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在“广州国际生物岛”上的一家明星IVD企业,因欠下900万房租被园区诉至公堂,银行账户和股票遭到冻结。
1月9日,广东盛泽康华相关人员告诉健识局:欠下900万元租金的正是自家公司,目前公司正在跟园区协调,政府的态度还是支持企业发展的。
据天眼查数据,2024年有四家企业因为房租问题,被广州国际生物岛告上法庭。
广州国际生物岛原来只是珠江上名不见经传的官洲岛。1999年,广州就曾提出把官洲岛建成国际生物技术研究和生产基地,此后这个岛级别越来越高,直到被确立为国家战略,并在2011年正式开岛,计划建成与上海张江、苏州BioBAY同样的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但这两年,广州生物岛却不断传出有医药企业因为交不起房租而摊上官司的消息。这一现象也是当前不少中国医药企业在“寒冬”状态下艰难发展的缩影。在行业整体下行的情况下,医药企业面临严峻挑战,沦落到交不起房租的医药企业不在少数。
明星企业交租困难
盛泽康华是国内明星企业,专注于眼科诊断产品和治疗药物的研发。这家企业算是在生物岛上成长起来的,2015年公司就在生物岛上成立。2019年,这家公司已经在生物岛上建立起了1500平方米的办公、研发、质检生产车间。
2020年,该公司首创用于干眼症辅助诊断的检测产品α淋巴毒素(LTA)检测试剂获批上市。2024年12月,这款产品成功进入《广州市创新药械产品目录》,为首批入选产品之一。2022年,国内首个泪液总免疫球蛋白E体外诊断试剂获批上市,也是来自于盛泽康华。目前,公司正在商业化的关键阶段。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盛泽康华总算要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了,却因为欠租被告上了法庭。目前公司主要银行账户和全部股权被冻结,这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盛泽康华方面人员告诉健识局,公司人员工资、社保、公积金的扣款都受到了影响。
盛泽康华公司欠生物岛房租和物业管理费近900万元。相关报道中提到,这笔欠款很大程度是为了支持广州“重点建设项目”呼研所P3实验室,将成本更低的场地退掉,租下了租金和物业费都更贵的生物岛四期整栋楼。这个独栋3年前签约价格为每月120元/平方米,按每年5%递增,今年达到132元/平方米,物业管理费高达每月25元/平方米。
事实上,最近两年生物岛上不少企业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天眼查数据显示,在广州蓝日生物、广州鸿溪见杉科技、广州金塞迩生物,都因为房租纠纷问题被广州生物岛告上了法庭。
交不起房租,这一方面和公司自身的经营情况有关,也跟生物岛内部一些政策转变有关。知情人士告诉健识局,“目前国资考核转变了一种方式,他们(生物岛)那边压力也很大。”
生物岛已下调租金
广州国际生物岛位于黄埔西南部,与番禺大学城、海珠海珠湿地公园隔江相望,占地面积约1.83平方公里,位置不算核心但环境好。
2000年,正式获国家批准立项并命名为广州国际生物岛。2006年,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授予“广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称号。2011年7月8日正式“开岛”,由国资运营,主打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
目前生物岛内已汇聚5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其中不乏百济神州、金域医学、一品红药业、百奥泰生物、燃石医学这样的上市公司,更有阿斯利康、默克、赛默等世界级大药企在此落子。
一般来说,专业的生物医药园区会比周边园区租金高30%以上,生物岛的租金更是不低。《中国生命科学政策导向及产业园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生物岛的租金为112.5—150元/平方米/月。
作为横向对比,国内第一梯队的苏州BioBAY,同样由国资运营,价格却要便宜得多。据报道BioBAY产业园一期,每月租金仅40元/平,不到广州生物岛的一半,物业管理费也仅收7元/平。
广州国际生物岛可能也意识到了租金太高的问题。2024年8月生物岛发通知表示秉承“一切为了企业,一切为了投资者”的宗旨,“共克时艰,共谋发展”实施了降租政策。
据了解,目前生物岛租金降了一半多。一二三期租金为60元/平/月,四期为65元/平/月,物业管理费更是降到了8元/平/月。据悉,该项政策从2024年11月1日起生效。不过,降价后生物岛仍然比国内不少医药产业园租金贵。
盛泽康华方面告诉健识局,公司目前尚未享受到这一优惠价格。
不仅在广州生物岛,放眼全国,在大环境的严峻挑战下,不少医药企业都陷入到了交不起房租的窘境。作为与之配套的医药产业园,出租率也在持续走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生物岛动辄起诉欠房租企业的举措也引来了争议。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产业园来说,除了承担“收租”的角色,可能也需要承担起更多的孵化的作用。如果不能真正做到和企业“共克时艰”,生物岛未来焦虑的可能就不仅仅是收不到租,而是招不到商了。
在业绩下滑的背景下,海利生物(603718)抛出了重组计划,拟进行重大资产购买及重大资产出售,一方面进军口腔修复业务,一方面剥离难以控制经营决策的相关资产。
伴随着全球新药研发壁垒越来越高,通过模式动物验证临床前候选药药效和安全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模式动物市场成为新药研发领域的下一片蓝海。
8月22日晚,万泰生物发布2024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66亿元,同比下降67.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亿元,同比下降84.7%。
又一家CRO企业IPO撤单。深交所官网显示,排队一年有余、由“80后”查长春“掌舵”的CRO企业上海百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英生物”)创业板IPO最终宣告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