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当前位置:首页 > TMT > 正文

迎回“创始人”,钉钉未来会有什么变化?

迎回“创始人”,钉钉未来会有什么变化?

根据36氪的消息,离职创业4年后,陈航(花名:无招,下文同称无招)将回到阿里,担任钉钉CEO;原钉钉CEO叶军则将回归集团,另做任用。

消息在愚人节前一天公开,有人戏称,差点以为是个玩笑。但无招回到阿里,其实不仅早有预兆,对双方而言,也都合乎情理。

两年前,无招在创立HHO(两氢一氧)18个月后,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有记者问他:在钉钉创业和现在创业有什么差别?无招说,“出来才知道集团的环境挺好的,有很多的包容、很多的支持。”

很少有像无招这样的创业者——在大公司内失败过(社交产品来往),但得到创始人的支持,又获得了巨大成功(钉钉)。

无招离开阿里,和其他大公司打工人出去创业的情形也不太一样。

大多数职业经理人,出去最大的驱动力是从“为公司做点什么”到“为自己做点什么”,他们要去证明自己的价值。

钉钉某种程度已经证明了无招的个人能力和价值,他不再有这个困扰。驱动无招的,如他自己所说,更是一种被称为好奇心和“使命感”的东西。

无招的创业公司,HHO(两氢一氧)在外界看来,是一个做智能硬件(发光耳机、猫砂盆)、做日本电商平台(7S Goods)的公司,这些业务乍一看,也几乎没有什么联系。

但无招曾说过,他想做的是一家有To C能力的To B公司,HHO的本质是想通过自己先做一个品牌和产品,去帮助制造企业,去“赋能”中小企业。他自称,帮助中小企业是一种根植于他内心的情怀,一种“执念”。

只有看到这一点,或许才更能理解无招的选择,也能预判钉钉未来的重点方向。

无招这几年:To C试验背后的To B雄心

创业的4年间,无招跟外界沟通很少,除了2023年2月,发光耳机HHOGene GPods发布时。

他戏称,因为产品要在国内发售,为了支持代理商,他们必须要有些声音。除了耳机,2个月后,HHO还发布了一款宠物用品HHO love。

尽管在产品成型的阶段,无招作为一个外行投入了远超行业内人士的精力,也再度发挥了他作为一个产品经理的极致性。但对他来说,选择发光耳机和智能猫砂盆,没什么感性的理由,本质只是选了一个最容易成功的产品。

比如做发光耳机,是因为这个市场销量在上涨,在苹果Airpods之外没有高端的中国品牌;而做猫砂盆,是因为他看到了天猫新品在这个品类上的爆发。

无招说,他创业真正的初心是想做“数字化”,帮其他企业做数字化,“耳机只是做了一个例子,是一个最佳实践的起点。”

在无招的设想里,HHO这家公司要做的事情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具体理解就是,通过自己成功做出不同行业的产品、品牌,沉淀出一种泛化的能力,去支持其他小企业,尤其是制造业。而一生二、二生三的过程中,他们想通过自己先理解消费者市场,再去帮助企业,“如果你不具备To C能力,你就不具备去定义To B的方式方法。”

当时,HHO希望成为数字化时代的“水”公司,给对方提供养分之前,自己先有不同行业足够的案例,也沉淀出自己的服务能力,比如识别和验证消费者需求、设计制造、品牌营销、履约等等。

他觉得,将这些数字化能力与不同品类结合,也许就创造出新品牌。

除了两个硬件产品,HHO还有一个面向日本的电商平台业务7S Good。

这是一个短视频购物平台,短视频在售前帮助用户发现和决策,在售后通过视频记录商品打包和质检过程。7S Good还是C2M(工厂直连消费者)模式,既减少中间商环节,也是为工厂提供销售渠道。

从自己制造硬件产品到上线电商平台,HHO想做的事情也越来越清晰,就是承包和整合从设计、制造到销售的全流程服务,帮助制造企业做品牌,甚至帮品牌出海。

无招认为,他自己能做的是,将他对这个市场理解,对一个产品从创新idea一直到能够抵达用户这个过程中所有能力,泛化起来去支撑更多的中国制造业品牌的崛起,相比做一个牛逼的品牌,“这个不是对社会价值更大?”

