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哺呷哺预亏近3亿 关店230家为何又要新开156家
《投资者网》丁琬璎
“连锁火锅第一股”一则年度报告首亏的业绩预警,引发市场对餐饮品牌关店的关注。
3月11日,呷哺呷哺餐饮管理(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呷哺呷哺”,0520.HK)发布盈利预警公告,预计2021年公司营收61.5亿元,同比增长13%,净亏损约2.75亿元至2.95亿元。
这一增收不增利的公告发布当日,呷哺呷哺跌幅7.84%。3月15日,该股创下3.01港元/股的近五年低点,收盘价为3.02港元/股,总市值为33亿港元。
这家曾经凭超高性价比(人均消费不过50元就能吃顿火锅)风靡全国,在饭点“一号难求”的小火锅,究竟怎么了?
因关店致预亏近3亿
1998年,台湾创业者贺光启将风靡东南亚地区的吧台式小火锅引进中国大陆,在北京创立了呷哺呷哺,后来呷哺呷哺迅速打开市场,并于2014年12月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港股第一家上市火锅企业,被称为“连锁火锅第一股”。
呷哺呷哺旗下拥有火锅品牌“呷哺呷哺”“凑凑”以及联盟品牌“茶米茶”等。截至2021年6月30日,该公司拥有“呷哺呷哺”餐厅数量1077家、“凑凑”餐厅数量149家。
呷哺呷哺主营构成
今年3月11日,呷哺呷哺预亏3亿的业绩预警引发市场对这家连锁小火锅的关注。
该业绩预告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61.5亿元,同比增长约13%;预期2021年净亏损约2.75亿元至2.95亿元。
呷哺呷哺盈利预警
通过梳理历年财报不难看出,无论从税后利润,还是归母净利润,这都是呷哺呷哺自2014年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报告亏损。
根据Wind数据,2020年呷哺呷哺营收54.55亿元、税后利润为1149万元。
呷哺呷哺税后利润
主打“一人一锅”的呷哺呷哺,精准定位于“快餐火锅”,因深受年轻人欢迎,自成立之后10余年呈现高速增长,然而从2015年净利润达到迄今最高增速86.52%之后,增速一路放缓:2016年至2018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9.92%、14.13%和10.07%。
2019年、2020年净利润增速开始由正转负,但仍然盈利,分别为2.88亿元、183.70万元。
呷哺呷哺归母净利润趋势
净利润增速连续6年下滑,净利润连续3年下滑,且转赢为亏,是否说明呷哺呷哺“寒冬”已至?
呷哺呷哺在业绩预警公告中称,净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全年关闭约230家餐厅导致的长期资产一次性亏损,以及部分餐厅经营业绩下滑而导致的计提减值亏损,合计约2.2亿元;此外,2021年部分地区餐厅仍然受到疫情的影响,而无法充分营业。
对此,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表示,关闭亏损门店可以提升单店的收益率,即便造成了一定的非经营性亏损,那这种亏损也是具有希望的,目的是为了甩掉历史包袱而轻装前进,获得更大的增长空间。
在呷哺呷哺公布了“盈利预警”之后,股价随即大跌。
3月11日,呷哺呷哺盘中一度下跌超过13%,当日收盘跌幅7.8%。3月15日,呷哺呷哺收盘价3.02港元/股,相对于2021年内最高价格27.08港元/股,跌幅超80%。
自去年3月起,股东高瓴资本和摩根士丹利相继对呷哺呷哺进行清仓式减持,又有瑞信、高盛等机构下调其盈利预期及目标价。
而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认为,“呷哺呷哺股价短期内回到高点较难,若继续保持较好增长态势,再回到去年的高点也是有可能的,周期可能会比较长一些。”
能否迎来戴维斯双击?
在盈利预警公告中,呷哺呷哺称:“在2022年度,新开门店选址将采取更审慎的态度,继续展店约156家。”刚刚关掉230家门店的呷哺呷哺,又在同一个报告里表示欲新增156家门店的逻辑何在?
