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 > 正文

“医美三剑客”的竞争、需求与策略之困

曾经风光无限的“医美三剑客”,正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在大单品降价潮的冲击下,曾市值巅峰之和近4000亿元的“医美三剑客”——爱美客、昊海生科、华熙生物,如今陷入了竞争、需求与策略的多重困境。2024年年报显示,爱美客、昊海生科业绩增速降至个位数,华熙生物净利润更是暴跌超七成,行业变局之下,它们将如何找到破局之路?

为寻求新增长,华熙生物在新业务拓展上动作不断,却成效甚微,如在功能性食品领域,消费者认可度低,市场推广困难。爱美客则试图通过收购韩国医美公司REGEN拓展海外市场,然而1.9亿美元的高额交易对价及1344.12%的估值溢价,使其未来回报充满不确定性。

“医美三剑客”的竞争、需求与策略之困

增速骤降和业绩“大跳水”

昊海生科2024年财报显示,2024年,昊海生科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6.98亿元,同比增长1.64%,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4.2亿元,同比增长1.04%。而上年度营收和利润对应增速分别为24.59%和130.58%。

爱美客同样拿出了增速大幅放缓的成绩单。2024年,爱美客实现营业收入30.26亿元,同比增长5.45%,归母净利润19.58亿元,同比增长5.33%。尽管爱美客营收与归母净利润仍保持增长,但增速已从2023年的47%降至个位数,创上市以来最低纪录。2024年四季度,爱美客营收同比下降7.14%,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5.45%,首次出现单季“双降”。

与昊海生科和爱美客相比,华熙生物面临的状况则更加严峻。根据2024年财报,华熙生物2024年营业收入为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归母净利润为1.74亿元,同比下降70.59%。值得注意的是,在营收最高的四季度,华熙生物却出现了近2亿元的亏损,为2019年上市以来首次单季度亏损。

对于业绩下滑,华熙生物方面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主要受管理变革成本、长期战略投入、前瞻性研发费用增加以及创新性业务投入、消费品业务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该经营结果是公司长期持续增长后战略性的主动调整,是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是结构性、暂时性和阶段性的。“公司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逐步解决多项关键运营管理问题,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于华熙生物的管理变革,北京商报记者也注意到,过去一年华熙生物董监高和核心技术人员的薪酬大幅增加。

虽然净利润暴降70%,但2024年华熙生物高层的薪酬却涨了七成。财报显示,2024年华熙生物的管理费用为6.58亿元,同比增长33.77%。高层的薪酬总额从2023年的2543.43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4355.02万元,增幅为71.23%。其中,报酬总额增幅最大的是华熙生物董事、副总经理郭珈均,其报酬总额由2023年的92.53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622.13万元,增幅超570%。

大单品式微和核心业务乏力

“医美三剑客”失速背后,各家有各家的“忧愁”。

从营收和净利润的增幅表现来看,昊海生科2024年的业绩几乎陷入了停滞。具体到产品线,除了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品,其他三大业务营收均处下滑状态。

对此,昊海生科表示,高毛利率医美玻尿酸产品的营收比重持续增长,继续推动公司整体毛利率向上提升,但另一方面,眼科人工晶状体、眼科黏弹剂及骨科玻璃酸钠注射液等产品销售价下降幅度较大,完全冲抵了玻尿酸产品销售增长对整体毛利率增长的贡献。

医美业务带来的业绩增长被眼科业务拖累了。但现如今,医美业务也难再带动昊海生科业绩继续增长。2024年,昊海生科医美与创面护理产品线收入为11.95亿元,虽同比增长13.08%,但2023年和2022年该产品线的同比增速分别为41.27%和61.45%。

曾经玻尿酸凭一己之力,成就了医美行业的造富神话。但如今这样的赚钱利器,正陷入降价风暴之中。

资深整形美容专家乔宣指出,医美行业的上游市场正深陷价格战的困境,玻尿酸针剂的价格甚至降到百元一支,被用作“引流带客”的手段。然而,这种低价营销策略并未产生预期的正向效果,反而导致了消费者对医美产品质量的质疑和信任度下降。价格战使得医美机构在利润上大幅缩水,为了维持运营,一些机构不得不采用次品或降低成本,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进一步恶化了行业的竞争环境。

