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当前位置:首页 > 地产 > 正文

龙湖、绿城等房企,对行业走势做出了判断

龙湖、绿城等房企,对行业走势做出了判断

进入6月份,华润、龙湖、绿城等多家房企,都陆续召开了年度股东大会,回应了一些大家关心的话题,也给出了一些来自市场一线的体感变化消息。

随着今年楼市利好政策频出,尤其是在五月的“史诗级”救市政策后,市场恢复情况到底如何?头部房企对当前的行业判断,有哪些变化?企业接下来的战略又有哪些调整?

综合各家房企股东会的实况,以及各方面的市场数据,给大家整理一下。

市场目前仍在找底短期还会延续“低温”

517楼市新政,过去已经一个月了,政策的初步效果已经出来了。综合各房企的市场体感、统计局的数据,以及各家机构对各城市的市场监控 ,目前的市场整体情况大概是这样:

① 成交情况有所回温,但成色略显不足。

华润置地高层指出,在政策利好的情况下,目前公司项目来访量确实有所改善,改善幅度大概在30%左右,然而在转化上提升幅度并不大。市场仍持一个观望的情绪,整体来说,一线城市对政策的反应更好。

这个体感判断,和统计数据也基本能对得上。

根据6月17日统计局数据,全国来看,5月单月商品房销售面积7390万平米,环比4月上涨了12.2%,单月商品房销售额7598亿元,环比4月上涨了13.2%。虽然说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依然在下跌 ,但降幅已经收窄。这说明,整体上,市场确实是出现了边际改善的迹象。

细化到具体的城市,武汉在5月6日发布新“汉十条”后,到6月6日这一个月时间里,新房成交6955套,日均232套,较4月日均166套的水平,增幅为39.8%,较今年前4个月日均158套,上涨46.8%。

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杭州等多个城市,也都出现了一定的环比增幅。但是同比来看,各个城市无一例外,都还是在历史低位水平。政策托底的效果肯定是有的,但反弹还谈不上。

② 价格方面,普跌依然是大趋势。

相较成交量已经出现的“弱复苏”,价格的下滑趋势,则完全没有得到扭转。

根据国家统计局6月17日发布的70城房价指数,5月份,各线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都创下了近年来最大跌幅。同比来看,新房价格还有上海、西安和成都这为数不多的三个城市有所上涨,二手房市场则是70城无一例外的全线下跌。

也就是说,即便有政策加持,二手市场的“以价换量”趋势依然在持续,这也对新房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压制。

③政策红利,优先流入了二手市场。

根据龙湖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陈序平的说法,517新政后,市场出现了一定的正向反馈。龙湖在上海、苏州、深圳等地的新房市场出现了销售端的明显回暖。但是新房被二手房分流市场需求的情况,依然非常严重。

龙湖认为,目前整个二手房市场的挂牌量在高位,新政后,二手房的回暖速度快于新房市场。随着二手房库存回落,新房市场才有望进一步回升。

之前说过,目前房地产去库存,不仅仅是新房需要去库存,二手房也处在去库存的节点。目前的住房供给,是同时存在于企业端和居民端,而且从供应的变化来看,企业端在收缩,居民端在扩张,从去年开始就出现了“一涨一跌”的态势。

二手房库存高企,挂盘周期拉长,价格下行压力大,对新房价格和去化都形成了压制。根据中金公司的研报,2023年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二手房均价已经比新房低12%和16%。

供应充足,加上价格更低,双重作用下,以放松限购限贷、利率下降等为主的传统购房支持政策,会优先利好二手市场。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上海在5月底跟进了“5·17新政”后的两周时间,相较新政前两周,新房成交增长了10%。而二手房在6月1日~6月16日期间则达到了网签13381套,环比增长了82%。

随着二手挂牌量继续攀高,市场拐点的到来,或许还需要时间和耐心去等待。

但绿城也认为,虽然市场目前还在找底。但频频示好的政策,对行业的支撑是非常坚决的。房地产还是中国所有行业里排一位的支柱产业,地产行业基本的体量、基本的发展规模和态势,还是未来可期的。现在从边际改善到开始反弹这个阶段,大家既要有耐心,也要有信心。

