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 > 正文

医疗行业承受关税冲击: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4月1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告,将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提高到125%。

健识局了解到,已经有医院作出反应:要求统计涉及美国的产品情况,“实际生产不在美国的也须填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大型医疗设备和相关耗材。

近年来中国医疗设备产业突飞猛进,但在大三甲医院,外资品牌的设备依然占据主导。一方面大型设备本身价格高昂,而且使用期间的维护费用、耗材成本也不低。关税风波下,医院对外资设备的采购开始谨慎起来。毕竟,可能会影响到中国一批最顶尖医院的日常诊疗工作。

然而,承受关税冲击的,就只有外资品牌吗?

冲击不限于“美资企业”

在刚刚闭幕的CMEF上,GE医疗被问到最多的是:“还能不能供货?”“会不会涨价?”

“GPS”三巨头在医疗设备行业全球闻名,其中GE医疗是纯“美资企业”。当下的风波中,GE医疗成了医疗设备企业最集中的标靶。

但是业内人士介绍:尽管包括GE医疗在内的跨国企业多年来积极带动国内供应链发展,取得了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瞩目成绩,但一些高端零部件仍要依赖于全球供应链,难以100%完全实现所有零部件的国内自产自供,无论内外资企业的大型医疗设备皆如此。由此可见,受到关税打击的实际上远不止GE医疗,甚至不局限于“美资企业”,内外资品牌无一幸免。

以CT机为例,近年来,联影医疗、东软医疗等本土设备厂商在高端CT设备领域频频取得突破,“国产崛起”和“进口替代”的声音成为响亮的行业口号。但实际上,CT产业链的上游离不开欧美发达国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院长、北京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中心主任樊瑜波曾表示:一些医疗器械看似实现了国产化,但主要是“组装/装配”,核心技术、材料或核心部件还是被国外公司垄断。

最近受到反倾销调查的CT球管就是很好的例子。球管是影像设备最核心的组件,被称为CT整机的“心脏”,其好坏直接影响到CT的运行速度、成像效果、使用寿命。

CT球管的生产工艺要求很高,尤其是高端CT,鲜少有国产企业能突破技术壁垒。目前,球管的国产化率不足10%,其中自美国进口量占到了进口总量的42%。不少中国品牌的高端CT机,用的其实是进口球管。

医疗器械蓝皮书《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国内装机量较大的外国品牌CT整机以及使用外国球管的国产CT整机中的部分经济型型号,可找到适配的国产替代球管。对64排以上CT,均没有国产产品能适配。”这也正是商务部发起反垄断调查的依据。

即便是宣称已经具备球管自产能力的联影医疗,也在大量采购进口球管。

联影医疗2022年时的招股说明书中写道:CT产品用的球管和高压发生器等核心部件以外购为主,主要来自飞利浦、万睿视、佳能等境外供应商。

这还仅仅是CT的部件。整个医用设备行业与CT球管类似的上游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的还有很多。

这次关税风波,无论本土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会受到严重的冲击。

韧性十足的供应链体系

2019年,时任中国医师协会放射科分会主委王振常披露过一个数据:中国一年医学影像总就诊人次达75.4亿,如今这个数字可能已经逼近百亿。在关税冲击影响全行业各厂商的背景下,进口零部件造成的关税影响谁来承担?这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多年来,大型跨国公司早已在全球配置资源,降低对单一地区供应的依赖,保障供应链安全,这是行业通用的做法。比如前些年,GE医疗加大对印度等国家的投资,已经将部分球管产能转移至印度等其他地区。

如此看来,依托全球供应链的强大网络与资源优势,跨国企业或许比本土企业更具优势。

健识局从相关渠道获悉,GE医疗中国目前已经启用全球供应链响应机制,将依托全球网络和强大的本土生产和创新能力,以全球统一的质控标准,把关税等问题可能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保证产品和服务最佳的质量和性价比。

不过,GE医疗最大的底气还是来自过去30多年来国产供应链的布局。

GE医疗是业内公认的国产布局开启最早、程度最深的跨国企业之一。目前,GE医疗在北京、上海、无锡、天津、成都、深圳设有六大生产基地,构建了从普惠到高端全覆盖的“全面国产”能力,其在中国销售的95%以上的产品已经实现国产,主流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已超过85%,轴承、探测器、球管、超导磁体、线圈、超声探头、麻醉机、心电、监护等核心零部件均已实现国产。

医疗行业承受关税冲击: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以北京基地为例。这是GE医疗在中国的第一个国产制造基地,现在已经成为GE医疗全球最大的影像设备制造基地,能实现CT、手术机、血管机、乳腺机、骨密度仪、PET CT等产品的全面国产。2021年,北京基地就已经实现了CT球管的国产,且正在加速全系列球管以及更多关键零部件的国产。不仅如此,北京基地每年还向全球100多个国家供货。GE医疗在全球销售的每三台CT中,就有两台产自北京。

GE医疗的本土化生产还带动了一大批中国的上下游企业发展壮大。以超高端CT产品的核心零部件——铝合金铸件为例,之前国内CT企业依赖进口。GE医疗找到了辽宁卡斯特金属材料公司,双方合作生产出了合格的铝合金铸件,填补了国内空白。

去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链博会上,GE医疗中国副总裁、GE医疗中国供应链总经理陈和强曾介绍:“GE医疗已培育超过1000家国产供应商,其中有超16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GE医疗年均国内采购额近100亿元人民币。”