而这些对价值的定义,其实都来自他在钉钉的那些年。无招说,在钉钉那些年,他签了很多中国中小企业,对绝大多数的行业的数字化的水平水准也有比较深刻理解的,所以“对帮助中小企业可能还是有些执念。”

即便从钉钉出来,无招还是希望做一家赋能企业,继续帮企业做数字化的升级,“钉钉做的是组织沟通协同的数字化,HHO是在帮企业做业务在线,从需求到设计生产、到品牌营销,把最难的能力赋能给他们。”

而经过了4年的业务“赋能”的实践,在新的AI时代,钉钉也许更能实现他的理想和执念。

钉钉这几年:重点在大客户和商业化

另一厢,离开了无招的钉钉,这几年其实解决的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商业化。

2020年中,阿里云提出“云钉一体念”,本质还是希望通过将阿里云和钉钉一起打包,更好地卖给大客户。在这一大目标下,钉钉的策略也从过去广撒网获取中小用户,转而追求“大客户上云”。

无招离任后,钉钉负责人由时任阿里企业智能事业部总经理叶军(花名“不穷”)接任;随后,钉钉又引入具有大型政企客户经验的阿里资深副总裁库伟担任COO。

钉钉的重要业务指标也由此出现了一系列变化。比如考核指标从过去强调DAU(日活跃用户数)转向更看重收入和企业付费数;服务的客户群从中小企业拓展到大中型企业。

当时的钉钉还组建了专门的大客户团队“A1000”,旨在为各行业头部1000家企业提供深度服务。到2024年,大客户为钉钉贡献了约 1/3 的收入。

不过钉钉做商业化和大客户的方式也在尽量避免定制化,而是引入生态合作伙伴去解决大客户问题。

叶军在钉钉期间,另一个策略是向平台化、生态化深入,比如推出低代码工具“宜搭”等,降低企业在钉钉上开发定制应用的门槛等等。到2021年底,钉钉上的应用数量同比增长5.5倍,低代码应用数超过240万。

当时钉钉做商业化的方式主要就是两种,一是打磨出了专业版、专有版、专属版等标准商业化产品;二是通过生态服务商的帮助去开发更多新功能,为大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和生态合作伙伴(主要是软件服务商)的共创中,钉钉承诺只做PaaS,不碰业务跟行业场景;只做通用产品,不做行业纵深的产品——除非,事情有代表性和改革意义(比如复杂的政务钉钉)。

不过现实是,这个边界并没有他们声称的那么明确,利益划分也出了一个问题,一名离职员工就诟病道,“(钉钉)臭名在外,好一点业务钉钉自己做了,合作伙伴只能喝汤。”

过去几年,钉钉虽在“深耕大客户、推进商业化”上打下了基础,但随着AI时代的到来,这个承载阿里To B战略的核心产品,其实亟需更有创新和前瞻性的产品矩阵——这也需要一位兼具创新视野与战略魄力的掌舵者。

无招是阿里最成功的内部创业者(可能没有之一),拥有在大企业内从0到1的创新和冒险精神;更与现任CEO吴泳铭保持着超十年的深度互信:早在2010年,无招回到淘宝,就是因为吴泳铭的邀请;后者是他在淘宝的上司,也是他创业之后的投资人。

相较现任负责人叶军稳健的守成风格,无招在创新破局方面的特质,显然更契合钉钉从“工具型”产品向智能化生态平台跃迁的新需求。

一拍即合后,未来一些可能的变化

彼此认同和需要,无招重新回到钉钉应该几乎是个一拍即合的决定;但除了底层的互相需要,也是因为钉钉的业务走到了新的窗口。

根据《财经》的报道,两年前,人工智能热潮刚开始、钉钉也从阿里云分拆之后,阿里就有过让他回来的意愿,不过当时无招觉得他“希望把一个事情做透”,而钉钉没达到他想要的状态。