压降负债依然是优先项,房企投资更谨慎了

从近期股东会的表态来看,头部房企在投资方面,依然普遍是更偏谨慎的态度。

龙湖表示,目前依然是将债务安全放在第一位。在策略铺排里,短期债务的削减,优先级要高于增量投资。龙湖会提前削减短债,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事实上,龙湖集团整体资产负债表存货与负债同步下降在2023年已经实现了。截至5月末,龙湖年内剩余到期公开债仅剩45亿元,25年到期的部分债务也将在24年内安排逐步提前偿付,确保年底短债在安全水平。“2024包括在接下来几年,龙湖都会保持这样一个战略,以正向的净现金流来压降整体的负债。”

而这两年在投资方面相对积极的绿城,目前在也开始变得更加挑剔和谨慎。

年初,绿城对内提出新的投资策略,在房企普遍回撤高能级城市的时候,反而强调绿城要下沉,去寻找投资机会。

绿城认为,现在的投资环境,是没有好城市,也没有好板块,只有好项目。北京、上海、杭州这些优质城市,周边也都有不少项目亏损面很大。义乌这种三四线城市,现在绝大部分房企都不会投了,绿城今年不但投资,而且首开就实现了很好的价格,动态净利润率达到13%。而在海南蓝湾小镇的潮鸣苑项目,净利润甚至可以达到24%。

绿城表示,今年拿地数量会比往年少,因为现在投资资源必须用的非常精准,没有好项目、没有好城市,就没有好办法去投资,所以需要更精细地筛选。

例如,绿城在杭州核心区外只允许买两块地,卖了一个项目才能再增加一个项目。宁可错过,也不错投。要扩大搜寻面,从很多项目里面,寻找安全的、利润好的项目。好的项目能做到“一年两熟”。一线团队从拿项目决策开始到运营端呈现,很多项目能够快速入市,这对现金流是一个非常好的保障。

因此,今年1-5月,绿城拿地数量并不多,新增12个项目,其中4个已首开,首开去化率100%,2个项目已经整盘清盘。

除了投资更谨慎,头部房企目前也都强调,坚决去化的策略。

去年年中会上龙湖就强调,老的库存项目,尤其是现房项目,要坚决去化换成现金流,以优化盘面。针对商办类的库存,甚至可以通过以租代销的方式,来实现去化。

绿城管理层也表示,在销售上,会以“量价平衡”为主导思想,以价换量,坚决去库存。果断换仓,才能获取更好的资源。

今年1-5月,绿城中国平均首开率超过了75%,住宅长库存指标完成率105%、车商储专项指标完成率100%,重难点项目指标完成率102%。

多元经营是未来头部房企押注资产管理

龙湖在去年召开的股东大会上,陈序平就表示,“龙湖的有息负债的顶峰就是2080亿,未来龙湖将不再依靠融资负债规模的增加去驱动公司业务增长,而是靠各个航道(即地产,商业,资管,物业、代建5个航道)现金流回正驱动公司的增长。”

今年来看,经营性业务的确已经成为了龙湖的业绩支柱。

今年1-5月,龙湖经营性收入约为114亿,同比增长约10%。其中,运营收入达到60亿元,同比增长10.8%;服务收入为54.5亿元,同比增长8.4%,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业务稳步攀升。

尤其商业投资业务回暖明显,截至5月末整体商场出租率95.9%,1-5月租金整体增长12%,日均客流整体同比增长9%、同店同比增长5%。目前龙湖已经开业的商场已经89座,截止五月末的整体出租率达到95.9%。今年预计开业的商业项目将正式超过100个。

4月份,龙湖集团还发布了全新的资产管理品牌“逍遥洲资管”,涵盖长租公寓“冠寓”、活力街区“欢肆”、服务式公寓“霞菲公馆”、产业办公“蓝海引擎”、妇儿医院“佑佑宝贝”及颐年公寓“椿山万树”六大业务。原长租公寓航道,也正式升级更名成了资产管理航道。

在大面积萎缩的开发业务相比,经营性业务的确定性和成长性,显然已经承载了房企更多的期望和关注。

同样的,华润置地在经常性业务上,目前的投入度也不小。截止5月份,今年华润置地已经新开了5个商业项目,包括两个万象城和三个万象汇,其中三个项目开业率达100%,另外两个开业率也达到了92%。今年预计开业的商场将达到16个。

华润置地也明确表示,在做商业方面只做前三。一方面坚持高品质,无论是万象城、万象汇,还是万象天地,都要是所在城市硬件最好、设计品位最高、商业能力最强的商业体之一。另一方面坚持不做复制化的商业,因为每一个城市、每一处文化、每一类消费群体都不一样。

