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近视可防、可控但不可治愈 勿轻信所谓治疗近视广告
人民网北京5月26日电(记者孙博洋)记者从中消协了解到,在儿童节到来之际,中消协发布了“视力保护产品”相关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勿轻信所谓的治疗近视广告。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为53.6%,到2019年,这一数据下降为50.2%,但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以来,学生居家上网课的时间和频次增多,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又上升为52.7%。青少年的近视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正是因为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近视群体,市场上不断涌现大量的“视力保护产品”,如护眼贴、明目膏、护眼仪、穴位按摩仪等,并使用“康复”“恢复”“缓解眼疲劳”“降低度数”“提升视力”“近视治愈”“近视克星”“度数修复”等表述,有的还列举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以博取消费者的信任。中消协提示,这些广告宣传,大都缺乏科学依据,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甚至会让部分消费者产生“治疗近视很容易”的误解,进而忽视孩子的近视防控工作。
此外,还有一些中药药敷、耳豆、足底刺激、训练仪器、按摩等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康复干预产品和服务以及苗医、针灸、特效眼镜等看似科学的治疗视力的方法,有些消费者在试用或者初次接受服务后,可能会有一些“效果”。对此,专家表示,它们都是通过放松神经肌肉来缓解因视疲劳而产生的一些症状,但近视依然存在。
面对上述市场乱象,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中消协提醒广大儿童青少年及家长们:勿轻信所谓的治疗近视广告,近视防控抓早抓小是关键,科学用眼加上适量的户外活动才是“良药”。
近视可防、可控,但不可治愈。据了解,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等6部门在2019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若是由用眼过度等原因导致的假性近视,及时去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并通过科学的方法是有可能恢复的;但如果真性近视已经发生,通过明目膏、护眼贴等产品来降低近视度数甚至恢复正常的说法就非常不靠谱了。当前,只能通过配戴眼镜(包括框架眼镜和隐形眼镜等)、近视眼手术等方式来进行矫正。中消协提示,消费者发现经营者存在误导性表述或者冒用中医药名义、假借中医药理论、技术进行虚假违法营销宣传行为的,可向经营者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或者消协组织进行投诉、举报。
培养良好用眼习惯要抓早、抓小。专家指出,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生率之所以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主要是因为婴幼儿时期过早接触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过长、睡眠与运动时间不足等。为了孩子的视力健康,早防早控是关键。首先,从孩子出生到3岁是孩子视力发育的“黄金时期”,要尽量避免3岁前的婴幼儿使用电子产品。其次,3-6岁是眼睛和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家长要随时关注他们的眼睛发育和视力健康状况,帮助孩子从小养成科学用眼、健康用眼、卫生用眼的良好习惯。发现孩子出现看电视需凑近屏幕、抱怨头痛或眼睛疲劳、经常揉眼睛等视力异常迹象时,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检查。
科学用眼加上适量的户外活动才是近视防控的“良药”。专家指出,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生率之所以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主要是因为婴幼儿时期过早接触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过长、睡眠与运动时间不足等。为了孩子的视力健康,早防早控是关键。首先,从孩子出生到3岁是孩子视力发育的“黄金时期”,要尽量避免3岁前的婴幼儿使用电子产品。其次,3-6岁是眼睛和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家长要随时关注他们的眼睛发育和视力健康状况,帮助孩子从小养成科学用眼、健康用眼、卫生用眼的良好习惯。发现孩子出现看电视需凑近屏幕、抱怨头痛或眼睛疲劳、经常揉眼睛等视力异常迹象时,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检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股东纷争持续8年 中炬高新被拖累业绩
留给中炬高新的时间不多了,在这场股权争斗暴风雨停息后,如何在竞争日渐激烈的调味品行业中重振旗鼓,是公司和股东们迫切需要思考的。...
37年品牌蛇油膏 隆力奇的童年记忆正在逐渐褪去
曾经的国货之光如今也已经没落了,37年的老品牌蛇油、护手霜,仍然是37年前的样子,如今依然能够在超市卖场里见其身影。...
中消协首次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年度报告:星巴克、大润发、奈雪的茶等被点名
4月22日,中消协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1)》。这是中消协首次以年度报告形式,全面梳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发展进程,...
中消协发布五一消费维权舆情报告:出行、网游等舆情集中
5月12日,中消息发布了《“五一”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消费“吐槽”信息主要集中在交通出行、产品质量、网络游...
中消协发布上半年投诉热点:医美安全、电信服务收费乱象等上榜
2022年上半年,消费者投诉总体呈上升态势,其中涉及消费安全问题,如食品安全、医美安全、预付安全等;买房置业消费问题,如商品房、物业服务等...
“保价”形同虚设?中消协点评四大快递霸王条款
根据《“不公平格式条款”消费者认知及线索征集调查报告》,中国消费者协会邀请中消协律师团律师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快递领域不公平格式条款进行点评...
中消协发布“双十一”消费提示:理性购买勿跟风 明晓规则好维权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节已拉开帷幕,不少消费者也已收到了第一波“战利品”。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让消费者放心消费,根据往年“双十一”期间...
中消协:“双11”快递服务、直播销售乱象等被吐槽
监测数据显示,以往电商大促“套路渐欲迷人眼”“规则难倒尾款人”的乱象有所改善,舆情对今年“双11”电商平台简化促销规则、提升消费体验的营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