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振兴
8月29日,海天味业发布的业绩显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66亿元,同比下降4.19%;归属净利润30.96亿元,同比下降8.76%。
海天味业结束了十年来的高速增长,首次在半年报中出现收入和净利双下滑的情况。
在资本市场上,海天味业股价仅有39.82元。相较2021年1月的219.58元的高位,总市值虽有仍有2214亿元,但已经跌去了81.87%。
业内人士认为,在市场需求发生改变后,海天味业到了一个发展瓶颈、倒逼海天味业要不断审视自身的差异化优势,全面变革。
财报指出,2023年上半年,海天酱油的主力产品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酱油收入67.98亿元,同比下降9.28%;调味酱收入13.37亿元,同比下降5.96%;耗油收入21.97亿元,同比下降0.53%;其他收入17.55亿元,同比增长12.19%。
销售的分布区域也是全面下滑。东部区域收入23.31亿元,同比下滑6.47%,南部区域收入22.62亿元,同比下滑7.81%,中部区域收入27.34亿元,同比下滑0.08%,北部区域收入31.79亿元,同比下滑了8.31%。仅有西部区域收入15.82亿元,同比增加2.74%。
从以上两组数字看,越是重要的产品,越是收入占比越高的区域,收入下滑的月严重。
从渠道看,海天味业线下渠道收入116.18亿元,同比下滑4.39%。线上渠道收入4.69亿元,同比下滑了12.54%。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海天味业业绩下滑,是因为其产品单一的为大众化产品,差异化分层不明显,其多品牌、多品类、多场景、多渠道、多消费人群的布局效果并不明显。另外,竞争对手在餐饮行业的渗透率提高,海天味业发展碰到天花板。归根结蒂是其比较保守作风所致。
在海天味业下滑的同时,海天味业的竞品在不断提高市场业绩。千禾味业2023年上半年,酱油产品收入96652.73万元,同比增长60.06%;食醋产品收入21958.89万元,同比增长26.06%。中炬高新虽然仍处在派系之争的漩涡中,但其旗下调味品品牌美味鲜,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72亿元,同比增加1.08亿元,增幅4.37%;
海天味业收入的减少,并没有影响海天的投入。
上半年海天销售费用达6.98亿元,同比增加了1.54%,管理费用达2.31亿元,同比增加了15.45%,但依然未能挽回收入下滑的趋势。
其中销售费用主要增加了其他费用,增加额超过3000万元,广告费用则减少了4000万元。管理费用增加在人工成本上,增加了近2000万元。
海天味业方面称,外部销售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碎片化的需求,对公司过往积累的优势是一个挑战,因此公司需要应时而变,应势而变,应市而变,加快在产品、渠道、终端建设等全面变革,推动员工、销售人员、经销商一同转变思想,争夺市场机会,通过切实有效的变革,重新获得新优势,从而进一步强化市场竞争力。
争夺市场,全面变革,看来海天意识到了自身挑战的严重性。2014年,海天味业上市,就开启了高光模式。甚至在2020年,海天味业的市值超过了中石化、宁德时代等企业,成为市值仅次于茅台的品牌。海天味业也被戏称“酱茅”。
同花顺IFind显示,当年,其上半年收入只有50.27亿元,自此以后都保持在6%以上的增速发展,其中2017年收入增速达20.57%。2022年中报收入达到了135.32亿元。但在2023年这第十个年头,其收入出现了4.19%的下滑。
在净利润方面,2014年中报,海天味业只有10.95亿元的归母净利润,2022年中报达到了33.93亿元,增长了2倍。在2022年底,海天味业的2022年实现净利润61.98亿元,同比减少7.09%,是近十年来海天味业首次全年净利下滑。
当时海天味业董秘张欣表示,成本端,主要原材物料的价格一直处于较高位水平,对利润的影响也比较大,但公司并不考虑涨价。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在经过长时间的快速成长后,调味品市场和海天味业都到了一个发展阶段的节点,需要更多研发创新突破瓶颈、推动产业迭代升级,在此之前业务和业绩增速都会出现因为需求饱和、竞争加剧导致的下滑。
就海天味业而言,其先受到酱油添加剂双标。而员工发布不当言论,海天味业微博被禁言等情况,海天味业品牌形象受损。
同花顺IFind显示,安信证券赵国防认为,主要受餐饮渠道恢复进度不及预期影响,同时C端消费偏弱,经销商库存消化较缓,整体导致公司23Q2表现承压。上半年成本压力逐步减缓,但收入承压导致规模效应有所收窄,同时产品结构变化,高毛利酱油占比下降,拉低毛利率水平。
沈萌表示,调味品市场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大企业大品牌成为市场主体,市场也出现新的瓶颈,下一阶段海天味业继续延用原有发展模式的风险在增大。新品牌新品类都可能动摇现有的市场结构,所以倒逼海天味业不断审视自身的差异化优势。
绝味食品在财报中称,截至202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地区门店总数16162家(不含港澳台及海外市场),上半年净增长1086家。整体上,绝味食品营业收入、净利润、门店总数和市场占有率均保持稳健增长。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不论何等简历,简历都是他们通向未来人生的敲门砖。但有这样一家企业却将大学毕业生求职简历当成了公司的赚钱工具,这家企业就是“知名”互联网公司58集团。
在“二元协同重塑产业—开启个人健康主体责任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康团队作出了最新的九大产业趋势研判。
文|张岩8月18日,奶茶第一股香飘飘(603711.SH)发布的2023年中期业绩显示,2023上半年,香飘飘累计营业收入为11.71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36.26%
随着反腐风暴持续推进,医药行业风声鹤唳。“最近医院主任都拒绝见面,让我们不要去医院找他们”,一医药行业销售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中国石化发布的上半年业绩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9万亿元;同比下滑1.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51.11亿元;同比下滑20.1%。
8月28日晚间,乳业龙头伊利发布上半年经营数据。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9.8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8%,净利润63.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