早在今年3月份的业绩发布会上,华润置地就强调过,2024年要做大资管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目前来看在商业运营方面,华润置地已经取得优势地位。同时,华润置地还在推动资管业务向商业REITs平台转型。

今年3月,作为首批三只消费基础设施REITs之一的华夏华润商业REIT在深交所挂牌正式上市,募集资金近70亿元。可以说,华润置地已经建立了投融建管退的闭环体系,大资管业务已经趋于成熟了。

事实上,就连目前在开发赛道和代建赛道同步开花的绿城,面对深度调整的市场,也在探索新模式。

张亚东就表示,过去一年,绿城管理层多次到日本考察,了解上世纪90年代末日本房地产高峰回落以后的市场走势,以及企业的应对之策。三井不动产之前是以住宅办公楼作为发展重头业务,最困难时连亏4年,股价大跌。但是目前投资端只占1/3,代建端、轻资产占1/3,运营管理占1/3,企业有商场和办公楼,最后实现“投、建、管、退”式发展。

绿城如果有1/3的酒店也是很好的,但再好也只能是长期投资,现阶段的能力还只能投入在当前的重点工作上,“发展是时间的函数,在不同的时间节点要做不同时间节点的业务”。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绿城中国更重要的是守住基本面,持续做精存量、做优增量、做强变量,成为“特而美”的企业。

总的来说,头部房企已经有了共识,房地产新模式下,存量经营型业务一定是房企的未来,也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要去追求的发展方向。

应对当前市场行情内部提效依然是关键

绿城表示,为了实现加速发展,目前对内绿城正在做抓铁有痕的管理提升:

一是组织变革方面,进一步区域整合,非盈利业务单元“关停并转”。

今年开年,绿城就进行了一系列的组织调整。绿城中国华北区域被降级,西南区域更是被代建公司绿城管理西南区域合并。

还将商管事业部资产管理职能划归综合产业办公室管理,同时,综合产业办公室与产融事业部合署办公。

并且将科技集团、生活集团合并,成立生活科技集团。原生活集团下属产城业务划归浙江区域管理;原生活集团下属商业运营业务划归给了商管事业部管理。

总之就是,不盈利的业务和区域,果断的取消或合并。同时对多元化业务进行资源整合,以形成合力进一步做大。

二是在机制优化上,深化轻重协同机制。

大胆放权区域,以形成赛马机制,更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激活内部组织效率。如在减事提效上,大胆地放权给区域集团,甚至产品创新权也放给了个别区域。

三是成本管控方面,节衣缩食,降本增效。

去年,绿城采购集中度持续提升,动态建造成本降低了1.6%,集采价格下降2.8%,集采成果应用率保持100%。通过“季度管控,动态管理”,全程监管及预警公司各项费用及费率,实现2023年管理费用同比下降4.6%,销售费用同比下降6%。

四是产品上,持续进行创新。

绿城之前提过433模式,也就是未来房地产市场中,40%是商品房或者高端商品房,30%是共同产权房,还有30%保障房。目前来看,比例可能会有所调整。

在行业转型过程中,产品力强的头部房企会得到更多的市场机会。因此,要提高经营能力,归根结底还是要保持在产品上的竞争力。

可以预见的是,头部房企目前在改善产品以及高端市场的白热化竞争,在下半年依然会持续。房企要争抢市场份额,还要不停地“卷”产品设计、产品品质、产品理念。

(责任编辑:zx0600)

推荐阅读

苏州全面取消限购,购房可落户

苏州全面取消限购,购房可落户

继杭州、西安之后,苏州全面取消了限购。

蓝鲸新闻 2024-06-03 10:22:05
购房契税全免,湖南浏阳出台十一条措施稳楼市

购房契税全免,湖南浏阳出台十一条措施稳楼市

继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出台稳定楼市发展的若干措施后,浏阳再次出手。

中华网财经 2024-05-15 15:27:20
天津购房新政策:京冀籍和就业人员享本市户籍政策

天津购房新政策:京冀籍和就业人员享本市户籍政策

日前,天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等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通知》。

