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主播讲解自家带货的产品,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何况内衣内裤也不是不可言说的低俗产品。
究其根本,是带货主播和学者老师身份上的分裂,让董宇辉接受不了。
虽然当初来新东方交钱上课的学生,一定程度上来说也算是董宇辉们的“衣食父母”,但老师总归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上位者,学生是“悉心聆听请教”的下位者,老师的身份是受到更多人认可和尊敬的。
带货主播不一样,在强商业属性的直播间里,GMV代表了一切,因此他们必须要迎合消费者,以更低的姿态向他们讲解产品,甚至成为被取笑调侃的对象。
董宇辉可以在卖牛排的时候说“12 pieces of steak”,可以念出“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的著名语录,因为这些都是和之前老师身份相符的行为。
但“为了卖内衣内裤,去讲解内衣内裤”,彻底沦为salesman,董宇辉就做不到了。
“乱七八糟”的东方甄选直播间
董宇辉身上的这种分裂感,同样也体现在塑造了“董宇辉”的东方甄选上。
东方甄选最开始就是靠着“文化直播”的形式迅速出圈的,当时不止董宇辉,像顿顿、YOYO、明明、七七等人,全都是教培老师转型而来,靠着文化内敛的直播风格自成一派,让看直播人不买东西也能学到知识。
他们把新东方积累多年的品牌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
但商业和文化存在天然的矛盾性。罗永浩当初把东方甄选形容为“直播界刮起了一股歪风”。在他看来,做直播还是要讲产品,内容会把场观拉上去,但是对直接销售的帮助还是有限的。
结果一语成谶。
整个东方甄选,除了董宇辉靠着谈阳春白雪,赚到了“丈母娘”们口袋里的钱,其他主播再怎么引经据典,吹拉弹唱,传播文化知识,也没法转换成实实在在的销量。
无论是自营产品,还是带货产品,东方甄选频频翻车,市场不禁质疑,东方甄选的品控究竟怎么回事,为何不能好好“甄选”?
东方甄选快马加鞭地上线了小时达业务,不过,切入即时零售赛道并没能挽救公司“跌跌不休”的股价。同时,作为以自营产品和大主播出圈的直播电商,其能在即时零售市场挤占多少份额还未可知。
今日凌晨,新东方创始人、东方甄选CEO俞敏洪发布公开信,向东方甄选的客户、股东和投资者道歉。
6月15日消息,东方财富(300059.SZ)新注册了“东方掼蛋”的软件著作权,登记日期为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