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从医养视角促民生,以信用保险、农险、险资运用稳经济

2021年03月03日 14:55 来源:蓝鲸财经
分享: 微信

又一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从近几个月以来召开的地方“两会”中讨论的提案,到近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所“预告”的建言中,频现“保险”这一关键词,涵盖医疗保险、税延养老险、信用保证保险、农业保险、保险金融科技、险资运用等多个行业重点关注议题。促民生、保经济,保险行业一直走在我国居民生活稳定、经济发展建设的一线,也一直在持续优化、发展进程之中。

促民生:紧盯风险保障缺口,关注医疗、养老保险保障产品优化

民生问题的风险保障需求,一直都是行业的关注重点,从历年议案内容来看,养老、医疗、健康,都是议案内容的重中之重,而其中,涉及到保险保障的议案,也在伴随着社保、商保的发展而逐步推进。

税延养老险:

养老问题一直是我国民生问题的关注重点,尤其在面临较大的养老的风险缺口中,近年来,税延养老险持续推进试点工作,但试点区域窄、税收额度有限等问题,仍面临难以解决的情况,而通过议案声音,该议题逐步进行突破。

全国政协委员、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总经理谢卫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发挥税收政策作用、推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提出,当前个人税延养老险试点的参与人数与整体规模仍相对偏低,产品层面也缺乏税收优惠政策,此外,在制度设计中,也未统筹考虑与年金税收政策的有效衔接。

在此前提下,谢卫建议,要进一步发挥税收政策激励作用,包括进一步提高个人税收优惠政策力度,如在缴费环节,建议在现有基础上适当提高第三支柱缴费的税前扣除额度,并根据社会平均工资增长、通货膨胀等因素变化进行指数化调整,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在领取环节,建议比照领取年金的个人所得税处理方式,不计入综合所得,全额单独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税,鼓励分期领取,降低领取时适用税率,进一步扩大受益人群。

同时,实施合格金融产品税费优惠政策,一方面建议对纳入第三支柱范围的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个税递延产品等,减免相关税费;另一方面,建议对金融机构因发行管理第三支柱合格金融产品而取得的收入,减免对应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更进一步,则是统筹年金和第三支柱税收政策,实现有效衔接。

针对这一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韩沂也在近日建言,提出多部门应共同研究,尽早明确第三支柱具体涵义、内容和范围,以正式文件形式予以公布,把在一定期限以上、养老目标基金产品、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及可能出现的新型养老目标金融产品,在符合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标准前提下纳入第三支柱范畴,扩大第三支柱产品供给。应参考欧美和日本第三支柱发展历程,借鉴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过程中的账户管理经验,扩大个税递延养老账户运用范围,推动将符合前述特定条件的各类金融产品纳入个税递延养老账户。

韩沂表示,第三支柱发展较好的国家或地区对相关养老产品均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应尽快出台新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政策或明确延长试点期限,稳步推进试点扩容。

健康、医疗保险细分创新:

健康医疗领域的风险保障是行业始终深耕、精耕的领域,近年来,伴随着健康险、医疗保险的发展与完善,保险机构将更多目光聚焦于细分领域,满足消费者日渐多元化的需求,同时在竞争红海中谋求新空间与新赛道。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疫情催化了健康保险加速发展,而随着健康中国建设战略的逐步推进,预计到2025年,健康险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在这个过程中,保险业要加强和医疗机构、制药企业及医疗管理部门的合作,并据此开发产品,解决当前健康保险所面临的问题。

举例来说,日前,在今年的青岛政协会议上,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市口腔医院院长王万春的提案建议,探索建立医保部门主导,商业保险公司,居民个人、单位共同参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适合我国国情的口腔疾病保险模式。

王万春强调,在医保资金可控的前提下,龋病、牙髓病和牙周病等重点口腔疾病的防治,尤其是针对儿童口腔疾病的预防措施逐步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是未来的方向。

