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乳业“数字化转型”的蒙牛答案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落实“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规划的关键之年。当下,数字经济热潮持续升温、不断壮大。作为传统乳业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引领高质量发展?蒙牛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图片来源CFP
数字经济浪潮下乳业转型面临挑战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核心增长极之一。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有望突破40万亿元。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落实“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规划的关键之年。当下,数字经济热潮持续升温、不断壮大。但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仍是一场攻坚战,需要产业上下游的充分协同联动。
“数字化转型”,短短五字,内涵却无比丰富。数字就是一项新的重大资源,数字的介入,就意味着效率的提升。而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为传统产业进行赋能,使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转型获得升级、迎来更强大的竞争力。
此外,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还需要优化人才储备、信息技术、法律法规等方方面面。传统企业持续加快数字技术研发和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才会让更多人在数字化浪潮中享受发展红利。
数字经济浪潮下,传统乳业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引领高质量发展?
乳业是涵盖农牧业、制造业、服务业的代表性民生行业,其产业链包括从奶源、生产、物流、销售再到消费者沟通等多个环节。过去数十年里,传统乳企以线下渠道为核心,稳步增长。
传统的乳制品行业也面临着转型的挑战:一方面销量波动频繁、保鲜要求度高、产线供给复杂、物流网络庞大,需要更高效的组织生产方式;另一方面,近年来商超门店业务缩水,线下渠道增长放缓,而线上、到家业务的需求高速增长。对于保质期较短的乳制品而言,用户在“云”上,乳企的触角也该延展到“云”上。
然而,对很多传统快消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并不容易。数字化人才短缺、技术能力和线上运营经验不足、数据孤岛、转型战略与转型模式不匹配等问题,都会导致乳企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出现偏差,陷入“不转等死,转了找死”的焦虑以及“转型—绩效下降—再转型—绩效持续下降”的恶性怪圈当中。
“数字化转型”的蒙牛答案
近年来,蒙牛根据行业与市场变化趋势,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致力于打造乳业的“特斯拉”。
在1999年蒙牛诞生初期,蒙牛便开始购进了第一台计算机,开始了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但随着物联网、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到来,从信息化建设转向数字化建设正在成为新的趋势。据介绍,目前,蒙牛正在围绕渠道在线、消费者在线、供应链在线和管理在线这四个在线进行数字化建设,由业务转型带动数字化建设。
“渠道在线”,帮助合作伙伴部署数字化运营系统,开展科学的决策与管理;“消费者在线”,完善自有的消费者大数据平台,实现全域消费者运营及洞察;“供应链在线”,实现牧场、工厂协同,市场、研发的数字化协同,及货物、仓储、配送的数字化协同;“管理在线”,内部不断建设并完善财务、人力共享服务中心,企业运营数据中心,外部搭建面向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
蒙牛集团CDO张决表示,“当今社会已进入到数字化时代,任何行业不用数字化重新做一遍的话一定被时代甩掉,这是为什么蒙牛要花大力气做数字化转型的根本原因。”
“蒙牛是一家从牧场一直到餐桌都具备完整产业链的端到端企业,牛只数据、生产制造设备数据、经销商门店数据以及消费者数据等,每一类数据对蒙牛都有巨大的价值。”张决表示。在她看来,生意的价值就是让大家都获得更好的利益,而蒙牛要做的就是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让生态伙伴分享到数据价值。
以奶牛养殖环节的智能监测牛脖环运用为例,蒙牛在给几百头奶牛佩戴了智能牛脖环试运行后,发现大大提高了单头奶牛的产奶量,但是由于目前单个牛脖环的单价都在数百元以上,牧场佩戴使用牛脖环的成本依然很高。
智能工厂改造方面,蒙牛现有60多个工厂,工厂之间智能化差别很大,蒙牛通过完整的数字化布局,采用螺旋式发展策略对工厂的数字化进行升级建设。对新建工厂,蒙牛参照行业最高标准进行建设,着重打造工厂数字化能力,实现大数据决策能力、端到端价值链最优能力以及满足客户化定制等要求;对老工厂,根据工厂的改造难度、工厂产能、工艺重要性等进行不同的方案设计进行智能化改造,并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实现工厂的升级换代。
