

过去三年无疑成了检验企业成色的极好时机,所有的偏执都会随时间渐渐清晰,大浪淘沙,众神归位。始终坚守海天味业的投资者终于明白,海天味业终究只是“打酱油”的角色,行业地位与中国石油不可同日而语,成长逻辑与“股王”贵州茅台也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存量之困

酱油行业是典型的低门槛红海市场,虽然行业早已进入存量时代,竞争却更为激烈。

除了中炬高新、千禾味业等上市酱油企业外,非上市公司中还有李锦记,山东欣和、东古、太太乐等诸多酱油品牌近年来迅速崛起,在海天品牌受到“添加剂”事件冲击之际,开始抢占巨头的市场份额。

从存量市场中继续提升份额并不容易,海天也在努力拓展细分板块,成长性更好的“零添加”酱油品类,成为公司的重要方向。

千禾味业最近几年在该赛道的逆势增长,为海天提供了经验借鉴,但是“零添加”并不是救命稻草,不是所有公司都能收获时代红利,特别是海天曾经因为“添加剂双标”遭受过舆论质疑,要重新赢得这块市场无疑困难重重。

传统的酱油赛道进行品类创新之外,海天的多元化尝试还有不少,公司不但高调进军高速增长的复合调味品赛道,推出了黄豆酱、招牌拌饭酱、香菇酱、火锅底料等新品类,甚至还进入食用油、大米以及饮料等全新赛道,跨界转型不可谓不积极。

2023年,代表海天食品制造板块中多元化尝试的其他产品营收34.99亿元,同比增长了19.35%,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11.45%提高到14.25%,而酱油的营收占比则已从历史高峰期的70%以上下降到50%左右。

海天新进入的很多赛道,面临的竞争其实更加激烈。比如火锅底料赛道有海底捞,食用油赛道有金龙鱼,饮料方面有农夫山泉,与早已占据赛道优势的巨头较量,海天更难言胜算。

消费品要进行多元化突围,最重要的是品牌推广和研发投入,体现在财报上就是销售和研发费用的增长。

但是,最近两年海天销售和研发费用不增反降,而管理费用则出现了持续大幅增长,公司其他产品的毛利率也从27.18%下降到21.88%,多元化转型的决心和诚意似乎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2021年以来,海天味业的经销商数量开始持续下滑,从2021年年末的7430家,下降至2023年末的6591家,今年一季度再度下降至6506家,两年多时间减少近千家。

线下经销商一直是海天味业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遍布全国的经销商网络,不但让海天品牌的市场覆盖率高达90%,也为公司打开重要的B端渠道做出了诸多贡献。众多经销商的退出,一定程度上是海天品牌力和产品力下降的缩影。

“酱油之王”竞争力下滑,从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款项中也能看出端倪。

过去很多年,海天和茅台等消费大白马一样,几乎没有应收账款,强势的消费品牌往往供不应求,很多时候甚至都是先款后货,显然不会接受下游用户的赊账诉求。

与之前相比,最近两年海天的应收账款明显增加。2023年,公司应收账款达到2.23亿,同比增长18%,相比2019年增长了近百倍。今年一季度,公司应收账款仍有1.83亿,同比增幅扩大到28%,象征产业话语权的回款速度仍然没有改变的迹象。

▲来源:同花顺

▲来源:同花顺

盛宴收场

靠“打酱油”做到数千亿市值的海天味业,堪称中国民营企业中罕见的造富神话。

2021年3月份发布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有8位来自海天味业的富豪以超过10亿美元身家登上榜单,是上榜人数最多的中国公司之一,其中第一大股东庞康以264亿美元身家,超越众多国内互联网富豪,排名全球第57位。

不同于农夫山泉、娃哈哈等纯粹的家族企业,海天味业是由国企改制而成,后期发展主要是依靠庞康为首的管理层共同努力,核心管理层组成的一致行动人,掌握了公司的绝对控股权,不但成为海天造富神话的受益者,也是海天过去蒸蒸日上的保证。

但是,在公司出现经营困境之时,内部意见分歧和人事动荡在所难免。

2023年12月28日,海天味业发布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原来一致行动人中,吴振兴和黄文彪退出,最新加入实际控制人的是管江华、文志州及廖长辉三人。

管理层人事变动的背后,内部重要人员的减持也在悄然进行。

最近退出实际控制人行列的吴振兴,早在1998年就进入海天,而其减持股份始于20年后的2018年6月,当时他持有公司1387.222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51%,过去几年减持之后,吴振兴的股份还剩下0.48%,累计套现过亿元。

比较诡异的是,文志州在最近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之前,刚刚完成了一轮减持,减持比例大概是其持股的24%,套现超过一亿。按照海天在任高管每年减持比例不超过其持股25%的规定,文志州的减持基本属于顶格操作。

除了吴振兴和文志洲之外,选择套现离场的高管或重要股东还有不少,而且大都发生在本轮股价暴跌之前。

2018年6月,董事陈军阳、陈伯林等人开始减持公司股份;2019年4月,陈军阳、叶燕桥和陈伯林等人继续减持;2020年12月,黄文彪、管江华开启新一轮减持操作……

彼时海天的业绩似乎还没出现向下拐点,市场对“酱油茅”冲击万亿市场仍充满期待,但是超过100倍的PE估值,对应20%左右的利润增收,显然已经严重高估,最理解上市公司的高管,往往都是先知先觉。