在未实现上述目标之前,王万春建议医保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允许个人帐户资金用于支付个人购买口腔商业保险。未来在资金可控的前提下,拿出一部分医保结余资金用于鼓励个人购买保险;保险范围牙齿疾病的预防、治疗。其中预防类项目可全报销,治疗可报销一部分,重视对牙齿疾病的预防项目;保险公司根据年龄、口腔健康状况、投保人数制定不同的险种和费率,拿出具体、详尽、可操作的保险办法,医保部门选择合适的险种纳入范围;政府对口腔保险市场提供支持,通过免税等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为员工提供口腔保险的员工福利。

针对近年来适龄人群不孕不育发生率的上升态势,民盟中央拟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关于构建国家生殖安全体系的提案》,建议将生殖健康纳入到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中,并通过加大政策支持来鼓励不育夫妇尽早通过医学途径完成生育。如把生殖健康服务中的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或将基本的辅助生育费用纳入生育保险范畴,或通过财政补贴降低试管婴儿费用。

稳经济:保障农业领域巨灾风险,继续拓展险资运用空间

2020年,疫情的负面影响在多个经济领域凸显,而基于经济发展需求与疫情因素叠加影响下,保险业如何为各行业、各领域的经济稳定提供保障,正是关键议题。一方面,在于保险创新,扩大保险保障覆盖面,优化保险产品,提升保险服务;另一方面,在险资运用方面继续下功夫,优化保险资金布局空间,发挥压舱石的作用。

信用保证保险:

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是近两年保险行业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巨大的需求给行业提供了创新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潜藏的风险,保险公司踩雷案例在近两年并不少见。而为了使信用保证保险更好地为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填补资金缺口,周延礼在提案中建言,在满足客户信息安全保护相关要求的同时,保险公司应可以使用官方征信系统和税务、海关、电力、工商等几大政府有关部门的“硬”数据,通过政务协同进行与地方其他政府部门进行保险相关信息资源的共享,将保险公司与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链接在一起,形成完整有效、更新及时的保险相关数据的共享机制,从而助力信用保证保险为小微企业融资增信。

同时,加强银保合作,进一步规范相关管理机制和配套基础建设。一方面,信保业务在与商业银行合作开展的互联网贷款在互联网贷款新规要求下,对现有融资性信保业务部分产品要素与合作模式需相应进行调整。另一方面,风险资本管理理念应逐步靠拢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思路,相关管理机制和配套基础建设应进一步提速。

农业风险保障:

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始终面临防灾防害的重要难题,通过保险手段实现风险保障,是稳定我国农业发展,保障农民收入的有力措施。今年,多地两会议题,立足于当地特色与情况,在农业保险领域切入建言。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即明确提出“扩大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支持有条件的省份降低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农业保险保费县级补贴比例”,将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做法逐步扩大到全国。健全农业再保险制度。发挥“保险+期货”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等相关要求,凸显农业保险重要性。

具体来看近期议案中的农险相关内容。福建省政协委员潘敖大建议,进一步加强天气指数保险工作,加强政策引导,加大研发投入,强化科普宣传,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保险服务需求。

具体建议为,各级政府在出台“三农”领域等相关政策文件时,将加强天气指数保险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同时把发展天气指数保险放在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整体布局中统筹考虑,健全政府引导、银保监会监管、财政补贴、气象部门技术支撑、保险公司实施等机制。同时,仍需加大天气指数保险技术研发投入,分区域、分灾种、分层次、分阶段细化保险研发设计,建设天气指数保险信息收集和服务系统,提高信息推送效率,扩大覆盖面;加强政策宣传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增强用户参保积极性主动性。

巨灾保险:

在今年海南省“两会”期间,海南省政协委员何彪提出,建议将救助类保险纳入应急救助体系。据何彪介绍,海南省曾试点推广巨灾保险与农房保险,以此提供巨灾保障、平滑财政支出和提升灾害救助效果,但未达到明显效果。

