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 > 正文

秋田满满被曝有老鼠产品仍在销售 代工模式背后临供应链管理难题

秋田满满被曝有老鼠产品仍在销售 代工模式背后临供应链管理难题

日前,鳌头财经注意到,在监管部门尚未给出调查结果的情况下,秋田满满被曝光有老鼠的同款产品,目前在各大电商平台正常销售。

媒体曝光“老鼠”事件后,有消费者表示,由于对产品质量担忧,办理退货退款,秋田满满售后也按常规商品流程进行,超出“7天无理由”范围或已开封产品不支持退货。

此前,针对“老鼠”事件,秋田满满品牌方曾发布声明称,其“软白营养低筋粉”为自动化全封闭生产,已排除异物由生产线带入的可能。

不过,小编注意到,秋田满满旗下的产品大多由代工厂生产。其面点系列中的婴儿馄饨由青岛帅睿实业有限公司代工生产‌,秋田满满的面粉产品也由山东省济宁市的一家粮油公司生产。‌

在食品行业,代工模式非常普遍,许多品牌都采用这种模式以降低成本和快速扩张。然而,这种模式也带来了品控问题,品牌质量从生产到流通,每个环节其实难以得到品牌把控和保障。‌

纵观“老鼠”事件被消费者关注和质疑背后,其实也是消费者对于品牌代工模式下漏洞如何管理的担忧。秋田满满作为品牌方,未能及时安抚消费者情绪,未对产品售后进行改革升级,势必会对消费者信任造成影响。

涉事产品仍在各大电商平台销售

就在一周前,有天津网友在网络平台反映,其购买的秋田满满品牌面粉中发现疑似老鼠的异物,随后拿手机拍照取证。

公开资料显示,秋田满满是宜春十九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旗下一个知名的母婴食品品牌,专注于婴幼儿营养健康,提供安全、营养且多样化的食品选择。其产品线丰富,涵盖婴幼儿辅食、零食等多个品类,凭借对品质的强调以及精准的市场策略,在家长群体中收获了较高的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

众所周知,食品品牌安全是红线,通常情况下被曝光质量安全事件,品牌都会对涉事产品进行暂停售卖,针对同批次涉事产品进行核验检查,必要时还会召回处理。

据媒体报道,秋田满满对涉事产品售卖并未暂停,目前在各大电商平台正常销售,售后也按常规商品流程进行,超出“7天无理由”范围或已开封产品不支持退货。

此外,秋田满满要求该网友去山东一家检测机构鉴定老鼠年龄和死亡时间。该网友拨打了品牌方提到的检测机构,对方表示不可能检测出老鼠的年龄和死亡时间。品牌方要求带走老鼠,网友未同意。

目前,江西省宜春市场监管部门正在调查此事。据极目新闻报道,宜春市市场监管局宜阳新区分局工作人员介绍,企业生产的面粉是由山东省内企业代加工产品,已经发协查函请属地市场监管局进行调查,“据了解,涉事企业也赶到天津进行了核查,具体情况以官方调查结果为准。”

代工模式背后存在管理漏洞

值得注意的是,秋田满满回复媒体的“严正声明”中表示,已关注到有关“秋田满满面粉”的相关舆论。积极与消费者取得联系后,安排专人赶赴消费者所在地了解情况,同时成立专项小组全面排查生产线。经现场勘查、反复核实,已排除网络传言所涉异物由生产线带入的可能性。

该声明表示,秋田满满软白营养低筋粉产品为自动化全封闭生产流程,从生产到灌装共经过高方筛、检查筛两道筛理工序。

其中,检查网孔径约为250微米。检查筛到灌装要经过2个绞龙,直径分别约为35毫米、25毫米,绞龙内螺杆与绞龙壁间距约为2毫米。在灌装口末端有十字形绞龙支撑架,支撑架下料口的缝隙约为5毫米,故形态完整的异物不会通过绞龙进入产品中,“另我司联合专业虫控公司现场勘查,依据工厂生产流程、虫鼠害现状、消费者反馈、异物图像的综合分析,虫控公司排除异物在工厂环节进入的可能性。” 

对此,有行业人士向媒体解读,面粉筛网孔径通常在100目—130目,“连头发丝都进不去”,从原料筛选到产品打包过程中,混入老鼠的概率很低,问题有可能发生在储运环节的包装破损。

鳌头财经注意到,作为知名的母婴食品品牌,秋田满满没有实体工厂,和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知名食品品牌一样,属于代工模式,即委托其他食品生产厂家进行产品生产,品牌实际上只负责品牌包装和市场推广销售。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快速扩大生产能力,降低研发和设计成本,响应市场需求,也正是这种模式让秋田满满能够在短短几年里快速跑马圈地,成为线上销售排名靠前品牌,并顺利完成A轮、B轮融资,受到资本青睐。

同样,这种模式的‌缺点也很明显‌,可能面临质量管理问题,品牌建设受限,缺乏对供应链的完全控制权。这意味着,秋田满满依托于代工模式销售的产品,从采购到加工再到出厂进入消费者手中,这中间有很多环节是容易出现管理漏洞。

此前,秋田满满委托生产产品的代工厂——青岛然之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曾于2023年2月因抽检不合格而被给予行政处罚。

截至发稿,秋田满满尚未对此次“老鼠”事件最新进展予以公开回应。

业内分析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部分辅食品牌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价格低廉但质量控制水平较低的代工厂,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降低了成本,但长期来看却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损害了品牌形象。随着食品安全事件逐渐被媒体曝光下聚光灯下,辅食行业有望进行一轮洗牌,自建工厂或许会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责任编辑:zx0600)

推荐阅读

从榜首到“名落孙山”,百雀羚要靠医美增长业绩?