智能研发方面,蒙牛的研发数字化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研发过程的数字化,在研发过程中部署了PLM项目管理系统,对研发过程中的文档管理、项目管理、包装管理、工艺管理等过程进行系统支撑。另一部分是数字化研发,其原则是用户导向。随着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个性化的营养健康,蒙牛会根据消费者需求实现快速定制,而模块化的智能工厂则保证了柔性生产,从而最终满足消息者需求。
蒙牛总裁卢敏表示:“数字化、智能化是推动蒙牛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引擎。我们希望构建以智能算法为核心的‘数智化应用体系’,赋能生态合作伙伴,形成灵活的履约服务体系,还要满足消费者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最终,实现蒙牛从产品到服务再到平台的全面进化。”
代表中国乳业走向全球舞台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必将有大量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级品牌,蒙牛无疑是中国乳业走向世界的最重要种子选手之一。
2020年底,蒙牛锚定国家“十四五”规划,制定全新的五年规划,即以“2025年,再创一个新蒙牛!”为奋斗口号,力求在2025年成为消费者至爱(First-Choice)、国际化(International)、更具责任感(Responsibility)、文化基因强大(Spirit)和数智化(Technology),其中国际化是核心战略之一。
作为中国迈开国际化脚步最早的乳品企业之一,蒙牛不仅积极整合国际乳业资源,也真正做到了引进来走出去。多年来,蒙牛早已开展全球化产业链布局,为中国乳业走向世界打下了根基。目前,蒙牛产品已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柬埔寨、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4月,蒙牛的风味发酵乳在洛杉矶顺利通关,创造了国产酸奶首次出口美国的突破,积极推动全球乳业优质资源、品牌、市场的配置。
截至目前,蒙牛在新西兰、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建有海外生产基地,全球工厂总数达68座。此外,蒙牛在澳大利亚拥有原料乳加工商Burra Foods、有机婴幼儿食品商贝拉米。蒙牛还在印尼投资建设了中国企业的首家海外液态奶生产基地——蒙牛印尼工厂,实现了将“海外奶源—海外加工—海外销售”完整链条深深扎根于海外市场的愿景,并将乳业的“中国经验”有效传递当地。
10月,国际乳品联合会(IDF)宣布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连任联合会董事。IDF于1903年成立于比利时,拥有56个会员国,涵盖主要乳品制造国家,覆盖了全球近80%的乳产量。其董事会由联合会3名高管和最多6名会员国行业协会及企业代表组成,是名副其实的全球乳业“最强大脑”。卢敏放的成功连任,标志着以蒙牛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将更深入地参与到全球乳业治理体系中,在推动技术革命和供应链、价值链重塑推进全球乳业共治、共享、共赢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持续发出更强音。
11月,蒙牛携手新西兰雅士利国际、澳大利亚贝拉米、丹麦Arla阿尔乐亮相进博会,在总面积552平方米的展台为各界参展者献上豪华产品阵容,彰显出蒙牛“汇聚全球资源”的中国乳业领先企业硬核实力。
在全球舞台上,以蒙牛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表示,未来蒙牛将继续深化国际化发展和传播战略,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作为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为提升中国乳业的全球话语权作出积极贡献。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同行扩大门店规模,奈雪的茶何时融入“加盟时代”?
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赵林在3月31日的业绩会上称,奈雪的茶计划2023年新开600家门店,新门店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
菲仕兰美素佳儿添新“绯闻对象”,传蒙牛报价20亿美金参与竞购
2月23日,有消息称,美素佳儿全球业务目前竞标进入第二轮,其中报价最高的是蒙牛,报价20亿美金,与私募、投行一起进入下一轮。...
蒙牛史玉东:加强政策调控,推动中国奶业持续稳定发展
加强政策调控,建立国家级储备中心,创新乳品市场调节机制,形成保供稳价“缓冲器”,保护奶农利益,保障市场平稳运行;建议阶段性开放相关国家的奶牛...
蒙牛2021年营收净利双增,奶粉业务“有得有失”
3月30日晚间,乳业双雄之一的蒙牛披露2021年的经营情况。数据显示,蒙牛收入为881.415亿元,同比上升15.9%。由于收入增加,加上营...
蒙牛:上半年净利增27% 乳业面临短期挑战
蒙牛乳业(02319.HK)8月24日晚间公布上半年业绩,收入477.22亿元人民币,按年增4%,录得纯利37.51亿元,增长27.3%。...
世界杯场外赛事,蒙牛、伊利的“德比之战”
绿茵场上,梅西、C罗被称为“绝代双骄”。绿茵场外,中国乳业市场上也有一对互相鞭策的双骄,即伊利、蒙牛。2022年作为体育大年,顶级赛事贯穿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