2024-04-30 16:51:35
各地购房政策再度大松绑,一线城市除北京外均落实

各地购房政策再度大松绑,一线城市除北京外均落实

继上海、广州等城市后,深圳也降低了房贷首付比例以及房贷利率。

中华网财经 2024-05-29 17:44:59
为什么说中国房地产企业更像是“影子银行”

为什么说中国房地产企业更像是“影子银行”

政府可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下调首付比和公积金利率等一揽子消化存量商品房相关政策部署公布,令不少媒体直呼“王炸”组合拳。

和讯 2024-05-21 17:34:14
王健林的“妥协”换来600亿

王健林的“妥协”换来600亿

上市计划屡次受挫,令万达一度陷入对赌失败的困境中。由此产生的巨大现金流压力,也令王健林无奈选择接受600亿战略投资以解燃眉之急,甚至不惜失去绝对控股权。

环球老虎财经app 2024-04-02 10:42:29
速看!多地出台住房公积金新政!

速看!多地出台住房公积金新政!

近日,多地出台住房公积金新政。根据中指研究院的统计,截至4月10日,全国已出台公积金优化相关政策的城市已超过70个,政策涉及从贷款额度上浮到提取条件放宽等,以此来进一步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图片 全国70余个城市出台住房公积金新政 3月份以来,山东烟台、青岛,黑龙江哈尔滨、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纷纷出台住房公积金新政策,不同程度提高了公积金贷款额度。像哈尔滨和鄂尔多斯都宣布,夫妻双方缴存职工最高贷款额度由80万元上调至100万元,而烟台则规定,多子女家庭最高可贷100万元。 图片 央视记者梳理后发现,除了不同程度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各地还针对特定群体,对住房公积金政策进行了细化调整。比如贵州黔南州的新政策就规定,青年人才首次购买自住房,最高贷款额度为60万元。而江苏苏州、湖北荆州等地,则对针对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灵活就业人员,推出相关公积金存贷产品,调整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月缴存基数下限。 图片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 蔡真:这一次的公积金政策,在贷款的额度、贷款的期限,还有便利措施方面,各地都有很大改进。这对改善市场的平稳运行、提升市场的购买力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此外,湖南郴州、福建福州、内蒙古通辽等地则进一步优化了商贷转公积金贷款的政策,放宽“商转公”条件。 只要满足公积金贷款需求,公积金中心直接将贷款资金转入商贷银行,不需要贷款人到处筹措“过桥资金”,以此来降低购房者的房贷压力。 中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黄瑜: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城市出台的角度和一些政策的细则是不一样的,也是因城施策的具体体现。一定程度也让一些刚性需求,包括一些刚性改善性的需求进行适度释放,让购房人群降低了购房门槛和购房成本。 图片 注意!购买此类住房还有福利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的住房公积金政策密集调整优化中,“低能耗住房”补贴无疑是一大亮点。多个城市同时都在出台的住房公积金新政策中明确,购买绿色建筑可以享受贷款额度上浮的优惠。 “绿色建筑”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简单来说,是指能够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建筑。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共有6类指标,由高到低划分为三星、二星和一星,获得“绿色建筑”评价的建筑,都可以公开查询到。 图片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已超90%。按照相关要求,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将全面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图片 4月1日,鄂尔多斯发布的住房公积金新政中明确规定,购买绿色建筑最高贷款额度上浮10%。几天过后,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拟就使用住房公积金购买绿色建筑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规定,购买超低能耗建筑的借款人,最高贷款额度可上浮40万元,这意味着最高可贷160万元。而同一天,广州也针对购买绿色建筑的购房者,推出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的政策。 图片 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 冯卫:对于购买新建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住房的,一星级的上浮10%,二星及以上星级的上浮20%。符合二孩及以上家庭贷款支持政策的,贷款最高额度上浮30%。 图片 “新市民更加需要公积金贷款支持” “新市民更加需要公积金贷款支持,而公积金对这部分人群的覆盖率并不高。”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惠及的大多为公积金缴存覆盖率较高的机关、国企、事业单位等拥有固定工作的职工,相对而言,这部分人群住房拥有率较高。 2023年6月,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全国住房公积金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住房公积金制度惠及面持续扩大,2022年实缴职工超1.69亿人,比上年增长3.31%。 4月8日,苏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针对灵活就业群体出台了公积金新政,即推出灵活就业人员“乐居苏城”存贷产品,这开启了产品化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新模式,引来很多人“点赞”。 图片 灵活就业人员缴存公积金可享受“灵活缴存、随时支取”的便利,真正实现“零存零取”,同时还能享受住房公积金的各项政策补贴。 新政发布后,一名苏州的房产中介立刻在社交平台表示,灵活存取相当于活期存款,利率为2.5%,存款利率可观,买房还可以享受公积金贷款。 这就相当于一个灵活就业人员开设了一个“零存零取”的“活期账户”。假设3万元存一年,可获得每年账户利息1.5%,共450元,开户补贴100元,利息补贴1%,共300元,一年收益合计为850元,年化收益大于2.5%;假设40万元存一年,可获得每年账户利息1.5%共6000元,开户补贴100元,利息补贴1%共4000元,第一年收益合计为1.01万元,年化收益大于2.5%。 图片 ▲图源:卡乐图片 摄影/贾琼 灵活就业人员如果想最快获得贷款额度,在满足贷款条件下,单笔缴存4.3万元,存满6个月后即可享受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80万元;单笔缴存5.9万元,存满6个月后即享受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110万元;单笔缴存8.8万元,存满6个月后即享受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165万元(需要满足“筑梦苏城”相关政策)。同时还享受各类补贴,年化收益大于2.5%。 “这个杠杆效应非常明显,如果要获得100万元公积金贷款额度,差不多只需要5万元的本金,所以其实对于灵活就业者而言,意义非常重大,对于其他城市而言也具有非常好的启发意义。”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为更好支持合理住房消费需求,苏州的模式对各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严跃进认为,二季度以来,以旧换新、取消房贷利率下限、公积金政策属于各地优化住房政策频率较高的三项政策,也可以理解为二季度政策宽松的“三板斧”,实实在在降低了购房成本和交易成本。此类政策充分说明,二季度各地购房政策进一步优化和放松,进一步释放了宽松的环境。在严跃进眼里,目前,一线城市依然有比较丰富的政策工具。