“在扩张方面,公司将谨慎选取门店地址,今年新增156家餐厅。”“谨慎选取门店地址,新增156家餐厅”的背后,是呷哺呷哺对业务策略的调整。
业绩预警的公告中提到,2022年,公司将及时调整组织架构和业务策略,多举措增加餐厅收入,精细化管理控制经营成本;同时将整合呷哺呷哺、凑凑、联盟品牌“茶米茶”等会员系统,实现多品牌营销和引流,进一步提升门店经营利润。
2021年,呷哺呷哺曾表示,未来三年,呷哺呷哺预计新增至少500家门店,从现有的千家门店扩增至1500家左右,并差异化经营南北方市场。在国际市场扩张方面,呷哺集团已进军东南亚市。其中,新加坡首店在今年春节已开业,未来计划布局50家门店。
“凑凑”则计划以每年新增80-100家门店的速度扩张。两大品牌均重点布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中西部核心城市等国内市场。中高端品牌“呷哺X”首批门店计划年底前落户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
此外,呷哺集团设立北京、上海两大管理总部,上海管理总部已在今年3月初正式运转,为南下扩张战略布局。
东亚前海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受疫情困扰的火锅龙头(呷哺呷哺)疫情结束后或将迎来困境反转局面。”
根据2021年中报,呷哺呷哺于2021年上半年共新开设呷哺呷哺品牌餐厅40家,新开设9家凑凑品牌餐厅,此外由于经营原因,共关闭24家呷哺呷哺品牌餐厅,公司的开店速度略低于市场预期。尽管开店速度有所下降,但截至2021年中期,仍然拥有1077家呷哺呷哺品牌餐厅以及149家凑凑品牌餐厅。
东亚前海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受疫情困扰,呷哺呷哺相关指标均有所下降,但其估值也相应下降,总体来看当前估值水平较低。当前公司的营运效率已经出现了初步的回升,疫情结束后公司或将迎来业绩与估值双上升的戴维斯双击。”
国信证券研报提到,疫情重创餐饮行业,也令行业估值调整到较低位置,行业复苏前景仍较明确。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疫情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有望逐步减弱,餐饮服务行业经过疫情重创后,估值水平跌至低位,投资价值初显。
不过,在经历了组织架构和业务策略的调整之后,呷哺呷哺如何真正做到精细化管理,又如何确保新开的156家餐厅是“谨慎”选择的结果?呷哺呷哺能否走出低估值,迎来“戴维斯双击”?《投资者网》将持续关注。(思维财经出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股东纷争持续8年 中炬高新被拖累业绩
留给中炬高新的时间不多了,在这场股权争斗暴风雨停息后,如何在竞争日渐激烈的调味品行业中重振旗鼓,是公司和股东们迫切需要思考的。...
37年品牌蛇油膏 隆力奇的童年记忆正在逐渐褪去
曾经的国货之光如今也已经没落了,37年的老品牌蛇油、护手霜,仍然是37年前的样子,如今依然能够在超市卖场里见其身影。...
为何大量关店?股价缘何下跌?呷哺创始人释疑
8月19日,呷哺呷哺创始人贺光启重新出任CEO后首度对外发声,接受了包括新京报贝壳财经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不仅分享了自己最近两个多月做的事情...
北京昌平多家餐饮企业被罚,涉呷哺呷哺、必胜客等
10月11日,北京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显示,近期,在日常检查中发现,呷哺呷哺、必胜客等餐饮服务企业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呷哺呷哺要降价?创始人回应称将回归大众消费路线
11月30日,新京报记者获悉,针对消费者一直关注的呷哺呷哺价格问题,呷哺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贺光启回应称呷哺呷哺已确定回归大众消费路线,高性价...
关闭“229”、新增“95”,呷哺呷哺为何“边关边开”?
连锁火锅品牌呷哺呷哺发布了2021年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61.47亿元,同比上涨12.7%,超越疫情前2019年的营收水平。 ...
呷哺呷哺上半年净亏预计扩大6倍之多 铺店策略仍待考证
呷哺呷哺(00520.HK)在14日发布今年上半年业绩预测,其中净亏损多至2.9亿元人民币,相较于2021年上半年的净亏损仍同比扩大6倍之多...
被年轻人抛弃了?呷哺呷哺上半年关37家店、客单价上升也难“止血”
2022年8月29日晚间,呷哺呷哺(0520.HK)披露了半年报。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收入为21.5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0.47亿...
“火锅双雄”业绩下滑成难兄难弟,新锐品牌趁势崛起抢夺市场
近日,火锅双雄海底捞和呷哺呷哺先后祭出表现惨淡的半年报,为了走出业绩泥潭,两家也在积极出海谋增长、推动品牌品类多元化。内忧外患之下,火锅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