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当前位置:首页 > TMT > 正文

中国汽车出海再遭阻力,新机遇从何而来?

中国汽车出海再遭阻力,新机遇从何而来?

中国汽车出口高歌猛进的势头,近期再遭海外的阻力。

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拟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被抽样的比亚迪、吉利、上汽集团将分别征收17.4%、20%、38.1%的反补贴税,对参与调查但未被抽样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平均加征21%的反补贴税,包括爱驰、江淮、华晨宝马、奇瑞、一汽、长安、东风、长城、零跑、蔚来,未配合调查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将被加征38.1%的反补贴税。

多份券商研报显示,政策的落地仍具有不确定性,本轮提议的落地还需欧盟委员会通过方可生效,已有德国、匈牙利和挪威等国家明确表示不支持欧盟做法,从提议到具体落地还需要较长时间和过程来推进。

海外淘金风险加剧

2023年中国成为第一大汽车出口国的成绩,只是中国汽车行业昂扬向上的开始,后面才是“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

公开数据显示,汽车出口数量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从2021年的54万辆左右增加到到2023年的160万辆左右,复合增长幅度达到72%。出口均价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由2021年的1.95万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2.38万美元,复合增长幅度达到11%。

在行业专家看来,生产成本低,是中国电动车出海最大的优势之一。同样的车型,在中国生产,即便再加上关税和运输成本,出口之后的价格依然不贵。欧盟议会在一份情况简报中称,中国电动汽车价格比欧盟类似产品低20%。

但汽车行业从来不是自由竞争市场,在任何国家都可以算得上支柱产业,自然也就跟GDP、就业、税收等强相关。

5月14日,美国宣布对中国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计算机芯片和医疗产品等一系列商品加征关税。其中,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从25%提升至100%,动力电池关税从7.5%提升至25%,电池零部件关税从7.5%提升至25%。

非欧盟成员国的土耳其也在6月8日宣布,自7月7日开始对进口自中国的汽车征收40%的额外关税,且每辆车额外关税最低为7000美元。

有券商研报显示,目前考虑到运费、关税、当地需求和品牌定位,中国汽车进入欧洲后已经大幅上调了产品售价,涨幅普遍超过50%。但本次增加的20%-30%的关税,并不影响中国电动在欧洲的价格优势。欧盟销售的中国汽车在加税20%后仍然比当地的同级竞品便宜。

综合来看,欧盟加征关税的举措暂未对我国自主品牌出海的良好前景构成根本性影响,自主品牌新能源出海有望维持高景气度。

供应链出海正当时

无论结果如何,中国车企已经走到了不得不寻找出海新方向和新方式的关口。

从我国汽车出海的方式来看,一类是产品出海,即对接销售渠道,把车卖出去;另一类是产业链出海,即投资建厂。

随着海外汽车市场“中国造”比例越来越高,本地化建厂已成为主机厂出海的确定性趋势,不仅能够有效规避加征关税带来的影响,还能够更好辐射周边市场,为本地化提供有利条件。

目前,上汽、长城、比亚迪、哪吒等在内的多家车企宣布在东南亚建厂。比亚迪在泰国新建的工厂,计划今年开始投产。今年1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落户匈牙利。4月初,比亚迪宣布将在印尼建厂。

公开数据显示,浙江省现有11家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2200余家,18家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29家上市企业,产品基本覆盖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其中,旭升集团主要从事精密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和工业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变速系统、传动系统、电池系统、悬挂系统等核心系统的精密机械加工零部件。

作为我国较早聚焦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轻量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在客户体系覆盖维度,已具备“北美、亚太、欧洲”三大主流消费市场的客户布局;在供应链灵活性维度,则已推进全球化、多地供应链布局的计划。

6月17日,旭升集团发布了升24转债网上中签率及优先配售结果的公告。这只时隔两个月重启发行的可转债新券,中签率意外跳升至“3中1”的水平,刷新了2023年以来可转债市场的最高中签率。市场普遍对升24转债上市获利期待很高。

开源证券认为,旭升集团有望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和汽车轻量化的趋势。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汽车轻量化趋势延续,未来铝合金零部件市场需求有支撑。公司作为车用铝合金零部件的重要供应商,未来有望受益。

五洲新春主营业务为轴承、精密机械零部件和汽车安全系统、热管理系统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精密零配件和轴承产品。公司商标“XCC”、“HF”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公司在2021年并购的欧洲FLT,专注于工业轴承的应用研究和销售服务,是欧洲著名变速箱、工业电机重要轴承供应商之一。通过并购及整合,公司扩大了工业轴承的供货范围和能力,高质量的工业轴承服务于欧洲、北美和亚洲的主机客户。

