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影人数上看,今年端午档亦是过去十年最低,仅为96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的2254万下降近六成,比最高的2018年的2580万下降近七成。
更值得警惕的是,端午档全国影院上座率持续低迷。总放映场次139.1万场,刷新过去十年端午档总场次记录,上座率却少得可怜。
从单部影片来看,票房TOP3《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扫黑·决不放弃》《谈判专家》上座率均在5%左右,场均人次均未超过7人,过低的上座率最终严重影响了票房表现。
其实,端午档的“扑街”,只是当下低迷电影市场的延续。今年1-5月底,国内电影市场一共斩获216.72亿元票房,较去年同期的221.34亿元,有所下滑。
同去年一样,今年春节档之后,电影市场一直提不起气。只不过去年《消失的她》撑起端午档后,暑期档偶然爆发,带动电影大盘。但今年,端午档直接哑火,暑期档,也仍然是未知数。
市场严重缺货
无论电影业找了何种理由,市场的低迷,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产品力下降。
去年的电影市场,观众看的是从孕妇坠崖案到男女对立之争,再到反诈反赌教育,各种社会热点话题,轮番讲了个遍的《消失的她》。
唤醒国人血脉里诗的基因,能让小学生现场背诵,成年人流泪不止的《长安三万里》;由真实故事改编,有少年心气,有格斗传奇,也有少年与中年人互相救赎的《八角笼中》。
再加上借助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以点燃大众情绪为切入点,铺天盖地地宣传,大家的观影热情被调动起来,观影热潮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今年端午档,乃至整个电影市场,这类电影供给都严重不足。
今年的端午档票房榜席位竞逐,吸引到了喜剧片、青春片、动作片、科幻片等多种题材,题材类型丰富成为档期一大特点。
日前,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丝路规划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博讲堂·中国画论坛讲座”再次引起广大文艺爱好者的强烈关注,线上报名瞬间满额。
在当下的职场环境中,还在推崇“绝对服从”,一味要求员工“拼死拼活”却不谈回报的“狼性”文化,已经显得相当过时。
6月12日,零食连锁品牌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全国门店总数已突破10000家,成为中国零食连锁行业首个万店企业。
端午节是粽子行业一年一度的销旺季,但“粽子第一股”五芳斋的股市表现并未在这个关键时刻带给投资者太大惊喜。