爱美客财报对增速放缓没有具体解释,而是以一句话带过——医疗美容行业的消费受到大环境影响,面临着竞争加剧、行业规模增速放缓的问题。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爱美客的困境本质是产品矩阵单一导致的结果。

爱美客的产品主要分为溶液类注射产品、凝胶类注射产品、面部埋植线产品三类。2024年,爱美客的溶液类业务以“嗨体”为代表,实现营收17.44亿元,同比增长4.4%,占营收比重57.64%;凝胶类以“濡白天使”为核心,实现营收12.16亿元,同比增长5.01%,占营收比重40.18%。这两款医美爆品撑起了爱美客的营收。

但过度依赖单一产品的弊端正逐步显现。2016年获批的“嗨体”,能纠正颈部重度皱纹,在2024年华熙生物的同类竞品“润致·格格”获批进入市场之前,曾长期独享市场红利。随着竞品入场,打破颈纹修复市场垄断,“嗨体”水光针的价格已经从3000元跌至200多元钱。另一主力产品“濡白天使”甚至没有享受到独占红利,在对手环伺的竞争局面下,其销量增长也显得乏力。

华熙生物被称为“玻尿酸之王”,这也是其后续向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拓展的关键。2024年,华熙生物将“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更名为“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作为占比最大的核心业务,却在所有板块中跌幅最大。财报显示,华熙生物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实现收入25.69亿元,同比下降31.62%,占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7.92%。对此,华熙生物方面解释称,主要受市场竞争加剧、产业周期波动和战略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同比大幅降低。

回看过去几年,华熙生物这一关键板块的收入下滑趋势非常明显,增速在2024年已降至新低。

消费医疗行业分析师张从文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大单品策略是医美行业常用的市场策略之一,通过打造明星产品来吸引消费者,并带动整个品牌的发展。然而,这种策略也存在风险,一旦明星产品受到冲击,整个品牌的业绩也会受到影响。爱美客和华熙生物就是典型的例子,它们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几款大单品,但当这些产品面临市场竞争或消费者需求变化时,公司的业绩就会受到冲击。

如何解决增长焦虑

医美市场的整体动荡让曾经头顶光环的“医美三剑客”面临业绩挑战。在这之中,爱美客和昊海生科的业绩增速已经降至个位数,而华熙生物归母净利润直接跌去七成。

华熙生物一直在探索新领域。例如2015年华熙生物和韩国Medytox公司展开合作,共同开拓肉毒素赛道。不过Medytox因产品安全问题爆雷,导致双方合作破裂。

2021年,华熙生物押宝功能性食品,推出了饮用水品牌“水肌泉”、口服液产品“美丽肌因”。然而这一举动却引来很多投资者的质疑,毕竟玻尿酸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被很多人吐槽为“智商税”。

此前有消费者评论水肌泉产品称,“口感和矿泉水差不多,包装确实和价位不配。喝进去的玻尿酸有多少能到皮肤里,不知道”。

但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却坚称,“口服含透明质酸的食物,可以有效补充人体内透明质酸含量,从而改善人体皮肤水分、润滑关节、修复胃肠黏膜”。

财报显示,2024年华熙生物功能性食品业务的收入仅0.82亿元,占总营收比重尚不足2%。

医药投资人士朱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功能性食品的成长并非需要时间培养那样简单,它更需要的是企业拿出让消费者信服的产品效果。从目前的反馈来看,消费者对于玻尿酸食品的效果普遍持怀疑态度,这无疑加大了功能性食品市场推广的难度。

与华熙生物不同,爱美客则试图通过海外扩张来找回曾经的“待遇”。3月10日,爱美客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并表子公司爱美客国际收购韩国医美公司REGEN 85%的股权,交易对价共计1.9亿美元。REGEN公司的主力产品AestheFill艾塑菲聚乳酸面部填充剂和PowerFill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分别已获34个、24个国家和地区的注册批准。其中,AestheFill作为国内首款进口“童颜针”,2024年1月获批后,上市半年就卖出约2亿元营收。

在业内人士看来,爱美客此次收购,意在借助REGEN的海外分销体系和成熟产品,快速打开国际市场,提升公司在全球医美市场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实现国际化扩张。但1.9亿美元对应1344.12%的估值溢价,爱美客是否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责任编辑:zx0600)