“一方面由于保险本身存在设计缺陷,保险责任单一、保障程度不足、赔付率低;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政府支持力度不足,财政补贴力度低、政府未将保险纳入现有的应急救助体系”,在此背景下,何彪建议,首先要从思想层面梳理救助保险的创新思想;在制度层面,建议以提升救助能力为中心,各应急管理部门需将保险纳入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借助救助保险完善重大自然灾害应对程序和措施,帮助保险公司建立与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自然灾害救助保险保障标准调整机制,充分利用救助保险统筹做好救助及恢复重建工作。

此外,还要引导、鼓励保险公司也创新开发新型救助保险,责任范围尽可能全面地保障农村居民可能遭受的巨灾损失;要求经营救助保险的保险公司设立专项服务经费,并配套专项服务方案,通过创新保险服务模式,

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是银行、保险业业务发展布局、融合的着力方向之一,也是目前行业发展的趋势,但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痛点与难点。包括银行绩效考核有待改进、风险收益不匹配、外部环境待改善等问题。

聚焦于保险业,韩沂提出,要完善风险补偿与奖励政策,建议财政部门建立对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的奖励与风险补偿政策,对保险公司包括首台套、专利险、产品研发险、关键设备研发险等科技保险进行财政补贴。

险资运用:

保险业的保障作用不仅体现于负债端,还在于资产端,截至2020年末,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21.7万亿元,同比增长17.3%,伴随着保险资金的丰富与应用的多元,相关政策也在逐步调整,尤其在2020年,推动保险机构投资能力备案改革、对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进行规则明确,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限制等动作,为保险资金运用提供了更加规范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多空间。

但在周延礼看来,目前保险资金运用还面临一定的问题,也有更多可布局的空间。近日,其向媒体表示,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利率水平趋势向下的背景下,保险机构等机构投资者对于另类资产的需求持续提升。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中长期限资产供给较为欠缺,机构投资者往往面临资产荒的困境,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效果受限。

在这一前提下,周延礼提出五条建议,一是简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行政许可项目,推进资产支持计划注册制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长期资产供给;进一步落实《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暂行办法》,推动公司建立健全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全面提升行业风险抵抗能力;加强关联交易资产穿透监管,维护保险资金运用安全;在偿二代和资产负债管理监管框架下,持续不断强化分类监管机制,积极探索不同类型保险公司的权益投资监管模式,支持保险公司切实服务好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同时,引导保险机构改革投资绩效考核方式,实行中长期考核机制。

将目光聚焦于险资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北京证监局局长贾文勤,其表示,将在今年两会中建议:将新三板精选层股票纳入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

贾文勤提出,新三板精选层系列制度的推出以及公募基金投资精选层的具体实践,已为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新三板奠定了基础,建议相关部委明确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等投资新三板的政策。

(责任编辑:CF00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横琴人寿20亿元投资资产违约,中植集团所持部分股权被冻结

公司称已计提必要减值。...

来源:蓝鲸

中汇人寿登场“国家队”接盘问题险企

有“保险最后一道防线”之称的保险保障基金两度发挥了兜底作用。...

来源:北京商报

中国寿险&财险科技应用高峰论坛2023 将于7月在北京召开

2023年,是社会环境全面恢复,“拼经济”成为主旋律的一年,保险企业会更加关注业务的可持续发展。2023年,是保险公司通过数字化提升服务和效...

来源:中国寿险

一年罚没2.3亿元 保险业缘何一再“跑偏”

2022年,监管部门持续对保险业各类乱象重拳出击。...

来源:北京商报

谁来挽回流失的惠民保用户

“如果出险了,惠民保能赔的其他保险也能赔。”“惠民保仅是临时‘踏板’,来年我打算配置百万医疗险。”一度成为顶流的惠民保,开始被“用脚投票”。...

来源:北京商报

新能源车险周年记:保费涨、高赔付难题待解

12月27日,新能源专属商业车险落地满一周年。...

