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曾
2月18日,百度交出了一份喜忧参半的财报答卷。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百度总营收达到1331亿元,同比微降1%。第四季度表现类似,营收为341亿元,同比减少2%。不过,与营收下滑相反的是,百度全年归属核心业务的净利润达234亿元,同比增长21%。
这份“营收跌、利润涨”的成绩单,折射出百度新旧业务交替的深层矛盾:传统广告与长视频持续失血,AI业务却逆势撑起增长天花板。
从核心业务板块来看,智能云成为全年唯一的亮眼增长极。2024年第四季度,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达26%,主要受益于大模型驱动的行业解决方案(如电力调度、智能招聘)和AI云服务渗透率提升。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百度在线营销收入(广告业务)和爱奇艺的表现。
广告业务曾是百度的重要收入支柱,如今增长乏力。受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房地产、招商加盟、交通、医疗等主要广告主预算收缩明显,而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进一步分流效果广告,第四季度,百度在线营销收入同比减少7%,全年来看,同比下降3%。
爱奇艺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在短视频的快速崛起下,用户的娱乐消费习惯发生了改变,碎片化的观看需求对长视频平台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同时,爱奇艺会员增长乏力,导致其收入持续下滑,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减少14%,全年收入同比减少8%。
至此,百度已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阵痛期。从财报数据来看,传统广告与内容业务增长的天花板逐渐显现,而AI相关业务虽然增速显著,但目前尚未形成足够庞大的收入规模,难以完全抵消传统业务下滑带来的影响。在这场业务转型中,百度正努力寻找新的平衡与突破点。
在百度的转型进程中,大模型和智能驾驶业务备受关注。
面对AI大模型的风口,百度虽起了大早,但仍受到后起之秀的挤压。全球大模型竞争进入“开源vs闭源”阶段,DeepSeek凭低成本模型崛起,通义、豆包等靠免费策略抢占C端市场。而文心一言App(现名“文小言”)在C端却面临用户不满回答质量与广告干扰等问题,同时文心4.0Turbo在基准测试中落后于DeepSeek-V3、通义Qwen2.5Max,亟需4.5版本提升性能。为扩大开发者生态与用户基数,百度宣布2025年4月1日文心一言免费开放,6月开源文心4.5系列。
智能驾驶则是百度手中的另一张“王牌”。如今全球自动驾驶行业步入“去泡沫化”,转向商业化落地。国内政策支持,香港发放首张自动驾驶牌照,百度在这一领域成绩斐然。国内对手小鹏、滴滴自动驾驶在特定场景有布局,但资金与技术积累不及百度。国际巨头 Waymo、Cruise 因成本高收缩战线,给百度留出市场空间。数据显示,第四季度Apollo Go(百度的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萝卜快跑)公众乘用车次达110万次,同比增长36%。此前有消息称,萝卜快跑计划2025年拓展至阿联酋,进军海外市场,该消息虽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但百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国际化布局已初现端倪。
作为搜索引擎巨头的百度,正深陷业务结构的深度调整与变革浪潮之中:广告业务增长乏力,爱奇艺营收持续下滑,两大传统板块的颓势背后,百度在智能云、自动驾驶以及文心大模型等领域构筑起的“技术护城河”,能否有效抵御行业变局。
“我们打算招募更多的闲置算力”,在接入DeepSeek-R1之后,青云科技市场总监王玉圆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在她看来,“这波连锁反应中,最早受益的是上游的算力公司”。
2025年的开局,DeepSeek 在全球掀起风暴。有人受益,就有人受伤。百度急了吗?答案是肯定的,而 DeepSeek带来的撼动是全世界范围的,着急的不只是百度。
春节前,一条“蓝色鲸鱼”横空出世,DeepSeek(深度求索)以大约十分之一的训练成本,推出与OpenAI o1性能接近的开源模型R1,小力出奇迹,搅动AI圈一池春水。
就在下午啊,马斯克的xAI发布了Grok3模型,还推出了一个跟DeepSeek有点重名的搜索引擎:Deep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