从榜首到“名落孙山”,百雀羚要靠医美增长业绩?

在化妆品赛道竞争激烈的当下,百雀羚的复兴之路可谓是任重而道远,能否通过医美实现突围,也有待时间检验。

鳌头财经 2025-04-03 14:44:15
从跑马圈地到价格鏖战 酒店业核心指标承压

从跑马圈地到价格鏖战 酒店业核心指标承压

2024年,国内酒店行业在经历2023年需求集中释放的高基数后,核心经营指标普遍回落。

北京商报 2025-04-03 14:05:50
机构力挺!东方电缆凭硬核实力领跑海上风电赛道

机构力挺!东方电缆凭硬核实力领跑海上风电赛道

东方电缆(603606.SH)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公司凭借实力吸引了众多机构的目光,包括民生证券、东吴证券、中国银河等在内的9家机构都发布了研报。

览富财经网 2025-04-03 13:54:46
海天2024年业绩回暖,酱油仍待恢复

海天2024年业绩回暖,酱油仍待恢复

海天业绩已呈现显著复苏态势。

中华网财经 2025-04-03 12:10:17
315后明星网红争相跨界卫生巾:代工成本每片2毛钱,上架后身价翻数倍

315后明星网红争相跨界卫生巾:代工成本每片2毛钱,上架后身价翻数倍

从去年的ABC尺寸问题再到今年315的劣质卫生巾曝光,卫生巾成为了“塌房重灾区”。

蓝鲸新闻 2025-04-03 11:38:53
卖得越来越少涪陵榨菜,“天花板”越来越厚

卖得越来越少涪陵榨菜,“天花板”越来越厚

涪陵榨菜业绩连续下滑两年,前所未见,其“双拓”战略成果未现,天花板却越来越厚。

中华网财经 2025-04-03 09:48:58
迪卡侬连换将帅,业绩承压会怎么破?

迪卡侬连换将帅,业绩承压会怎么破?

迪卡侬2025年的开局很忙。

懒熊体育 2025-04-03 09:36:41
15瓶饮料炒到248元!起底“明前龙井”背后猫腻:价格相差10倍以上

15瓶饮料炒到248元!起底“明前龙井”背后猫腻:价格相差10倍以上

在“明前茶”“限量”“春季限定”等条件加持下,新品刚上架就遭到哄抢。

北京商报 2025-04-03 08:58:07
张小泉集团,成了老赖

张小泉集团,成了老赖

张小泉在去年完成二代接班后,经营逐渐向好,去年前三季度业绩大增8成以上。但更大的风险,正在底层翻涌。

斑马消费 2025-04-03 08:51:51
实控人拟变更为贺荣明,中旗新材再度涨停

实控人拟变更为贺荣明,中旗新材再度涨停

受贺荣明将入主消息影响,中旗新材(001212)4月2日再度涨停。

北京商报 2025-04-02 16:15:49
老铺黄金,野心昭昭

老铺黄金,野心昭昭

滨海湾金沙购物中心是新加坡地标之一,全球奢侈品云集,百达翡丽、宝玑、爱马仕、香奈儿、宝格丽、卡地亚……2025年6月,来自中国的老铺黄金将落户于此。

涌流商业 2025-04-02 15:49:47
启明创投邝子平:“早半步”投资逻辑下,看AI2.0时代的三大潜力方向

启明创投邝子平:“早半步”投资逻辑下,看AI2.0时代的三大潜力方向

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投资前景广阔》的主旨演讲,系统梳理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从1.0到2.0时代的演进脉络,并揭示了未来AI投资的底层逻辑与核心方向。

中华网财经 2025-04-02 15:35:43
核心业务增长乏力 云南白药的转型挑战

核心业务增长乏力 云南白药的转型挑战

曾深陷“炒股不务正业”舆论旋涡的云南白药(000538),于去年初公告表示“进一步聚焦主业、谨慎投资的原则下,计划2024年不再开展二级市场投资”。

北京商报 2025-04-02 14:34:36
狂飙的老铺黄金

狂飙的老铺黄金

老铺黄金交出了上市后的首份年报。

北京商报 2025-04-02 14:31:09
欧美垄断的百万人次滑雪场,杀出两匹中国黑马

欧美垄断的百万人次滑雪场,杀出两匹中国黑马

中国在如何发展符合自身特色的区域冰雪经济方面开始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成熟方法论。

劲旅网 2025-04-02 13:57:01
“千禾0”添加、“壹号土”猪肉......揭开注册商标背后的“文字游戏”

“千禾0”添加、“壹号土”猪肉......揭开注册商标背后的“文字游戏”

近日,国家卫健委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

食品评论日刊 2025-04-02 13:50:25
光伏涨价,涨到企业害怕

光伏涨价,涨到企业害怕

涨价或许是惊喜,但也带来恐惧。

钛媒体 2025-04-02 13:27:42
皇氏集团“塌房”:被立案调查,6.8亿亏损悬顶

皇氏集团“塌房”:被立案调查,6.8亿亏损悬顶

4月1日,皇氏集团“一”字跌停。前一日晚间,皇氏集团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快消八谈 2025-04-02 08:58:47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