GE医疗不惧关税挑战,也相信中国医疗市场如同大洋大海,既有韧性也有广度,容纳得下更多具备全球眼光的优秀企业,共同为提升人民健康福祉而努力。(责任编辑:zx0600)

推荐阅读

下修业绩预告,创新医疗盘中跌逾7%

下修业绩预告,创新医疗盘中跌逾7%

2月26日,创新医疗(002173)盘中震荡走低,一度跌逾7%。

北京商报 2025-02-26 14:11:59
三部委指明卫生健康领域AI应用场景 美年健康加速领跑AI医疗

三部委指明卫生健康领域AI应用场景 美年健康加速领跑AI医疗

未来三年,美年将全面实施“ALL IN AI”战略,目标是成为数智化健康管理领域的领军企业,成为医疗+AI产业的领跑者。

中国网财经 2024-11-18 10:57:37
美年健康响应上海发展医学人工智能方案,打造AI+医疗创新示范高地

美年健康响应上海发展医学人工智能方案,打造AI+医疗创新示范高地

数智赋能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在重塑传统的医药卫生模式,AI赋能健康医疗有望成为我国健康科技跃升潜在突破点和增长点,医学科学数据成为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

中华网财经 2025-01-03 13:51:01
华网·两会世界窗|波士顿科学:政策创新与本土化共振,看中国医疗产业升级新机遇

华网·两会世界窗|波士顿科学:政策创新与本土化共振,看中国医疗产业升级新机遇

2025年3月4日,随着全国两会进程推进,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吸引全球资源、激发本土创新活力,成为中国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注方向之一。而外企与中国市场的“双向赋能”,或为这一进程注入更多动能。

中华网财经 2025-03-05 15:01:25
华为军团“杀入”AI医疗,“盟友”润达医疗成关键棋子?

华为军团“杀入”AI医疗,“盟友”润达医疗成关键棋子?

华为正式组建医疗卫生军团,聚焦AI辅助诊断解决方案。

环球老虎财经app 2025-03-11 10:47:07
抖音豪掷7亿成立新医疗公司!隐匿的医疗巨头浮出水面?

抖音豪掷7亿成立新医疗公司!隐匿的医疗巨头浮出水面?

作为互联网大厂,抖音近年来在医疗领域的布局日益引人注目。

医药经济报 2025-01-07 09:46:52
当字节跳动失去创新

当字节跳动失去创新

当核心产品被判定抄袭,是否意味着字节在技术团队建设、技术系统乃至产品竞争力上都出现了问题?

鳌头财经 2025-02-18 15:41:24
利率调整:金融市场变革与创新

利率调整:金融市场变革与创新

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胜马财经 2024-10-29 14:08:44
联影医疗进入阵痛期

联影医疗进入阵痛期

国内医学影像设备龙头企业联影医疗(688271)迎来上市后业绩首降。

北京商报 2025-03-03 14:40:46
政策赋能AI医疗,美年健康强势布局消费医疗,引领数智化浪潮

政策赋能AI医疗,美年健康强势布局消费医疗,引领数智化浪潮

作为医疗人工智能应用的领军企业,美年健康率先在医疗领域的数字化技术及AI技术方面深度开发,在智能筛查、智能诊断、健康管理等多方面推出一系列AI专精特新产品。

中华网财经 2024-11-25 11:41:57
中华网·回顾|2024年度茶领域十大新闻

中华网·回顾|2024年度茶领域十大新闻

2024年,现制茶饮企业围绕着食安和市场展开,原叶茶企业略显低调。

中华网财经 2025-01-16 10:05:25
DeepSeek,为互联网医疗指了条新出路

DeepSeek,为互联网医疗指了条新出路

DeepSeek的热度仍在延续,深度推理模型、深度思考模式充分展现出较长思维链的优势。

动脉网 2025-02-25 10:16:48
烧钱时代终结,互联网医疗告别寒冬

烧钱时代终结,互联网医疗告别寒冬

近期,IPO、大额融资接连不断,互联网医疗的春天回来了。

动脉网 2025-01-23 11:02:47
医疗大模型离商业化落地的拐点还有多远?

医疗大模型离商业化落地的拐点还有多远?

对于专业性极强、容错率极低的医疗领域,大模型距离真正打开局面还早。

钛媒体 2024-10-31 13:53:06
雍禾医疗,种得青丝难解愁

雍禾医疗,种得青丝难解愁

脱发人群抱怨植发贵,不敢轻易尝试;植发机构背负恶名,还赚不到钱。

斑马消费 2025-03-05 09:10:00
医疗企业,疯狂涌向港交所IPO

医疗企业,疯狂涌向港交所IPO

近期,港交所医疗健康企业IPO申请迎来新一轮爆发期。

动脉网 2024-12-18 09:01:10
聚焦这三类创新,将稳坐牌桌?

聚焦这三类创新,将稳坐牌桌?

或许在2025年,酒企“生死线”不在库存高低,而在能否将“创新焦虑”转化为“进化基因”。

云酒头条 2025-02-05 10:25:05
贵州珍酒等4家企业入选“回味&品味”酒业传承与创新榜创新名酒榜单

贵州珍酒等4家企业入选“回味&品味”酒业传承与创新榜创新名酒榜单

珍酒·2013真实年份酒获“回味&品味”酒业传承与创新榜专家鉴评认证。

中华网财经 2024-11-23 17:09:45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