中国小康网 2024-04-16 11:22:40
上海房产新政:缩短非沪籍社保年限,二孩家庭增购

上海房产新政:缩短非沪籍社保年限,二孩家庭增购

上海发布关于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

蓝鲸新闻 2024-05-28 11:13:15
天津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治理

天津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治理

据天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官网,4月10日,天津市住建委组织召开2024年度房地产市场检查工作部署动员会,从4月份开始至今年年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治理

同花顺7x24快讯 2024-04-12 17:06:16
房地产变局将至

房地产变局将至

考虑到三四线城市库存较大,未来三年房地产市场可能仍将处于调整和巩固的阶段。

和讯 2024-06-05 16:37:41
西安全面取消住房限购!全国仅剩6地

西安全面取消住房限购!全国仅剩6地

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仅剩海南省、天津市仍处于部分放开限购的状态。

北京商报 2024-05-09 15:52:28
住房限购松绑初见成效,地产股掀涨停潮

住房限购松绑初见成效,地产股掀涨停潮

5月16日,房地产板块再掀涨停潮。

览富财经网 2024-05-16 17:10:55
这一省会发文:鼓励房企实施“7天无理由退定”

这一省会发文:鼓励房企实施“7天无理由退定”

购房能7天无理由退定了!

中国网财经 2024-06-07 17:16:00
“史上最宽松”房产新政:中介无休,外地人涌入

“史上最宽松”房产新政:中介无休,外地人涌入

颇具吸引力的地产新政如今对于市场的刺激如何?

蓝鲸新闻 2024-05-20 09:33:29
杭州大动作!全面取消住房限购,买房即可申请落户

杭州大动作!全面取消住房限购,买房即可申请落户

“在本市范围内购买住房,不再审核购房资格。”

北京商报 2024-05-09 09:57:18
史诗级救市来了,你会买房吗?

史诗级救市来了,你会买房吗?

楼市持续深度调整中的这些年,去库存的压力悬在了各路人马头上。

市界 2024-05-20 13:30:28
房企的新出路,终于找到了

房企的新出路,终于找到了

最近几年,明源君一直强调,随着城镇化推进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住房观正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升级,建设“好房子”成为房地产企业新的历史使命

明源地产研究院 2024-06-11 09:52:29
每月省1000多?买北京住房,公积金贷可延长20年!

每月省1000多?买北京住房,公积金贷可延长20年!

与原核定标准相比,相当于增加10年或20年贷款时间。

北京商报 2024-04-17 13:18:35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