值得一提的是,海天味业的第一大股东和掌舵人庞康,2014年公司上市之后几乎没有减持过所持股份。在昔日众多伙伴纷纷减持、淡出、落袋为安之后,一手缔造海天奇迹的庞康,似乎还在勉力支撑,期望带领公司走出困境。

今年一季度,海天业绩出现好转,净利润更是扭转了连续6个季度的下降,似乎又看到复苏的迹象。但是对于即将70岁的庞康来讲,继续奋斗的时间显然也不多了,中国酱油之王的神话还能否延续,显然不能太过乐观。

(责任编辑:zx0600)

推荐阅读

多品类全域收入下滑,海天味业净利润再下滑9.21%

多品类全域收入下滑,海天味业净利润再下滑9.21%

海天味业在财报中称,2023年,我们在承压和挑战中坚定向前,但前方是个下坡路。

中华网财经 2024-04-30 21:05:24
海天245亿,千禾味业飚增31.62%,加加亏损扩

海天245亿,千禾味业飚增31.62%,加加亏损扩

近日,调味品上市企业相继披露了2023年报,中国调味品行业的全新销售战报也正式得以披露。

食品板 2024-05-09 15:12:20
跨上30亿门槛,千禾味业业绩增速明显

跨上30亿门槛,千禾味业业绩增速明显

近日,千禾味业发布了2023年财报,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双位数的高速增长。

食品评论日刊 2024-05-09 14:01:13
业绩增速放缓,千禾味业走过高光时期?

业绩增速放缓,千禾味业走过高光时期?

在6月5日举办的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问及千禾味业今年一季度业绩未达预期的原因以及全年是否可能达到预期等问题。

快消八谈 2024-06-07 13:49:31
千禾味业股东套现上瘾,股价下跌三高管欲再减持

千禾味业股东套现上瘾,股价下跌三高管欲再减持

6月2日,千禾味业发布公告称。

中华网财经 2024-06-03 16:15:50
营收、净利双降,“酱茅”神话能否继续?

营收、净利双降,“酱茅”神话能否继续?

2023年,“酱茅”海天味业在承压和挑战中挣扎。

食品评论日刊 2024-04-30 17:31:29
语味食品二次创业,生物科技赋能红枣

语味食品二次创业,生物科技赋能红枣

2024年,是语味食品食品一个转折之年。在创业12年后,语味食品将用生物科技赋能红枣,迎来二次创业。

中华网财经 2024-02-06 09:36:21
被竞业之后,把工资加倍还给前公司的人

被竞业之后,把工资加倍还给前公司的人

从 “百般呵护” 到 “决不姑息”。

晚点LatePost 2024-04-09 13:57:56
拼多多市值反超阿里,电商行业风云求变

拼多多市值反超阿里,电商行业风云求变

在电商江湖的风云变幻中,拼多多与阿里巴巴的较量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中华网财经 2024-05-27 16:05:49
青花郎杯百万品酒大赛决赛在即,揭开“郎味谜底”

青花郎杯百万品酒大赛决赛在即,揭开“郎味谜底”

4月20日,备受瞩目的青花郎杯百万大奖品酒大赛总决赛即将启幕。

中华网财经 2024-04-19 10:21:25
天齐锂业“炸雷”背后,一笔40亿美元收购惹的祸?

天齐锂业“炸雷”背后,一笔40亿美元收购惹的祸?

锂王”天齐锂业一季度预计大幅亏损,引爆投资者悲观情绪。

环球老虎财经app 2024-04-25 16:08:17
苹果新技术安卓味浓厚?荣耀CEO称存在“思路跟随”情况

苹果新技术安卓味浓厚?荣耀CEO称存在“思路跟随”情况

苹果WWDC24全球开发者大会来袭。

中华网财经 2024-06-11 15:44:46
佳兆业被强制执行1.3亿元,累计被执行超256亿元

佳兆业被强制执行1.3亿元,累计被执行超256亿元

近日,房地产企业佳兆业集团等因被强制执行1.3亿元而引发关注。

中华网财经 2024-04-24 16:12:00
鸣鸣很忙全国门店破万家,零食业竞争白热化

鸣鸣很忙全国门店破万家,零食业竞争白热化

6月12日,零食连锁品牌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全国门店总数已突破10000家,成为中国零食连锁行业首个万店企业。

中华网财经 2024-06-12 16:59:06
新希望聚焦饲料、养猪产业,引入中牧集团做强禽业

新希望聚焦饲料、养猪产业,引入中牧集团做强禽业

更加聚焦饲料和生猪养殖两大核心主业,集中资源、优化管理,支持两大主业做精做强

中华网财经 2023-12-16 19:28:24
幺麻子二闯IPO折戟:绝味食品1.8亿入股的资本梦碎

幺麻子二闯IPO折戟:绝味食品1.8亿入股的资本梦碎

幺麻子IPO撤回申请,试图从中分杯羹的绝味食品怕是要失望了。

鳌头财经 2024-01-11 14:43:50
肖竹青:从i茅台平台二周年看中国酒业转型之路

肖竹青:从i茅台平台二周年看中国酒业转型之路

中国酒业数字化转型成功样本。

胜马财经 2024-05-20 10:08:59
消费企业估值逻辑正在发生改变

消费企业估值逻辑正在发生改变

随着IPO政策的变化,涉及吃穿住等的消费类行业企业纷纷主动撤回IPO申报材料,要么停止IPO计划,要么转战香港资本市场。

中华网财经 2024-05-14 10:22:20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