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倒逼产业升级 中药发展还需具备哪些因素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行业发展。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对如何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建言献策。如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董事长卢庆国和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时代阳光药业执行董事唐纯玉均对中成药集采的推进提出有关建议。
卢庆国认为,湖北等19省区联盟中成药集采的成功,为更多的中成药实行集采打开了通道。随着中成药集采的推广普及,必将对中成药行业的转型升级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中成药企业想在集采中中标,必须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形成激烈的价格竞争,所以集采将倒逼中成药行业放弃原来重营销、轻科研、轻管理的模式,大幅削减营销费用。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依靠科技创新、依靠管理提升大幅度降低药品的加工成本,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胜出。
唐纯玉则建议,稳妥推进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鉴于目前中成药质量和疗效等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建议稳妥推进中成药集采。尤其是对日均费用较低的品种,一则该类品种价格低廉,难以承受降价压力;二则该类产品的使用,本身也是对医保基金的一种保护。”
根据年度需求量测算,湖北省牵头的19省区联盟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预计每年可节约药品费用超过26亿元。卢庆国认为,目前中成药集采刚刚在部分省、市启动,所覆盖的省份还不够多、药品品种还比较少。
“过去一段时间,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中成药企业花大力气在药品销售上,具有庞大的销售队伍,产生高昂的销售费用,同时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要素——科技创新和企业管理提升反而被忽视。这样下去,将对中成药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形成很大的威胁。”卢庆国建议,扩大中成药集采的品种范围,加快推进各地中成药集采进程,尽快实现中成药集采的最大化,助推中药产业高质量、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为中药产业中的创新产品,中药配方颗粒因服用方便逐步受到市场认可,并快速增长。数据显示,我国中药配方颗粒的规模近300亿元。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过去要求试点企业研制的中药配方颗粒品种必须超出400个,随后各省审批的几十家试点企业也沿用过去的每家均超出400个以上的品种。随着更多企业的加入,每家企业生产数百种配方颗粒,在形成竞争格局的同时,行业争抢原料、重复研发、重复生产的散乱局面正在形成。
卢庆国建议,推动中药配方颗粒实行集采,可以单品种进入集采,充分发挥专业化的竞争优势,助推中药配方颗粒的健康发展。同时,明确中药配方颗粒可单品种流通组方,审批资质不受品种数量限制,鼓励企业做一种或几种最擅长的中药配方颗粒产品。
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的研究很重要。唐纯玉在《关于充分发挥中成药临床优势作用,解决关键瓶颈的建议》中提及,中医药尤其是中药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压力与挑战,中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从2017年开始持续下降,中药工业在整个医药产业所占比重也从29%下降到22%。
唐纯玉表示,必须从国家层面集中解决影响中成药临床使用的两个关键性瓶颈,一是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的研究,真正确定中成药在临床使用中的优势;二是进行中医药的系统卫生经济学研究,建立符合我国两套医疗体系独特优势的医保支付相关政策及措施。
“如不能解决关键瓶颈,即使在集采中能够中标,中成药肯定会持续被从综合医院的临床使用中挤出,中成药临床治疗优势病种的作用将无从发挥,中药产业发展将会持续低迷,势必将影响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唐纯玉说道。
对此,唐纯玉建议,在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的同时,要加强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的研究。卫健委应会同中医局制定政策与措施,进行全面部署,对各企业和有关学会、协会已开展的研究,纳入统筹安排,给予肯定与支持。同时开展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研究,与目前所开展的药物经济学研究形成互补与借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种植牙价格有望下降,通策医疗山雨欲来
受种植牙价格调查影响,“口腔医疗第一股”通策医疗8月15日-16日连续两日股价收跌。国家医保局在8月上旬要求各省开展“口腔种植收费和医疗服务...
虚增原料药价格、套取资金,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等三家企业被通报
8月9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广州白云山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一疗程不到300元 首个国产新冠特效药定价向流感用药看齐
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新冠特效药阿兹夫定定价终于出炉。据阿兹夫定的拥有者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真实生物)7日公布: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阿...
定价8.5元/片国产新冠口服药商业化“上弦”
8月7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治疗新冠肺炎的阿兹夫定片价格初定,每瓶不到300元,每瓶35片,每片1mg。这也就是说,首个国产抗新冠口服药的售...
胶水有毒?40多人住院1人病亡!奥美医疗安全管控或有缺陷
针对昨日晚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荆门工厂员工中毒住院”事件,奥美医疗于今日早间发布情况通告承认确实有员工疑似中毒,并造成40多人住院1人心梗病亡...
神药又涨价!同仁堂西黄丸上调至千元,原料每公斤上百万
此次挂网价上调,有不愿具名的资深业内人士告诉时代财经,从挂网价到终端销售,不会涨价太多,“这种大流通品种利润微薄,毛利基本覆盖成本”。...
又一中药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为行业带来全新投资机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了2022年第2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中药材(植物药)新品种评价技术规范》标准(GB/T 4127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