现在这个时间点,无招和阿里集团高层之间,已经就钉钉未来的AI转型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把钉钉从传统办公软件升级为面向未来的‘企业智能中枢’”,让钉钉在企业服务的下一幕竞争中胜出。

另一方面,不管是在钉钉、还是创业做HHO,无招始终心系中小企业。

两年前,在钉钉的生态大会上,他就发言称,“钉钉本质上还是要做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钉钉”。而现阶段阿里给予钉钉的新定位——AI时代企业端的核心平台,与无招的初心更加契合,也提供了技术手段去实现这一使命。

可以预期的是,回到钉钉的无招会重新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比如根据中小企业需求优化产品功能,减少不必要的复杂度,提供更亲民的支持和生态资源。

不过经历近几年的发展,钉钉在大企业市场已取得一定地位,回归后的无招也需要在“两端”之间找到平衡。

一位无招在HHO的前同事对此感到担忧,他认为无招很可能像《权力的游戏》中的史塔克家族一样,成为牺牲者。

但据一位钉钉内部员工称,除了无招,他此前的合伙人,原钉钉CTO、HHO的CTO朱鸿(花名:一粟)也会跟他一起回到钉钉,而HHO则将交给目前的CMO克林。

除了在大客户和中小企业市场的变化之外,值得期待的还有无招给钉钉可能带来的产品变化。

将前沿技术转化为产品是无招的专长,他的接任其实也是带着如何让AI真正融入钉钉使用场景的任务。

早年钉钉每周快速迭代,多的时候一年更新二十余次;出去创业后,他虽然自称是“快乐创业”,但对产品细节的执着也“逼疯了”身边的同事。未来,可以想见,重回钉钉的无招会带来更多灵活、有创意的新变化。

但一位已离开钉钉的老员工表示“不那么看好”,在他看来,今时不比往日,即便是无招回归,但团队重建也比较困难,之前的人都散出去了,有的在创业,再回去可能也失了味儿;加之,“现在的人都是不穷的人,无招能用的恐怕也不多”。

与此同时,市场还出现了一种声音,认为无招的回归或将带领钉钉未来走向独立上市之路,一位阿里内部员工告诉陆玖商业评论,“短期内应该不会,因为眼下,钉钉是阿里在大的AI叙事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这一点和阿里云的境遇其实是很像的。”

不过该员工也补充道,“当然,这也不代表未来没有独立上市的可能,天时地利人和契合时,其实也是有很大概率的。”毕竟,从京东将旗下业务分拆上市的操作来看,这或许也是一种必然,只是京东走在了前面。

钉钉迎回创始人,同时也意味着,迎来了二次创业甚至是上市的机会。(责任编辑:zx0600)

推荐阅读

飞书上浮,钉钉下沉

飞书上浮,钉钉下沉

中国的to B软件发展缓慢,很大一个原因是中国企业分布是头部很大,尾部很多,但腰部企业很少。

光子星球 2024-10-31 16:23:25
鸿蒙、iOS、安卓“三分天下”,宝兰德等核心概念股有望持续上涨

鸿蒙、iOS、安卓“三分天下”,宝兰德等核心概念股有望持续上涨

鸿蒙与iOS、安卓三分天下的时代来了。

览富财经网 2024-10-22 10:29:26
阿里巴巴2025财年Q2财报出炉:营收236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下降9%

阿里巴巴2025财年Q2财报出炉:营收236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下降9%

11月15日晚,阿里巴巴发布2025财年Q2业绩报告。

物流指闻 2024-11-18 10:00:15
TikTok禁令在即:小红书涌入大批美国用户,意外发“抖”财?

TikTok禁令在即:小红书涌入大批美国用户,意外发“抖”财?

TikTok禁令的临近,却意外开启了小红书的海外流量盛宴。

中华网财经 2025-01-15 10:05:11
比亚迪距离华为还有多远?

比亚迪距离华为还有多远?