推荐阅读

医美江湖,行至岔路口  穿透医美

医美江湖,行至岔路口 穿透医美

经过数十年的产业探索,中国医美行业迎来了一系列的技术爆炸和产业跃升,终于基本度过了自己的初级阶段。

斑马消费 2024-10-24 09:07:14
天价医美,谁拿暴利? 穿透医美

天价医美,谁拿暴利? 穿透医美

无论是几百块的光子嫩肤,数千元的热玛吉,还是好几万的隆胸和开眼角,医美项目消费下来的共同感受只有一个,贵。

斑马消费 2024-10-23 09:01:00
医美大混战打响

医美大混战打响

这是一场医美机构、上游器械企业都牵涉其中的混战,其根源是最近一年多以来医美机构定制产品的盛行。

动脉网 2024-11-20 09:15:34
加码医美,美妆大牌们的“新牌”?

加码医美,美妆大牌们的“新牌”?

美妆的“新牌”是医美?

消费记 2024-12-19 09:30:11
科医人M22国产,医美光电市场大变局?

科医人M22国产,医美光电市场大变局?

进口转国产的风,还是吹到了医美领域。

动脉网 2024-10-16 10:26:05
医美进入“看榜”时代

医美进入“看榜”时代

“爱美之心”催生了一条漫长的赛道。

光子星球 2024-09-30 11:46:49
欧莱雅“盯”上医美渠道?

欧莱雅“盯”上医美渠道?

收购韩国护肤品牌,欧莱雅醉翁之意不在酒?

快消八谈 2024-12-25 08:56:44
资生堂杀入医美,挑战欧莱雅

资生堂杀入医美,挑战欧莱雅

医美赛道会是资生堂的解药吗?

快消八谈 2025-04-02 08:52:29
高端美妆撑不住?欧莱雅卷向医美赛道

高端美妆撑不住?欧莱雅卷向医美赛道

在前三季度及半年财报中,欧莱雅管理层都提及高档产品部门下滑影响了其在北亚地区的整体业绩。

快消八谈 2024-12-09 08:51:58
激光医美中的“爱马仕”,国产集中杀入

激光医美中的“爱马仕”,国产集中杀入

作为医美机构的热门项目,皮秒激光在祛斑、美白治疗中表现优异。

动脉网 2025-03-14 10:54:11
金发拉比复制朗姿股份  穿透医美

金发拉比复制朗姿股份 穿透医美

金发拉比经过数年谋划,正试图将自己投资的韩妃医美并入上市公司。

斑马消费 2024-10-22 09:08:33
医美赛道迎新物种?“童颜针”带来业绩增长点

医美赛道迎新物种?“童颜针”带来业绩增长点

由于医美赛道的高利润回报,现在不少传统药企也都在跨界医美。

消费记 2024-10-24 09:39:12
3000万人在悄悄变美,医美如何跨越「确定性」鸿沟?

3000万人在悄悄变美,医美如何跨越「确定性」鸿沟?

美团在餐饮团购和外卖创造的增长神话,能否在消费医疗领域重现?

蓝洞商业 2024-10-08 11:32:44
从榜首到“名落孙山”,百雀羚要靠医美增长业绩?

从榜首到“名落孙山”,百雀羚要靠医美增长业绩?

在化妆品赛道竞争激烈的当下,百雀羚的复兴之路可谓是任重而道远,能否通过医美实现突围,也有待时间检验。

鳌头财经 2025-04-03 14:44:15
扎堆修复“烂脸”的年轻人,带火了医美新赛道

扎堆修复“烂脸”的年轻人,带火了医美新赛道

花小钱做医美,花大钱做修复。

趣解商业 2025-02-24 09:34:17
医美行业新风向:微整形 “热” 背后,手术转型 “冷思考”

医美行业新风向:微整形 “热” 背后,手术转型 “冷思考”

日前,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眼整形专业委员会委员冯上梁指出,手术在医美应用中的诸多弊端。

中华网财经 2024-11-28 13:36:31
医美再生领域又迎“王炸”,首张合规三类证即将落地?

医美再生领域又迎“王炸”,首张合规三类证即将落地?

近期,又一新材料正在被资本哄抢。

动脉网 2024-12-30 09:49:45
国产GLP-1减重一哥今日港股敲钟,“减肥神药”已经开始抢夺医美市场?

国产GLP-1减重一哥今日港股敲钟,“减肥神药”已经开始抢夺医美市场?

今天,在两次递交招股说明书后,九源基因正式登陆港交所。

动脉网 2024-11-28 14:12:49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