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 > 正文

二季度下滑37% 赴港投保热潮渐退?

二季度下滑37% 赴港投保热潮渐退?

今年上半年赴港投保最新数据出炉。9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中国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源自内地访客的新增保费较去年同期下跌6.9%至297亿港元;从二季度来看,源自内地访客的新增保费为141亿港元,同比减少36.77%。二季度赴港投保新单保费降幅明显是何原因?将如何影响全年保费走势?

上半年新增保费小幅下滑

因香港保险具有产品设计灵活、保障全面、收益较高等特点,近一年以来,部分内地旅客赴港第一站便是直奔保险公司,一时间,香港保险再度成为备受青睐的“土特产”。不过,目前持续高涨的投保热情出现了减退迹象。

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源自内地访客的新增保费较去年同期下跌6.9%至297亿港元,占个人业务总新增保费份额由31%降低至25.7%。

从赴港投保较受欢迎的险种来看,终身寿险依旧当仁不让。据了解,上述新增保单中,终身寿险、重疾及储蓄寿险分别占这些保单数量的59%、29%和3%。

需要关注的是,如果聚焦于二季度来看,源自内地访客的新增保费为141港元,同比减少36.77%,与今年一季度的火热程度相比有较大反差。今年一季度,源自内地访客的新增保单保费为156亿港元,创五年来新高,同比上升62.6%。

而回首2023年全年,内地访客赴港投保的个人人寿保险新增保单保费约590亿元,较2022年约21亿元飙涨逾27倍。

规模下降存多重因素

今年上半年,内地访客赴港投保的热情相较于去年及今年一季度有所回落,在业内人士看来,这背后存在需求、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中国精算师胡宁宁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原因还是去年基数较高。2023年2月香港和内地才开始全面通关,压抑了三年的赴港投保需求得以释放,因此,2023年二季度是通关流动人数最大的时间节点,对应的赴港投保人数以及保费都是2023年最高的季度水平。

对于内地赴港投保的新单保费下降,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也表示,这体现了抑制的需求集中释放后的回归常态。去年是疫情后开放的首年,疫情期间被抑制的业务于去年爆发,使得去年内地赴港投保业务剧增。但这种增长不可持续,此前被抑制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今年恢复常态,从而造成业务规模下降。

然而,这并非唯一原因,随着内地访客赴港投保热潮的持续,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合规的销售行为。对此,在杨泽云看来,今年上半年,香港保险监管机构加大了对于香港保险非持牌人员销售、违法返佣等违规行为的打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香港保险的销售动机。特别是保险很大程度上是销售推动型的经济活动,对销售活动的严格监管必然影响其业务。

赴港投保热潮有所消退,也可能源于个人收入的下降。杨泽云表示,据财政部数据,今年1—7月个人所得税8529亿元,同比下降5.5%。而内地赴港投保的保险投资属性较强,投保者的收入和财富状况会极大地影响其投保决策。

“热情”或与五六年前持平

其实,因香港与内地保险业务在适用法律、监管政策以及保险产品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监管早在2016年便就赴港购买保险从法律、外汇风险、保单收益、退保损失、条款等五方面作出提示。

今年以来,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已经多次提醒和呼吁公众留意欺诈,避免“非法转介”和“返佣”。

在业内人士看来,内地访客赴港投保需要注意的潜在风险包括,高额的推介费催生了销售误导等乱象,后期维权困难;香港保险对保险公司完全市场化定价管理,各保险公司的产品差异度大,投资收益水平差异也很大,客户只看重收益,最后保险公司真的破产,可能客户利益会有损失;另外,两地法律与法规及监管有巨大差异,后期的维权与理赔,可能会存在诸多不便利或问题。

由于去年内地访客赴港投保的上半年保费规模达到了300亿港元左右,而下半年则回落至200亿港元,因此,有业内人士此前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预测,2024年,保费规模达到2023年的590亿港元难度或较大,预计保费规模将与2018年和2019年持平,约450亿元左右。

“数据显示,2009—2023年,内地客户为香港保险带来新增业务保费累计3775亿港元,虽然部分年份受到政策或疫情的影响而下降,但呈现总体增长的趋势。”对于未来保费规模将取决于哪些影响因素,在杨泽云看来,未来,内地访客赴港投保香港保险,一方面受到内地和香港地区监管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内地保险发展及两地金融开放合作的影响。

(责任编辑:zx0600)

推荐阅读

签到“手软”!内地赴港投保创五年来新高,3个月156亿港元…有哪些风险?

签到“手软”!内地赴港投保创五年来新高,3个月156亿港元…有哪些风险?