来源:北京商报

频踩雷陷亏损 北部湾财险又遇国企股东出走

在经历了保费下滑、转盈为亏、增资“搁浅”等困境之后,北部湾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又面临国企股东拟出售股权离场的情况。...

来源:北京商报

中水渔业再次出让华农保险11%股权,多险企股权转让“遇冷”、保险牌照“不香了”

曾经大热的保险牌照一朝遇冷,但却并非意味着价值缩水,伴随着市场环境优化,以及转型成效浮现等多重因素,据行业预计,止跌回升将是未来趋势。...

来源:蓝鲸财经

富贵“险”中求?理财型保险并非“万金油”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大面积亏损,对于选择基金的理财用户而言,“跌跌不休”成了常态,昔日的热门产品如今却成了“烫手山芋”。...

来源:北京商报

“持牌”蔚来再收购一家保险经纪公司,造车新势力提速”涉险”聚焦服务生态

新能源汽车电子化技术的覆盖率相对更高,其在数据的集中度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如针对驾驶员的驾驶习惯等,更易进行风险指标的收集与建模,布局车险,正...

来源:蓝鲸财经

工银安盛人寿“转型功臣”辞任董事长,前三季度出现亏损

近日,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工银安盛人寿”)公告称,因工作变动原因,马健已向董事会递交书面辞呈,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职务。截至...

来源:时代在线

五大上市险企前11月揽收保费2.4万亿元

当前,上市险企“开门-收官”策略明显分化,预计侧重备战开门红的险企短期利好NBV边际改善。 ...

来源:蓝鲸财经

北京普惠健康保将赔付新冠重症2万元

北京普惠健康保项目组共同研究决定,将向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参保人赠送新冠病毒保障责任。...

来源:北京商报

多家保险公司股权遭拍卖,股权交易遇“寒潮”

​不同于几年前资本对于保险牌照的狂热,如今,一家保险公司的股权转让项目,要经历更长时间才能得寻找到合适的“接盘方”。...

来源:蓝鲸财经

感染风险骤增,多款新冠险下架,业内:保司理赔压力大

​近日,此前一度“走红”的防疫保险产品遭多家保险公司下架。此外,最近也有不少曾经购买过防疫险产品的消费者开始咨询如何理赔。不过,理赔的过程较...

来源:时代财经

确保一季度平稳开局 一揽子稳经济举措将落地

稳工业、扩内需、惠企业成为2022年经济平稳开局的关键,地方版详细举措有望加快落地。...

来源:新华网

两会时评|稳中求进三连评之一:稳得住、进得好、行得远

“稳”的要求明确,覆盖宏观政策、市场主体、物价水平、就业培训、供应链安全、粮食播种等诸多方面,稳住这些国计民生的“四梁八柱”,就能百尺竿头更...

来源:新华社

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扎实推动稳经济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重要讲话。...

来源:新华社

中证协:多措并举落实稳经济稳就业要求,夯实行业发展人才之基

中证协发布消息,5月27日,第七届中国证券业协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

来源:新京报

国务院发文稳经济 中小企业迎多项政策利好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包括六个方面共33项措施。其中提出“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

来源:人民网

国务院33项措施全面稳经济,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

将近10天的预热之后,备受市场关注的六方面33项稳经济措施详细情况终于面世。...

来源:北京商报

国常会:加快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

6月1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来源:财联社

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出台 缓缴公积金等措施助企纾困

近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货币金融、稳投资促消费、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本民生六个方面3...

来源:人民网

北京稳经济“大礼包”,听听企业怎么说

作为海淀区一家初创期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部经理,王涛提到,公司已经享受到近期出台的一些缓缴职工养老金和住房公积金、退税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层面的优...

来源:北京商报

积极财政加力加码 “真金白银”稳经济护民生

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在稳住经济大盘6方面33项一揽子政策措施中,有24项直接涉...

来源:人民网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