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国盛金控业绩预告尴尬了 接管后的国盛证券是否并表

2020年10月15日 08:59 来源:财联社
分享: 微信

财联社(上海,记者刘超凤)讯,10月14日,国盛金控发布第三季度业绩预报,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不仅较上年同期下降,还出现亏损。根据公告,公司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512万元至7872万元;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5380万元至-10740万元,而去年同期盈利9258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该业绩预报将已被接管的子公司国盛证券纳入合并范围。

而这也是国盛金控董事会出现分歧之处:若从8月初不将国盛证券纳入合并范围,国盛金控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则扭亏为盈。

国盛金控董事赵岑则认为,根据有关规定,最晚自2020年8月1日起,公司不应将国盛证券纳入合并范围;公司对国盛证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由成本法改按权益法核算。

国盛金控业绩预告尴尬了 接管后的国盛证券是否并表

国盛证券是国盛金控的核心资产,会计处理的变化对公司影响重大。假定因接管事件导致国盛证券自2020年8月1日起不再纳入合并范围,国盛金控2020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盈利7600万元至114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

10月14日,国盛金控发布第三季度业绩预报。根据公告,公司预计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12万元至7872万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亏损18733.15万元。今年前三季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80万元至-10740万元,而去年同期盈利9258万元。

国盛金控业绩预告尴尬了 接管后的国盛证券是否并表

对于2020年前三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并亏损,国盛金控表示主要来自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受市场行情及研究所发挥明星效应影响大幅增长;二是证券自营业务整体收益同比有所下降;三是上年同期对QD股权投资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核算并确认市值变动,本期无此影响。

根据国盛金控8月28日发布的公告,2020年1-6月,国盛金控共计提减值准备(含转回)9652.58万元,占2020年6月末总资产、净资产的比例分别为0.26%、0.85%,对公司2020年1-6月净利润影响金额为-7284.06万元。

国盛证券不应纳入合并范围?

除了公布第三季度业绩预报外,国盛金控还讨论了子公司国盛证券是否继续纳入合并范围的问题。

自从国盛证券、国盛期货于2020年7月17日被证监会接管起,接管组行使被接管公司的经营管理权,接管组组长行使法定代表人职权,国盛证券、国盛期货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停止履行职责。相应地,国盛金控失去对被投资单位国盛证券的控制。

目前,国盛金控三季报业绩预告继续将子公司国盛证券纳入合并范围。目前,公司及除董事赵岑外的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国盛金控董事赵岑则持有不同意见,赵岑认为,根据《33号准则》第八条并考虑到数据的可取得性,最晚自2020年8月1日起,公司不应将国盛证券纳入合并范围;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九条,公司对国盛证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由成本法改按权益法核算。

董事会成员分歧的焦点在于,公司三季报预报是否要将国盛证券纳入合并范围?以及采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进行财报的核算?

国盛金控还表示,公司管理层对此正在进行充分的讨论和评估,同时将尽快与后续聘请的年度审计机构、第三方评估机构以及监管机构、接管组等相关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讨论及征求意见,并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定。如后续相关方就国盛证券是否纳入合并范围、对国盛证券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等与公司上述判断不同,将影响本报告期净利润数据。

鉴于国盛证券为公司核心资产,国盛金控认为此项会计处理对公司影响重大。假定接管事件导致国盛证券自2020年8月1日起不再纳入合并范围,并对国盛证券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经初步测算,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盈利7600万元至11400万元。

(责任编辑:CF00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宁德时代领衔 千亿解禁来袭

经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2023年开年首周(即1月2日-6日这一周),共有60只股票面临限售股解禁,按最新收盘价计算,合计解禁市值约...

来源:北京商报

蒙脱石散概念股飙升 爆炒风险已现

2023年伊始又迎来一波抢药潮,这次是止泻药蒙脱石散。...

来源:北京商报

全年428只新股上市!首发募资近5800亿

12月30日,A股将迎来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届时将有鸿铭股份(301105)、富乐德等6股上市。...

来源:北京商报

拟斥资5亿至10亿元 协鑫能科开启上市以来首度回购

12月28日晚间,协鑫能科公告称,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拟用于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或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

来源:新京报

峥嵘三年 科创板迈入500家时代

12月28日,随着萤石网络(688475)、清越科技鸣锣上市,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达到500家。...