宁波精达主营业务为换热器装备和精密压力机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经过多年的经营与发展,积累了长期稳定的家用、商用、汽车空调的客户资源。公司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到70余个国家和地区。随着海外战略的不断推进,公司海外业务销售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为公司盈利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zx0600)

推荐阅读

理想汽车的多事之秋

理想汽车的多事之秋

一部MEGA,似乎已消耗了李想和理想汽车所有的好运。

斑马消费 2024-05-20 09:14:17
极星汽车“四面楚歌”

极星汽车“四面楚歌”

销量不佳、裁员降薪、持续亏损、汽车召回……极星几乎集齐了企业陷入困境的特征,可谓“四面楚歌”。

鳌头财经 2024-05-07 11:07:18
理想汽车,现在高兴还太早?

理想汽车,现在高兴还太早?

理想汽车风光无限的背后是各种挑战。

鳌头财经 2024-03-04 15:16:22
恒大汽车:虚晃一枪还是“死而复生”?

恒大汽车:虚晃一枪还是“死而复生”?

恒大汽车谜底待解。

胜马财经 2024-06-03 09:05:29
汽车、家电迎换代周期,加速以旧换新

汽车、家电迎换代周期,加速以旧换新

3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积极开展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形成更新换代规模效应。

中华网财经 2024-03-02 13:19:04
小米汽车呼之欲出,相关概念股闻声而动

小米汽车呼之欲出,相关概念股闻声而动

通过近10年布局,小米汽车在人才储备、销售渠道、技术研发进行了充分准备,并有望通过在互联网和消费电子领域的优势,对汽车商业模式进行一定创新。

览富财经 2024-03-26 09:03:16
民狂欢之后,小米汽车如何定风波?

民狂欢之后,小米汽车如何定风波?

小米汽车从宣誓入局造车,历经三年首款车型正式上市。从发布的大定成绩来看,小米汽车的第一波稳了,但雷军和小米汽车未来仍会面临不少的考验。

览富财经 2024-04-02 17:19:05
千亿营收、百亿盈利,理想汽车成功上岸?

千亿营收、百亿盈利,理想汽车成功上岸?

理想汽车杀出重围,新能源黑马降临。

中华网财经 2024-02-29 10:53:53
小米3次发文,智己汽车3次道歉!

小米3次发文,智己汽车3次道歉!

这些年,友商撕破脸,自媒体疯狂带节奏,汽车圈的营销“失格”事件经常引发舆论围观。

北京商报 2024-04-10 10:50:30
复牌股价飞升 恒大汽车“神秘买家”是谁

复牌股价飞升 恒大汽车“神秘买家”是谁

身处“ICU”的恒大汽车,苦等“白衣骑士”现身。

北京商报 2024-05-28 16:47:40
重要里程碑: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签订联合开发协议

重要里程碑: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签订联合开发协议

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签署平台与软件联合开发技术合作协议。

中华网财经 2024-02-29 10:56:00
壁虎汽车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

壁虎汽车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投控东海管理的深汕领创东海基金领投。

投中网 2024-01-24 09:26:43
恒大汽车刘永灼被刑拘,股价大幅下跌超6%

恒大汽车刘永灼被刑拘,股价大幅下跌超6%

1月8日,恒大汽车在发布公告称,公司执行董事刘永灼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恒大汽车股价中午大幅下跌,截至收盘,恒大汽车股价为0.39港元,跌幅超6%。

中华网财经 2024-01-08 17:29:58
合兴股份“抢跑”新能源汽车连接器会否受阻?

合兴股份“抢跑”新能源汽车连接器会否受阻?

合兴股份的发展史是温州民营经济从萌芽到突围再到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览富财经网 2024-04-07 17:15:44
车内摄像头拍色情图片?理想汽车一周三次回应…

车内摄像头拍色情图片?理想汽车一周三次回应…

传闻一个接一个,理想汽车法务部:已报案。李想:“反击”。

北京商报 2024-04-16 09:42:41
新能源汽车卷进直播间:成交率不足5%

新能源汽车卷进直播间:成交率不足5%

从疯狂小杨哥、广东夫妇、罗永浩这样的头部主播直播间到4S店的直播间,新能源车一拥而上,但似乎成效有限……

蓝鲸新闻 2024-04-07 10:38:40
新能源汽车之后,中国又一产业王炸横空出世

新能源汽车之后,中国又一产业王炸横空出世

天空更加繁忙的一天,不可避免地将要到来。

华商韬略 2024-05-06 10:42:31
众泰汽车,还能成为国民的“梦中情车”吗?

众泰汽车,还能成为国民的“梦中情车”吗?

520,一个中国人民表达对爱情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日子,成了对众泰汽车诚信的又一次考验。

览富财经网 2024-05-20 17:56:03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