在新能源造车这件事上,华为实现了「遥遥领先」的心智占领,「车企一哥」比亚迪只能满足「量大管饱」。

蓝洞商业 2025-04-03 10:21:19
净利润砍半!雅迪“跌落神坛”

净利润砍半!雅迪“跌落神坛”

重拾辉煌是一场攻坚战。

胜马财经 2025-04-03 10:01:39
小米SU7事故后,多家车企高层表态:安全是底线、首位

小米SU7事故后,多家车企高层表态:安全是底线、首位

3月29日,小米SU7因车辆碰撞后爆燃,再次引发大家对于新能源车安全的关注。

飞灵汽车 2025-04-03 09:12:35
蔚来改革下狠手!艾铁成离职,沈斐临危接手乐道,换电将加速盈利

蔚来改革下狠手!艾铁成离职,沈斐临危接手乐道,换电将加速盈利

3月交付量未达2万辆,乐道总裁艾铁成当了一次汉子,最终请辞。

飞灵汽车 2025-04-03 09:09:04
2秒钟,智驾能做什么?

2秒钟,智驾能做什么?

一位自动驾驶从业人员表示:“不同于完全自动驾驶,虽然智能辅助驾驶中有‘智能’二字,但起到的仍是辅助驾驶作用,仍需要驾驶者随时接管。”

北京商报 2025-04-03 09:00:35
传统学习机的诺基亚时刻

传统学习机的诺基亚时刻

去年,尽管读书郎学习机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4.3%,但仍然未能帮助公司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公司收入4.61亿元,净利润-5857.9万元。

斑马消费 2025-04-03 08:49:43
  盒马“可食鲜花”卷出春菜新赛道,供应链提速12小时背后的零售革新

盒马“可食鲜花”卷出春菜新赛道,供应链提速12小时背后的零售革新

4月,盒马以近50款春菜强势开局,其中可食鲜花成为今年最大亮点。

中华网财经 2025-04-02 17:32:03
2024年度中国最具创投价值城区榜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领跑,经济高原与融资马太效应并存

2024年度中国最具创投价值城区榜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领跑,经济高原与融资马太效应并存

投中信息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最具创投价值城区榜单》,通过200多个城区的数据透视,揭示了区域经济分化加剧、科技主导下的资本流向、城市群虹吸效应显著等趋势。

中华网财经 2025-04-02 17:29:52
小米SU7致三死事故疑点重重,此前已召回3万辆“缺陷车”

小米SU7致三死事故疑点重重,此前已召回3万辆“缺陷车”

小米SU7发生车祸,围绕着智能驾驶、电池起火、车门被锁等问题,成了外界探讨的焦点。

鳌头财经 2025-04-02 14:49:16
小米汽车致命事故:人类和智驾,最终谁驯服了谁?

小米汽车致命事故:人类和智驾,最终谁驯服了谁?

危险往往可能发生在你最信任对方的时候。

晚点LatePost 2025-04-02 13:45:18
中通、圆通、极兔发布公告,警惕快递类电信诈骗

中通、圆通、极兔发布公告,警惕快递类电信诈骗

近日,中通、圆通、极兔接连发布公告,警惕快递类电信诈骗。

物流指闻 2025-04-02 13:41:04
张兴海再施资本魔法,工农交三大行50亿“攒局”赛力斯

张兴海再施资本魔法,工农交三大行50亿“攒局”赛力斯

凭借着问界系列车的出色表现,赛力斯交出了一份颇为亮眼的“成绩单”。

环球老虎财经app 2025-04-02 10:55:40
小米SU7,给雷总闯了祸

小米SU7,给雷总闯了祸

小米SU7再一次站在风口浪尖。

光子星球 2025-04-02 09:50:06
雷军首度回应小米SU7高速爆燃事故:承诺不会回避、持续配合调查,遇难者家属留言“望兑现承诺”

雷军首度回应小米SU7高速爆燃事故:承诺不会回避、持续配合调查,遇难者家属留言“望兑现承诺”

2025年4月1日晚,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通过个人微博回应了近日备受关注的SU7高速碰撞爆燃事件。

中华网财经 2025-04-02 09:40:36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