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麻辣王子家过年被小朋友挤爆”话题登上微博热搜,除夕当天,麻辣王子老板家为当地每一个上门辞年的小朋友发辣条。而在年前,麻辣王子还曾因年会奖励员工300斤活猪而受到网友关注。
过去一年,麻辣王子忙于花式营销,瞄准的目标群体主要是年轻消费者。例如官宣年轻演员王星越为代言人;赞助音乐节、电竞比赛等活动,甚至赞助结婚典礼,渗透年轻人婚庆场景;同时还跨品类合作,与洽洽食品联名合作推出了“麻辣辣条味”瓜子新品。据了解,新的麻辣王子正宗麻辣辣条产业园目前正在建设中,总投资23.5亿元。
种种营销推广和扩产能举动的背后,是麻辣王子向“辣条一哥”宝座发起的争夺战。在辣条市场,麻辣王子与卫龙的“南北辣条之争”一直十分激烈,素有“北卫龙、南玉峰”的说法,“玉峰”指的就是麻辣王子的前身玉峰食品。虽然卫龙已经先一步上市成为辣条第一股,但两大品牌的竞争尚未画上句号,麻辣王子仍在紧追不舍。
从产品策略来看,麻辣王子与卫龙的策略各不相同,分别坚持“大单品”和“多元化”战略。麻辣王子表示坚守辣条这一大单品,并专注麻辣口味,打出“只做正宗麻辣,不做甜条”的口号;卫龙则是坚持“多品类大单品”的产品策略,涵盖了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及其他产品品类。
成绩方面,麻辣王子公开表示,2023年实现了10亿元的销售额,2024年达成了全年销售额15亿元的目标。卫龙发布的2024年半年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收入约29.39亿元,增长26.3%,净利润增长38.9%至6.2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上半年,卫龙的蔬菜制品收入首超辣条品类,辣条所属的调味面制品上半年收入13.54亿元,占比为46.1%,同比减少9.3个百分点;蔬菜制品收入达14.61亿元,占比达49.7%,同比增加9.6个百分点。
在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看来,卫龙与麻辣王子分别实行的多元化与大单品战略有不同的特点。卫龙采取的多元化策略有助于降低对单一产品的依赖风险,能够抓住更多细分市场的消费需求,增加品牌的市场覆盖范围,通过开发不同类型的产品,如魔芋爽和辣味蔬菜制品,卫龙不仅扩大了消费者基础,还能提高单个消费者的购买频率和客单价。而麻辣王子的大单品策略则更加聚焦,通过集中资源提升其核心产品的品质和市场占有率,能在特定领域内建立起品牌认知度。当然过度依赖单一产品也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如果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或者出现强有力的竞争者,可能会对企业造成较大冲击。
“麻辣王子的营销活动非常具有针对性,特别是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对社交媒体上的热点反应迅速,这为品牌提供了很好的传播机会。例如,过年送小朋友辣条、与洽洽合作推出麻辣瓜子,都是利用节日氛围和社会热点来增加品牌曝光度的有效手段。”杨怀玉表示,关于麻辣王子未来的营销方向,可以继续探索与其他知名品牌的合作机会,比如与时尚品牌、游戏IP等进行跨界联名,可以吸引原有粉丝,还能触及新的消费人群。同时深入挖掘辣条背后的文化故事,比如传统工艺、地方特色等,通过文化营销赋予产品更多的价值感,提升品牌形象。
关于上述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麻辣王子邮箱发送了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2023年7月,一则中国辣条在海外走红的新闻突然引爆全网,甚至一度成为微博热搜榜第一名,在国内外引发巨大反响和热议。
从6月来看,其每天的带货销售额有一定起伏,有几十万,也有几千万,诗理研洗发水的销售量几乎垫底。
截至1月27日收盘,据不完全统计,已有35家食品饮料(含部分粮油调味)企业披露2024年业绩快报或业绩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