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曾
3月31日,以“AI引领产业投资新风向”为主题的「AI未来论坛:创新·投资·全球化」在京举办。会上,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投资前景广阔》的主旨演讲,系统梳理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从1.0到2.0时代的演进脉络,并揭示了未来AI投资的底层逻辑与核心方向。
邝子平开宗明义地指出,公众对AI的认知往往始于ChatGPT的横空出世,但中国AI的崛起绝非一蹴而就。
“我们今天在看的很多人工智能领域的机会、企业和积累,是从AI 1.0时代开始的。”邝子平指出,所谓的AI 1.0,如果用技术发展曲线来看,就是当年深度学习这一代的人工智能。“在那个时候,人工智能已经能够赋能到一些垂直领域,包括软件行业、机器人、具身智能、自动驾驶等,有比较多非常好的尝试。”他列举了旷视科技、云知声等代表性企业,这些都是不同的垂直领域里有代表性、突破性的企业。
与西方更注重基础研究的路径不同,在邝子平看来,此前国内AI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场景驱动的商业化能力。“在AI1.0时代,中国人工智能的落地场景,可能是在全世界最领先、最丰富、最能够达到商业的目的的。”
而AI 2.0时代的爆发,则源于Transformer架构与大模型技术的突破。邝子平特别提到DeepSeek的崛起:“它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中国AI产业十年积累的集中体现。”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在大模型领域的技术实力已跻身世界前列,更重要的是,其成本的大幅降低让AI应用真正具备了商业可行性。
作为中国较早布局AI赛道的投资机构之一,启明创投自2013年起便持续加码该领域。邝子平分享了其团队的核心投资策略——“早半步”理论。在他看来,科技投资的关键在于时机的精准把控——早一步可能风险太大,慢半步可能只能做锦上添花的事情。
而所谓“早半步”,即在技术突破点已得到验证但尚未进入市场爆发期时果断介入。
“当意识到transformer这个新技术方向和思路已经逐步有一些比较好的验证了,我们认为这个时间点是应该下定决心投入到相应的企业了。”邝子平称,在ChatGPT爆发之前,启明创投便较早投资了智谱AI、无限光年等企业,随后又陆续投资了一系列相关企业,如生数科技等。而最近则更多聚焦在具身智能项目,如银河通用等。
此外,基于对技术趋势的深度研判,邝子平系统梳理了AI 2.0时代最具潜力的三大发展领域:教育、AI赋能硬件及智能硬件创新。
教育领域正迎来AI 2.0的颠覆性变革。相较于传统AI工具,新一代人工智能凭借强大的生成能力与交互特性,实现了真正的因材施教。通过和学生互动时产生的新知识,以及对施教对象的新了解,能够产生新的教案,提升教育效率。以启明创投投资的AI教育公司"与爱为舞"为例,其不论是在优化整个培训流程方面,还是和学生的互动方面都做到了比较大的提升。
此外,AI与硬件的深度融合构成中国AI 2.0发展的核心优势。例如,在自动驾驶领域,尽管该赛道已发展十余年,但AI 2.0的突破为技术落地提供了关键支撑。通过解决复杂长尾场景的技术瓶颈,新一代AI将加速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进程。而更具前瞻性的具身智能领域,也非常值得期待。
这期间,智能硬件领域同样孕育着创新机遇。Meta与雷朋合作的AI眼镜在西方市场的成功,印证了AI赋能消费硬件的可行性。中国企业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深厚经验,结合AI 2.0技术突破,将催生更多创新产品形态“前段时间启明创投也投资了一家AI和耳机结合的企业,它既能够作为普通耳机使用,也能做翻译、做会议纪要等,是AI赋能的智能硬件产品。”邝子平透露。
在并购基金愈发受到瞩目的当下,市场化VC机构也开始探索参与并购市场的新路径。
9月24日晚间,大唐电信发布了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明确指出公司近期股价的剧烈波动与持续上涨可能引发投资者的短期风险。
CRO企业澎立生物冲刺IPO失利,选择“卖身”同处创新药领域的奥浦迈,曲线上市意图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