“长线预期回报超过7%”,5年交6年即回本”“第2个保单年度后可转换”……香港保险代理人是懂抛“橄榄枝”的。

北京商报 2024-06-04 14:21:41
背靠腾讯,这家高端诊所要赴港IPO

背靠腾讯,这家高端诊所要赴港IPO

市场利好、政策助推,民营医疗机构正在成为热门赛道,也掀起了IPO热潮。

消费记 2024-06-07 14:27:06
三年亏损超180亿的合众新能源赴港IPO

三年亏损超180亿的合众新能源赴港IPO

又一家造车新势力冲击港股IPO。

蓝鲸财经 2024-06-26 16:00:00
境外收入占比不足1%,安井食品赴港筹钱

境外收入占比不足1%,安井食品赴港筹钱

在5月28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安井食品的赴港上市计划受到了投资者的质疑。

快消八谈 2024-05-30 09:21:36
曹操出行赴港IPO:虎口夺食,有何上市新故事?

曹操出行赴港IPO:虎口夺食,有何上市新故事?

定制+自动,曹操出行于网约车市场的“虎口夺食”之策。

中华网财经 2024-05-10 10:48:34
物美输血、毛利大降,多点携“资”欲赴港股IPO

物美输血、毛利大降,多点携“资”欲赴港股IPO

近日,多点数智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瑞银集团、招银国际、招商证券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独角兽营 2024-05-14 15:30:40
人工代糖市场有多大?甜味剂供应商新琪安赴港IPO

人工代糖市场有多大?甜味剂供应商新琪安赴港IPO

日前,甜味剂供应商新琪安试图冲刺港股上市。

消费记 2024-07-23 11:04:16
“山寨”苦,食安瑕疵未断,茶颜悦色欲赴港IPO?

“山寨”苦,食安瑕疵未断,茶颜悦色欲赴港IPO?

茶颜悦色上市是因资本裹挟,还是为了加速扩展,目前难以判断。

鳌头财经 2024-03-29 14:41:14
背靠腾讯、广汽,三年亏超17亿元的如祺出行赴港IPO

背靠腾讯、广汽,三年亏超17亿元的如祺出行赴港IPO

继嘀嗒出行后,如祺出行也即将赴港上市。

环球老虎财经app 2024-06-28 10:51:46
前福耀老将掌舵的正力新能冲刺港交所,“玻璃大王”曹德旺隐身其后

前福耀老将掌舵的正力新能冲刺港交所,“玻璃大王”曹德旺隐身其后

被曹德旺以及其“好友们”照拂的正力新能欲赴港上市。

环球老虎财经app 2024-08-01 09:57:39
2024年8月杭州市A股上市公司涨幅排行榜

2024年8月杭州市A股上市公司涨幅排行榜

据览富财经网数据中心发布:回顾8月A股市场走势。

览富财经网 2024-09-03 10:29:13
709家浙股“晒”业绩,613家盈利,你家公司表现如何?

709家浙股“晒”业绩,613家盈利,你家公司表现如何?

截至目前,浙江709家上市公司已经全部披露完毕。

览富财经网 2024-09-03 10:22:41
解码交行中报:一张充满价值创造的“答卷”

解码交行中报:一张充满价值创造的“答卷”

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银行业逐渐摒弃了对规模扩张的单一追求,转而专注于优化信贷和融资结构,并通过充分调动自身资源来谋求高质量发展。

环球老虎财经app 2024-09-03 09:22:04
展示4%,到手1%,理财收益率“缩水”了?

展示4%,到手1%,理财收益率“缩水”了?

近一段时间以来,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实际业绩表现与展示收益率出现较大偏差,特别是近期收益率远低于展示收益率的现象引发关注。

中国网财经 2024-09-02 17:22:51
北京银行发布2024年半年报:经营业绩稳健提升,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北京银行发布2024年半年报:经营业绩稳健提升,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北京银行2024年半年度报告,向广大投资者交上了一份优秀的业绩答卷。

中华网财经 2024-09-02 17:07:32
科技金融向“新”求变

科技金融向“新”求变

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支持,尤其是近一年来,科技金融领域涌现出各种创新实践,各类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的深度融合成为新常态。

北京商报 2024-09-02 16:00:17
“老四家”锦程消金上半年净利腰斩 注册资本垫底增资压力逼近

“老四家”锦程消金上半年净利腰斩 注册资本垫底增资压力逼近

注册资本及主要出资人持股比均不合规,锦程消金该如何应对?

鳌头财经 2024-09-02 15:37:47
苏商银行七项违规被罚367万 净利高度依赖吃息差 不良率创历史新高

苏商银行七项违规被罚367万 净利高度依赖吃息差 不良率创历史新高

非利息收入持续亏损,息差在收窄,高度依赖利息净收入的苏商银行,该如何突围?作为民营银行,苏商银行该如何在创新产品与服务发力,成为富有特色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力量?

鳌头财经 2024-09-02 15:31:19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