来源:北京商报

持续缩量整理后,市场或将迎来修复,先行留意以下三大热点方向

跟踪主线板块的整段生命周期....

来源:财联社

2022收官在即 7家企业将闯上市关

2022年进入最后一周。...

来源:北京商报

年内10股折戟“A拆A”难在哪

2020年,在政策推动下,A股掀起分拆上市浪潮。...

来源:北京商报

证监会:切实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突出把选择权交给市场这个本质,放管结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紧紧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

来源:财联社

72岁神秘富婆的钞能力:定增“牛散”豪掷5000万投芯片,曾4个亿押注力量钻石

周雪钦是定增市场的神秘“牛散”,手握数十亿资金,在定增市场活跃超过十年。仅2022年,她就已经参与数十单定增项目,其中不乏赛力斯(60112...

来源:时代周报

四年关店两千多家!出海战略能让美邦服饰回血吗?

​出海成为越来越多快时尚企业发展的新方向,尤其在跨境电商独角兽SHEIN成功后,许多本土服饰品牌重新看到了出海的希望。...

来源:财联社

缺钱?三年亏掉50个小目标,华谊兄弟不放弃“搞钱”,前三季度只上映3部电影

因收入确认不规范等问题,华谊兄弟再收警示函。...

来源:时代周报

再度踩雷信托 恒银科技1.7亿打水漂?

12月20日晚间,恒银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1年7月13日购买国民信托有限公司的“国民信托·慧金87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已于12月20...

来源:北京商报

2022股民众生相:十年老股民浮亏近百万,“小白”直言回本了就跑

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数据,2019年3月,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数量突破1.5亿人,至2022年2月25日,数量已突破2亿人关口。不过...

来源:时代周报

年内超80家上市公司被立案!多家涉及董事长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初至2022年12月15日,A股市场共有82家上市公司相关方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其中11月份有23家,占比达28%。...

来源:时代财经

国盛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拼多多或火不过三年”

四岁的拼多多被国盛证券宣判或将“价值腰斩”…在这家券商的研报中,拼多多或面临市值缩水一半的理由非常简单,即电商用渠道连接消费者与商家,拼多多...

来源:金融界网站

国盛证券四大理由看空拼多多 国金证券:你不认真

11月26日,国金证券分析师裴培在微信公众号“互联网与娱乐怪盗团”上发文称,“我讨厌的不是某种观点,而是做事不认真的态度:偷懒、不学习、投机...

来源:财联社

证监会依法对新时代证券、国盛证券、国盛期货实行接管

7月17日,据证监会网站消息,证监会决定自2020年7月17日起至2021年7月16日,对新时代证券、国盛证券、国盛期货依法实行接管。...

来源:中华网财经

国盛证券:本轮调整已接近尾声 继续看好结构牛

国盛证券策略团队最新观点认为,近期市场连续调整,有美股暴跌、外资流出以及国内宏观流动性边际收紧等利空因素的影响,但根本上仍是对此前市场巨幅上...

来源:财联社

业绩预告遭公司高层质疑 国盛金控麻烦缠身余波未了

曾经风光无限的国盛证券,如今却被监管接管,或将成为国盛金控的“意难平”。对于国盛金控而言,“明天系”早已落下帷幕,余波却远未结束。...

来源:投资者网

国盛证券被接管后 国盛金控三季报惊现"模拟数据"

距离前董秘兼财务总监提起诉讼至今已经过去1个月,结果还待公布。对国盛金控来说,近期的"麻烦"还不止如此:三季报现"模拟数据",核心子公司国盛...

来源:投资者网

国盛策略:PPI超预期压制反弹空间 继续精选结构

国盛证券策略团队最新发布的研报指出,3月PPI环比历史最大涨幅,通胀风险或制约货币预期,反弹空间受到压制,弱化指数预期。但整体上,并不认为市...

来源:财联社

证监会:延长新时代证券、国盛证券和国盛期货接管期限

证监会16日宣布,证监会依法决定延长新时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和国盛期货有限责任公司接管期限。...

来源:新华社

国盛证券前员工借用配偶名义炒股,亏损仍被罚款3万元

6月29日,厦门监管局对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披露对国盛证券柳仲信违法行为及处罚结果。根据该决定书,不惜触碰监管红线的柳仲信,代客炒股获益仅2...

来源:财联社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